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名人>贵港市名人>港北区名人

石达开

石达开人物照片

港北名人石达开介绍

太平天国翼王
太平天国翼王

石达开(1831年3月—1863年6月27日),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 广西贵县(今贵港市港北区奇石乡),祖籍地广东省和平县。 太平天国名将,中国近代军事家 。曾封为“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被尊为“义王” 。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石达开追随洪秀全,入拜上帝教 ,咸丰元年(1851年)12月,永安建制,石达开晋封“翼王五千岁” 。咸丰五年(1855年)2月,在九江、湖口重创湘军水师,乘胜西征,三克武昌。11月,进军江西,攻占皖、赣、鄂三省大片疆土 。咸丰七年(1857年),天京事变时封“左军主将翼王”,6月2日,再度从天京出走 。10月,驱安庆将士进入江西,东西转战,试图救出被湘军围困的瑞州、临江、吉安的翼殿诸军,失利之后放弃江西,经略浙闽,流动转战于南方各省 ,同治二年(1863年)5月,率众深入越西山,直抵大渡河南岸,最后全军覆没,石达开被俘 。6月27日,就义于成都,享年32岁 。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体恤百姓民生,生平事迹为后世所传颂,被认为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的形象”。

石达开人物生平

成长背景

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石达开出生在贵县(今贵港市港北区奇石乡达开村)北山里一个比较富裕农民的家庭里。他的始祖原居广东省和平县 ,石达开的父亲石昌辉约在达开五至九岁时便已早逝。丢下了弱妻幼子,家庭境况大不如前。达开少年时,种田之外,兼做生意。买卖鸡鸭,做牛贩。运炭到平天山矿区出售。石达开财产并不十分多,但也有些钱,他父亲才来时替人家放牛才买了一些田,后来自己买牛放牧,才渐渐的富裕起来 。

年方十四岁的石达开巳凛然成人,早就挑起维持家计的重担。他奔走江湖,广交四方豪杰,与当时在浔梧一带活动的天地会首领罗大纲、大头羊张钊有交往,也与平天山矿区工人和广大农民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为后来参加拜上帝会准备了良好的社会条件。所以后来太平军被困永安州时,能密檄龙山矿工驰援解围。

参加起义

道光年间,官场腐败,民生困苦,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石达开十六岁,正在广西以传播基督教为名筹备反清起义的洪秀全、冯云山慕名来访,邀其共图大计,石达开慨然允诺,三年后毁家纾难,率四千余人参加金田起义,被封为左军主将和“翼王”,意为“羽翼天朝”。

屡立战功

咸丰二年(1852年),西王萧朝贵在湖南长沙阵亡后,太平军在长沙城下陷入清军反包围,形势万分危急,石达开率部西渡湘江,开辟河西基地,缓解了太平军的缺粮之危,又多次击败进犯之敌,取得“水陆洲大捷”,重挫清军士气,其后,为全军先导,经河西安全撤军,跳出反包围圈,夺岳阳,占武汉,自武昌东下金陵,二十八天挺进一千八百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令清军闻风丧胆,号之曰“石敢当”。

咸丰三年(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金陵,改号天京,石达开留京辅佐东王杨秀清处理政务。定都之后,诸王享乐主义抬头,广选美女,为修王府而毁民宅,据国库财富为己有,唯石达开洁身自好,从不参与。

咸丰三年(1853年)秋,石达开奉命出镇安庆,节制西征,他打破太平天国以往重视攻占城池、轻视根据地建设的传统,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逐步扩大根据地范围,亲自指挥攻克清安徽临时省会庐州(今合肥),迫使名将江忠源自尽。

由于之前太平天国没有基层政府,地方行政一片空白,石达开到安徽后,组织各地人民登记户口,选举基层官吏,又开科举试,招揽人才,建立起省、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系,使太平天国真正具备了国家的规模;与此同时,整肃军纪,恢复治安,赈济贫困,慰问疾苦,使士农工商各安其业,并制定税法,征收税赋,为太平天国的政治、军事活动提供所需物资。

咸丰四年(1854年)初,石达开离开安徽,回京述职,太平天国领导层对石达开的实践给予充分肯定,从此放弃了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全面推行符合实情的经济政策。

咸丰四年(1854年)秋,曾国藩与石达开,在九江、湖口织就罗网,拉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这也是曾国藩、石达开第一次交手。太平军在西征战场遭遇湘军的凶狠反扑,节节败退,失地千里。石达开看出两军最大差距在于水师,便命人仿照湘军的船式造舰,加紧操练水师。在湘军兵锋直逼九江的危急时刻,石达开再度出任西征军主帅,亲赴前敌指挥,于1855年初在湖口、九江两次大败湘军,湘军水师溃不成军,统帅曾国藩投水自尽,被部下救起,西线军事步入全盛。同年秋天,石达开又挥师江西,四个月连下七府四十七县,由于他军纪严明,施政务实,爱护百姓,求贤若渴,江西人民争相拥戴,许多原本对太平天国不友好的知识分子也转而支持太平军,队伍很快从一万多人扩充到十万余众,对手哀叹“民心全变,大势已去”。

