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海南省名人>万宁市名人

廖纪

廖纪人物照片

万宁名人廖纪介绍

明朝名臣、政治家、儒学家

廖纪(1455—1532),字时陈,一作廷陈,号龙湾 ,北直隶河间府东光县(今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人,祖籍在今海南省万宁市礼纪镇三星村一带(原属陵水县),民间称作廖天官,官至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是明代得到最高地位和最高荣誉的文臣之一,是海南历史上两个进入朝廷权力中枢的一品重臣之一,同时也是海南“十大廉吏”之一。

廖纪生平年表

廖纪从小聪明好学,不喜嬉饮为乐。有一天,廖瑄命读医卜书,廖纪跪曰:“此末技耳,非丈夫事也!”1其父异之,听习举子业。后受名师邹野渔疼爱,学业倍进。

成化十六年(1480年),廖纪领京闱乡荐,但试于礼部落榜。后来屡试都是名落孙山。弘治三年(1490),廖纪经过加倍刻苦,真是有志者,事竟成,终于蟾宫折桂。陵水县曾被丘濬称之为“地之远,邑之小,天下莫过焉。自有学校以来,人才鲜中式者”。当廖纪在京城金榜题名,捷报传来,官员、乡亲们为之欢呼惊喜。广东提学佥事金璋在陵水城北为他建了一座进士坊。

弘治五年,廖纪观政(实习的意思)期间,深受左右都御史屠滽器重,首疏荐任,授吏部考功主事。廖纪开始走上了政治舞台,他确实“节介不渝”。当时有同乡到京城谒见廖纪,并送上礼物,他都收下,当帮他们办妥事后,待他们要回乡时再“完璧归赵”,又送路费。“清而不激”的事例大多如此。

正德四年,廖纪升文选郎中。为司官之首,百官为之折腰。廖纪办事严正、奉公守法。据《大司马龙湾廖公传》载,有权要请求任其亲人为吴江县令,有权要为其侄儿求任锦衣经历,廖纪认为不可。其同僚曰:“祸且至矣。”廖纪回答:“奉法受祸,某不敢辞。” 2其时,宦官刘瑾当道,排陷异己,朝中正直官员大都受他迫害,而刘宇、焦芳、张彩等小人则奔走其门,成为其党羽。唯独廖纪藐视之,保持着一个儒家正义凛然、不畏强权的典范,“极口斥其不然”3,的确难能可贵。

正德九年十月,廖纪晋工部右侍朗,提督易州山厂,负责在易州地区管理供应整个朝廷茶、木材火炭的事。《大司马龙湾廖公传》载,在提督易州山厂期间,廖纪经常和部下说:“欲正人,先正已。”每年如赁房钱、菜园钱以及某些部门所送银不下千两,廖纪绝不接受。有权要每年要求他赠薪炭数万斤,他也不答应,大约每节省金银数万余两。于是人民极爱戴他,声名益隆。

嘉靖元年四月,廖纪从南京吏部尚书转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他整饬武备时,遂一点视,竭愚据虑。据载,朝廷权要和太监经常从南京兵部借用兵员作为个人私役,军匠逃跑现象严重,将领、兵员治军不积极,凡此数弊,由来已久,牢不可动。廖纪到任后,大刀阔斧,一一查革,戎政从而改观。

当时朝廷“大礼议”,首辅杨廷和等满朝文武要求世宗尊武宗的父亲孝宗为皇考,但世宗一意孤行要尊自己的父亲为皇考。有一新科进士张璁持力证支持皇帝,被杨廷和调往南京。据《明史》载,廖纪“持议与璁合”,被弹劾罢职。那么,廖纪到底是如何持议与璁合呢?据王世贞《弇州四部稿》载,廖纪问其部下:“张璁所议什么内容啊?”众人皆不答。方鹏曰:“是反对杨廷和的主张而已。”廖纪曰:“好!”其语稍稍传出。于是诸给事中、御史争以其他事弹劾廖纪。其实,关于推尊生父一事,很多大臣都知道理亏的。当时朝廷重臣杨一清正家居,从邸报上看到张璁的言论后说:“张璁此论,恐怕圣人复生也驳不倒他了。”杨廷和也觉得不妥,请人捎话张璁说:“你不应该去南京为官的,不要再以‘大礼说’为难我了!”廖纪在“大礼议|中仅仅支持“继统不继嗣”主张,其它的皆反对。一切源自他所推崇的中庸之道“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致仕后,为完却“上以彰朝廷宠眷之恩,下以展愚孙久旷之礼”心愿,廖纪回到故乡省亲祭祖。有诗《读书法云寺》4为证:

