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北名人沈希仪介绍
沈希仪(1491~1554),字唐佐,号紫江,广西贵县(今贵港)人,祖籍临淮(今属安徽凤阳),明朝中期名将。
沈希仪人物生平
自少英气磊磊,雄胆略广,世俗尚弩,而沈希仪独精弓射,能挽强命中。
正德三年(1508),年仅十八岁,袭世职为奉议卫指挥使,掌卫甲。机警有胆勇,智计过绝于人。
正德八年(1513),剿木头。
正德十二年(1517),调征永安。以数百人捣陈村砦,冲锋在前,毒弩击中胳膊和大腿,马陷淖中,腾而上,连馘三酋,破其余众。进署都指挥佥事。
正德十四年(1518),征府江,义宁贼寇临桂,还巢,沈希仪追之。巢有两隘,贼伏兵其一,使熟瑶绐官兵入。沈希仪策其诈,急从别隘直抵贼巢。贼仓卒还救,遂大破之。荔浦贼八千渡江东掠,沈希仪率五百人驻白面砦,待其归。砦去蛟龙、滑石两滩各数里。沈希仪以滑石滩狭,虽众可薄,蛟龙滩广,济则难图,欲诱致之滑石。乃树旗百蛟龙滩,守以羸卒,然柴以疑之。贼果趋滑石。沈希仪预以小舰载劲卒伏葭苇中。贼渡且半,乘泷急冲之,两岸军噪而前,贼众多坠水死,收所掠而还。剿义宁、桑江、杉木诸巢,深入亲斩大酋一人。
正德十五年(1519),从副总兵张佑连破临桂、灌阳、古田贼,率先夺隘。进署都指挥同知,掌都司事。
嘉靖五年(1526),剿龙山。总督姚镆准备讨伐田州土官岑猛,用沈希仪的计策,离间岑猛的岳父、归顺(今广西靖西)土酋岑璋,而分兵五哨进。沈希仪将中哨,攻打要地工尧。沈希仪夜遣军三百人,缘山上,绕出其背。比明合战,则所遣军已立帜山巅,贼大溃败。岑猛走归顺,被岑璋擒住,田州平定。沈希仪追杀岑猛的弟弟岑礼,在阵中跌马折左胁骨。
在平定岑猛之乱的过程中,沈希仪功劳最大,而被姚镆抑制。姚镆议设流官,沈希仪说:“思恩(今广西环江)以流官故,乱至今未已。田州复然,两贼且合从起。”姚镆不从。以沈希仪为右参将,分守思恩、田州。沈希仪请求还乡治装。以参将张经代守。不到一月,田州复叛,姚镆罢归。王守仁代任,多用沈希仪计,思恩、田州复定。
嘉靖六年(1527),升任思恩参将。
嘉靖七年(1528),剿落春。
嘉靖八年(1529),调任柳庆参将,驻守柳州,镇压象州、武宣、融县的瑶民起义。两年后,谢病归。次年,还故任。柳州在万山中,城外五里即贼巢,军民至无地可田,而官军素罢不任战。又贼耳目遍官府,闺闼动静无不知。沈希仪谓欲大破贼,非狼兵不可,请于制府。调那地狼兵二千来,戍兵稍振。乃求得与瑶通贩易者数十人,持其罪而厚抚之,使诇贼。贼动静,沈希仪亦无不知。沈希仪每出兵,虽肘腋亲近不得闻。至期鸣号,则诸军咸集。令一人挟旗引诸军行,不测所往。及驻军设伏,贼必至,遇伏辄奔。官军击之,无不如志。已,贼寇他所,官军又先至。远村僻聚,贼度官军所不逮者,往寇之,官军又未尝不在,贼惊以为神。沈希仪得贼巢妇女畜产,果邻巢者悉还之,惟取阴助贼者。诸瑶尽詟伏,无敢向贼。