咸丰六年(1856年)3月,石达开在江西樟树大败湘军,至此,湘军统帅曾国藩所在的南昌城已经陷入太平军的四面合围,对外联络全被切断,可惜石达开适于此时被调回天京参加解围战,虽然大破江南大营,解除了清军对天京三年的包围,却令曾国藩免遭灭顶之灾 。

出走西南

咸丰六年(1856年)9月,“天京事变”爆发,东王杨秀清被杀,上万东王部属惨遭株连,石达开在前线听到天京可能发生内讧的消息,急忙赶回阻止,并痛斥韦昌辉乱杀无辜,但为时已晚。北王韦昌辉把石达开反对滥杀无辜的主张看成对东王的偏袒,意图予以加害,石达开逃出天京,京中家人与部属全部遇难 。

石达开在安徽举兵靖难,上书天王,请杀北王以平民愤,天王见全体军民都支持石达开,遂下诏诛韦。11月,石达开奉诏回京,被军民尊为“义王”,合朝同举“提理政务”。他不计私怨,追究屠杀责任时只惩首恶,不咎部属,连北王亲族都得到保护和重用,人心迅速安定下来。在石达开的部署下,太平军稳守要隘,伺机反攻,陈玉成、石镇吉、李秀成、杨辅清等后起之秀开始走上一线,独当一面,内讧造成的被动局面逐渐得到扭转。但天王见石达开深得人心,心生疑忌,将自己的两个哥哥封王,对石达开百般牵制,甚至意图加害。为了避免再次爆发内讧,石达开不得已于1857年5月避祸离京,前往安庆。

咸丰七年(1857年)9月,天王迫于形势的恶化遣使持“义王”金牌请石达开回京,但石达开一则不相信洪秀全的所谓“诚意”,二则他一向对洪秀全进入天京后不思进取,只图保东南一隅的做法不甚赞成,因此决定按照自己的战略思想去指挥作战。然而,石达开还是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德兴阿提到,“令李秀成和张洛行带领太平军突击长江下游清军驻地,并且还派遣陈玉成,洪仁常,洪春元,韦志俊,杨来清等各率军队回援天京,进攻浙江” 。并以“通军主将”身份继续为天国作战。此后,石达开前往江西救援被困的临江、吉安,拥戴他的安徽太平军将领大都留守安徽。因没有水师,无法渡过赣江,救援行动失败,石达开又于次年进军浙江,并联合国宗杨辅清进军福建,欲开辟浙闽根据地,与天京根据地连成一体。

浙江是江浙皖清军的主要饷源,为阻止石达开攻浙,清廷急调各路兵马增援,最终不得不命丁忧在籍的曾国藩重任湘军统帅,领兵入浙。太平军在浙江取得许多胜利,但江西建昌、抚州失守后,入浙部队失去了后方,为免四面受敌,石达开决定放弃攻浙,撤往福建,后又转战到江西。石达开建立浙闽根据地的努力虽因内外矛盾以失败告终,却牵制了大量清军,为太平军取得浦口大捷、二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等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是冬,石达开经与部将会商,决定进攻湖南,取上游之势,再下趋湖北,配合安徽太平军作战,并伺机分兵入川。

咸丰九年(1859年)春,石达开自江西起兵入湘,发动“宝庆会战”。彼时湘军正计划分兵三路进攻安庆,闻石达开长驱直入湖南腹地,军心全线动摇,只得将因势利导,全力援湘。面对湘军的重兵驰援,石达开孤军作战,未能攻克宝庆,被迫退入广西休整。

兵败就义

咸丰十一年(1861)年9月,石达开自桂南北上,于同治元年(1862年)初经湖北入川,自此,为北渡长江,夺取成都,建立四川根据地,石达开转战川黔滇三省,先后四进四川,终于同治二年(1863年)4月兵不血刃渡过金沙江,突破长江防线。

5月,太平军到达大渡河,此时太平军据骆秉章奏稿有三四万人。对岸尚无清军,石达开下令多备船筏,次日渡河,但当晚天降大雨,河水暴涨,无法行船。三日后,在大渡河东线防御的清兵来到对岸,太平军为大渡河百年不遇的提前涨水所阻,多次抢渡不成,粮草用尽,陷入绝境。

南字营都司王松林到太平军营谈判,石达开决心舍命以全三军。其中,石部三千人被王松林收编,剩余两千人保留武器,驻扎大树堡。后来,两千人中有七百人过河,遣散或被杀。石达开被押往成都后,清军背信弃义,夜袭大树堡剩余一千多人,除三百老幼存活外,全部被杀。

同治二年(1863年)6月27日,石达开在成都公堂受审,慷慨陈词,大义凛然,令主审官崇实理屈词穷,无言以对。而后从容就义,临刑之际,神色怡然,身受凌迟酷刑,从始至终默然无声 ,享年32岁 。

石达开轶事典故

武学大家

在武学修为方面,《北平国术馆讲义》将石达开与许宣平、达摩祖师、宋太祖、岳武穆、张三丰、戚继光、甘凤池等人并论为中国历史上的拳术名家。据《清稗类钞》《太平天国野史》记载,石达开的拳术“高曰弓箭装,低曰悬狮装,九面应敌。每决斗,矗立敌前,骈五指,蔽其眼,即反跳百步外,俟敌踵至,疾转踢其腹脐下。如敌劲,则数转环踢之,敌随足飞起,跌出数丈外,甚至跌出数十丈外者,曰连环鸳鸯步” ,这种武艺号称“戳脚拳”,传说石达开还曾传授给士兵,用于作战。

