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贵州省名人>遵义市名人>道真县名人

刘丛强

刘丛强人物照片

道真名人刘丛强介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化学家

刘丛强,1955年9月11日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市,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爱丁堡皇家学会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首任院长 。

刘丛强于1982年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毕业;1984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理学硕士学位,之后留所工作;1986年留学日本,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做访问学者;1991年获得日本东京大学理学部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4年担任日本科学技术厅理化学研究所基础科学特别研究员;1993年破格晋升为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并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4年入选首批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996年辞去副教授职务回国,同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8年至200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2004年兼任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2011年担任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3年至2018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2015年担任天津大学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首任院长;2017年当选爱丁堡皇家学会外籍院士 ;2020年担任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首任院长 。

刘丛强主要从事地表地球化学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和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基础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系统研究 。

刘丛强人物经历

1955年9月11日,刘丛强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市。

1975年9月,进入遵义农校(现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植物栽培专业 。

1978年2月—1982年2月,就读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岩石矿物地球化学专业,毕业并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1982年2月—1984年12月,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专业,毕业并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1984年12月—1986年4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86年5月—1987年4月,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做访问学者。

1988年4月—1991年4月,就读于日本东京大学理学部化学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1991年4月—1994年4月,担任日本科学技术厅理化学研究所基础科学特别研究员。

1993年5月,破格晋升为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并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1994年11月,入选首批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1994年4月—1996年10月,担任日本国立电气通信大学化学系副教授。

1996年11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基金资助。

1997年7月—1998年7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1998年7月—2009年9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

1998年4月—2000年4月,担任国家攀登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2004年10月,应邀主持筹建天津师范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联合共建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兼任实验室主任 。

2006年10月,担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2011年11月,担任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2011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2013年2月—2018年2月,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2015年,为复建天津大学地学专业,主持建立天津大学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担任首任院长。

2020年,担任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首任院长 。

刘丛强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刘丛强主要在喀斯特区域地表地球化学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基础理论和应用两个方向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研究揭示了喀斯特流域养分生物地球化学耦合作用机制和循环规律、流域化学侵蚀与地质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人为活动影响喀斯特流域养分自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机制并提出流域硫和氮循环影响碳循环及其温室气体源—汇效应的观点,有关研究丰富了传统表生地球化学理论。对地表和地球深部固体—流体体系稀土元素分配规律的研究丰富并发展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理论;在利用多种同位素与微量元素对地表和地球内部地球化学过程和物源示踪研究方面做出了特色突出的系列重要成果 。

学术论著

截至2020年11月,刘丛强发表国际SCI收录论文170余篇;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00余篇;合著专著5部 。

出版时间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1999年

《云南老王寨金矿区煌斑岩成因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

黄智龙,刘丛强,朱成明等著

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3年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and Socio-economic Issues: A hand book》

Liu, C.-Q.(Editor), Zhao, Z.H., Xiao, T.F., Guha J.

Guiyang, Guizhou,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shing House

2004年

《地幔流体及其成矿作用——以四川冕宁稀土矿床为例》

刘丛强,黄智龙,许成,张鸿翔等著

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7年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地表物质循环——西南喀斯特流域侵蚀与生源要素循环》

刘丛强等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年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地表物质循环——西南喀斯特土壤—植被系统生源要素循环》

刘丛强等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科研项目

项目时间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1995年1月

地质流体作用地球化学—水/岩作用的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

1997年1月

流体/岩石反应体系中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

1998年4月

地质流体作用及其成矿效应研究

国家攀登预选项目(首席科学家)

2000年8月

西南乌江流域物质的水文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环境效应

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创新项目(首席科学家)

2004年11月

喀斯特典型小流域土壤—植被系统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创新项目(首席科学家)

2006年

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与适应性生态系统调控

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2006年—2010年

地表地球化学过程与环境效应

中国科学院海外合作伙伴计划(负责人)

2006年—2010年

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与适应性生态系统调控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2007年—2010年

乌江水能开发对流域水环境影响的因素辨识及其表征体系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

2007年—2010年

西南喀斯特生态系统退化机制与适应性修复试验示范研究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负责人)

2008年—2010年

西南喀斯特流域物质循环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生态环境效应

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负责人)

2010年

中国大陆主要流域风化(侵蚀)与碳循环——地表水地球化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负责人)

2011年

气候因素控制下的花岗岩风化成土过程和风化壳物质迁移转化规律—Li、B和Si同位素示踪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负责人)

2012年

青藏高原及其东部周边剥蚀风化过程的构造—气候等控制机理和全球变化意义研究

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国际合作项目(负责人)

科研成果奖励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94年8月

中国新生代火山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

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7)

2002年10月

中国新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及其地幔源区特征

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负责)

2004年10月

喀斯特(乌江)流域物质的水文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环境效应

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负责)

人才培养

教育谏言

2012年,刘丛强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说,“越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越要重视科技,科技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力量,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既应大力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又应注重培养和激励青年科技人才,使他们尽快成长、担当重任。”“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在正确选拔与评价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同时提供正确的科研导向,在监控绩效的同时激发创造力与活力,保障青年科技人才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招生信息

刘丛强的招生专业为:地球化学、地球生物学;招生方向为:环境地球化学、环境科学、环境地球化学、环境科学 。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90年8月

第三届侯德封奖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1998年

贵州省省管专家

2000年6月

贵州省先进工作者称号(劳动模范)

2001年2月

中国科学院研究所优秀领导班子奖

2003年2月

贵州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记一等功)

2003年3月

首届中国科学院创新文化建设先进个人

中国科学院

2004年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007年

贵州省首批核心专家

2011年

贵州黔灵科技贡献奖

2011年12月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16年

国际地球化学学会会士

国际地球化学学会

2017年2月

爱丁堡皇家学会外籍院士

爱丁堡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

刘丛强人物评价

刘丛强在天津师范大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天津师范大学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评)

刘丛强多才多艺、通理擅文、酷爱运动、亲切幽默 。(《天津日报》评)

刘丛强在地表地球化学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国际地球化学学会评)

刘丛强补充介绍

  刘丛强,地球化学家 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1955年9月11日生于贵州省遵义市,1982年2月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4年12月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学位,后留所工作;1986年5月留学日本,先后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做访问学者,日本东京大学理学部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日本科学技术厅理化学研究所基础科学特别研究员,日本国立电气通信大学化学系副教授,1996年10月辞去副教授职务回国。

  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主任。1997年7月至2009年9月任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至今社会兼职有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贵州省科协副主席;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国际《Chemical Geology》和国内《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等刊物编委。刘丛强主要从事(1)地表地球化学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和(2)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基础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的系统研究。发表国际SCI收录论文170余篇;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00余篇。

  “刘丛强”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道真县周边名人
陈铁
涂永强
王宪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