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晋名人僧稠介绍
僧稠,俗姓孙,先世祖籍昌黎,后迁居钜鹿瘿陶(今邢台宁晋)。少林寺的第二任住持。俗姓孙,生于北魏太和四年(480),从小就以孝顺和信用闻名于乡里,后来,发奋学习传世典籍,全通五经和史书,被征为太学博士,从事讲解经籍要典,才能和声望盖压群臣,将被朝廷委以重任之时,却因情随事迁,产生厌世心理,为解除烦闷,开始阅读大量佛教经典,以求从中解脱。
僧稠二十八岁这一年,在钜鹿景明寺从僧实法师出家。起初,从佛陀禅师的弟子道房禅师受行止观禅法,成了一名道地的禅僧。
僧稠为了禅法精进,便北游定州嘉鱼山,以便在此修习禅法。他刚初练习禅定,怎么样练也入不了定境,后经泰山来僧启发-,十天后便摄心入定,僧稠十分欣慰。
五年后又到赵州(今河北隆尧)漳供山从道明禅师,受学十六特胜法,继续向另一个练习过程迈进。他在九十天内每日只吃一顿饭,总共吃了四斗米;他栖息之处,不设卧铺,劳累时,便躺在一块石板上,不分白天和黑夜;在衣著方面,他只穿一身粗糙得连布缕都能进入皮肉内的衣裳,长时间不换洗;有时候,饭还没有做熟便已经入定了,待醒来时,锅里的饭食却被禽兽吃了个净光。在禅定过程中,想着人在死亡时的恐惧状态,而心神空寂不动,在这种情况下,曾多次遭到强盗的威胁和美色的引诱,依然如故,不为所动。禅定功夫己达炉火纯青的境界,直至深定九日。定觉使他心胸寥廓,思惟洽洽澄清,通身如羽毛飘举,深深感到有所收获。
这一天,僧稠满怀喜悦地到嵩山少林寺拜见了佛陀禅师,呈上自己所成证果,佛陀禅师当即称赞说:“自葱岭以东,禅学之最,汝其人矣!”这是说,中国禅学学得最好的要数僧稠了。后来,佛陀禅 师又授给僧稠更深更高的禅学秘密要诀,僧稠遵照着老师的诀要指点,在少林寺又练了起来。不久,僧稠又移居少林寺东的嵩岳寺,借助嵩岳灵气,使其禅法愈来愈趋向更高的境界。
僧稠从师精进禅法,更重要的是弘扬佛法,于是他又离开嵩岳寺渡河北上,游怀州(今河南沁阳)西王屋山,移止怀州青罗山,马头山。大河南北,不少僧俗随僧稠学禅法,僧稠的声望已经遍及朝野上下。北魏孝明帝曾接连三道诏书,召请入宫弘传禅法,僧稠都委婉谢绝,他请使者转告皇上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在山中行道传法,同样有利于国家和人民”孝明帝也只得允从,特派人将所需物运到山中供养。魏孝武帝登基后,也数次下诏邀请僧稠出山进宫传法,僧稠依然婉言拒绝,孝武帝也只好于永熙元年(公元532年),在尚书谷中为他建立精舍禅室,下令,聚集僧众以便供养。
北魏为分东、西魏后,东魏迁都邺城,此时的僧稠,又向北转到常山、大冥山一带弘传禅法。刚到常山,便受到定州刺史娄睿、彭城王高攸等人的崇敬和供养,特请他到大冥山设坛传戒,由于开创归戒,信奉的人越来越多,燕、赵境内的僧众,都纷纷奔赴恭拜,一般群众也都吃斋断荤。当地士庶大多散财施舍给僧稠等,其中有僧人贫恋财物,僧稠抓紧时机予以开导,教育僧众严守戒律。因此,僧稠的传教弘禅威望日高一日,当时,称他为“道张山世,望重天心”,成为一代名副其实的佛教领袖人物。
“僧稠”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