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河北省名人>张家口市名人>怀安县名人

康世恩

康世恩人物照片

怀安名人康世恩介绍

国务院原副总理,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康世恩(1915年4月20日-1995年4月21日),出生于河北省怀安县田家庄,1936年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康世恩由军队转到石油系统,历任玉门油矿军事总代表,西北石油管理局局长,石油工业部部长助理、副部长兼大庆石油会战指挥部总指挥,石油化学工业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国务委员等职务。中共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康世恩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工业战线杰出的领导人、新中国石油工业和石化工业卓越的开拓者之一,他一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

康世恩人物生平

革命战争年代,康世恩同志积极投身革命、顽强战斗,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康世恩同志1915年4月20日出生于河北省怀安县田家庄。1935年在河北省立北平高中读书时,参加了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1936年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学习,同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担任清华大学学生救国会常委。193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八路军,在晋绥地区从事抗日武装斗争和边区建设,先后担任120师民运部工作员,山西朔县战地动员委员会主任,晋绥八分区专员。解放战争期间,他担任晋绥雁门军区政治部主任、一野三军九师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保卫延安和榆林战役、瓦子街战役以及解放兰州的战斗,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中国建设时期,康世恩同志不畏艰难、锐意进取,为打破“中国贫油论”、建设新中国石油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1949年9月,康世恩同志奉命到玉门油矿担任军事总代表,在他的领导下,玉门油矿迅速改变面貌,成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为正在成长的中国石油工业培养了大批干部和生产技术骨干。20世纪50年代以后,康世恩同志历任西北石油管理局局长,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局长,石油工业部部长助理、副部长兼大庆油田会战指挥部总指挥,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指挥部指挥,石油工业部主要负责人、党委书记。在此期间,他组织进行了多次地质调查,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运用多种手段对全盆地进行综合勘探、整体解剖的方针,相继在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松辽盆地和华北地区开展区域勘探,发现了克拉玛依油田,实现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的第一次突破。20世纪60年代初,康世恩同志参与领导和直接指挥了大庆石油会战,为我国石油自给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和其他领导同志一起,坚持以“两论”(即《实践论》、《矛盾论》)起家,提倡“三老、四严”作风(即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培养和锻炼了一支能打硬仗的石油队伍,并在油田开发和油气集输等方面独创了一套新技术、新工艺,使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大庆油田的发现,开创了陆相地层寻找大油田的先河。康世恩同志对这一重大地质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继大庆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康世恩同志又先后组织指挥了沿渤海湾地区胜利、大港、辽河等石油会战。他从这个地区特殊复杂的地质结构出发,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提出了复式油气聚集带的科学概念及相应的技术方针,使我国石油产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文化大革命”期间,康世恩同志忍辱负重、殚精竭虑,千方百计维持石油工业和石化工业生产稳定。“文化大革命”中,康世恩同志坚持原则、对党忠贞,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正直无私、忍辱负重,在长达两年的被批判和隔离审查中,始终秉承一名共产党员的党性和原则,顶着被围攻批斗的压力,保护了一大批受迫害的干部。在处境险恶的情况下,他不顾个人安危,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1969年初,渤海海上一口油井被流冰冲击,随时可能出现险情,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过问和关怀支持下,康世恩同志受命到渤海破冰压井抢险。6月中旬,周恩来总理又点名让他去江汉组织石油会战,任湖北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兼江汉石油会战指挥部副指挥。经过两年10个月奋战,一个年产100万吨原油的油田和年加工原油100万吨的炼油厂建成了,诞生了又一个新的石油基地,从根本上改善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布局,揭开了中部地区找油找气的序幕。1972年后,他主持燃料化学工业部工作,1975年担任石油化学工业部部长、党的核心小组组长。面对生产遭破坏、能源短缺的严重困难,他坚决贯彻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千方百计增加石油、煤炭和化肥生产,制定了引进综合采煤机组、改造小化肥和组织陕甘宁、任丘石油会战等重要决策,为支撑濒于崩溃的国民经济,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后,康世恩同志立足长远、开拓创新,在推进新时期石油工业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方面功勋卓著。1978年,在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康世恩同志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任副总理期间,还兼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国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国家能源委员会副主任、党组第二书记。他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推进改革开放。为了尽快恢复被“四人帮”破坏的工业生产,他亲自抓了交通运输、钢铁、能源等一批影响国民经济全局的特大型企业的整顿,加强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恢复企业管理制度;倡导企业走内涵发展、扩大生产的道路,加速老企业技术改造;推广扩大企业自主权的经验,同时积极组织30万吨乙烯、宝钢和大化纤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对壮大我国经济实力起到重要作用。在加强基础产业的同时,康世恩同志还努力扶持轻工业,关心和支持国家海洋事业,为我国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1年,康世恩同志重新兼任石油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提出对国家实行1亿吨原油产量包干,得到国务院批准。他和其他领导同志一起,精心组织实施这项政策,为扩大勘探和开发油田筹集了大量资金,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大大提高了石油工业的生产和技术水平。1982年至1988年,康世恩同志任国务委员,1987年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80年代后期,康世恩同志特别强调要重视资源接替、勘探布局和资金战略,提出要加强东部地区的勘探,充分挖掘老油田潜力,使产量稳定增长;加快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吸收国外资金和技术,尽快在勘探上取得突破。这些意见对我国石油工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康世恩同志还为建立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倾注了心血。在邓小平、叶剑英同志的大力支持下,他积极筹划和组织海洋石油对外开放,提出对外合作的方针、政策并主持立法工作,积极吸收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使海洋石油成为我国最早大规模引进外资和对外开放的行业,迅速形成了一支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装备精良、素质全面的海洋石油队伍,在海上石油勘探和油气田开发上取得重要成果,成为中国石油工业新的生力军。我国原油年产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2万吨发展到1994年的1.45亿吨,这其中凝聚着康世恩同志的大量心血。

