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坝名人陈曾固介绍
陈曾固(1907~1988),原名陈文光,字俊明,曾用名陈镜明、曾一峰,曾化名曾固。贵州安顺人。1930年参加革命,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北平市委组织部长和代理市委书记、中央机关直属党委书记、辽宁省委书记、武汉市委副书记。建国后,历任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兼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和代主席、教育部副部长和党组副书记、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处书记、教育部顾问、全国政协委员。1988年2月29日在北京逝世。
陈曾固人物生平
陈曾固,原名陈文光,曾用名陈镜明、陈近明,曾一峰,又名曾固,1907年生于贵州省安顺县轿子山小园村(今安顺市西秀区轿子山镇小园村)一个小商人家庭。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陈曾固积极参加组织安顺中学学生救国联合会,上街宣传演讲。
1925年秋考入北京朝阳大学预科。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北平社会科学家联盟。
1930年到北平黎明中学任教,同年参加革命。
193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5月至7月任中共北平市委代理书记、组织部部长。
1938年起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训练班总支书记、主任,中央财政经济部秘书长等职。
1945年4月至6月作为中直、军直代表团成员参加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后赴东北
1945年12月至1946年6月任中共辽西省委委员、组织部部长。
1946年1月至6月任中共辽西省委常务委员。同年6月至1948年7月任中共辽吉省委常务委员、组织部部长。
1948年7月至1949年2月任中共辽北省委委员。
1949年2月任中共武汉市委副书记。
1949年1调贵州工作,历任贵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共贵州省委第二副书记、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部长、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贵州省人民监察委员会主任、贵州省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主席、中共贵州省委第一副书记等职。
1954年赴教育部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后兼任教育部党组副书记。
1958年赴甘肃任中共甘肃省委常委、书记处书记。
“文革”平反后,恢复党籍和工作。
1979年以后,先后担任教育部顾问、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等职。
1988年2月29日在北京逝世。
陈曾固主要事迹
陈曾固出生后,因战乱动荡,家庭沦为城市贫民。在艰苦的条件下,他自幼刻苦学习,追求进步。童年时读过3年私塾。1921年考入安顺县立中学。中学读书时接受了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陈曾固积极参加组织安顺中学学生救国联合会,上街宣传演讲,激发群众爱国热忱,开展反帝救国斗争。他还与9名进步同学组织“晨光学社”,研习诗文,评论时事,以诗言志。他的诗作中有两句著名诗句常被同学传诵:“千愁百恨能消遣,怕听留侯一句词”,寓以不忘报国雪耻。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北平社会科学家联盟。1930年到北平黎明中学任教,同年参加革命。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北平分盟(简称北平社联)组织部部长、社联党团书记。1932年春至秋天任北平社联负责人。1932年调任北方文化总同盟党团书记。曾任中共河北省委派驻北平巡视员。1932年12月至1933年5月任中共北平东区区委书记。1933年5月至7月任中共北平市委代理书记、组织部部长。7月因叛徒告密,被国民党宪兵逮捕,判处无期徒刑。8月被押送南京中央军人监狱。
全国抗战爆发后,1937年9月由八路军南京办事处交涉释放出狱。随即赴延安。1938年先是在中央党校学习,毕业后在党中央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李富春等同志领导下,先后任中央组织部干训班总支书记、主任,中央财经部秘书长和中央机关直属党委书记。当选为中共七大候补代表,1945年4月至6月作为中直、军直代表团成员参加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后赴东北。1945年12月至1946年6月任中共辽西省委委员、组织部部长。
1946年1月至6月任中共辽西省委常务委员。同年6月至1948年7月任中共辽吉省委常务委员、组织部部长。半年内在所属十余个县中发展新党员4000余人,还配合省委书记从省、地、县机关、部队和学校抽调3000余名干部、教职员,组成4个工作团,到洮南地区各县开展土改运动。1947年2月至4月兼任中共辽吉省委秘书长。6月至7月兼任中共辽吉省委城工部部长。1948年7月至1949年2月任中共辽北省委委员。1948年7月至11月任中共辽北省委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同年11月至1949年2月任中共辽北省委常委、副书记。参与领导辽吉根据地建立地方党组织和土改运动。1949年2月随南下干部团到湖北,任中共武汉市委副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调贵州工作。1949年11月任贵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同月至12月任中共贵州省委第二副书记。1949年12月至1952年11月任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贵州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至1954年12月)兼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1950年1月至1952年6月任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部长。1950年6月至1953年3月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0年7月至1951年2月兼任贵州省人民监察委员会主任。