石达开不仅武功出众,而且内外兼修,他和陈邦森比武的故事已成为的掌故。根据文字记载,两人相约各自击打对方三拳,受拳者不得还击,“邦森拳石,石腹软如绵,邦森拳如著碑,拳启而腹平。石还击邦森,邦森知不可敌,侧身避,碑裂为数段”。

太平石碑

据旧时的《长宁县志》记载,“同治元年(1862年)五月初,太平军翼王石达开率兵二十余万,由张懋江导引,从兴文入长宁,扎营百余里。”史料显示,当年石达开曾率领20万太平军,攻破了长宁县城。并在在龙峰山上驻扎了近一月。龙峰古城墙还保存有一块刻有“天下太平”字样的石碑,据考证龙峰山峰顶寺就是太平天国遗址。

石达开历史评价

总评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生前用兵神出鬼没,死后仍令敌人提心吊胆,甚至他身后数十年中都不断有人打着他的旗号从事反清活动和革命运动,辛亥革命党人曾通过诗歌,小说,绘画等各种媒介宣传他的事迹以“激励民气,号召志士,鼓吹革命”。有关他的民间传说更遍布他生前转战过的大半个中国,表现出他当年深得各地民众爱戴。

石达开既是军事家,又是政治家,文韬武略都很出众,因此对其经历不够了解的人常误以为他曾经中过科举,实际上,石达开在被洪秀全“访请出山”时只有16岁,金田起义时19岁,在湖口、九江大捷中令曾国藩兵败投水时是23岁,在成都英勇就义时年仅32岁,是不折不扣的少年英雄。

石达开这一生从青年参加拜上帝会一直到被擒而死,都表现出了农民将领的完整形象。他青少年时期,广泛的社会接触开阔了他的视野,培养了这位年青军事家和政治家见义勇为的作风与“文武足备”的素质。他举家参加了太平天国运动,率众四千多人参加了金田起义,从此,倾心于太平天国运动,为这次伟大的农民战争的准备和金田起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后南征北战, 成为太平天国的先锋主将和栋梁之才。他被清军称之为“石敢当”, 被天王封为 “翼王”,为太平天国建都金陵达到鼎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可见,他为太平天国革命贡献了青春 。

在“天京事变”过程中,他从大局着想,不计个人恩怨, 对“天京事变”的圆满解决,做出了让步和贡献, 表现了农民起义将领少有的气度。后因被忌负气出京,但并不是叛变天国,而是要分成两个革命集团, 在不同地区为天王尽“精忠”而不是“愚忠” 。他在出走后仍想天国统一,努力于天国的胜利。在他出走的主要原因上, 天王和洪氏集团要负主要责任。在大渡河之战中,翼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以己死换取部众的生命为目的, 轻骑前往清营,终于被擒,完全表现出农民起义将领的大无畏气概,不失为古典式的农民英雄 。

但从整体来看,石达开的出走对太平天国革命力量是一次釜底抽薪的损失。不能同洪氏集团配合负气出走, 危害了农民革命的整体利益,是农民阶级属性和个人的修养性所造成的 。在大渡河之战中轻信敌方杨应刚等人的诱惑,中计被擒。使清朝反动统治者既取得了“生擒石逆”的胜利, 又得到了全歼这支太平军的成功,这确实是石达开遗憾无穷的事 。石达开在出走后,不顾天王洪秀全的“百计挽留”,一意孤行,自成一军,坚持决裂,在这个问题上是不顾大局的。他过分相信自己的才能,率军远离革命整体,就必然如鱼失水,如鸟离群,最后落得个覆军身丧的悲剧性结局,既害了革命,也害了自己 。石达开一生的主观愿望和客观结果如此矛盾,实践检验证明,石达开所走的这条路是完全错误的。在严酷的斗争中, 对敌人的任何幻想, 都会给革命事业带来极大的损失 。

总的看来,石达开既不像所想象的农民英雄那样完美无瑕,也不像有些人所评论的那样为个人利益而卑鄙无耻。在他的一生中既有光彩照人的业绩,又有使人称道的性格。但时代环境和农民阶级的属性,使他的结局造成评价两极分化的结果,这都是历史的必然。因此,石达开的一生是可歌可泣的英雄一生 。

历代评价

李秀成:皆云中中,而独服石王,言其谋略甚深 。

陈玉成:太平军将领“皆非将才,独冯云山石达开差可耳” 。

曾国藩:查贼渠以石为最悍,其诳煽莠民,张大声势,亦以石为最谲 。

左宗棠:狡悍著闻,素得群贼之心,其才智诸贼之上,而观其所为,颇以结人心,求人才为急,不甚附会邪教俚说,是贼之宗主而我之所畏忌也 。

骆秉章:①能以狡黠收拾人心,又能以凶威钤制其众,是“首恶中最狡悍善战” 。②其枭桀之气,见诸眉宇,绝非寻常贼目等论 。

周洵:真奇男子也! (《蜀海丛谈》)