康世恩同志一直十分关注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大力支持自力更生建设现代化炼油厂,发展炼油新工艺、新技术,对老厂进行挖潜、革新、改造。他一贯强调从严治厂,倡导在炼油化工企业建立岗位责任制,严格科学管理和质量要求。他主持制定了充分利用1亿吨石油的规划方案,以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效益。他亲自领导和大力支持13套30万吨合成氨和5套30万吨乙烯装置的引进规划和建设,倡导石油资源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发展精细化工,对增强我国石油化工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康世恩同志退居二线后,仍然时刻关心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他多次到基层单位调查研究,及时向中央提出建议。他满腔热情地组织老同志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为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奉献余热。病重期间,他还念念不忘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管理和发展,谆谆告诫各级领导要严格要求,完善制度,努力提高管理水平,体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革命责任心和事业心 。

康世恩人物评价

康世恩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高贵的精神品质和优良的工作作风,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并发扬光大。

康世恩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他与余秋里等同志一起,参与领导和组织指挥了大庆、华北、胜利等十大石油会战,建立了一个个石油工业基地,为我国甩掉“贫油”帽子立下了卓越功勋。康世恩同志为了党的事业,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和得失。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忍辱负重,为国分忧,带领广大石油职工坚持生产,恢复被破坏了的制度和纪律,使原油产量每年递增20%以上。1981年,面对石油产量下滑的严峻形势,国务院决定康世恩同志回石油部兼任部长。他带病工作,酝酿研究大思路,推进实施大方案,一举扭转了被动局面,使我国石油工业重振雄风。1995年初,康世恩同志在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石油,在写字板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油”字。今天,我们学习康世恩同志,就是要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持原则,无私无畏,不计较个人名利和得失,积极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

康世恩同志和广大石油战线建设者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连续拿下了克拉玛依、大庆等多个大油田,为建立新中国石油工业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在大庆石油会战期间,康世恩同志作为总指挥,在最困难的时候、最困难的地方、最困难的条件下,身住“干打垒”,坚持一线指挥,经常通宵达旦工作,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这些都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忘我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在长期的石油工作实践中,康世恩同志执著追求,锲而不舍,努力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新的科技成果,并在实践中创新发展,探索出一系列新理论和新技术,提高了我国石油工业发展水平。今天,我们学习康世恩同志,就是要坚持独立自主、艰苦奋斗,敢于直面困难和挑战,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群众,是康世恩同志一贯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康世恩同志坚持立足中国国情,注重书本知识又不迷信书本知识,尊重国外经验又不囿于国外经验,把石油科学的一般理论与中国地质条件有机结合起来,解决了一系列实际问题。在克拉玛依油田勘探过程中,面对国内外专家的争论,他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大胆果断决策在克拉玛依找油,并创造性地开展区域综合勘探,最终发现了克拉玛依油田,打破了我国石油勘探的长期沉闷局面。康世恩同志坚持群众路线,善于听取群众意见,从群众中汲取营养,经常召开有技术人员、工人群众和领导干部参加的“三结合”座谈会,集中群众智慧,集思广益,形成正确决策。康世恩同志爱护干部,关心群众,经常深入基层,与干部、工人谈心,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今天,我们学习康世恩同志,就是要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坚持不懈加强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尊重和用好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汲取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更好地服务群众、造福人民。

康世恩同志一生清正廉洁、艰苦朴素,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的足迹踏遍了全国陆上、海上的油气田,而对风景名胜,即使路过也不去。康世恩同志参加革命几十年,始终崇尚简朴,常对孩子们说“穷可以助廉”,去世时仅有积蓄3万元,体现出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怀。康世恩同志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严格要求子女、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允许儿孙在参军热、出国热、经商热等方面赶浪头、搞特权。他对自己吃穿从不提特殊要求。康世恩同志嫉恶如仇,痛恨贪污腐败,针对1993年石油行业发现的几起大的贪污案,他说:“要使干部明白,只要是共产党员,就必须把岗位工作干得好上加好,必须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作出表率。要鲜明地反对贪污腐败,不能把工人的血汗钱让少数人糟蹋了,要对历史负责任。”今天,我们学习康世恩同志,就是要更加清正清廉清明,秉承大公无私、严于律己、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和坦荡胸襟,做一个对党忠诚、个人干净、勇于担当的共产党人。