沈希仪初至,令熟瑶得出入城中,无所禁。因厚赏其黠者,使为谍。后渐令瑶妇入见其妻,赉以酒食缯帛。其夫常以贼情告者,则阴厚之。诸瑶妇利赏,争劝其夫输贼情,或自入府言之。以故,贼益无所匿形。希仪每于风雨晦冥夜,侦贼所止宿,分遣人赍铳潜伏舍旁。中夜铳举,贼大骇曰:“老沈来矣!”咸挈妻子匍匐上山。儿啼女号,或寒冻触厓石死,争怨悔作贼非计。至晓下山,则寂无人声。他巢亦然,众愈益惊。潜遣人入城侦之,则希仪故居城中不出也。贼胆落,多易面为熟瑶。
马平瑶族首领韦扶谏累捕不得。有报扶谏逃邻贼三层巢者,沈希仪潜率兵剿之,则又与三层贼往劫他所。希仪尽俘三层巢妻子归,希仪俘贼妻子尽以畀狼兵,至是独闭之空舍,饮食之。使熟瑶往语其夫曰:“得韦扶谏,还矣。”诸瑶闻,悉来谒希仪。今入室视之,妻子固无恙。乃共诱扶谏出巢,缚以献,易妻子还。沈希仪剜韦扶谏目,支解之,悬诸城门。诸瑶服沈希仪威信,益不敢为盗。自是,柳州四旁数百里,无敢攘夺者。
沈希仪曾上书于朝,言狼兵亦瑶、僮耳。瑶、僮所在为贼,而狼兵死不敢为非,非狼兵顺,而瑶、僮逆也。狼兵隶土官,瑶、僮隶流官。土官令严足以制狼兵,流官势轻不能制瑶、僮。若割瑶、僮分隶之旁近土官,土官世世富贵,不敢有他望。以国家之力制土官,以土官之力制瑶、僮,皆为狼兵,两广世世无患矣。时不能用。
嘉靖十六年(1537),思恩发生了岑金之变。初,思恩土官岑浚既诛,改设流官,以其酋二人韦贵、徐五为土巡检,分掌其兵各万余。夷民不乐汉法,凡数叛。镇安有男子岑金,自言是岑浚之子。镇安土官乃潜召其旧部酋长,出金而与之盟曰:“若小主也。”诸酋罗拜,拥金归,聚兵五千,将攻城,复故地,远近汹汹。岑浚诛时,其酋杨留者无所归,率党千余人诣宾州,应募为打手。沈希仪在宾州,留入言,欲往见小主人。沈希仪故患金,及闻留言,益大骇。因好谓留曰:“是岑浚第九子耶?我向征田州固闻之。”因自语:“岑氏其复乎?”欲以深动留,留果喜。已,召留密室,言:“予我重赂,即为金复官。”且出,复呼入曰:“韦贵、徐五今分将思恩兵,必雠金,善防之。”留益大信。金遂从五千人因留以见。门者奔告,请无纳。希仪骂曰:“金,土官子,非贼,奈何不纳?”引入,厚结之,又引以诣兵备副使,随以计渐散其五千人。卒缚金,留亦自恨死,思恩复宁。已,随总督张经大破断藤峡、弩滩贼,受赉归。
沈希仪镇守柳、庆久,渠魁宿猾捕诛殆尽。先后捣巢,斩馘积五千余级,未尝悉奏功,故多不叙。
嘉靖十九年(1540),复谢病,柳人祀之山云祠。
嘉靖二十年(1541),起任四川左参将,分守叙州、泸州及贵州迤西诸处。其冬,擢署都督佥事,充总兵官,镇守贵州。两年后,谢病归。
嘉靖二十二年(1543),朵颜入寇,塞上多警,召天下名将至京师,沈希仪在召中。沈希仪镇柳、庆,每战必先登,身数被创,阴雨辄痛剧,故数谢病。至京,亦以病辞。帝疑其规避,褫都督官,令赴部候用。翁万达荐其才。会江、淮多盗,议设督捕总兵官,乃复沈希仪署都督佥事以往。
嘉靖二十五年(1546),调任广西总兵。