陈澹然:石达开威仪器量为不可及。 (《江表忠略》)

美国传教士玛高温:这位青年领袖,作为目前太平军的中坚人物,各种报道都把他描述成为英雄侠义的——勇敢无畏,正直耿介,无可非议,他性情温厚,赢得万众的爱戴,即使那位颇不友好的(金陵庶谈)作者也承认这一点。该作者为了抵消上述赞扬造成的美好印象,故意贬低他的胆略。正如其他清朝官方人士以及向我们口述历险经过的外国水手声称的,翼王在太平军中的威望,驳斥了这种蓄意贬低的说法,不容置疑,他那意味深长的“电师”的头衔,正表示他在军事上的雄才大略和他的性格。他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敢做敢为的人。

四川布政使刘蓉:枭桀坚强之气溢于颜面,而词句不卑不亢,不作摇尾乞怜语。临刑之际,神色怡然,是丑类之最悍者 。

黄彭年:①此贼举止甚稳,语言气概,不亢不卑,寓坚强于和婉之中。方其就死,纳履从容,若是我大清忠臣如此死法,叙入史传,岂不炳耀千载?如此人不为朝臣用,反使为贼,谁之过欤? ②其枭桀坚强之气,见于词色,非真心反正之归顺 。

民国贵港县长黄绍耿:夫翼王起自草茅驱除异族,虽失败,于当时而其轰轰烈烈之伟绩,不独为贵县之人杰,亦为吾省之人杰,且为吾国有数之人杰焉 。

居正:欲饮黄龙血,人头作酒杯。破家还汉业,揽辔铁群才。羽翼原无黍,豆箕实可哀。蜀山稚不逝,魂魄好归来 。

汪精卫:太平人杰 。

兴宁武威石氏五修族谱委员会: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是近代中国叱咤风云的人物,是太平天国中文武兼全,出类拔萃的军事家、政治家,无论资历、功勋、贡献、威望都是首屈一指,堪称太平天国杰出的领袖 。

石达开主要作品

现存比较确定的石达开真诗仅以下三首《广西白龙洞提壁诗》 《驻军大定与苗胞欢聚即席赋诗》《五言告示》 。

石达开伪诗包括: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收录“石达开遗诗”五首(一首尚有争议);南社诗人和革命党人高天梅为鼓吹民气、号召革命伪造的“石达开遗诗”二十首;《梵天庐丛录》所辑“入川题壁”一首(“大盗亦有道”);《太平天国全史》载“翼王在川遗诗”两首(“一掷孤筹计本非”“垂翅无依鸟倦飞”),其他已知的石达开伪诗还包括:李法章《太平天国志》伪托一首(“孤鼠纵横惯噬人”),《石达开诗钞》载《致湘乡石龙轩先生》四首;《壮族文学史》载“出六合”一首;新《筠连县志》载“翼王题诗”一首等。

石达开后世纪念

翼王亭

翼王亭,位于广西贵港(贵县)东湖公园。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由李宗仁、白崇禧为纪念石达开所建”建,亭柱上的对联“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系白崇禧手书,就来自一篇伪造的《石达开檄文》。以他名字命名的纪念建筑光“翼王亭”,就有贵港、宜山、石棉、南宁、黄石5座。

1966年,碑亭上所有的人物题字均被毁抹。1986年,时贵县政府在东湖公园石达开系列纪念物的官方修缮工程中,将翼王亭上李、白、黄、于四人的题词近原字迹进行补书恢复。

石达开纪念碑

石达开纪念碑,位于广西贵港县中山公园。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年由白崇禧倡导、贵港县长黄绍耿为纪念石达开所建,高二丈余。碑身西面镌李宗仁的碑文题字,东面有汪精卫的“太平人杰”题字和国民政府司法院长居正的题词 。 贵港市政府于2007年将该纪念碑列为市级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贵港市达开高级中学

贵港市达开高级中学,位于贵港县城区郁江北岸,民国三十年(1941年)10月20日由地方士绅为纪念石达开所建。 原为贵县私立达开中学,取纪念石达开之意,先借用县立公医院后座(现总工会旧址)上课,录取了新生两班,林伯均为首任校长。于10月20日在县立公医院后座(现总工会旧址)举行成立典礼 。

石达开补充介绍

  石达开(1831年-1863年),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今贵港)客家人,太平天国名将,近代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武学名家,初封“左军主将翼王”,天京事变曾封为“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军民尊为“义王”(本人谦辞不受)。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岁“被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一生军功无数,屡战屡胜,对湘军取得了湖口大捷,樟树镇大捷 ,对楚勇(江忠源):取得了攻克庐州之胜,对绿营取得了水陆洲大捷,并大破江南大营。他生前用兵神出鬼没,死后仍令敌人提心吊胆。