不须赋远游,此地即丹丘。

古刹尘嚣隔,精蓝景色幽。

逃禅偏自适,耽寂雅相投。

案有遗编在,开轩豁两眸。

嘉靖三年(1524)十月,廖纪被荐为吏部尚书。廖纪婉辞曰:“臣年已七十,精力不如乔宇,聪明不如杨旦,二臣且去,臣何敢居于此。”嘉靖皇帝不允许,廖纪只好感激从命。进入朝廷权力中枢后,他无不践行着的“忠君忧国”的治国理念,把儒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

吏部尚书掌握了全国的人事大权,举凡中央至地方各机构的设置、编制及官吏的任用、考课、黜陟等事务,吏部选官关系到国家治理的好坏。对于国家栋梁之材,廖纪好比山涛,任人唯贤,勇于推荐。《明史·廖纪传》云:三边总督杨一清召还内阁,张璁等欲起王琼任三边总督。廖纪却推荐彭泽、王守仁。但皇帝不允许。再推荐邓廷璋、王宪,用了王宪。 而对于奸佞小人,廖纪极力阻止。《明实录》载,吏部准备让王价、钱子勋等奸佞小人退休,但是,皇帝却以王价、钱子勋在议礼时候支持过他,有意复用,而廖纪坚持以为不可。

嘉靖四年,光禄暑何渊奏请建世室,祀世宗的父亲献皇入太庙。廖纪率九卿,力陈要害曰:“渊所言,干君臣之分,乱昭穆之伦,蔑祖宗之制,臣谨昧死请罢勿议。”但嘉靖皇帝未理睬。廖纪虽为璁辈等引用,本是想借他的德高望重,帮忙从新组阁,他却未尝不孤行其意,数次抵牾、回击席书等“议礼新贵”,保护提拔了很多“护礼派”官员和国家栋梁之材。《明史》评说:“璁辈欲引助己,遂首六卿。而(廖)纪顾数与抵牾,璁辈亦不喜。年老称病乞归,许之去。”期间,廖纪给嘉靖皇帝上“正士风,重守令,惜人才(人才指杨慎等被罢被流放的大臣。杨慎被后人评为明朝‘三大才子’之首席,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词乃其所作)”的著名奏疏5,但嘉靖皇帝只纳前二项,尤其是惜人才一项,时至今日仍有资可鉴价值。

嘉靖五年,廖纪因监修《献皇帝实录》成,受封太子太保(从一品),赐鞍马金币,次年四月底,又受封“三孤”之少保归休,其祖辈及夫人、孩子都得到封赠。自丘濬之后又一个海南人官至三孤,权倾朝野、威赫中原,乡人无不为之骄傲自豪。三孤为明代官衔之至尊,非道尊德重者不能出任。人们把功劳归于他父亲的德行。《东光县志·义行》记载有廖瑄掩埋荒坡骸邻、救人等义举。无独有偶,《杂志遗事》云:“丘普(丘濬祖父)之掩骨,至孙位极人臣。”丘濬的《受一品封》也道出:

