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河北省名人>沧州市名人>泊头市名人

李廷赞

李廷赞人物照片

泊头名人李廷赞介绍

原国家测绘总局局长

李廷赞,1914年7月13日生,河北省交河县人。1931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李廷赞1931年12月在江西参加宁都暴动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6月任红一军团司令部科员,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47年12月至1952年8月任中南军政大学校务部部长和第二十四步兵学校副校长;1952年8月至1959年8月历任地质部探矿工程司副司长、测绘局副局长、局长;1960年8月任国家测绘总局局长;1977年7月至1979年5月任国家测绘总局筹建组成员;1979年5月至1982年4月任国家测绘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2008年7月28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在李廷赞同志病重期间及去世后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的领导同志有:习近平、胡锦涛、李源潮、曾庆红。

李廷赞人物生平

报考军校 结缘测绘

李廷赞,1914年7月13日出生在天津。祖上为满族,正红旗,1644年随清军入关,驻防直隶及周边地区,后几经迁移,定居河北沧州地区交河县泊头镇李皇庄。其父很早到天津发展,凭借自幼受到的良好教育,以律师身份在天津创办了律师事务所,除了有几十亩地外,还经营煤厂、肉铺等,家境十分殷实,并育有5子1女,李廷赞在兄弟中排行老幺。

李廷赞9岁那年,家父去世,家庭生活逐渐陷入困境,李廷赞勉强读完初中后,迫于生计四处奔走。他16岁那年,家境实在难以维持时,正赶上山西军阀孙殿英的军事政治学校到天津招生,李廷赞约王幼平等5位同学一同报考,并被顺利录取。在赴校途中,路经河南修武县时,被国民党孙连仲部二十六路军二十五师七十三旅截留下来,这100多名学生被编成了学兵连。

1931年7月,二十六路军被蒋介石派往江西围剿红军,曾任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军事教官的李青云(中共党员、后成为红十五军军长)与中共特别支部书记刘振亚商议,要设法接近学兵连。他们向旅长董振堂建议“恢复学兵连教学业务”。学兵连本是董振堂一手抓起来的,李青云的建议正合他的心意,当即表示同意,并确定李青云和刘振亚为教官,由李青云主管此事。

李青云和刘振亚有了接近学兵连的机会,立即制订教学计划,包括政治教育、参谋业务、测绘知识等。还组织“学术研究会”,大讲中国近代遭受列强侵略的屈辱史,介绍日本侵略东北杀人行凶、为所欲为的恶行,中国军人应开赴抗日前线,保卫国土等,使学兵们的爱国热情日益高涨。李青云组织成立测绘小组,讲授测绘知识,每天组织到附近山上进行实地地形测绘。期间,李青云还连续两天带领学兵连测绘小组,在长岭垴、老溪坝一带进行测绘,名义上是学习绘图,实际上是绘制通往苏区的地形图,熟悉通往苏区的道路,以保证起义部队顺利进入苏区。

教官的细心教诲和严格要求,使学兵们很快掌握了测绘知识。学兵李廷赞就是在这时初步掌握了测绘技能,为他1931年12月经宁都暴动参加红军并从事测绘工作创造了条件,“测绘”也成为他毕生难以割舍的“担当”。

初上战场

国民党二十六路军经“宁都暴动”参加了红军,学兵连全部被送到红军学校学习。1932年李廷赞从红军学校毕业后,先被分配到红军总司令部,后又被分配到红三军司令部作战科担任测绘员。测绘工作究竟怎么搞他心中无底,而军部只有他一人从事测绘工作,无法与别人商量,只好一边自学一边摸索,通过实践积累经验。

一天,红三军军长徐彦刚找到李廷赞,要求他今后每到宿营地,只要时间允许,都要测绘一张驻地附近的略图,而且具体交代:“接下来的行军路程不太远,你就先画一张图拿来我看看。”这是他第一次正式接受测绘驻地略图任务。测图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部队行军作战,每天要走六七十里路,路上不能掉队,好不容易到达宿营地,别人都休息了,李廷赞还要拖着疲惫的身体,爬到驻地附近山上,选择通视广阔的山头设站进行测绘,如果通视不好,甚至需要爬几个山头。