  人物生平

  1831年3月(清道光11年2月) ,石达开出生于广西贵县那邦村。

  1847年秋,洪秀全冯云山至贵县访石达开,邀其共图大事。太平天国史谓之“访石相公”,以“三顾茅庐”喻之。

  1850年8月20日 在蚂蟥冲竖旗誓师,率2000人向金田开拔。在-,卷蓬等村遭地主团练截击,大破之,并进展浔江北岸军事要地白沙圩。

  9月 率部4000人抵金田,与杨秀清,萧朝贵共同主持团营军务,负责训练士兵,兼管财务。

  1851年1月11日 金田起义,正号太平天囯元年。不久,分封五军主将,石达开被封为左军主将。

  6月 石达开在中平新寨一带大败清都统乌兰泰,周天爵部,是为“独鳌山之战”。

  与萧朝贵同为“开通前路”先锋,率部自新圩突围北上。

  进克永安。此为太平军所陷第一座城池。

  1851年12月17日 洪秀全在永安封王建制,石达开封翼王,“羽翼天朝”,号五千岁。

  1852年 4月5日 石达开率部于深夜出击玉龙关,全歼守敌。全军随由此突出永安。

  清军乌兰泰所部在龙寮口大洞山陷入石达开和萧朝贵所设重围,清总兵4员和5000清军全数被歼。

  太平军在全州蓑衣度遭江忠源部湘勇袭击,鏖战两昼夜,冯云山伤重殉国。

  10月 太平军大部连日攻长沙不下,陷于5万清军内外夹击之中。石达开率精锐兵渡湘江,筑联营阻敌援军,并就地打粮。

  石达开在水陆洲(橘子洲)设伏,清向荣部3000人全军覆没,向荣仅以身免。

  12月 石达开率部夺益阳,下岳州,克汉阳,取汉口。

  1853年1月 太平军围武昌,石达开担任拒援任务,与向荣援军对峙,使其不能接近,武昌陷入遂成孤城。1月12日 太平军攻克武昌 2月9日 督部自武昌分水陆东下,连下黄州,九江,安庆,芜湖。

  1853年3月19日 率部攻克南京,迎洪秀全入城,建都“天京”

  3月-8月 协助东王杨秀清佐理政务。

  9月-12月 出镇安庆,经略安徽。其间试行“按亩输钱米”的土地政策,不过三月,即“军用裕而百姓安”“颂声大起”。史称“安庆易制”。

  1854年年初 以东王北王翼王名义发布“照旧交粮纳税”政策,将‘安庆易制”全面推行,太平天囯从此放弃“天朝田亩制度”。

  2月 奉召回京,主持天京防务建设,设“望楼”制。并助东王协理军国要务。

  6月 以东王名义复信给英国使节麦华陀等,重申太平天囯在主权,宗教,通商等方面的立场。答英人所提出之三十条,并质问五十条。

  7月 返回安庆,设厂造船,训练水师。

  12月 受命督师西征。旋赴湖口,指挥九江湖口保卫战。

  1855年1月 将湘军水师肢解于内河与外江两处,阻塞湖口,大败湘军水师。

  2月11日夜 在九江再破湘军水师,掳湘军主帅曾国藩座船。曾国藩乘舢板逃脱,投水 ,为其部所救。此后石达开分兵三路,全线反击。

  太平军第三度攻克武昌,湖北省长江两岸大部为太平军所得。

  10月 率部由安庆进援武昌,激战后占领崇阳,欲攻湘军老巢湖南。因协同作战的韦俊部连续受挫,遂改变计划,突然回师江西,-皆捷。

  1856年3月 克江西吉安,在樟树大败湘军周凤山部。江西13府中8府50余县尽归太平军所有。其间,胡林翼-放松对武昌的进攻而回援江西,湘军悍将塔齐布,罗泽南皆死,曾国藩困守南昌,已成孤城。

  1856年4月 率军三万星夜驰援天京,分三路入皖。

  5月 连克宁国等数镇,逼近秣陵,分兵三路对敌形成钳形攻势。

  6月 佯攻溧水,江南大营张国梁所部尽皆出援。石达开会同秦日纲陈玉成 李秀成部,大破江南大营。

  7-8月 回援湖北,在洪山与攻武昌之湘军展开激战,渐将对洪山敌形成合围。

  韦昌辉 秦日纲等袭杀杨秀清及其部众两万余人,是为天京事变。

  石达开撤军,移营后退。

  10月初 石达开轻车简从回天京排解,议止杀之计,韦昌辉欲害之,石达开缒城而出,家属及王府所部尽皆遇害。石达开至安庆后,-天王,请诛韦昌辉,为天王所拒,天王并下诏悬赏捉拿石达开。石达开乃号召各路,举兵靖难。是时得悉陈玉成宁国失利,皖南告急,遂暂缓回京,率师以援宁国。

  11月韦昌辉被诛,石达开回京,“合朝同举翼王提理政务”,军民共上“义王”尊号,天王封之为“圣神电通军主将”。对“义王”之号,石达开谦辞不受,乃以“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之职总理军政。

  1857年初,石达开提理政务,军事上采守江西,-鄂皖,局面渐渐好转。但为洪秀全所忌,先封安福二王,后连封洪姓王侯16人挟制翼王,乃至有加害之意。

  1857年5月底 石达开率所部随从千人,离京至安庆。在安徽无为张贴《五言告示》,将-离京苦衷召告全国,并谆谕军民“依然守本分,照旧建功名”“或随本主将,亦足标元勋。”。