嘉靖二十六年(1547),为广东副总兵。从总督张岳大破贺县贼倪仲亮等,予实授,仍赉银币。琼州五指山的黎族素畏法,供徭赋,知州邵浚虐取之。其酋那燕遂结崖州、感恩、昌化诸黎为乱。总督欧阳必进议并万州、陵水黎讨之,分兵五道。沈希仪适病,最后至,谓欧阳必进曰:“万州、陵水黎未有党恶之实,奈何并诛,益树敌?莫若止三道。”欧阳必进从之。沈希仪乃偕参将武鸾、俞大猷等直入五指山下,斩那燕及其党五千四百有奇,俘获者五之一,招降三千七百人。捷闻,进都督同知,改贵州总兵官。复从张岳平铜仁叛苗龙许保、吴黑苗。又以病归。
嘉靖三十二年(1553),率兵抗倭,无功,为周如斗劾罢。次年病逝。
沈希仪轶事典故
贵州总兵沈希仪填东井的传说
相传,今东湖的地方,原为大大小小二十多个莲藕圹,遍地荷花,芦花亦杂生其间,中间有一井,怪石嶙峋,因以方位定名,故叫东井。东湖之水从怪石涌出,又由石底流去,人们不知水从何处而来,又从何处而去。故当时有诗云:“深随石窦千寻去,远自云峰万里来。”据传,一寡妇有猪跌入城西门一石坑,妇人提火炬追寻,追至很远忽闻衙门刑杖之声由井口而出,人们才知东井直通西门石坑,由县堂而过。随后贵邑有民谣传出。民谣云:“贵县四山全,只因东井穿,东井若不穿,三科中一元。”
邑人沈希仪,字唐佐,号紫江,为明朝贵州总兵,都督同知(从一品),加镇国将军,荣绿大夫御史,恰回到家乡,听信民谣传说,遂命人运石填平东井,水不漏,积聚成多,才形成今日之东湖。后来,果然应了民谣之言,至清代贵邑竟出了李彬、宋运新、黄辅清、林芝龄、林廷选、林翰清、梁佩祥、林乃柽等8名进士,创中国自科举以来未有奇迹。
这虽是无稽之谈,但人们却视东湖为吉祥之湖。因为,它毕竟记录了千年古城的兴哀,吸纳了无数烟波浩渺,收揽了历史的沧海桑田。那宽广的水域,悠远的意境,正是荷城人认定的蛟龙盘卧之潭,城市龙气汇聚之地。东湖碧波荡涤,莲叶田田,清风送爽,湖畔则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无疑是城市最宜人居的风水宝地。
沈希仪人物评价
《明史》:希仪为人坦率,居恒谑笑,洞见肺腑。及临敌,应变出奇,人莫测。尤善抚士卒。常染危病,卒多自戕以祷于神。最后一人,至以箭穿其喉。其得士心如此。明至中叶,曷尝无边材哉!如马永、梁震、周尚文、沈希仪之徒,出奇制胜,得士卒死力,虽古名将何以加焉?
沈希仪补充介绍
沈希仪(1491-1554) ,字唐佐,号紫江,贵县城厢人。世袭职为奉议卫指挥使,明正德十二年(1571)调征永安,攻陈村寨,进署都指挥佥事从副总兵张祐,连破临桂、灌阳、古田,进署都指挥同知,掌都司事。嘉靖五年,随总督姚镆攻田州岑猛,田州平,镇压有功,封为右参将,分守思田。十九年起为四川参将,分守叙泸及贵州迤西等处,其冬,擢署都督佥事。
充总兵官,镇贵州,复谢病归。塞上多警,召天下名将至京师,希仪在召中,以病辞,帝疑其规避,褫都督官,令赴都候用。江淮多盗,议设督捕总兵官,乃复希仪署都督佥事。二十六年为广东副总兵,偕参将武鸾、俞大猷等直入五指山,下斩那燕,镇压少数民族有功,进都督同知,改贵州总兵官。倭寇扰海上,命督川广兵赴剿,无功为周如斗劾罢。归家不久病卒。
“沈希仪”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