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贵州省名人>铜仁市名人>思南县名人

萧次瞻

暂无萧次瞻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思南名人萧次瞻介绍

革命烈士
黔东早期中共地下党组织主要创建人,中共思南县委创始人之一

肖次(1905-1940),又名炳煌。四岁开始读私塾,后相继在塘头、思南县城、镇远、常德、武汉求学。在武汉考进了武汉邮务总局做邮务员,后当选武汉邮务总工会执行委员。肖次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工人运动。民国16年(1927)转到上海主办《黔首通讯》。之后,又到湖南洪江办《洪江日报》。民国18年(1929)冬回思南,积极筹办八县联立中学(今思南中学),并筹备建立党组织。民国27年(1938)正式成立中共思南县总支委员会,并任总支书记。民国28年(1939)春调中共贵州省工委任秘书长。民国29年(1940)6月被国民党特务机关逮捕,同年12月7日,在贵阳英勇就义。

肖次瞻人物生平

肖次瞻生于书香门第,其父肖荣东是清末秀才,且精通医术,创办塘头自治学堂,一生多以行医为业。肖次瞻有兄弟姐妹5 人,长兄肖炳辉早夭,三弟肖炳焜,曾任中共中央《新华日报》社出版科科长,后在日寇铁壁合围大扫荡中牺牲。肖次瞻幼入私塾,好学善思,后转入思南县城高等小学(凤仪小学)就读。1918年,肖次瞻与兄长肖炳辉一同考入镇远中学。次年,肖炳辉病逝,父亲肖荣东不忍肖次瞻只身在外,遂留家自学。1923年,肖荣东行医至湖南常德,肖次瞻随父至常德,考入教会学校。1924年,肖次瞻又随父至武汉,就读于武汉共进中学。武汉共进中学乃共产党人陈潭秋与钱介磐所创。肖次瞻在武汉共进中学就读其间,常阅读《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ABC》《向导》等书刊。

1925年,伴随全国革命高潮的兴起和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肖次瞻在武汉共进中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毕业,考入高等商科学校,不久辍学录入武汉邮政管理总局,任三等邮务生。后任中华全国邮务总工会筹备处常委。同年,肖次瞻在武汉加入中国共产党,与恽代英等从事革命活动。

1927年4月,蒋介石反共,共产党活动转入地下。肖次瞻化名肖先立,进入上海海关学校英文专修科学习,主办《黔首周刊》,针砭时弊。次年,《黔首周刊》被封,肖次瞻辗转到湖南洪江任教,主办《洪江周刊》。

1928年转到湘西洪江以教书为业,主办《洪州周刊》。

1930初肖次瞻返回到思南,经(思南、石阡、印江、德江、沿河、凤岗、务川、后坪)八县公推并获省教育厅批准任“八县联中”筹备专员。1931年3月省教育厅将“八县联立中学”命名为贵州省立第七中学(今思南中学前身)。

1932年春省立第七中学建成招生,肖次瞻出任教务主任。在广大师生中提出“打倒孔家店!”“欢迎德赛二先生!(意为科学与民主)”的口号,提倡白话文,号召学生组织自治会。

1933年秋肖次瞻在省立第七中学领导师生发动了思南有史以来第一次的罢课活动,发布《告思南、印江、石阡、沿河、德江、务川、凤岗、后坪八县父老书》,列数校长裘伯莹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的八大罪状,罢课时间持续半年之久,迫使省教育厅撤去裘伯莹的校长职务。

1936年“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两党二次合作,肖次瞻受凤仪小学(城区小学)聘请任教务主任,利用恕民书店老板关系从四川购进进步书刊在城区小学办起了“凤仪图书馆”,传播革命思想,为建立中共思南地下党做好组织和思想上的准备。