如此恩封岭海无,家居况在海南偶。

乡人问我缘何得,世积阴功子读书。

嘉靖十一年八月二十五日,廖纪卒。讣闻,嘉靖皇帝罢朝一日,美谥僖靖,赠“三公”之太保。首辅李时为其撰写墓志铭。嘉靖皇帝赐谕祭碑文曰:“卿质古朴,操履方严。忠勤体国,南北驰声。”为了纪念廖纪,万历十年,陵水知县周文仲奏请在大成门右建了一座乡贤祠,但已毁。万历年间,南京礼部尚书王弘诲(定安人)曾慕名而访其故乡,无限敬仰地赋诗《游陵水旧城,经廖尚书故里,留题,诒其家子姓诸文学》:

秋风怀古旧城边,一望川原思缈然。

绿野堂烟空宿燕,天津桥废不闻鹃。

尚书故里寒云外,乔木人家夕照前。

沧海独馀东逝水,葱笼佳气自年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胡吉勋博士在其专著《“大礼议”与明廷人事变局》中指出:廖纪致仕前,在皇帝和百官之间调停维持,保持了朝廷中较为正常的运作。他致仕后,朝廷在人事上便进入了纷更之局面6。学者沈登苗称,因为永乐年间迁都北京,朝廷颁诏鼓励人民大量移民京畿地区,自成化年后,“双籍进士”(既有原籍又有户籍所在地)占明代总进士人数的七分之一。他们对南北文化差异的逐步缩小,北京这个明清唯一文化中心城市形成,功无可没。

廖纪与甘肃历史名人王竑

王竑(1413—1488),字公度,号戆庵,晚年归乡后号休庵,祖籍湖北江夏,其祖父王俊卿戍边驻兵河州,遂携眷落籍河州(今临夏市南龙乡桥头村)。王竑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在英宗正统三年(1438)中礼经魁(举人第一名),次年赴京会试,名列第五,赐二甲进士。以刚直不阿,在朝正色敢言著称。关于王竑还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趣闻,据其地方文化人忆录在此。印象中是记录在临夏州志之中,

故事说,有一年朝廷派钦差王竑到河州(应为河北景州),闻钦差将至,河州官员一行出城30里设帐迎京官。正在等待之中,忽遇天降大雨,官员们躲入路旁一座庙内避雨。这时,忽闻有婴儿啼哭,即唤衙役听差去查看。不一会儿,下人回来禀报,说是旁边耳房中有一民妇避雨时产一子,众人皆喜,其中就有人打趣说道:这个孩子真不简单,我们原是来迎朝廷钦差的,老天爷却逼我们到此迎了这个孩子,此子将来必成大器,起码能做到四品五品。谁知妇人听到这话后,连忙说:我们贫家孩子,哪能做那么大的官呢?怕是四五品做不到的,将就着做个一品二品就可以了。众官员一听皆愕然。后来,这个孩子果然天资极高,邻里皆视其为神童。因其家贫,府衙专门出资供其读书,终成大器。

此传说出生小孩就是廖天官廖纪也!想不到河北、甘肃二地民间故事不谋而合。

《颂廖尚书归休》

贡举人《颂廖尚书归休》

荣归东光兴儒学,长思琼台根那亮。

南是故里北家乡,国史方志齐颂扬。

廖纪人物事迹

廖纪掌管朝廷人事大权,忠勤为国,任人唯贤,曾保荐“全能大儒”王阳明及尊称明朝“三大才子”之首的杨慎(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词作者)等国家栋梁之才。因之被同僚赞曰:“借问萧何谁可代?”廖纪廉洁奉公,“羡万金而不染”,是明代清官模范;廖纪尤其推崇中庸之道,其传世著作有《大学管窥》《中庸官窥》,载入《四库全书》。

廖纪卒后,获得两个至高无上的殊荣。廖纪墓1960年被挖掘,考古学家称其墓葬规模是明代官员墓的特例,其出土文物经常被运往香港、日本展览;其出土玉带上的玉佩为二十六枚,是明代所有出土玉带玉佩数量最多的。

