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河北省名人>张家口市名人>涿鹿县名人

李直夫

李直夫人物照片

涿鹿名人李直夫介绍

元代戏曲作家

李直夫,姓蒲察,世称蒲察李五,出生于寄居德兴府(今河北涿鹿县),女真人,是元代戏曲作家。

李直夫作品解读

基本剧情

1、《虎头牌》写女真族人山寿马自幼父母双亡,由叔父银住马抚育成人,后以军功升任兵马大元帅,掌虎符金牌,有便宜行事、先斩后奏大权。银住马镇守夹山口,违反军令,贪酒失地。山寿马不顾婶娘、妻子和部属的求情,毅然依法惩罚叔父,事后又同妻子牵羊担酒去给叔父"暖痛"。作品歌颂了山寿马法不徇私的优良品德,也真实地表现了他责打叔父时内心痛苦而复杂的心理:"打的来一棍子,一刀锥,一下起,一层皮。他去那血泊里难禁忍,则着俺交椅上怎坐实!"这是一部女真族作家描写女真族生活的优秀剧作,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它不仅记述了一些女真族的风俗习惯,而且剧本第二折还采用了不少源出女真族音乐的曲牌。这一折在元、明间颇为流行,通名"十七换头",它和王实甫《丽春堂》的"十二换头"同著称于时。

主角简介

2、《虎头牌》剧中男主角山寿马,头折上场是雄姿英发,佩虎符的金牌上千户正在打猎;知道多年未见面的叔婶来了,立即收了围场回家,狠体贴的嘘寒问暖,对自小把他养大的叔婶充分流露伦理亲情。当他的叔叔醉酒渎职,蔑视军法,山寿马毫不留情审问,非斩叔叔不可,谁求情也没用,见妻子茶茶也来求情,更是喝斥赶了出去。要不是他后来知道叔叔在失了山口之际努力赶杀一阵,夺回人口和牛羊马匹,恐怕不会减刑改打一百板。第四折山寿马牵羊担酒亲自登门请罪,藉温暖的亲情烘托,更突显了本剧主题:私人的伦理亲情绝不能侵犯军令国法,孝固然重要,更要紧的是尽忠职守。这才是女真族的英雄。

作品特色

3、《虎头牌》的曲风除了表现民族融合的特色,还保存有女真民族的风格。周德清《中原音韵》:“古人云,有文章者谓之乐府……又云,作乐府,切忌有伤於音律。且如女真《风流体》等乐章,皆以女真音声歌之,虽字有舛讹,不伤於音律者,不为害也。”可知元代女真曲子是十分流行的。《虎头牌》的《女真体》等乐章是安排在第二折,此《双调,五供养》套又名“十七换头”,内有大量女真民风的曲牌,如《阿纳忽》、《大拜门》、《不拜门》(一作《小拜门》)《也不罗》、《醉也摩挲》、《风流体》、《忽都白》、《唐兀歹》等,皆是女真地区流行的乐章。除此之外,十七换头的曲词大量用衬,甚至可见“滚白”,如《忽都白》的后半段曲词乃“滚白”,而滚白最具地方戏曲特色。明,何良俊(1506-1573)《曲论》特别质赏《虎头牌》十七换头套,认为与关汉卿散套二十换头,王实甫《丽春堂》十二换头比起来,“三套中惟十七换头其调尤协,盖李是女真人也。”又称美曲词云:“情真语切,正当行家也。”可见《虎头牌》流传到明代中后期。《虎头牌》的女真民族风味,不仅表现在主题、曲调、人物塑造上,诸如习俗、服饰、官制、生活等等地方,也都染上女真族色彩。《太和正音谱》独赏其秀美一面,所评的“梅边月影”实不足以涵盖李直夫曲风的全面。

李直夫补充介绍

  李直夫 元代戏曲作家。本姓蒲察,世称蒲察李五,女真族人。寄居德兴府(今河北涿鹿县)。生卒年不详,仅知为至元、延□间人。曾任湖南肃政廉访使,与当时著名文学家元明善有交往。著有杂剧12种,今存《便宜行事虎头牌》1种,又《邓伯道弃子留侄》一剧,仅存第2折曲词两段。《虎头牌》写女真族人山寿马自幼父母双亡,由叔父银住马抚育成人,后以军功升任兵马大元帅,掌虎符金牌,有便宜行事、先斩后奏大权。银住马镇守夹山口,违反军令,贪酒失地。山寿马拒绝婶娘、妻子和部属的求情,依法惩罚叔父,事后又同妻子牵羊担酒去给叔父暖痛。作品歌颂了山寿马法不徇私的优良品德,也真实地表现了他责打叔父时痛苦而复杂的心理:打的来一棍子,一刀锥,一下起,一层皮。他去那血泊里难禁忍,则着俺交椅上怎坐实!这是一部女真族作家描写女真族生活的优秀剧作,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它不仅记述了一些女真族的风俗习惯,而且剧本第二折还采用了不少源出女真族音乐的曲牌。这一折在元、明间颇为流行,通名十七换头,它和王实甫《丽春堂》的十二换头同著称于时。

  “李直夫”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涿鹿县周边名人
罗平
吕复
薛炎文
杨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