1938年农历正月初五,肖次瞻以拜年为名在大坝场梧桐树进步青年商学礼家中,主持召开秘密会议。熊大瀛(烈士)等人参加了会议。经过4天的讨论,通过了《思南地下党组织大纲(草案)》和《工作大纲 (草案)》。6月份省工委派人来思传达恢复肖次瞻党籍和建立中共思南地下党的决定。同时,批准熊大瀛入党,由肖次瞻、宁起琨、熊大瀛三位同志组成中共思南县临时工作委员会,肖次瞻任书记。9月初,经省工委批准正式成立中共思南县委员会,肖次瞻任书记。县委成立后,先后吸收了22名新党员,建立了机关、思南中学和尧民农村小学三个党支部,支部的党员涉及思、石、印、沿、岑巩等县籍的人员。肖次瞻主持在城区小学“凤仪图书馆”举办了三期党员学习班,主讲党纲党章、《共产党宣言》、《论持久战》等内容。县委创办了《中和》周刊,指定党员分片负责,将秘密外围组织读书会扩展到农村,在青少年中组织了“儿童救国团”、话剧队等,在思南、印江、石阡等县的城乡广泛宣传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激发人民群众的抗日救亡的热情。

1939年12月国民党发动反共高潮。国民党贵州省党部提出“净化贵州”,破坏中共地下组织。中共贵州省工委执行中共中央制定的“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方针。

1940年2月,肖次瞻调省工委工作,化名岳亮,在省立医院担任会计作掩护。

1940年4月任省工委秘书长兼贵阳县委书记,负责贵阳地区工作。

1940年7月12日中共思南地下党遭破坏,肖次瞻在筑被敌人盯梢。省工委要他转移,肖次瞻坚持要处理完工作再走。

1940年7月19日肖次瞻不幸被捕,被关押在省保安二处二号军人牢房里。肖次瞻从狱中给党组织送出了一张字条, 上面写道:“不幸被捕,决不屈服,以身殉党,同志放心。”在狱中肖次瞻常秘密写诗在难友中传阅,教育大家要严守党的机密,保存党的力量。

1940年11月下旬,肖次瞻被秘密转押到三号牢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用铅笔在烟盒上写下了正气凛然的五言诗篇《新正气歌》。肖次瞻受尽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并被挖去双目,但他始终坚贞不屈。

1940年12月7日深夜,敌人将他秘密杀害于贵阳市省府路保安处防空洞里。

肖次瞻人物事迹

思南地下党是思南解放前夕党的革命组织,也知道思南地下党的书记有肖次瞻、熊大瀛、朱亚。可是那些隐沉于历史长河中的悲壮故事、典范史实,又会有多少人知晓呢。

“三个亲自”的革命史实是可贵的精神典范

1938年9月初,思南地下党在贵州省工委的指示下,正式成立了中共思南县委员会,肖次瞻任书记。为正规肃纪,他“亲自”拟发了《中国共产党思南县委成立宣言》在党员和发展对象中秘密传阅。

为掌握好舆论的话语权与革命活动的主动权,县委创办了党内刊物《中和》,学校支部也创办了《骎骎》《焰焰》周刊,这些刊物为思南地下革命提供理论素养和精神支撑,县委领导班子一行以这些刊物为载体,将自己的理论知识、革命信仰、形势判断形成革命脉络,以独到的见解发表革命事理、革命方向、革命理论等方面的文章,以指导思南及邻近八县的抗日活动,因其政治性较强,肖次瞻书记得把握好教育主阵地大本营,“亲自”负责《焰焰》的编辑工作,借以把持政治方向、厘清政治脉络、发声革命前途、创建思南革命方略。

活化抗日宣传是思南地下党从事抗战宣传与扩大统一战线的法宝。在思南县委成立后,肖次瞻利用假期“亲自”带领宣传队到石阡县的城乡演出《放下你的鞭子》和他编写的《东北沦陷之后》《屠户》《老师的年关》等活报剧,这些演出贴近了形势,适应当前,着眼长远,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活化百姓的心灵、期望与沧桑,受到观众的好评,激发了民众的抗日热情。

为深化新党员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作,肖次瞻“亲自”在城区小学“凤仪图书馆”举办了三期党员学习班,把党纲党章、《共产党宣言》、《辩证唯物主义》、《论持久战》以及马列主义的基础知识等内容传授到新党员队伍中,充实理论素养,补精神之钙。

“三次调研”革命活动是经久不息的闪光点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思南地下党浩大的革命声势运动与革命活动都是有备而行的。

