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名人庄有恭介绍
庄有恭(1713—1767年),字容可,号滋圃,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今广州黄埔)人。乾隆四年(1739年)已未科状元,清代第一位出自广东的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侍读学士、中丞、光禄寺卿、兵部右侍郎、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两江总督、太子少保,江苏、浙江、湖北和福建巡抚等职。公元1767年7月病逝于福建任上,享年55岁。庄有恭一生以“勤政爱民,清廉自励”作为为官之道,深受百姓赞许。 庄有恭是难得的治水人才,他在江浙治水的政绩为人所称道。
庄有恭人物轶事
幼称神童
原文: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将军方与客弈,见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③神格:神条与气质。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⑥火卒:军中伙夫。
译文:粤中部的庄有恭,幼年既有神童的名声。(他的)家在镇粤将军署旁边,有一次放风筝玩耍,(风筝)恰好落到将军署的内院中,庄有恭直接进入要求归还。所有衙役都认为他岁数小而忽略了他,没有来得及阻挡他进入。将军正好和客人下棋,看到他精神状态与众不同,急促喝问他说:“小孩从哪来的?”庄有恭实话回答。将军说:“你读书了没有?可以对对子吗?”庄有恭回答说:“对子,小意思了,那有什么难的!” 将军问:“能对几个字的对子?”庄有恭回答:“一个字能对,一百个字也能对。”将军认为他大气夸奖他,于是就指着厅里张贴的画让他做对子,说:“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有恭说:“就是这里一盘棋,便可以对呀。”应声对道:“惨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荣登状元榜 不拆邻人房
公元1739年(乾隆四年)3月庄有恭上京赴考。4月1日,金榜题名钦点状元,因交通不便,庄家尚未接到捷报,而当地村民先闻其金榜题名喜讯,于是燃放爆竹以示庆贺。片刻之后,又有不少村民哭泣。庄母上前询问缘故,村民回答:“刚才有位路人经过时告诫我们不应欢喜,因为将来我们的住房可能会被拆了作状元府的停马场。”庄母听完后即劝慰村民:“你们千万别哭,如果我儿真的中了状元,也不会拆你们的房屋作停马场。”因庄有恭非常孝顺母亲,后来听从母亲的许诺,户第一直没有扩建。
巧对乾隆对联
乾隆年间,乾隆游江南,回到京师后出了一个上联给群臣对。上联是:“天上微雨、千针万绿、游了东之港、西之港、湖之港、遍游诸港登罗浮,历十八名峰、观山、观海、观日月、宇宙一空。”众大臣冥思苦想,无联以对。庄有恭上前对一下联:“地下书生,七孔八穷,中了解之元、会之元、状之元、连中三元入翰林,点十八学士,为家、为国、为天下,功勋万世。”
庄有恭主要成就