  9月天京形势恶化,洪秀全罢安福二王,命人送义王金牌请石达开回京,是为石达开所拒。同月,石达开-天王,提出由自己先赴援江西,巩固上游,而后兵进浙江,同时令李秀成联络捻军张乐行分扰下游,陈玉成韦俊等回师天京,以相互配合,解天京之围,为天王所允。

  1857年10月 石达开兵进江西,克乐平,万年。同月,洪秀全降石达开封号为“电师”(原为“圣神电”)

  12月 石达开率兵援吉安,渡赣江受挫,退回抚州。同月,洪秀全取消所授“义王”封号,改回“翼王”。

  1858年2月 自抚州,进贤,东乡东进广信,为入浙做准备。

  4-5月 率军入浙,克江山,所属石镇吉部占处州,大败清总兵周天受,明安泰,攻占武义,云和。

  7月 放弃攻浙,分兵进入福建。

  8月 洪秀全分封五军主将,实际已取消石达开“通军主将”之职,石部受封的杨辅清率部撤出福建。

  11月 石达开回师江西

  12月 进占瑞金,南安府。

  1859年2月 会诸将于南安,确定进图四川之大计。同月分并两路,突入湘南。

  1859年5月-8月 与清军激战于宝庆,未克,-退入广西。这是石达开远征后第一次重大的军事失利。

  10月 攻克庆远府,屯兵驻军,操连士卒。

  1860年5月 所部彭大顺,朱衣点等67名将领率军20万脱离。东返天京。

  6月 撤离庆远,进占宾州,上林,武缘等地。

  秋 “通军主将”衔被洪秀全正式取消,加“开朝公忠军师”和“殿左军”虚衔。同时,“电师”封号被取消,改授与萧朝贵(成为“圣神雨电”)。同时,取消韦昌辉“雷师”头衔,改授与杨秀清(成为“圣神风雷”)。

  1861年年初 “殿左军”头衔被洪秀全取消。

  7月 因投效之天地会将领叛变,放弃上林等地,退至贵县。

  9月 离开贵县,西出横州,兼程北上,经融县,怀远冲出广西,进入湘鄂边界,直趋四川。

  1862年 1月30日 在湖北来凤与先期入贵州四川的曾广依部会师,全军已再次发展至10万人。

  2月 克咸丰,利川,17日进入四川。分别三路至涪州会师。

  4月 渡过乌江,兵临涪州。石达开发布著名的《翼王石达开告涪州城内四民谕》,被后世史家赞为“全篇革命大义与爱民精神充分表露,不作宗教宣传之语,真是蔼然仁者之言,是可传也。”(简又文《太平天囯全史》)

  因敌军有备,渡江不易,旋即放弃攻城,西进巴县。

  5月 进攻綦江,欲借以攻重庆再渡长江。因内应暴露,敌军有备,受挫后即停止攻城,渡赤水河,进入川南。

  8月 回师川东,再次渡过赤水,进军合江县先市镇,并在当地三渡赤水,于赤水河西岸大败湘军刘岳昭部。因清军沿江重兵布防,没有渡江机会,遂在合江四渡赤水,挥师东进。后在綦江县东溪镇召开军事会议,做出分兵三路、绕道黔滇,至长江支流金沙江寻找渡江机会的战略决策,史称“东溪决策”。

  10月 入贵州,长驱直入。分并两路(后成为三路),以迷惑敌军。

  11月 石达开本部由云南镇雄入川,进驻横江。

  1863年1月 清军调集川滇湘军多部,欲攻占横江,以阻止太平军抢渡金沙江。15日,双方在横江激战,太平军坚守22日,后因叛徒倒戈而-撤兵,退入云南。

  4月 石达开命分支李福猷部大张旗鼓东入贵州,各路清军误以为是其主力,纷纷追赶,另有四川清军多部将川北地区的赖裕新部误为主力予以追击,15日,石达开率本军三四万人在未遇抵抗的情况下自米粮坝轻易渡过金沙江,兵不血刃突破长江防线。

  5月 太平军进占宁远,四川总督骆秉章得宁远战报,始知石达开主力已渡江多日,急命诸军回援,但除唐友耕距离较近外,它部远不能及。太平军经冕宁小路,14日进抵大渡河南岸与松林河交汇处的紫打地,此时北岸尚无一名清军。太平军造筏准备渡过大渡河,直下成都。率残部6千人离开紫打地向-围因被老鸦漩水势所阻,突围无望,石达开至洗马姑清营谈判。谈判后,遣散4千人,余2千人不缴械,移住大树堡。当日,石达开率幼子及少数部将入随杨应刚而行。后唐友耕强行夺俘,石达开等与2千人失去联络,后此2千人大多被杀。

  1863年6月27日 石达开在成都慷慨就义。

  石达开藏宝之谜

  太平天国末期,由于权力斗争日渐激烈,翼王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逃离政权,但由于进退无路,覆灭于大渡河。在覆灭前夕把军中大量金银财宝埋藏于某隐秘处。石达开当时还留有一纸宝藏示意图。图上写有“面水靠山;宝藏其间”八字隐训。

  抗战期间,国丅民党四川省主席刘湘秘密调了1000多名工兵前去挖掘,在大渡河紫打地口高升店后山坡下,工兵们从山壁凿入,豁然见到3个洞穴,每穴门均砌石条,以三合土封固。但是挖开两穴,里面仅有零星的金玉和残缺兵器。

