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名人>梧州市名人>岑溪市名人

李植华

李植华人物照片

岑溪名人李植华介绍

凤山县苏维埃政权的创建人

李植华(1906-1930),字立卿,广西岑溪人,1906年生于广西岑溪县归义乡(现岑溪市归义镇)金鸡村一个农民家庭。年少时,先后入读归义高等小学、岑溪中学,18岁毕业于岑溪中学第四班。1924年考入广州黄埔军校,1925年9月从黄埔军校转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5届学习。 李植华是大革命时期广西苍梧县、岑溪县农民运动的领导人,凤山县苏维埃政权的创建人。

李植华人物生平

1925年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12月,受中共广东区委派遣,回广西开展农民运动,后又跨党加入国民党,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和广西省农民部特派员。毕业后,中共两广区委通过国民党中央农民部派他和林培斌等六人,来到梧州开展农运工作。

1926年春,李植华在岑溪县城与县内进步人士在县城的阅报楼组织成立了“岑溪县农民运动宣讲所”。同年3月,赴南宁担任广西农讲所教官。8月,国民党中央农民部把“中央农民部特派员驻梧办事处”交由广西省农民部领导,改名为“广西省农民部东路办事处”,11月正式成立“广西省农民部苍梧道办事处”,林培斌任主任(兼任广西省农民部秘书),广西省农民部委任李植华为驻苍梧县特派员,领导苍梧县的农民运动。下辖苍梧、岑溪、容县、藤县、平南、信都、怀集、桂平、武宣、贵县、兴业、玉林、北流、陆川、博白十五个县。

1927年2月,任岑溪县农民协会办事处主任,在苍梧、岑溪等地发动群众组织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家乡积极发展农民协会,扩大农民自卫军,深入山区开展游击斗争。同年9月,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在狱中,坚贞不屈,与敌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1929年7月,俞作柏、李明瑞主政广西时,获释出狱,并被委任为凤山县县长。到凤山后,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建立苏维埃政权,并当选为苏维埃政府主席。1930年初,在凤山县康里村与反动民团作战时英勇牺牲。

李植华人物事迹

1926年夏,李植华发动梧州市郊农民3000人进城示威游行,迫使梧州商埠局停止向市郊农民征收“粪溺捐”。

1927年初,岑溪县民团总局局长梁瑞阶、土豪陈理卿策动全县豪绅阻挠国民党岑溪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李植华针锋相对,先是印发《告岑溪民众书》,揭露梁瑞阶的阴谋,然后组织1400多人的农民自卫军,浩浩荡荡开进岑溪县城,向梁瑞阶之流抗议示威,终于使大会得以顺利召开,李植华在会上作了《农民运动的报告》,大会通过了有关农民运动的《十项提案》。贪赃枉法的梁瑞阶与县知事黄庆瀚被撤职查办,李植华被推选为国民党岑溪县党部执行委员兼组织部长。

经过开展宣传发动工作,至1927年4月,全县成立区农协会5个,乡农协会83个,会员8000多人(户),还有农民自卫军2000多人。广大农民在农协会的组织领导下,同官僚地主、土豪劣绅作坚决斗争,实行“二五”减租,要求免除苛捐杂税,岑溪县农民运动蓬勃发展起来,岑溪县成为广西农民运动发展较快的县份之一。

两次领导农民斗争胜利,李植华声名鹊起,因而被选为广西农民代表,参加1927年4月在武汉召开的全国农民代表大会。适值蒋介石背叛革命,破坏国共合作,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大肆搜捕、屠杀共产党人,李植华被迫回到岑溪,继续在岑溪开展以减租减息、组织农协为内容的农运工作。李植华的革命行动引起国民党反动派的仇恨,1927年9月新桂系政府将他逮捕,投入南宁监狱监禁两年。

1929年初,蒋介石与李宗仁、白崇禧的新桂系集团爆发了战争,李、白被迫离桂出走,李明瑞、俞作柏开始主持广西政务。同年7月,中共中央派邓小平、张云逸等党员干部来桂工作。在共产党的策动下,俞、李释放了在四一二政变后“清党”被捕的政治犯,李植华获释出狱。8月,广西省农民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会后,俞、李根据中共的推荐,委任李植华为凤山县县长。

1929年10月,李植华率兵由百色赴凤山县城就职。但未到县城,即遭凤山民团武装袭击,他只得率队撤回凌云县平乐区。

李植华在平乐区整编、训练农民自卫军,恢复建立农民协会,一面作攻打凤山县城的准备,一面与当地中共党组织领导人黄伯尧一起清算当地的土豪劣绅,没收其财产分给穷人,发动农民起来参加革命。