思南地下党组织为掌握情况,制定斗争策略,肖次瞻同志在“读书会”成员中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求“读书会”成员暑期到各县对家乡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民情以及国民党党部,各级地方政权进行周密调查,最后形成《暑期工作报告》,对思南的革命决策提供了方案,对培养革命干部,打有准备的硬仗起到了启示作用。

1937年2月,肖次瞻与在红二方面军长征前夕受党派遣回贵州搞情报工作的印江地下党员严克成联系,此后不断写信给印江地下党传达上级指示,并对印江工作进行指导。1938年的三、四月之间,严克成接到了去武汉接受任务的通知,肖次瞻、熊大瀛、严克成三人研究了严克成走后印江地下党工作谁负责和组建游击队两个问题。组建游击队责任重大,在没有接受到上级指示前,思南地下党组织兼任着游击队的特殊使命,开辟了城镇到农村、从思南到邻县的游击活动战线。

始建于1931年的“贵州省立第七中学”(现贵州省思南中学),是肖次瞻1930年回家乡后经过调查研究后发起筹建的。期间,肖次瞻通过游说,广交朋友,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向思南、印江、德江、石阡等八县开明的教育界人士获得了广泛支持,这为思南建党打基础,革命活动建阵营有着重要的作用

“舍生取义”的革命信仰展现伟大的中华民族气节

在思南地下党遭到破坏后,肖次瞻、熊大瀛等革命先驱在狱中饱受生活上的诸如冬天移除火炉的折磨,精神上遭受无端的摧残,肉体上受到惨无人性的酷刑,可是他们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严守党的秘密,保存党的力量。

狱中,肖次瞻被剜去双眼,一难友被扁担打得死去活来,熊大瀛被转移牢房接受“感化教育”等,这些都被他们以“既也出行,何惧倒下”的大义凛然的精神所摈弃,他们以诗词、唱革命歌曲激励难友革命意志。

肖次瞻、熊大瀛等革命先驱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与忘我的革命情操,激励着思南的党员干部群众为革命事业奋斗。1949年11月,思南迎来了解放的曙光。

肖次瞻作品

肖次瞻(诗三首)

短歌①

…………

心志既坚实,

苦汁甘如饴;

读书三十年,

真伪辨须臾。

仰不怨天命,

俯不怪人非;

生当大时代,

鞠躬唯赴义。

服劳尚有日,

慎保五尺躯;

大义须舍身,

慷慨亦何辞!

不恋我身前,

陈账一笔除;

不虑我身后,

后事有人继。

人生持久战,

小败大胜利;

胜利多信心,

遗忘个人私。

招手有巨人,

普罗米修士。②

诗一首

历尽崎岖路几程,

寸心原欲救危倾;③

黄花寂寞锁深院,

浓雾迷漫罩古城。④

忍受折磨堪励志,

相关痛痒见交情;

劝君正向光明面,

心自安详气自盈。⑤

读《感赋》有感敬和原韵

年来处处有奇闻,

安定心灵镇定魂;

残酷并非今创举,

斗争何地不留痕?

铁胆天宫盗火种,⑥

剥坑山下祸自担;

文明不许探囊取,

君子原来不素餐!⑦

肖次瞻:贵州思南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思南县委书记、中共贵州省工委秘书长。1940年夏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同年12月7日就被敌人秘密杀害于贵阳。

萧次瞻补充介绍

  萧次瞻,原名炳煌,又名次旃,1905年10月15日生于贵州省思南县塘头区。他读过私塾,也进过新学堂。1916年,萧次瞻进贵州镇远中学读书。1924年,萧次瞻离开家乡,考入武汉共进中学读书。武进中学是一所共产党人陈潭秋和革命青年钱介磐(亦石)等在1921年创办的学校,为学生提供各种革命书刊,又有共产党人指导,因此学生的思想一般都较进步。

  正是在学校期间,萧次瞻逐渐蒙发了革命思想和振兴民族的志向。1925年,他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北伐军攻占武汉,共进中学停办后,他考取邮务生,随后参加共产党组织领导的湖北邮务总工会,并担任中华全国邮务总工会筹备处常委。为收回被帝国主义把持的邮务管理权,萧次瞻投入了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成为工人运动的骨干。