  当开始挖掘第三大穴时,为蒋介石侦知。他速派古生物兼人类学家马长肃博士等率领“川康边区古生物考察团”前去干涉,并由“故宫古物保护委员会”等电告禁止挖掘。不久,刘湘即奉命率部出川抗丅日,掘宝之事终于-中止。根据研究人员赴现场考查后判断:该三大洞穴所在地区和修筑程度,似非为太平军被困时仓促所建。石达开究竟在这里有没有藏宝,也成了历史未解之谜。

  而另一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是,在重庆南川市铁厂坪有段传说,当年石达开西征途中曾经路过南川,留下了一批宝藏,只要找到了一座名为“太平山”的位置,就能找到石达开宝藏。

  两地的文物部门都肯定了石达开部队在当地的活动,说,“至于宝藏,不好解释,找不到东西”。

  在大渡河岸边的安顺村,当地老百姓这样讲石达开的传说:“当年石达开率三万大军走到大渡河的时候,有个爱妃生了儿子,石达开犒赏三军用了三天时间。结果三天过后,大渡河涨水了,军队无法渡河。这个时候清军又分别从前后对石达开军队实行追堵,看见了吗?当时他们住在村后的营盘山上,而山上只有几户人家,根本没多少粮食供给军队。”

  “石达开随军带了很多金银财宝,我们的祖辈说,这些金银财宝被装到7个大棺材里,一个连的军队负责埋藏,结束出来的时候,10个人的小分队守在出口处把这一个连的人全部杀死了。然后,这10个人的小分队回去吃完饭后全部死去,而做饭的炊事员后来也被一支 射死。所以宝藏究竟埋在哪里根本没人知道。”

  在重庆南川市,当地盛传的说法是,找到了“太平山”,就可能找到石达开的宝藏。据《南川县志》记载,石达开率部经过合口河到桥塘,沿路军纪严明,在老百姓家用饭,都会把银子留下。南川市文物管理所所长李黎说:“这是我们在县志里查到关于石达开唯一的文字记载,至于在太平山藏宝的传说无法求证。”

  和世界上所有的藏宝之谜的复杂性一样,太平天国的两大藏宝之谜至今仍未解开。仅靠文物部门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我们希望这些埋在地下深处的宝物能早日重见天日,以造福人民。

  石达开后人

  天京事变时,石达开留在天京的家属全部遇害。

  大渡河边,石达开决定舍命全三军时,携带5岁的儿子石定忠一起进了清营,石达开死后,石定忠被以石灰闷死。另外两个孩子年幼,恐怕路上无法照料,本意由王娘抱着投河。但当时有位刘王娘求石达开让她带其中一个幼子潜出险地,以求来日报仇。刘王娘确实带着这个叫石定基的孩子离开了险境,后来她被清人俘虏,但石定基的后事记载中语焉不详不祥。

  石达开在金田起义前已经结过婚,但是那位妻子不愿意随军,石达开便和她脱离了关系,金田起义后不久她就改嫁了。她改嫁后,携有石达开的一子,后来石达开的姐姐(未随军)把这个孩子裹着来偷了出来,对外假称是自己的孩子抚养。石达开这个姐姐的丈夫姓胡,所以这个孩子对外称姓胡,后代延续至今。这就是现在可查的石达开后裔。

  石达开被凌迟处死

  1863年5月,太平军到达大渡河,对岸尚无清军,石达开下令多备船筏,次日渡河,但当晚天降大雨,河水暴涨,无法行船。三日后,清军陆续赶到布防,太平军为大渡河百年不遇的提前涨水所阻,多次抢渡不成,粮草用尽,陷入绝境。为求建立“生擒石达开”的奇功,四川总督骆秉章遣使劝降,石达开决心舍命以全三军,经双方谈判,由太平军自行遣散四千人,这些人大多得以逃生。剩余两千人保留武器,随石达开进入清营,石达开被押往成都后,清军背信弃义,石达开麾下两千将士全部战死。

  1863年(同治二年)6月27日,石达开在成都公堂受审,他慷慨陈词,令主审官崇实理屈词穷,无言以对。骆秉章率领清兵把石达开和宰辅曾仕和、中丞黄再忠等绑赴刑场。石、曾二人分别被面对面缚在两个十字木桩上。执行凌迟时,刽子手先对曾仕和割第一刀,曾仕和受疼不过,惨叫狂呼,石达开斥责他说:“为什么不能忍受此须臾时间?”曾仕和这才咬紧牙关,不再叫喊。石达开受刑时,被割一百多刀,他从始至终默然无声。石达开的凛然正气和坚强意志使清军官兵感到震惊,观者无不动容,叹为“奇男子”。连敌对势力的四川布政使刘蓉,都不得不如此赞他“枭桀坚强之气溢于颜面,而词句不亢不卑,不作摇尾乞怜语。……临刑之际,神色怡然,实丑类之最悍者。”

  人物评价

  后世评价

  太平天国中最完美的男人,非石达开莫属。他不仅是一位形象很阳光的大帅哥(时人曾赞其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颇富文韬武略,而且是当时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其短暂的人生(卒时年仅32岁)迸发出许多闪光点,照亮了太平天国本来乏善可陈的历史天空。