1951年6月至1955年3月任贵州省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1951年7月至1955年2月任贵州省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主席。1951年9月至1952年11月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党组副书记,1952年11月至1954年5月任政府党组书记、中共贵州省委第一副书记(至1954年12月)。1953年1月至1954年11月任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1954年10月至1958年6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陈曾固同志调到教育部任副部长兼党组副书记。1955年1月至1958年4月兼任教育部党组副书记。1958年6月至1967年2月任中共甘肃省委常委、书记处书记。“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被开除党籍、关押长达10年之久。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得到平反,恢复党籍和工作。1979年以后,先后担任教育部顾问、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等职。1988年2月29日在北京逝世。
陈曾固历史评价
1956年他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和党的“八大”代表,并出席了“八大”。陈曾固同志在教育部工作期间,忠实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为发展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勤奋工作。他曾率我国教育界的第一个代表团出国考察,吸取他国之经验,为我所用。他分管中小学教育,强调实事求是,注重教育质量,他坚定地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多次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调查研究、热情扶植民族教育,他还分管过计划财务工作,千方百计地把有限的教育经费投入到最急需的地方,强调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当时写下的不少关于中小学教育、普及教育和扫盲教育的专题报告和文件,至今对我们仍有启迪和教益。
陈曾固同志,在近六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忠于党,忠于人民。他历尽艰辛,百折不挠,任何邪恶不能使他屈服,任何困难不能动摇他的意志,他无愧为久经考验的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坚持原则,一身正气,谋怀坦荡,光明磊落,是非分明,刚直不阿,他最讲实事求是,一贯注重少说多做,反对夸夸其谈,好大喜功,对“左”的一套更是深恶痛绝,陈云同志在东北时期曾评价陈曾固同志,说曾固同志“亦老亦实”,此确非过誉,他为人直率,没有官气,关心和爱护干部,千方百计地保护干部,在他身边工作过的同志,无不感受到他表面虽然严肃,而他的心却是火热的,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能上能下,顾全大局,在他身上找不到一点肩俗的东西,他生活简朴,对亲属子女要求严格,从不搞特殊化。他始终保持了我们党在战争年代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他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他的一生,是饱受磨难,历经坎均的一生,是坚信党,坚信革命,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
陈曾固后世纪念
陈曾固故居位于安顺市西秀区轿子山镇大山村小园组,房屋始建于清代,主体为石木结构,是由正房、东西厢房、院落组成的四合院,故居占地面积400平方米。2009年6月,陈曾固故居被安顺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西秀区对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开展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纪念场所。2021年6月10日陈曾固故居荣获中共安顺市委命名为安顺市党史教育基地。
陈曾固补充介绍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原教育部顾问陈曾固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一九八八年二月二十九日七时四十分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一岁。
陈曾固同志,一九零七年生于贵州省安顺县一个小商人家庭,后因动荡战乱沦为城市贫民。早在家乡读中学时,他就受到“五四”运动进步思想的影响,一九二五年上海“五卅”运动爆发后,他在当地参与和组织学生救国联合会,上街演讲,号召群众开展反帝救国斗争。一九二六年,陈曾固同志在安顺中学毕业后,步行近一月,行程一千六百多里到重庆,又几经辗转到达“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北平(今北京),考上北平朝阳大学经济系。这期间他阅读了大量马列主义书籍,系统地接受了“五四”运动新思想的熏陶,思想发生了突变,从此定上了革命道路。一九二九年,他参加了党领导的群众团体“社会科学家联盟”和“北方文化总同盟”,一九三一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社会科学家联盟”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和“北方文化总同盟”书记。一九三二年到一九三三年夏,陈曾固同志先后任中共北平东区区委书记,中共河北省委巡视员,北平市委组织部长、代理市委书记等职。他在极其艰险困难的环境下,不顾个人安危,积极参与和领导了北平地下党的斗争,为保存和积蓄革命力量,为北平地下党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一九三三年七月,由于内奸告密,陈曾固同志被捕,被反动派判处无期徒刑,作为“重要政治犯”关押进南京国民党监狱。狱中四年,陈曾固同志惨遭种种酷刑,深受皮肉之苦,虽不满三十岁而头发全白。他坚持了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保守了党的重要秘密,并同陶铸等同志一起积极参与和领导了狱中的斗争。