为了不辜负领导的信任,他行军后不顾疲劳上山进行测绘。开始,因无实践经验,又唯恐画得不好,就把地貌、地物特别是居民点等画得非常详细,费了很大工夫,但总觉得画得太潦草,不正规,不美观,于是为了便于首长审阅,他又重新绘了一张,画完发现天色已晚,赶快回到徐军长处。徐军长边看图边对他说:“这图你画得过分细致了,象绣花一样太费时间,以后可以简略点。”

事后,李廷赞慢慢体会到,绘军事略图不能像绣花,要抓住重点和要点。如居民地表示,除房屋轮廓外,还要画上一根一根的斜线;乡村道路画一条实线,边上还要加虚线;无论房屋和道路,要区分出阴阳面来。从这一天开始,只要到达宿营地天色尚早,他都尽可能测绘一张略图,时间长了,也摸索出一些经验。如:红军打到福建,占领漳州、漳浦,红三军司令部驻扎漳浦时,他测绘过地图。漳浦地处平原,通视困难,地方又大,李廷赞用了好几天才把漳浦附近略图测完。

以后部队返回江西根据地时,在南雄水口与广东军阀陈济棠部打了一场恶仗,18岁的李廷赞第一次领略了战争的残酷和惨烈。

反“围剿”缴获整理出江西全省地图

1933年到1934年间,李廷赞被调到红七师任参谋,兼搞测绘业务。一天,七师参谋长曹里怀叫上李廷赞,让他陪同一块去附近山头视察地形,并且当场画一张略图,李廷赞大约用了一小时时间,把图画完,参谋长曹里怀一边对照实地一边看图,觉得还不错。此期间,李廷赞还特别注意学习其它同志测绘的略图。比如,两次看过耿彪同志画的地图,学习我方警戒线、岗哨位置的表示方法,怎么绘制才画得详尽、漂亮。这种习惯也是李廷赞测绘技术进步很快的原因。

之后,李廷赞又由七师调到九师(后改为一团和三团)当参谋,在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江西中央苏区组织所谓第四次“围剿”过程中,部队经常来回穿插,行军作战,打了不少胜仗,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其中有不少江西省地图。这些地图经李廷赞细心清理,仅1:10万比例尺地形图就差不多复盖了江西大半个省,还有部分1:5万地形图,其中有不少是重复的,但在中心区域缺少一幅。多余的李廷赞都整理上交师部,缺少的那部分地图,他决定自己复制,但限于战事吃紧,一直未能如愿。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李廷赞千方百计进行搜集,终于将这部分地图搞到手,因为江西全省地图对红军行军作战非常重要,军事价值无可估量。尽管国民党所绘制的地图质量很差,但总比手中没有要强很多。

转业投身于新中国测绘事业

随着全国解放步伐,东北军政大学随部队南下迁至武汉,更名为中南军政大学,李廷赞担任校务部长。1951年4月,李廷赞接到命令,到桂林第二十四高级步兵学校担任副校长。

1952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地质部,何长工调任副部长,后任党组书记。在他的动员下,李廷赞在地质部成立的当月,办理了转业手续,把家从桂林搬到了北京,并担任了新成立的地质部探矿工程司副司长。

地质部于1954年成立了测绘局,由李廷赞担任局长,负责组建地质勘察测绘力量。1955年到1957年,陆续组建起三个大地测量队,三个地形测量队,以及航摄队、大地计算队、航测内业队、制图(包括印图)队等,测绘人员迅速扩大到近4000人,测绘队伍初具规模。

但是,新组建的队伍毕竟非常年轻,技术人员和设备都严重不足。当时地质部正在柴达木盆地和祁连山一带搞地质普查和勘探,急需当地1:10万地形图。没有地形图,勘探工作就无法展开,尽快测绘出地形图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李廷赞多次到地质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何长工那里汇报,建议地质部往国务院打报告,请苏联专家来华帮助。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看到地质部的报告后,在北戴河开会期间,把李廷赞和当时的总参测绘局局长刘良叫去,亲自了解测绘队伍的情况,并拍板,通过外事谈判,聘请苏联专家携带器材设备来华。就这样,五、六十位苏联专家充实到了测绘队伍的各个重要岗位。

当时中苏关系很好,苏联专家把苏联一整套测绘技术规范传授给我国的技术人员,并带出了我们自己的一批测绘专业骨干力量,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地质部测绘局建局初期技术力量严重不足的矛盾,使我国初建的测绘队伍很快发展起来。当时苏联专家还带来了飞机和驾驶员,地质部测绘局于1955年组建了航摄队,至1957年完成了总面积约70万平方公里的航摄任务,有力地保障了地质普察勘探工作的展开。