从乾隆十六年庄有恭出任江苏巡抚,直至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卒于福建巡抚任上,前后十余年,他绝大多数时间都在东南沿海一带担任督抚要职,先后出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江南河道总督、湖北巡抚、湖广总督、浙江巡抚、闽浙总督、福建巡抚等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庄有恭虽为一方之长,但却丝毫未敢放松对自身的要求,“誓以清勤自励”。担任江苏巡抚期间,“昼接见僚属,夜治文书,或至漏尽不少休”。早上与同袍们商议政事,晚上则案牍缠身,时而通宵达旦处理政务,未敢有一丝松懈。
乾隆十八年(1753年),淮阳多地出现严重的洪涝灾害,庄有恭亲自前往受灾地区抚恤慰问灾民,并向朝廷申请下拨粮食一百二十万石,帑银五百万两,赈济灾民,使得灾民可以度过难关。乾隆二十年(1755年),江南一带再次受到洪涝的侵袭。庄有恭没有急于推卸责任,或归咎于天灾,或归因于下属官吏救灾不力,而是上疏自言“奉职无状,数干天和”,进行自我反省。同时,上疏解灾救荒之策,一方面动用政府财政,“白金凡千余万”,发放给受灾的百姓;另一方面,严格赈灾款项的发放,派专人监督,将灾款发放给最有需要的人,使得“胥役不得侵渔”,杜绝了各级官吏假借赈灾之名,侵吞国家的救灾款项,中饱私囊。洪灾退后,常常伴随着疾病的爆发。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夏,民间爆发疫病。庄有恭带头捐出俸银,向患病民众赠医施药,加以救治,对因病致死的百姓则加以安葬,使其入土为安,减少病源的滋长。
乾隆十七年(1752年),庄有恭任两江总督,主管江苏、江西、安徽三省军、政事务。乾隆非常重视水利建设,他认为:“自古致治以养民为本,而养民之道,必使兴利防患,水旱无虞,方能使盖藏充裕,缓急可资。”江浙地区是全国的财赋重心,但常受到海潮的冲击。特别是从杭州到海宁一段,潮灾最为严重。历代对江浙地区的水利都很重视。明代及清康雍时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海塘修筑工作,乾隆亦认为“浙江海塘工程,为杭、嘉、湖、苏、松、常、镇七郡生民之保障”。当时在任的庄有恭,自然把兴修海塘作为其工作的中心内容之一,他上书皇帝借库银1.6万两,修筑太仓、镇洋海堤,为当地人民消除潮灾水患。
1759年,庄有恭调往浙江任巡抚,上任伊始便考察了浙江水利。他发现绍兴宋家楼为三江、二水交会处,又是海潮上涨的要冲,急需将海塘改为堤坝,便上书提出治水、设防、兴修水利的建议。朝廷应允后,庄有恭组织百姓修建和修补了一批堤坝。此后,庄有恭又完成了海宁筑塘工程,去除了乾隆皇帝的一块心病,乾隆遂认为他“甚属尽心,深可嘉予”,议加一级,调江苏巡抚,加太子少保。但浙江海塘工程十分紧要,“庄有恭筹办甚为尽心”,所以浙江塘工、赈务“仍听庄有恭专司其事”。
1762年春,皇上南巡,见到庄有恭,非常高兴,特赐之以诗:“己未亲为策士文,精抡蕊榜得超群。起行不负坐言学,率属偏能先己群。鹤市旧声犹眷眷,龙山新政更殷殷。海塘正是投艰处,磐石维安免奏勋。”对庄赞赏有加。9月,庄疏报海宁塘竣工。乾隆龙颜大悦,认为庄“甚属尽心,深可嘉予”,议加一级,调江苏巡抚,加太子少保。但浙江海塘工程十分紧要,“庄有恭筹办甚为尽心”,所以浙江塘工、赈务,“仍听庄有恭专司其事”,对庄极为信赖。11月,特免有恭学政内应罚未完银6万余两。1764年底,已被擢为刑部尚书的庄有恭疏请大修三江水利。次年,命协办大学士,仍暂留巡抚任,乾隆再次南巡,复赐诗褒勉。