  1926年,萧次瞻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年轻,好学上进,满怀热情地投身到革命的浪潮中。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虽然局势动荡不安,生活艰苦,但对萧次瞻这样胸怀远大抱负的革命者来说,没有什么比为祖国的光明未来而努力,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更有意义。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期间,萧次瞻已将个人的前途与党的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党的事业而工作是他一生的追求。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之流相继背叛革命,疯狂搜捕、-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共产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党的活动被迫转入地下。

  萧次瞻九死一生,离开武汉转移上海。上海的-更为严重,革命已转入低潮。这时候贺龙、周逸群等在洪湖开辟了湘鄂边区革命根据地,萧次瞻来到湘西洪江,千方百计寻找党组织,却未能如愿。1929年他辗转到贵州天柱,在天柱中学执教,约半年后,于1930年初回到思南。

  思南位于黔东北,地处边陲,交通梗阻,经济文化十分落后,萧次瞻为感慨地说︰“需用十万斤无烟 ,才能摧毁这个封建堡垒。”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萧次瞻,仿佛一只孤鸿回到了家乡思南。他并没有放弃革命的理想和信念,更不会意志消沉,而是以兴办教育,传播新科学新文化入手,在偏僻落后的思南进行革命拓荒,积蓄革命力量。

  思南曾和邻近七县酝酿联办中学,拖延了十几年仍未办成,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萧次瞻挺身而出,不辞辛苦地四处奔走,以求得毗邻七个县的合作与支持。人们盼望已久的省立七中(七县联中),终于在1932年春建成招生。

  萧次瞻出任省立七中教务主任,在教学和教务繁忙的工作中,经常向学生讲述中国受帝国主义欺凌的历史,讲述劳苦大众的悲惨处境,介绍学生阅读新文艺书刊,对青年人进行思想启蒙教育。

  萧次瞻唤醒了青年的思想觉悟,使得当局如芒在背,惊慌不安。以校长裘伯莹为代表的封建势力极力进行 和阻挠,企图遏止学校中开始蔓延的进步思潮和意气风发的新气象。裘伯莹的倒行逆施引起全校师生和正直教师们的强烈不满,双方形成明显的对峙,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1933年秋天,当省立七中的学生推举熊大瀛、萧毓雄、李宗泽和金昌贵四人为代表向校方-,提出一些改革要求时,竟遭到校长裘伯莹的拒绝,并诬蔑他们为捣乱分子“四大金刚”,宣布开除他们的学籍。此举一出,引起师生的愤怒,在萧次瞻的领导下,全校举行-,斗争持续半年之久。最后,省教育厅迫于众愿难违,以“辞职”方式撤销了裘伯莹的校长职务。

  这次 的胜利,是萧次瞻提倡的新思想新文化与封建落后势力斗争的结果。在这场斗争中,熊大瀛等学生崭露头角,初试锋芒,成为萧次瞻培养下的革命青年的骨干。

  然而 胜利后,七中成为当局严加防范的对象,新任校长以种种借口解除了萧次瞻的教务主任职务,并处处刁难他,以达到迫使他离去的目的。

  在萧次瞻的心目中,与党组织取得联系一直让他牵念不已。思南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尽管萧次瞻可以有意识或潜移默化地用革命思想影响一些学生,但他自己也还年轻,他渴望投入推翻黑暗统治的斗争之中。失去了党组织的联系,萧次瞻像一只小船飘行在没有航标的河流里。他渴望找到党,回到组织的怀抱中。

  1934年夏,贺龙、夏曦、关向应同志率领红三军在贵州沿河、德江一带活动,创建了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萧次瞻在武汉时认识夏曦,便派人带了他的亲笔信前去联系,结果因敌人-严密,无法沟通。

  急于寻找党组织的萧次瞻于1935年3月来到贵阳。

  贵阳有一批从思南来此求学的年轻人,其中就有萧次瞻的学生熊大瀛。熊大瀛刚考入贵阳师范学校后,通过同乡商学礼的介绍,结识了龚永明、李长青等共产党员,以及一些进步教师。当时贵师是地下党重点活动的地方,读书会(党的 组织)活动特别活跃。熊大瀛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进步活动,写了许多篇针砭时弊、宣传抗日救亡的文章和诗歌在报刊上发表,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都有很大提高。