同期,各大区地质局也把原来的测量分队和绘图室逐步扩建成专业测绘大队,承担起柴达木、祁连山、西宁、鄂尔多斯等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质勘探区大比例尺测图任务。

这期间,李廷赞经常深入到各大测区,了解测绘队伍的建设情况,检查业务进展,协调来华的苏联专家组,加强对作业一线骨干力量的培养。右图为1959年9月28日,国家测绘总局领导班子集体欢送苏联专家卡洛特柯夫同志回国。图从左至右陈永龄、李廷赞、陈外欧、卡洛特柯夫、白敏、卡拉耶夫斯卡雅、鲁突。

并入国家测绘总局推进全国测绘事业

随着国家建设的迅速发展和全国测绘事业的逐步扩大,迫切需要加强对全国测绘事业的规划和管理,进一步加快全国性的基础测绘。为此,1956年1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三十一次会议批准,国务院成立国家测绘总局,抽调总参测绘局所属的第二、四大地测量队,第一、四地形测量队和计算、航测、制图内业区队约2000人以及相应的仪器设备为基础,组建成基本测绘队伍,同年10月,国家测绘总局组建完成,正式开展业务。

当时,国家各经济部门对测绘用图需求量非常大,从国家测绘总局和地质部测绘局各自所承担的任务来讲,两局都感到测绘力量严重不足。一次,聂荣臻元帅通知李廷赞到总参谈话,主要是了解地质部测绘局现有的技术力量和承担任务的情况。不久以后,国务院于1958年6月决定,国家测绘总局由地质部代管(仍属国务院建制),原地质部测绘局连同该局所属十三个测绘单位近4000人全部合并到国家测绘总局。同年12月,又把总参测绘局的一个大地测量队和新疆石油地质局的两个测量队抽调给国家测绘总局,并选择交通便利的西安,修建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内外业营房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支具有相当规模、技术装备过硬、职工总数达7000多人的测绘专业队伍。

为了争取到更多的支持,李廷赞找到何长工,希望地质部在办公用房和职工宿舍方面给予新成立的国家测绘总局更多帮助。经地质部党组研究决定,将当年地质部三里河那座绿尖顶的办公大楼(现部分是测绘出版社)和三里河一区三幢职工宿舍楼划拨给国家测绘总局使用。在组织机构建设方面,国家测绘总局陆续组建了西安分局、哈尔滨分局、青藏高原分局和北京综合队。

1958年在国家测绘总局的建议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设立了测绘管理机构,有的省、市设立局,开始多属地质厅、局建制,1963年后一律改为测绘管理处,加强了对全国各地区测绘业务的管理和指导。1957年7月,武汉测绘学院和地图出版社分别由教育部和文化部移交国家测绘总局领导。同年地质出版社测绘图书编辑室移交国家测绘总局,建立了测绘出版社,1959年6月国家测验总局测绘科学研究所成立。这样,国家测绘总局经过几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了自身完善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

李廷赞人物评价

李廷赞长期担任国家测绘部门的领导职务,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新中国测绘事业的建设中,参与组建和发展我国的测绘力量,积极推进测绘技术管理体系的建设和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测绘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廷赞补充介绍

  李廷赞,男,汉族,1914年7月13日生,河北交河人。1931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12月在江西参加宁都暴-动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12月至1932年2月在江西瑞金红军学校学习。1932年2月任红七师参谋。1934年6月红一军团司令部科员,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1月任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作战科科长。1942年8月至1945年7月在抗大二分校和延安党校二部学习。1945年7月至1947年12月历任抗大总校教员、副支队长、大队长。1947年12月至1952年8月中南军政大学校务部部长和第二十四步兵学校副校长。1952年8月至1959年8月历任地质部探矿工程司副司长、测绘局副局长、局长。1959年8月任国家测绘总局副局长。1960年8月国家测绘总局局长。1962年6月至1969年12月任国家测绘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文革”期间被下放劳动。1977年7月至1979年5月国家测绘总局筹建组成员。1979年5月至1982年4月国家测绘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1982年11月离职休养。部长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7月28日6时4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李廷赞”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