庄有恭是位非常难得的治水人才,他为官大部分时间基本是与水打交道,江浙地区很多海塘建设都留有他的足迹。他非常注重实地勘察,1762年秋,太湖水涨,久不退。他“亲往嘉、湖察勘”,发现河道多淤,于是请修三江(即吴湘江、娄江、东江,为太湖水分泄这主要水道)水利,疏浚太湖。在水利建设过程中,他力图避免因兴修水利而给百姓增加负担。他在上奏中多次“恳发帑兴工,仍于各州县分年按亩征还,则民力既纾,工可速集”。这大概是他前述经济问题的源头吧。在治水过程中,他分工明确,如前述钱塘江水利工程中,他“设守备一员,千把外委十二员,分界防守,省民夫无算”。他还强调水利建设要一鼓作气,“若陆续兴修,又恐工程及半,遇伏秋大汛,不能抗拒,仍弃前功”。对于前人的成绩经验,他也认真汲取。如明代创造和发展的纵横叠砌法的鱼鳞大石塘,他积极应用,“照鱼鳞作法,逐层整砌”。他的这些治水思想和方法现在仍具有借鉴意义。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在有恭墓铭中盛赞其治水功绩:“水旱拯恤无因循,清波可活河辙鳞。筑塘旱海上石坚,或编竹络楗茭薪。”
作为清代广州唯一的一个状元,因其出众的才华,引起“海内士夫识与不识,闻公名靡不叹羡”。他对家乡的教育非常关注。在番禺县学重建之际,他欣然作《重建番禺儒学记》以勉励后生。有恭死后,人们将他与其祖、父均安葬于今黄埔区文冲村的飞鹅岭山上,称庄氏墓地山为状元山。状元坟墓地广约千亩,四周竖有“庄府墓睦”碑界,墓穴石镌“皇清例赠中议大夫光禄寺卿显考存斋府君庄公之墓”字样。
庄有恭补充介绍
清代,广东先后出现过三位状元,分别是乾隆时的庄有恭、嘉庆时的林召堂、同治时的梁耀枢,而庄有恭的政治建树最大。庄有恭(1713~1767),字容可,号滋圃,番禺(今属广州市黄埔区文冲村)人。祖籍福建晋江,其父在奕仁时才定居番禺。有恭在兄弟七人中排行0。史载有恭“生而颖异,十三通五经,旋补诸生以选贡考,授宗人府教习”。乾隆四年(1739)庄有恭被钦点为状元,开始其近30年的政治生涯。
庄有恭早期的政治道路可谓一帆风顺。他初次面见乾隆时,就给皇帝留下良好的印象。“殿试日,公对策有云:不为立仗之马,而为朝阳之凤”,深得皇上喜爱,“此二语当时颇传诵之”。乾隆见其“风度端凝,天颜喜甚,赐及第,授修撰。次日,即命入直尚书房”。乾隆五年(1740),充日讲起居注官,累迁侍讲学士。1744年迁光禄寺卿,寻丁父忧。1746年特擢内阁学士,入都迁兵部右侍郎。1748年提督江苏学政。1750年正月,授户部侍郎,寻充江南乡试正考官。1751年仍提督江苏学政,并授江苏巡抚,成为地方大员。
庄有恭勤政爱民,“誓以清勤自励”。自1752年出任江苏巡抚起,“桂事六载,昼见僚属,夜治文书,或至漏尽不少休”。1753年夏秋之交,淮阳诸郡水灾,他亲往察勘抚恤,后“得旨截漕百二十万石,发帑银五百万两,以备赈济,民乃得苏”。1756年夏季,辖区内民多病疫,庄氏带头捐助,以期百姓渡过难关。庄氏一生较为清正,其晚年在福建巡抚任上,预先告诫晋江族人不要来找他。当有族人找他的时候,他就派手下的人加以阻拦谢绝:“我为封疆大臣,嫌疑当避,且候去此之日,再相见,今则不敢也。”庄氏的做法,最终赢得了族人的理解,“及公之薨,晋江宗人始来会哭,咸称公之公正为不可及”。
在江苏巡抚任内,有一事差点要了有恭的性命。当时,奉兴县朱稱犯坐主使杀人罪,按律应绞。朱呈请赎罪,有恭为了缓解财政困难,就答应了朱的请求。但庄并没有请示中央,直到1756年庄离任江苏巡抚赴江南河道总督时才上奏朝廷。乾隆看完奏折后非常生气,谕曰:“庄有恭此奏,观之实为骇然,岂有入人死罪并未奏闻,擅自饬司准其收赎,至离任后始含糊具奏之理”,并命令尹继善等据实查办。“尹继善及新任巡抚爱必达奏朱稱赎罪一案,有恭不遵成例遽行批准,专擅之罪百喙难辩;又有恭监试秋闱,察出张谷孙等贿谋联号,擅批议罚;又严凝裕斗蟋蟀事,有恭亦批罚赎;俱未奏其所罚银分贮江宁、吴县、泰兴等库。”这些罪名按律也够杀头了。1757年4月,大学士九卿拟有恭罪应绞。乾隆帝考虑到,在这些案件中所涉及到的经济问题,钱财都存放在地方的公库之中,并没有被庄氏装进自己的腰包,所以,再次免了他的死罪。乾隆朱批曰:“此案尚无赃私入己情弊,着从宽免死,发往军台效力。伊现有母丧,仍加恩准其回籍料理,事毕前往军台,不准捐赎。”后“方诣谪所,命戴罪署湖北巡抚”。庄有恭度过了政治上的一大劫难。