  萧次瞻通过熊大瀛、商学礼的介绍,与地下党员龚永明、李长青开始接触。

  在贵州,不管是军阀统治时期,还是国民统治时期,共产党的活动总是被认定为非法,受到严酷的压制和摧残。因此,中共贵州地下党的活动十分隐秘,实行单线联系,以防不测。随着反动派追击红军,蒋介石的中央军进入贵州。中统特务机关派陈惕庐任省党部设计委员,成立了中统贵州特务室,对共产党采取更加肆虐的措施。正当萧次瞻寻找组织刚有点眉目,1935年7月19日,中共贵州省工委所属贵阳的部分党组织遭到国民党特务机关的破坏,先后被捕的有省工委书记林青、委员刘茂隆(雪苇)和其他党员,以及星光读书会、社会科学研究会和文艺研究会的成员等19人。

  突然到来的白色风暴,使萧次瞻刚刚开始接触的龚永明、李长青被迫转移。这样,萧次瞻找党联系的线索猝然中继。萧次瞻返回思南,继续从事教育工作,担任了城区小学教务工作。他在七中和城小秘密组织了“读书会”,指导学生学习马列主义,开展抗日救亡活动。这些会员中许多人后来都走上了革命道路。

  塘头尧民里农村学校,是在萧次瞻倡议和指导下于1934年创办的。1936年春,他派进步青年萧毓雄,朱亚、成钟林等到这所小学工作,在教师和学生中进行革命宣传;同时又在尧民里、芭蕉溪、麻坝、板桥等地,办起几所农民夜校,动员了上千名青年农民入学,教他们学文化,学革命道理,为武装斗争作准备。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难当头,萧次瞻置身后方,做为一名多年与组织失去联系的共产党员,感到心急如焚。在他的领导下,以城区小学为中心的抗日救亡运动迅速地开展起来。全校师生组成各种宣传队伍,进行抗日救国宣传,影响和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责任感。

  萧次瞻在家乡辛勤耕耘已逾七载,使得建立思南地下党组织的条件日趋成熟。而熊大瀛的及时归来,加快了这一举措的运作。熊大瀛在山河破碎、民族危亡的关头,毅然放弃考大学的机会,回到了家乡。

  1938年2月4日,也就是农历正月初五,在萧次瞻主持下,萧次瞻、熊大瀛、萧敏雄,商学礼,金贵昌等五人,以“拜年”为名相聚于大场坝梧桐树商学礼家,召开秘密会议,成立思南地下党组织。在这次会议上,他们通过了萧次瞻草拟的《思南地下党组织大纲(草案)》和《工作大纲(草案)》两个文件。事后,派商学礼带着两个文件前往贵阳找省工委。商学礼通过贵师同学孙克武与省工委取得了联系。商学礼哪里会料到,他的同窗好友孙克武,竟是混入地下党组织的中统特务!

  远在思南的萧次瞻和他的同志,得知商学礼与党组织联系上后,终于等来了党组织派来的一位同志。

  宁汉戈是一位24岁的毕节人,当年因得到在毕节县立中学执教的秦天真的资助,方才半工半读读完中学,中学毕业后,他当过小学教师,为贫民办过强群夜校,参加了林青等人组织的草原艺术研究所。1938年的6月,宁汉戈从贵州农村合作助理员讲习所毕业后被分到思南工作,他来到思南,同时也带着中共贵州省工委安排的工作任务,当宁汉戈找到萧次瞻,两个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宁汉戈向萧次瞻等人传达了省工委承认萧次瞻党籍和在思南建立组织的决定。省工委决定,由萧次瞻、宁汉戈、熊大瀛组成中共思南临时工作委员会,萧次瞻任书记。同年7月,县临工委派萧毓雄赴贵阳汇报工作,报送筹建组织情况和萧次瞻的自传。9月初,萧毓雄带着省工委书记秦天真批示的文件回到思南。随后,正式成立中共思南县委员会,萧次瞻任书记。