1929年11月,东兰县农民武装的领导人、中共党员韦拔群制定联合东兰、凤山两县农民武装,攻打凤山县城的计划。12月8日,战斗打响,李植华、黄伯尧率领的平乐农军,凤山农协主任廖源芳指挥的长里区农军,黄松坚、黄文通指挥的本农、中区与下三区(盘阳、凤凰、赐福)农民三路围攻凤山县城。凤山民团副司令龙达尊弃城而逃,农民攻占了凤山县城,李植华正式就任凤山县县长。

几天后,李植华在县城召开千人群众大会,宣布就任凤山县长——这是凤山第一个由共产党人担任的红色县长。同时宣布恢复凤山县农民协会,李植华亲自担任县农会主席。随即着手开展巩固革命政权等各项工作,至此,积极发动群众组织农会,使到凤山全县各级农民协会组织得到了全面恢复,农民运动进一步发展壮大,又动员农民群众参加农军,成立农民赤卫队,扩大了革命武装队伍,为右江革命根据地和红七军的建立准备条件。在邓小平、张云逸领导的百色起义后,他被选为凤山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兼任红七军某营营长。

李植华主政凤山后,一是建立、扩大党组织,吸收卢经文、黄显球等人入党,并于1929年12月,在县城成立中共城治支部;二是扩编革命武装,清算反动势力。为此,他建立了警备队,并把农民军整编为3个连。李植华依靠这支武装,清剿敌人龙达尊、龙显才、龙显甲、龙达渊、班尚茂、班尚勋以及五县联防司令黄昆山率领的五县民团武装。在李植华的领导下,凤山县的革命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

革命运动的发展,激起了敌人的仇恨和疯狂反扑。1930年1月,龙达尊、包太丰等人率民团武装200多人攻占康里村。李植华闻讯后,一方面向廖源芳率领的红七军第三纵队求援,一方面亲率180名农军向康里村进发。李植华到达乔音巴平屯后,决定三路围攻康里村。1月13日,三路农民开始猛攻康里村,李植华身先士卒,率队冲向敌人,不幸中弹,次日,在送往百色治疗的途中因伤势恶化而牺牲,终年24岁。在他牺牲后,前委召开了有300多人参加的追悼大会,把他初埋葬于巴马盘阳屯,1964年巴马县民政局将他移葬于巴马烈士纪念碑背后山坡。

1985年岑溪市归义镇金鸡村委在金鸡村建造李植华烈士纪念碑和纪念馆,在馆内陈列烈士的遗像、遗物。

李植华补充介绍

  李植华(1906-1930)字立聊。归义镇金鸡村人。1925年他考入广州农讲所第五期乙班,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后又跨党加入国民党。毕业后,中共两广区委通过国民党中央农民部派他和林培斌等六人,到梧州开展农运工作。1926年春,他回岑溪与县内进步人士在县城的阅报楼组织成立“岑溪县农-动宣讲所” 。1926年8月,广西农-动东路办事处成立,省农民部委他任驻苍梧县特派员。10月,改任岑溪县特派员,经他和苏竣、覃咸彰一道积极宣传发动, 岑溪成为广西农-动发展较快较好的县分之一.1927年1月,国民党岑溪县改组后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李植华以大会筹备处名义印发了《告岑溪民众书》。县民团总局勾结土豪劣绅阴谋破坏大会,李组织各乡农会的农民自卫军1400多人入城--,阴谋分子受到震慑,大会顺利召开。他在大会上作了《农-动的报告》,大会通过了有关农-动及改造地方政权的《十项提案》。李植华当选为县党部执行委员兼组织部长。1927年4月, 全国农民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 他被选为广西代表, 在赴武汉途中,蒋介石发动“四·一二” 政变,他折回岑溪。同年9月,他被广西省“清党”委员会逮捕,押解南宁后被判两年徒刑。

  1929年初,俞作柏、李明瑞主政,是年7月,中国共产党派邓小平、张云逸等来桂工作,李植华恢复自由。 8月,由中共党组织推荐,广西当局委派李植华到农运较活跃的风山任县长。 百色起义后,他被选为凤山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兼任红七军某营营长。1930年1月13日,旧凤山县县长罗颂康、 民团副司令龙达尊率领反动地主武装200多人进攻县城。李植华带领赤卫军和红军230多人迎击, 在追击敌人中不幸中弹,后在转移外地治疗的途中光荣牺牲,前委召开了有300多人参加的追悼大会。初埋葬于巴马盘阳屯,1964年巴马县民政局将他移葬于巴马烈士纪念碑背后山坡。1985年归义镇金鸡村建造李植华烈士纪念碑和纪念馆。馆内陈列烈士的遗像、遗物。

  “李植华”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