康世恩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事业正在不断向前推进,先辈们孜孜以求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想正在一步步成真。我们要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同心协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康世恩补充介绍

  康世恩同志1915年4月20日出生于河北怀安县田家庄。1935年在河北省立北平高中读书时,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1936年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学习,同年参加“民族解放先锋队”,担任清华大学学生救国会常委。193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担任120师 部工作员,山西朔县战地动员委员会主任,晋绥八分区专员。

  解放战争期间(1946年至1949年),他担任晋县绥雁门军区政治部主任、一野三军九师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保卫延安和榆林战役、瓦子街战役以及解放兰州的战斗,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积极贡献。

  1949年至1955年任玉门油矿军事总代表、党委书记,西北石油管理局局长,北京石油管理总局局长。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局长,石油工业部部长助理、副部长兼大庆油田会战指挥部总指挥,华北石油勘探会战部总指挥,石油工业部主要负责人、党委书记,湖北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兼江汉石油会战指挥部副指挥,燃料化学工业部主要负责人,石油化学工业部部长、党的核心小组组长,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兼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国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国家能源委员会副主任、党组第二书记,国务委员兼石油工业部部长等职。1955年7月至1956年9月任石油工业部部长助理、党组委员(1955年10月起)。1956年10月至“文革”初期任石油工业部副部长、党组委员、党委书记(1965年2月起)。

  六十年代初,康世恩同志参与领导和直接指挥了大庆石油会战,为我国石油自给做出了重要贡献。当时,国家面临着三年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困难,苏联又撤走专家,中断我国的石油供应,在最困难的条件下,作为石油会战总指挥的康世恩,代表石油部党组向党中央表示:下决心拼命也要拿下这个大油田。他亲自组织调遣各油田力量,在茫茫的大草原上展开大规模的勘探开发工作。

  期间,康世恩同志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住帐篷,战严寒,带领几万名会战工人,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革命精神和“三老、四严”作风,敢打硬拼,艰苦奋斗,夺得了大庆石油会战的胜利,开创了陆相地层寻找大油田的先河。在大庆石油会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之后,康世恩挥师南下,进入地跨辽宁、河北、山东、河南等省的渤海湾地区,组织指挥胜利、大港、辽河等石油会战。创建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石油基地,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石油工业的面貌。

  1967年至1969年“文革”中受冲击。1969年至1971年任湖北省革委会副主任兼江汉油田会战指挥部副指挥。1970年6月至1971年9月任燃料化学工业部革委会第一副主任、党的核心小组第一副组长。1971年9月至1975年1月任燃料化学工业部革委会主任、党的核心小组代组长。1975年1月至1978年3月任石油化学工业部部长、党的核心小组组长。1978年3月至1982年5月任国务院副总理。其间:1978年3月至1981年3月兼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1978年6月至1981年2月任国家经委党组书记;1978年9月至1979年3月兼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1979年3月至1981年3月任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

  1979年11月25日,渤海2号钻井船在渤海海面上翻沉,72人遇难身亡,直接经济损失3735万元,当时主管石油工业的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经委主任康世恩对这一事故没有认真对待和及时处理,在国务院领导工作中负有重要责任,决定给予记大过的处分。这样的处分决定,在共和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对一向-、战功显赫的石油工业战线来说,这种打击是空前的,以往一声吼,也能让地球抖三抖的百万石油工人,此时一下在全国人民面前抬不起头来,受到的屈辱不言而喻。

  “渤海2号”翻沉事故的发生,是由于石油部领导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尊重科学,不重视安全生产,不重视职工意见和历史教训造成的。石油部领导对此负有不可推诿的重大责任。

  1980年至1982年5月兼任国家能源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党组第二书记;1981年3月至1982年5月兼任石油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1982年5月至1988年4月任国务委员。1987年11月至1992年10月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除满腔热情地做好培养青少年的工作外,还时刻关心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

  康世恩同志是中共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三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委。

  康世恩同志在长期领导石油工业的过程中,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按照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矛盾论》指导中国的石油勘探和油田开发,他善于把石油科学的一般原理和中国地质条件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石油地质、油田开发的理论和应用科学。他参与领导和组织指挥了克拉玛依、大庆等十大石油会战和其他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对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995年4月21日,康世恩同志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0岁。

  西湾堡乡 西湾堡乡是原国务院副总理康世恩的故乡,位于张家口市怀安县西部,全乡总面积117.6平方公里,设15个行政村,10个贫困村,5个非贫困村。全乡农村人口3656户,8360人,耕地面积30660亩,其中水浇地面积10150亩,退耕还林面积16010亩。西湾堡乡距首都北京280公里、煤都大同130公里,离县城柴沟堡15公里,水枳线贯穿全境,连接柴左线,西接……

  “康世恩”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