一九三七年七月,抗日战争爆发后,陈曾固同志被我党营救出狱,同年冬到达延安。先是在中央党校学习,毕业后在党中央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李富春等同志领导下,先后任中央组织部干训班总支书记、主任,中央财经部秘书长和中央机关直属党委书记。他以自己的模范行动,言传身教,为我党培养训练了一大批年轻干部,为各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巩固和发展,输送了人才,做出了贡献。一九四四年到一九四五年秋,陈曾固同志被党中央派到延安中央医院负责整风后期甄别工作。他目睹康生等人在整风后期搞扩大化的错误,果断地进行纠正,使一批受到不应有的怀疑、甚至被捕关押的知识分子和革命干部的问题逐一甄别澄清,恢复名誉和工作。这些同志后来大都成为开创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专家和领导者。一九四五年四月,陈曾固同志作为候补代表参加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一九四六年,陈曾固同志调往东北,先后任辽西和辽吉省委组织部长兼秘书长、省委副书记,协助陶铸同志在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发展党的组织,建立地方政权,开展土地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建设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和东北地区的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一九四九年以后,陈曾固同志被调往西南工作,曾担任过武汉市委副书记。一九五零年到达贵州,担任贵州省委副书记兼省政府第一副主席,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贵州偏僻落后,加之国民党残匪的破坏和骚扰,疮庚满目,百废待举。陈曾固同志怀着对家乡人民的热爱之情,胜利地参与指挥了剿灭残匪的斗争,又领导人民进行土地改革,发展生产,休养生息,使各族人民的生活迅速得到安定相恢复,为贵州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九五四年底,陈曾固同志调到教育部任副部长兼党组副书记。一九五六年他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和党的“八大”代表,并出席了“八大”。陈曾固同志在教育部工作期间,忠实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为发展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勤奋工作。他曾率我国教育界的第一个代表团出国考察,吸取他国之经验,为我所用。他分管中小学教育,强调实事求是,注重教育质量;他坚定地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多次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调查研究,热情扶植民族教育;他还分管过计划财务工作,千方百计地把有限的教育经费投入到最急需的地方,强调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当时写下的不少关于中小学教育、普及教育和扫盲教育的专题报告和文件,至今对我们仍有启迪和效益。
一九六零年春,陈曾固同志调甘肃工作,任甘肃省委书记处书记。陈曾固同志一到甘肃便深入到最穷的区、县,组织领导抢救灾民的工作。他通宵达旦地走村串户,忘我地工作,直到累倒在天水偏僻穷困的山区之中。由于病情严重,不得不由军区派直升飞机把他从此沟里接出来,送往兰州抢救。陈曾固同志就是这样在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生活工作在人民之中。他是人民的好儿子,他时刻想着人民,人民也没有忘记他。十几年后,当陈曾固同志遭受“文革”这场浩劫,被软禁在天水的时候,许多不知姓名的干部、群众,冒着受株连、遭破孩的危险,偷偷地看望和帮助他,这使他百感交集,直到病逝前都难以忘怀。
“文革”期间,他披打成“叛徒”,开除党籍,受到残酷破孩,被关押十年之久,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但是,他身陷囹圄而不屈服,托人带出监狱的纸条上坚定地写着“被捕了,我没有完”。“-”的爪牙逼迫他供认所谓陶铸同志叛变的材料,他宁死不屈,同“-”一伙的倒行逆施进行了坚决地斗争。粉碎“-”后,陈曾固同志的冤案才得以平反,恢复了党籍和工作。一九七九年以后,先后担任教育部顾问、全国人大常委法制委员会委员和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经历了“文革”这场灾难,尽管他本人被折磨的身心憔悴,弱不胜衣;他的家庭也倍受磨难,且难以弥补;但是他没有怨言,他关心的是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他将国家补发给他的工资拿出一万元作为党费上交给党和国家。他的晚年,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后来又股骨颈骨折,不能行走。即使在这时,他仍时刻关注着党和国家的大事,全国政协的活动,他都尽量去参加,或让人把文件取回家看。他常常坐着轮椅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他是一位组织观念和党性很强的老党员、老同志。
陈曾固同志,在近六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忠于党,忠于人民。他历尽艰辛,百折不挠,任何-不能使他屈服,任何困难不能动摇他的意志,他无愧为久经考验的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坚持原则,一身正气,襟怀坦荡,光明磊落,是非分明,刚直不阿;他最讲实事求是,一贯注重少说多做,反对夸夸其谈,好大喜功,对“左”的一套更是深恶痛绝,陈云同志在东北时期曾评价陈曾固同志,说曾固同志“亦老亦实”,此确非过誉;他为人直率,没有官气,关心和爱护干部,千方百计地保护干部,在他身边工作过的同志,无不感受到他表面虽然严肃,而他的心却是火热的。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能上能下,顾全大局,在他身上找不到一点庸俗的东西;他生活简朴,对亲属于女要求严格,从不搞特殊化。他始终保持了我们党在战争年代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他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他的一生,是饱受磨难,历经坎坷的一生,是坚信党,坚信革命,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
陈曾固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党失去了一位久经考验的老同志,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学习他的革命品德和优良作风,在党的十三大精神的指引下,团结一致,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
陈曾固同志永垂不朽!
“陈曾固”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