庄有恭几十年的政治生涯中经受了罚俸、革职、赴军台效力,甚至秋后问斩等惩罚,却又一次次被乾隆赦免。乾隆之所以对他手下留情,还得从庄的治水功绩说起。
乾隆非常重视水利建设,他认为:“自古致治以养民为本,而养民之道,必使兴利防患,水旱无虞,方能使盖藏充裕,缓急可资。”-地区是全国的财赋重心,但常受到海潮的冲击。特别是从杭州到海宁一段,潮灾最为严重。历代对-地区的水利都很重视。明代及清康雍时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海塘修筑工作,乾隆亦认为“浙江海塘工程,为杭、嘉、湖、苏、松、常、镇七郡生民之保障”。曾任江苏巡抚的庄有恭,自然把兴修海塘作为其工作的中心内容之一。早在1752年暂署两江总督时,就上疏借库银16万两,续修太仓、镇洋海堤,1756年被特擢为江南河道总督。不久,因朱稱罚赎不当案,庄戴罪署理湖北巡抚。但在“通晓河务人员,甚为难得”的情况下,不久,乾隆又把庄从湖北调到了浙江。
1762年春,皇上南巡,见到庄有恭,非常高兴,特赐之以诗:“己未亲为策士文,精抡蕊榜得超群。起行不负坐言学,率属偏能先己群。鹤市旧声犹眷眷,龙山新政更殷殷。海塘正是投艰处,磐石维安免奏勋。”对庄赞赏有加。9月,庄疏报海宁塘竣工。乾隆龙颜大悦,认为庄“甚属尽心,深可嘉予”,议加一级,调江苏巡抚,加太子少保。但浙江海塘工程十分紧要,“庄有恭筹办甚为尽心”,所以浙江塘工、赈务,“仍听庄有恭专司其事”,对庄极为信赖。11月,特免有恭学政内应罚未完银6万余两。1764年底,已被擢为刑部尚书的庄有恭疏请大修三江水利。次年,命协办大学士,仍暂留巡抚任,乾隆再次南巡,复赐诗褒勉。庄有恭是位非常难得的治水人才,他为官大部分时间基本是与水打交道,-地区很多海塘建设都留有他的足迹。他非常注重实地勘察,1762年秋,太湖水涨,久不退。他“亲往嘉、湖察勘”,发现河道多淤,于是请修三江(即吴湘江、娄江、东江,为太湖水分泄这主要水道)水利,疏浚太湖。在水利建设过程中,他力图避免因兴修水利而给百姓增加负担。他在上奏中多次“恳发帑兴工,仍于各州县分年按亩征还, 力既纾,工可速集”。这大概是他前述经济问题的源头吧。在治水过程中,他分工明确,如前述钱塘江水利工程中,他“设守备一员,千把外委十二员,分界防守,省民夫无算”。他还强调水利建设要一鼓作气,“若陆续兴修,又恐工程及半,遇伏秋大汛,不能抗拒,仍弃前功”。对于前人的成绩经验,他也认真汲取。如明代创造和发展的纵横叠砌法的鱼鳞大石塘,他积极应用,“照鱼鳞作法,逐层整砌”。他的这些治水思想和方法现在仍具有借鉴意义。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在有恭墓铭中盛赞其治水功绩:“水旱拯恤无因循,清波可活河辙鳞。筑塘旱海上石坚,或编竹络楗茭薪。”
庄有恭的一生,虽谓坎坷曲折,然而其治水政绩仍为人所称道。作为清代广州惟一的一个状元,因其出众的才华,引起“海内士夫识与不识,闻公名靡不叹羡”。他对家乡的教育非常关注。在番禺县学重建之际,他欣然作《重建番禺儒学记》以勉励后生。有恭死后,人们将他与其祖、父均安葬于今黄埔区文冲村的飞鹅岭山上,称庄氏墓地山为状元山。状元坟墓地广约千亩,四周竖有“庄府墓睦”碑界,墓穴石镌“皇清例赠中议大夫光禄寺卿显考存斋府君庄公之墓”字样。
“庄有恭”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