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名人李安宅介绍
李安宅,1900年生,河北省迁安县人。字仁斋,笔名任责。1926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毕业,后赴美国深造。1938年赴甘肃拉卜楞寺对藏传佛教进行实地调查,后任教于成都华西大学。1947年到1949年在美英从事研究工作。1950年进藏任教。1963年任教于四川师范学院。1985年逝世。一生专治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藏学的研究,颇有成绩。宗教方面的专著有《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拉卜楞----李安宅的调查报告》《宗教与边疆建设》等。
李安宅人物履历
1924年考入燕京大学研究生班,毕业后留任助教。
1926年一1929年在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习,兼任助教。
1934—1936年先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分校、耶鲁大学人类学系学习,
并参与了新墨西哥州祖尼族人的印第安母系社会调查及墨西哥的乡村调查。
1936年回国,在燕京大学任教。
1938年任甘肃省科学教育馆教育科学组组长。
1941—1947年任华西大学社会学系主任。
1947年赴美国耶鲁大学讲授人类学。
1950年赴西藏,后在西南民族学院任副教务长。
1961年任四川师范学院副教务长,兼任外语系主任。
李安宅人物简介
李安宅,河北省迁西县白塔寨村人。字仁斋,笔名任责。著名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家。曾任四川省政协委员,中国社会学研究会顾问、中国民族学会顾问、中国民俗学研究会顾问等。
1923年考入山东济南齐鲁大学,后转入北平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班。1926年获该系文学学士,毕业后留任该校社会学系助教、讲师和国学研究所编译员。因通英文,被张家口苏联领事馆聘为英文翻译,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赴美留学,与党组织失去联系。1934年,接受罗氏基金会奖学金,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耶鲁大学人类学系留学。在此期间到美国新墨西哥州和墨西哥从事印第安民族社会教育的考察和研究,并撰写了《印第安祖尼的母系社会》一书。随后又翻译了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两性社会学》等。1937年回国,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师、副教授。1938年,北平沦陷,接受陶孟和、顾颉刚两师的建议,以教育部边疆视察员的身份,赴甘肃兰州,与其妻藏学专家于式玉一道深入甘南藏族地区拉卜楞寺,从事藏族文化促进工作和社会人类学实地调查研究。在此期间,撰写有关藏族宗教、文化和民俗等方面的论文,并撰写了《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一书。1941年李安宅离开拉卜楞寺到成都,任华西协和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授、边疆研究所所长。1944年与张逢吉、任乃强等人到西康省南北两路进行藏族社会调查,为时半年,写下了《喇嘛教萨迦派》《西康德格之历史与人口》等文。1947年应美国耶鲁大学的邀请,任该校研究院人类学系客座教授。翌年,赴英国考察和讲学。1949年回国后,参加人民解放军,投身于解放西藏的事业。随人民解放军进至昌都后,与于式玉一道创办了昌都小学。1951年到达拉萨,在西藏军区政治部协助解放军办藏语文培训班,并担任藏训班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同时还兼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2年3月,参与创办拉萨小学,并担任该校副校长。1955年调回成都,任西南民族学院副教务长,并从事民族政策的教学工作。1966年调四川师范学院,任该院外语系主任兼院副教务长、教务处副处长,并担任英语教学工作。曾任中国社会学研究会和中国民俗学研究会顾问、四川省政协委员等职。1985年3月4日在成都去世,享年85岁。
其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社会学和藏学两个方面。他是最早运用现代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实地考察和研究藏区的学者之一。在教育方面,参与创办拉卜楞小学、昌都小学、拉萨小学及西南民族学院,为藏区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李安宅主要著作
《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1931年);
《美学》(1934年);
《意义学》(1934年);
《边疆社会工作》(1944年);
《社会学论文集》(1938年);
《交感巫术的心理学》(译著,1931年);
《巫术与语言》(译著,1936年);
《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译著,1936年);
《知识社会学》(译著,1944年);
《两性社会学》(合译);
《英汉对照社会学辞汇》(合译)。
《李安宅藏学论文选》
李安宅补充介绍
李安宅
1900年生,河北省迁安县人。字仁斋,笔名任责。1926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毕业,后赴美国深造。1938年赴甘肃拉卜楞寺对藏传佛教进行实地调查,后任教于成都华西大学。1947年到1949年在美英从事研究工作。1950年进藏任教。1963年任教于四川师范学院。1985年逝世。一生专治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藏学的研究,颇有成绩。宗教方面的专著有《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拉卜楞----李安宅的调查报告》、《宗教与边疆建设》等。
“李安宅”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