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名人滕吉文介绍
滕吉文,1934年3月14日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滕吉文于1956年毕业于东北地质学院地球物理系;1962年获得前苏联科学院大地物理研究所副博士学位;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学院昆明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工作;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滕吉文长期从事岩石圈物理学研究 。
滕吉文人物经历
1934年03月14日,滕吉文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原籍河北黄骅县滕庄子乡。
1956年07月,从东北地质学院地球物理探矿系毕业。
1962年12月,从前苏联科学院大地物理所毕业,并获得物理—数学副博士学位。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学院昆明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工作。
1999年10月,当选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部院士 。
滕吉文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滕吉文于20世纪70年代率先在青藏高原开展深部地震探测和综合地球物理场研究,首次提出巨厚地壳与相对薄岩石圈结构。20世纪80年代研究了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和深层动力过程,发现青藏高原壳—幔介质的层块速度结构。提出喜马拉雅陆—陆碰撞的双层“楔板”模型和两陆—陆板块碰撞挤压过渡带。20世纪80至90年代在川滇构造带进行深部地球物理研究,发现并提出攀西“被动活化”的古裂谷。提出渤海湾潜在地幔热柱,地震“孕育”和成矿与深部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造山带与盆地耦合的深层动力过程,对东亚大陆动力学和地震各向异性等工作均取得新进展 。
学术论著
根据2020年3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网站显示,滕吉文在中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在中国国内外出版专著9部 。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0年3月中国科学院网站显示,滕吉文于1985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一等奖;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2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讲座报告
2012年3月18日—21日,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科学报告团成员滕吉文应辽宁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邀请,在辽阳、抚顺、沈阳三地作了四场题为《动荡的地球》的科学报告会 。
2013年5月22日,滕吉文受邀为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大一、大二年级学生作了题为《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求实共进乃自主创新之根本》的讲座 。
2017年7月5日,滕吉文在云南财经大学卓远楼统数学院305会议室作了题为《动荡的地球: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的科学报告会 。
2017年8月28日下午,滕吉文应邀在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学术报告厅做了题为《地球内部第二深度空间潜在金属矿床资源研究与探查》的学术报告 。
2018年10月26日,滕吉文在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综合楼二楼学术报告厅举行题为《动荡的地球—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与其深层动力过程》的学术报告会 。
2019年3月22日,滕吉文为北京中科启元学校四五年级的同学们带来了题为《动荡的地球》的报告 。
2019年11月3日,滕吉文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三层报告厅作了题为《动荡的地球》的科普讲座 。
1999年,滕吉文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滕吉文人物评价
滕吉文院士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奋斗在岩石圈物理与地球动力学的第一线,为地球物理学这一边缘和前缘学科的发展积极努力。多年来的刻苦研究与深化、积累与建设、发现与创新使其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科学体系。曾主持了青藏高原、攀西构造带、华北及陆缘、华南地区、西北造山带与沉积盆地等多项国家和院(部)级重大与重点研究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多项,并均取得一批高水平的成果和得到中国国内外专家们的高度评价 。(科普中国评)
滕吉文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奋斗在岩石圈物理与地球动力学的第一线,他与同仁们携手合作为我国岩石圈物理与动力学研究领域的开辟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吉林大学评)
滕吉文补充介绍
滕吉文,地球物理学家 1934年3月14日生于黑龙江哈尔滨,籍贯河北黄骅。1956年毕业于东北地质学院地球物理系。1962年获苏联科学院大地物理研究所物理—数学副博士学位。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
长期从事岩石圈物理学研究。20世纪70年代率先在青藏高原开展深部地震探测和综合地球物理场研究,首次提出巨厚地壳与相对薄岩石圈结构。80年代研究了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和深层动力过程,发现青藏高原壳-幔介质的层块速度结构。提出喜马拉雅陆—陆碰撞的双层“楔板”模型和两陆—陆板块碰撞挤压过渡带。80至90年代在川滇构造带进行深部地球物理研究,发现并提出攀西“被动活化”的古裂谷。提出渤海湾潜在地幔热柱,地震“孕育”和成矿与深部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造山带与盆地耦合的深层动力过程,对东亚大陆动力学和地震各向异性等工作均取得新进展。代表作有《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交换和动力学过程》(见《21世纪100个交叉科学难题》327-338页)和《岩石圈物理学》等。1985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一等奖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2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滕吉文”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