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贵州省名人>遵义市名人>习水县名人

袁锦道

暂无袁锦道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习水名人袁锦道介绍

清朝实业家

袁锦道(1739-1816年)贵州习水人。从小苦读诗书,不热衷功名,一心兴办实业,繁荣乡梓。共办厂48家,包括铜厂、锅厂、纸厂、碗厂、和钱币厂。基本包括了当地百姓生产生活所需日用品,本地消化不了的再运销外埠。他又修建宜于运输的石板道,联通各作坊,开筑通往矿山、林场及江津水陆码头的道路。计修道路300公里。这些石板路,200年来,仍是当地百姓往来的通衢。袁锦道办厂筑路,方便了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促进了当地的开发与发展。习水县望乡台石窟,留有袁锦道祠,于1982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袁锦道(1739—1816),名翔之,清代怀阳丁里(今习水县三岔河乡)人。

  三岔河位于习水县北面,习水河上游。北与重庆直辖市江津市、四川省合江县一岭相连;东与该县大坡乡接壤;南与该县温水、良村两镇连接;西与该县程寨乡毗邻。

  三岔河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开发较早。大约2000年前就有人在此繁衍生息开发,始建于300多年前的古镇三岔场,是清代乃至解放前川南黔北物资贸易集散地之一。川盐等货物从重庆、江津等地运到三岔后,再分运到习水县境和仁怀市境销售。时至今日,每逢赶集,这里依然热闹非凡,本地人称“小香港”。

  袁锦道就生长在三岔河,他自幼苦读诗书,长大后立志发展实业,振兴家乡经济。袁锦道家所处川黔交界处,森林茂密,物产丰富。他即决定面向重庆、江津等地市场,利用当地丰富的竹木资源和邻近江津四面山的矿产兴办实业。在三岔河九沟十八岔,开办铁厂、锅厂、铧厂、纸厂、竹器厂、蓝靛厂,建作坊48间。生产日用品和农用品,如砂锅、土碗、木瓢、筷子、扁担、扇子等,办起了铜、铸币、纸、铁、砂锅、银具、蓝靛、算盘、扇子等作坊和香菌厂一间。

  为方便生产和产品外销,他除修建厂坊之间的连接路外,还修建通往四周乡镇道路多条:

  1.三岔至良村至温水大路;

  2.望乡台山下至三合龙洞约100华里道路;

  3.磨槽滩至三岔约20华里石板路,磨槽滩至四面山约40华里人行道;

  4.纸厂通往大坪山森林约14华里道路。为使产品打入外省市场,修建从太溪沟入两岔河、圆坛子,出红洞至四川省界道路,长达数十里。

  从此,三岔——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地方,北连重庆、江津、合江,南接该县各乡,成为黔北商品集散地。

  那时,三岔至重庆的大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沿途旅馆人满为患。位于川黔边界的饭馆,仅早餐煮稀饭就需用大米50公斤~80公斤,可见贸易之繁荣。

  由于袁锦道所作贡献,清朝政府赠其“征仕郎”(从七品,相当于现“副县”级)。后人称他为“贵州工业第一人”。

  三岔河现尚存的近现代史迹有:

  1.袁锦道墓(祠)(清),1982年2月列为省级文物保护;

  2.上纸厂修路碑(清·乾隆)摩崖石刻,2001年4月列入县级文物保护。

  3.天堂沟修路碑(清)摩崖石刻,2005年5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

  4.工厂遗址。2001年,列入县级文物保护的有:三岔河纸厂遗址、三岔河锅厂坝锅厂遗址、袁锦道铁厂遗址、袁锦道铸币厂遗址、袁锦道蓝靛厂遗址和袁锦道故居。

  三岔河镇 三岔河乡位于习水县东北面,距习水县城38公里。北与重庆江津相邻,南与良村镇隔山相望,西与程寨乡接壤,东与大坡、温水镇一岭相依,习水河穿境而过,自西、自东、自南各有一条通乡公路。全乡幅员1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877亩。全乡辖7个村55个村民组4736户,总人口2.25万人,全乡社会稳定,市场繁荣,交通便利。有集贸市场3个,集贸市场人口流动量约3500人。……

  “袁锦道”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