  从1927年到1938年,萧次瞻与组织失去联系,如今就像与亲人失散多年的孩子,终于找到了亲人。从此,在省工委直接领导下,思南地下党全面开展了活动。

  县委成立后,又发展了19名党员。从工作需要出发,先后建立机关、学校和农村(塘头)三个党支部。同时,县委还作出了组织工作和宣传工作的若干决定。县委以办刊物,开设图书馆,组织宣传队、演剧队、歌咏队等形式宣传抗日,反对投降。还将中学生自治会争取过来,更有力地团结教育学生。他们创立了别具一格的“夜呼队”,晚上在城内用土话呼喊抗日救亡口号,以唤起人民参加抗战的决心。在县委的宣传感召下,人们纷纷捐款捐物,支援八路军、新四军抗击日寇。

  1938年,县委组织召开了“五一”纪念-,发表演讲,号召青年以“五四”、“五卅”的英雄们为榜样,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熊大瀛慷慨激昂地朗诵了他在中学时代写的一首诗《悲壮的五月》,收到了明显的宣传效果。

  1940年2月萧次瞻赶赴贵阳,思南县委书记由熊大瀛接任。这时省工委已经开始疏散工作,秦天真已离开贵州去延安。为了掩护身份,省工委给来到贵阳的萧次瞻找到了去省立医院做会计的职业。4月,中共贵州省临时工委成立,邓止戈任书记,张述成、陈于彤、萧次瞻、杜守敦为委员,萧次瞻兼任秘书长,并负责贵阳地区工作。当萧次瞻发现有人盯梢,处境愈发危险时,陈于彤要他转移,把工作交给杜守敦,他一再表示处理完手上的工作再走。

  萧次瞻的革命活动,早在思南就被敌人注意。特务头子陈立夫曾斥责下属无能,连一个“大共产党”(指萧次瞻)也迟迟未收拾。特务于是紧密跟踪,终于伸出了魔爪。7月19日萧次瞻不幸在省立医院被捕,随即被关押在省保安处监狱二号单人牢房里。

  而在一星期前,思南地下党突然遭到袭击。国民党省部组织的“边远农村工作团”纠集地方反动武装,于凌晨包围了县委所在的城区小学,熊大瀛和县委委员李宗泽、商学礼三人当场被捕。8月上旬,熊大瀛等五人被押解到贵阳,关进与萧次瞻同狱的六号大牢。

  二号牢房整天见不到阳光,潮湿阴暗。萧次瞻靠来回走动,做些健身运动来抵抗这恶劣的环境。六号与二号正好面对面,在阳光特别强烈的时候,并在六号的熊大瀛等人透过木栅栏里面的小方格窗口,大致看得见萧次瞻那炯炯有神的目光和被须发披覆的面庞。从萧次瞻的目光里透出沉着镇定,透出对同志们的关切,给大家以安慰和鼓励。在狱中,他们通过秘密渠道进行联系,作诗唱和,以坚定的信念和深厚的友情,承担苦难,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光。熊大瀛在诗中写道︰“漫忆桃林相碎语,而今翘首望天涯。漫漫长夜悲虫泣,悠悠清梦怕愁遮。一别兼年人已渺,春风两度拂桃花。愿借南归千里雁,带得青鸾到我家,”萧次瞻的诗同样情感真挚,且有师长淳和之风︰

  历尽崎岖路几程,寸心原意拯危倾。

  黄花寂寞悲深院,浓雾迷漫罩古城。

  忍受折磨堪砺志,相关痛痒见交情。

  劝君正向光明面,心自安详气自盈。

  被捕之后,萧次瞻曾给党组织送出了一张纸条,上面写道︰“不幸被捕,决不屈服。以身殉党,同志放心。”敌人对萧次瞻多次审讯逼供,但一无所获,便以教育厅厅长的职位诱劝,更遭到拒绝。冬天到了,敌人对萧次瞻进行了残酷的折磨。1940年11月下旬,萧次瞻在夜间被秘密转押到三号牢房,他意识到最后的时刻迫近了,为激励后继同志,他在一张粗纸上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很快便在监狱中传诵,被称之为《新正气歌》︰

  ……

  大义须舍身,慷慨意何辞。

  不恋我生前,前事一笔除。

  不虑我身后,后事有人继。

  人生持久战,小败大胜利。

  招手有巨人,普罗米修士。

  1940年12月7日的深夜,萧次瞻被秘密杀害于保安处内的防空洞里,时年35岁。

  “萧次瞻”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