廖纪和丘濬、海瑞一起被誉为“南海三星”。丘濬官至大学士,以文学著称;海瑞以清廉、敢骂皇帝闻名于世,而廖纪不仅位高权重,还敢以死上奏嘉靖皇帝。哈佛大学访问学者胡吉勋博士道:“廖纪致仕前,在皇帝和百官之间调停维持,保持了朝廷较为正常的运作。他致仕后,朝廷在人事上便进入了纷更之局面。”

廖纪史籍记载

廖纪,字时陈,东光人。弘治三年进士。授考功主事,屡迁文选郎中。正德中,历工部右侍郎。提督易州山厂,羡金无所私。迁吏部左、右侍郎。世宗立,拜南京吏部尚书。调兵部,参赞机务。被论解职。

嘉靖三年,“大礼”议既定,吏部尚书杨旦赴召,道劾张璁、桂萼。璁、萼之党陈洸遂劾旦而荐纪。帝罢旦,以纪代之。纪疏辞,言:“臣年已七十,精力不如乔宇,聪明不如杨旦。”时宇、旦方为帝所恶,不许。光禄署丞何渊请建世室,祀兴献帝,下廷议。纪等执不可,帝弗从。纪力争曰:“渊所言,干君臣之分,乱昭穆之伦,蔑祖宗之制,臣谨昧死请罢勿议。”不纳。会廷臣多诤者,议竟寝。已,条奏三事。其末言人材当惜,谓:“正德之季,宗社几危。议者但知平定逆籓之功,而不知保护京师之力。自陛下继统,老成接踵去,新进连茹登,以出位喜事为贤,以凌分犯礼为贵。伏望陛下于昔年致仕大臣,念其保护之勋,量行召用。其他降职、除名、遣戍者,使得以才自效。”帝但纳其正士风、重守令二事而已。三边总督杨一清召还内阁,璁等欲起王琼,纪推彭泽、王守仁,帝不允。复以邓廷璋、王宪名上,竟用宪。

五年正月,御史张衮、喻茂坚、朱实昌以世庙礼成,请宥议礼得罪诸臣,璁、萼亦以为请,章俱下吏部。纪等列上四十七人,卒报罢。御史魏有本以劾郭勋、救马永谪官,给事中沈汉等论救,帝不听。纪从容为言,且荐永及杨锐。帝纳之,有本得无谪。纪在南都,持议与璁合,坐是劾罢。璁辈欲引助己,遂首六卿。而纪顾数与抵牾,璁辈亦不喜。年老称病乞归,许之去。初,《献皇实录》成,加太子太保。至是进少保,赐敕乘传,夫廪视故事有加。卒,赠太保,谥僖靖。

廖纪补充介绍

  廖纪(1455~1532) 字延陈,号龙湾。陵水县礼纪(今属海南省万宁县礼纪镇)人。少年聪颖好学,曾专心寓读于法云寺,自赋诗云:“逃禅偏自远,耽寂雅相投。案有遗篇在,开轩豁两眸。”明弘治三年(1490年)进士,先后授吏部主事、考功郎中、文选郎中、太仆少卿、太常卿。正德年间(1506~1521年),升工部右侍郎,奉命督办易州山厂,掌管金矿开采和御用柴炭采办之事,廉洁奉公,严于管理,令属下不得私留分厘,尽数上缴。工部引为范例,饮誉朝野。累迁吏部左侍郎、右侍郎、南京吏部尚书、兵部尚书。主持兵部期间,整顿武备,严明军纪,颇有政声。嘉靖元年(1522年),以年老求退归里。四年(1525年),70岁时又应诏赴任吏部尚书,极力倡导“正士风,重守令,惜人才”的用人之道。敢于冒言直谏,曾请求罢议建造世室以祀嘉靖皇帝生父之事。五年任总裁主修《献皇帝实录》,成书后加太子太保并赐鞍马金币。翌年再以年老称病乞归,特晋柱国少保。十一年(1532年)八月卒于家乡。赠少傅,谥僖靖。著有《庸学》、《论孟》、《四书管窥》、《少业毛诗》、《童训》、《沧州志》等数十卷。

  “廖纪”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