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名人张开泰介绍
张开泰(1905~1978),别名吴伯雄,海南崖县(今三亚市)藤桥区风塘村人。1905年张开泰出生于风塘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七岁时,父亲去世,他跟着母亲、哥哥和两位姐姐靠耕作农田过日子。后来,在他的迫切要求下,母亲求人说情,让他读了两年初级小学,后再进高小读书一年,不久后因故辍学。
张开泰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朝夕与贫苦农民相处,他深知农民的苦难。1925年11月,他把乡村青年和劳动群众组织起来,将窜入村里抢劫民财的军阀官兵打得四处逃窜,并夺下0。此事激起了国民党政府县长王鸣亚的恼怒,下令追捕张开泰。后来,张开泰经人介绍,结识了共产党员陈世训,毅然投身革命,不久,被委任为崖县农会委员兼本乡农会主任。1926年8月,经陈世训推荐,张开泰到琼崖仲恺农工学校读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四一二”-政变发生后,为免遭国民党的破孩,张开泰奉党组织派遣,于5月同陈保甲、王植三等共产党员从学校转移到崖县藤桥发动群众,发展党组织,组织工农武装,进行革命活动。他们到藤桥后,首先建立党支部并主持支部工作,接着成立农会,把该地区农民自发秘密组织的“维持公正会”争取为党领导的革命群众组织,并秘密装备起一支近200多人的农民武装。同年冬,张开泰率领这支原始装备的农民军配合红军消灭了国民党藤桥 署和商团,缴获50多支长 。农民军扩编成一个红军连队,张开泰任连长,驻守藤桥。敌人反扑时,藤桥市党政军民在张开泰的指挥下,奋起还击,使敌人弃下30多具尸体溃逃。由于战功显著,张开泰被提拔为红军副营长兼第一连连长。
1928年3月,国民党县长王鸣亚招兵 ,纠集1000多人武装包围藤桥镇。经过10多天的坚守奋战,红军弹尽粮绝,-转移,途中又遭敌人的伏击,张开泰脚部被击中两枪仍成功突围,后到陵水上北区找到红军第三营。张开泰伤愈后任第三营副营长兼独立连连长,率部驻守北区过路岭,与进攻驻地的国民党叶肇部队奋战两天,后因敌众我寡,-撤出。在此次战斗中,张开泰身中9枪不死。
1929年,张开泰任琼山县第二区委书记。为迅速重建被国民党破坏的大林、塔市等区的乡村基层党组织,打击国民党的嚣张气焰,张开泰曾扮成短脚乞丐孤身到大林乡团局,铲除了多次-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国民党大林乡长-豹,使该地区党组织很快地恢复,革命工作得以顺利展开。
1936年3月,张开泰在竹拉村以教书为掩护开展革命工作时,不幸被国民党联防队逮捕。在狱中,敌人施以种种酷刑,他始终坚贞不屈,未暴露党的任何机密。1938年,张开泰被党组织营救出狱,出狱后历任琼崖抗日独立总队政工队长、指导员、中队长、大队长等职。
1939年10月21日,张开泰率队围攻日寇驻那大市据点,围困日伪军200多人达半个月之久,最后占领那大,击毙日军指挥官1名,毙伤日军多名,俘伪军中队长以下官兵80多人,缴获一批0、子弹、军用物资。1941年4月,张开泰任第三支队队长兼政委。后来第三支队奉命东调,在途经黑眉岭时受日军包围袭击,激战五天五夜,毙伤敌人几十人。我军亦伤亡40多人,突围后继续前进,经过半年多的艰苦斗争,于1942年初到达六连岭根据地,完成战略转移。1942年11月,张开泰被派返陵崖保乐边区任主任。1946年底张开泰调任东区地委副书记、副专员。海南解放后,张开泰进入中央马列学院学习,毕业后历任华南分局党校副教育长、广东省总工会副主席、琼山县委、海口市委副书记。文革时张开泰遭受“-”的破孩,积冤成疾,不幸于1978年逝世,终年73岁。
“张开泰”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