  石达开既是著名的军事家,又是优秀的政治家,文韬武略都很出众,因此对其经历不够了解的人常误以为他曾经中过科举(连咸丰皇帝都曾误因为他是湖南贡生),并把他想象成和曾国藩年龄相仿,在太平天国时期已过不惑之龄,传统戏曲中,以老生来饰演石达开,央视电视剧《太平天国》中,也把石达开演成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左图为电视剧《太平天国》中的石达开),对观众造成了很大误导。实际上,石达开在被洪秀全“访请出山”时只有16岁,金田起义时19岁,在湖口、九江大捷中令曾国藩兵败投水时是23岁(时年曾国藩46岁)在成都英勇就义时年仅32岁,是不折不扣的少年英雄。

  民间看法

  “稗史漫传曾羽化,千秋一例不平鸣”,翼王石达开是太平天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十六岁便“被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万马,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他生前用兵神出鬼没,死后仍令敌人提心吊胆,甚至他身后数十年中都不断有人打着他的旗号从事反清活动和革命运动,辛亥革命党人曾通过诗歌,小说,绘画等各种媒介宣传他的事迹以“激励民气,号召志士,鼓吹革命”。有关他的民间传说更遍布他生前转战过的大半个中国,表现出他当年深得各地民众爱戴。

  太平军的高级将领们对石达开的胆略十分推崇,如李秀成谈及各王优劣才能时“皆云中中,而独服石王,言其谋略甚深”,陈玉成认为太平军将领“皆非将才,独冯云山石达开差可耳”。而清朝方面,曾国藩说“查贼渠以石为最悍,其诳煽莠民,张大声势,亦以石为最谲”,左宗棠说他“狡悍著闻,素得群贼之心,其才智诸贼之上,而观其所为,颇以结人心,求人才为急,不甚附会-俚说,是贼之宗主而我之所畏忌也”,骆秉章说他“能以狡黠收拾人心,又能以凶威钤制其众”,是“首恶中最狡悍善战”。不只如此,他还赢得了众多与他敌对立场的人的敬重,如地主文人周洵在《蜀海丛谈》中称其为“奇男子”,清朝一位贡生在湘军军宴上公开说他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在大渡河畔与他为敌的许亮儒对他的英雄气概与仁义之风钦佩不已。直到他死去近40年后,由清朝地主文人所撰的著作《江表忠略》之中还有这样的记叙:“至今江淮间犹称……石达开威仪器量为不可及。”

  在有关石达开的各种评价中,最著名的当属美国传教士麦高文通讯中的一段话了:“这位青年领袖,作为目前太平军的中坚人物,各种报道都把他描述成为英雄侠义的----勇敢无畏,正直耿介,无可非议,可以说是太平军中的培雅得(法国著名将领和民族英雄)。他性情温厚,赢得万众的爱戴,即使那位颇不友好的[金陵庶谈]作者也承认这一点。该作者为了抵消上述赞扬造成的美好印象,故意贬低他的胆略。正如其他清朝官方人士以及向我们口述历险经过的外国水手声称的,翼王在太平军中的威望,驳斥了这种蓄意贬低的说法,不容置疑,他那意味深长的“ 电师”的头衔,正表示他在军事上的雄才大略和他的性格。他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敢做敢为的人”。

  李宗仁、白崇禧祭石达开——

  “满清崛起东北,入主中华二百余载,其间热血之士,慨胄之胥溺,抱恢复之壮图,随时随地以发难者,不绝记载,而促其亡,以启后人之思,莫若太平天国。按洪杨诸子,起自金田,揭竿举义,纵横十余省,历时十余年,改正朔,易服冕,定制度,开科举。建国规模,亦已粗备。虽胜败非常,兴亡飙忽,然种族思想之磅礴,奇才异能之荟萃,**建设之伟大,新制善政之俸施,炳炳麟麟,至今犹有生意。”

  “先烈石达开,广西贵县人也。崛起岭峤,扫荡瞻腥,还我河山,名华天壤。顾清社未屋,既往绩之弗彰,民国以还,复歧说之约起。倘不搜罗文献,正恐有误前人,说非访剔岩阿,定更难成信吏。比以重修邑乘,寻翼王之故宅,吊先陇于荒兵,既获遗碑,兼得残刻,茔墓虽毁,世系仍胎。蔓草荒烟,慨先芒之久闷;断碑残碣,此皇凤以堪珍。足扬国光,宜扬先烈,爰于东湖之滨,创建先烈石达开纪念塔,并筑翼王亭。庶几高山仰止,用增民族**之殊荣;片石一存,永作湖山润 佳话。”

  奇石乡 奇石乡位于贵港市港北区北部,距贵港市堀区30公里,东毗桂平市,北邻武宣县,南壤中里乡。全乡辖11个行政村,83个自然屯,总人口2.6万人,其中90%为壮族,并且80%为达开水库库区移民。全乡总面积14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5万亩,水域面积2.8万亩。奇石乡山青水秀,人杰地灵。达开水库号称“千岛之湖”,水库水面碧波荡漾,湖光水色绚丽多彩,具……

  “石达开”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