武安名人徐惠彬介绍
徐惠彬,1959年7月6日出生于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原籍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金属材料专家。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副部长级)。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1982年,徐惠彬毕业于阜新矿业学院机械系金属材料专业;1987年,在德国克劳沙塔尔工业大学获硕士学位;1992年,获柏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后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做博士后;1993年9月,历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系系主任、材料学院院长等职务;2004年6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0年9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务副校长;2011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5年3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2017年9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徐惠彬长期从事先进航空发动机高温材料和特种功能材料的科学研究、工程应用和人才培养。
徐惠彬职务任免
2022年9月15日,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免去徐惠彬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职务。
徐惠彬人物经历
1982年,徐惠彬毕业于阜新矿业学院机械系金属材料专业。
1985年,公派赴德国留学。
1987年,在德国克劳沙塔尔工业大学获硕士学位。
1992年,获柏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
1992年—1993年,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做博士后。
1993年9月回国,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系工作,历任材料系系主任、材料学院院长等职务(其间:1994年,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04年6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2010年9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务副校长(正局级)。
2011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2014年6月,继续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务副校长。
2015年3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副部长级)。
2017年9月-2022年9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2022年7月,任中国工程院第八届主席团成员。
徐惠彬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徐惠彬在德期间与导师共同揭示了热弹性马氏体相变滞后本质,被同行称为“One Dimensional Müller-Xu Thermodynamic Theory of Ideal Pseudo-elasticity(理想伪弹性Müller-Xu一维热力学理论)”,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到北航后结合国防装备需求,从事新型形状记忆合金、热障涂层和磁致伸缩材料等特种功能材料的科学研究、工程应用和人才培养。
科研项目
根据2022年1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网显示,徐惠彬先后主持了20多个国家(国防)重点和重大项目,取得了重要创新成果,并在中国先进武器装备上获得应用。
学术论著
根据2022年1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网显示,徐惠彬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其中2篇论文单篇他引超过200次。
成果获奖
根据2022年1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网显示,徐惠彬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4项(均为第一完成人),授权发明专利80余项。
时间
项目
奖项
1995年
形状记忆合金滞后行为的研究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4年
高温防护涂层的设计及失效机制研究
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5年
新型磁弹性材料的晶体生长和大磁应变特性研究
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2006年
燃气涡轮发动机叶片热障涂层技术研究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08年
宽温域和耐腐蚀巨磁致伸缩材料及其应用
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2019年
大尺寸铝合金车轮成型关键技术及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教育理念
徐惠彬认为,要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坚持立德树人导向,推进人才培养综合改革;还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进科研模式转型。
学生成绩
根据2022年1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网显示,徐惠彬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各30余名,其中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提名奖获得者1人。
时间
荣誉
授予方
2010年
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何梁何利基金会
2011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务院
徐惠彬人物评价
徐惠彬持之以恒、潜心研究、勇于探索,为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评)
徐惠彬闪亮的光环和低调的性格让他被学生们称为“学霸”,除了在科研上辛勤开垦,他还在着力推进北航的综合改革。(《光明日报》评)
徐惠彬补充介绍
徐惠彬(1959.7.6- )金属材料专家。生于吉林省大安市,原籍河北省武安市。1982年毕业于阜新矿业学院,1987年获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1993年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后回国。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材料科学与工程评议组召集人、总装备部先进材料技术专业组成员。
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叶片热障涂层、形状记忆合金和磁致伸缩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和人才培养,主持了多个国家(国防)重点和重大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4项。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指导的博士生中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和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各1人。1994年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0年受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0年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惠彬”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