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源名人邵谒介绍
邵谒 唐(约公元860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广东韶州翁源人。 唐代“岭南五才子”之一。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初前后在世。
邵谒个人简介
少为县厅吏。有客仓猝至,令怒其不搘床迎待,逐去之。谒遂截髻挂县门上,发愤读书。隐居离县十余里之某湖,环室皆水。平居如里中未冠儿,鬅髺野服。遂工于诗。累应举,年三十,犹未得第。咸通七年,(公元866年)至京师,为国子生。时温庭筠为主试,颇悯寒苦,乃榜谒诗30首,广为誉扬。释褐后赴官,不知所终。谒著有诗集一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晚唐时期,邵谒在翁源县衙任小吏。一日,有客至,县令指使其铺床接待,邵谒不应,县令怒而斥之,邵谒不服,奋然拔刀截其发悬于县门,并发誓曰:“学苛不成有于发”,之后匆匆离去。邵后来到罗江水(即今翁江)河心小岛上隐居攻读,苦读三年,学业大进,于唐咸通七年(公元866年)赴长安入国子监,得诗人温庭筠赏识并力举,诗名大振,后登进士第。邵谒有诗32首选入《全唐诗》。温庭筠称其诗“识略精微,堪裨教化,声词激切,曲备风谣,标题命篇,时所难著”。明代进士黄佐赞邵谒曰:“五岭以南,当开元盛时,以诗文鸣者,独谒与曲江公(张九龄)巍然并存。”后来为何邵谒默默无闻?想必是其诗多抨击时事,敢为被压迫者鸣不平,故不得当政者的赏识。如邵谒诗《岁丰》曰:“皇天降丰年,本忧贫士食,贫士无粮畴,安能得稼穑。工佣输富家,日落长太息。为供豪者粮,设尽匹夫力。天地莫施恩,施恩强者得。”另有《自叹》、《寒女行》等篇,都反映了他的疾世的思想。
邵谒代表作品
【寒女行】邵谒
寒女命自薄,生来多贱微。家贫人不聘,一身无所归。
养蚕多苦心,茧熟他人丝。织素徒苦力,素成他人衣。
青楼富家女,才生便有主。终日著罗绮,何曾识机杼。
清夜闻歌声,听之泪如雨。他人如何欢,我意又何苦。
所以问皇天,皇天竟无语。
【览镜】邵谒
一照一回悲,再照颜色衰。日月自流水,不知身老时。
昨日照红颜,今朝照白丝。白丝与红颜,相去咫尺间。
【轻薄行】邵谒
薄薄身上衣,轻轻浮云质。长安一花开,九陌马蹄疾。
谁言公子车,不是天上力。
【苦别离】邵谒
十五为君婚,二十入君门。自从入户后,见君长出门。
朝看相送人,暮看相送人。若遣折杨柳,此地树无根。
愿为陌上土,得作马蹄尘。愿为曲木枝,得作双车轮。
安得太行山,移来君马前。
【览张骞传】邵谒
采药不得根,寻河不得源。此时虚白首,徒感武皇恩。
桑田未闻改,日月曾几昏。仙骨若求得,垄头无新坟。
不见杜陵草,至今空自繁。
【白头吟】邵谒
汉家天宇阔,日月不暂闲。常将古今骨,裨作北邙山。
山高势已极,犹自凋朱颜。
【瞽者叹】邵谒
我心岂不平,我目自不明。徒云备双足,天下何由行。
邵谒补充介绍
邵谒
唐(约公元860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广东韶州翁源人。 唐代“岭南五才子”之一。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初前后在世。
少为县厅吏。有客仓猝至,令怒其不搘床迎待,逐去之。谒遂截髻挂县门上,发愤读书。隐居离县十余里之某湖,环室皆水。平居如里中未冠儿,鬅髺野服。遂工于诗。累应举,年三十,犹未得第。咸通七年,(公元866年)至京师,为国子生。时温庭筠为主试,颇悯寒苦,乃榜谒诗30首,广为誉扬。释褐后赴官,不知所终。谒著有诗集一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晚唐时期,邵谒在翁源县衙任小吏。一日,有客至,县令指使其铺床接待,邵谒不应,县令怒而斥之,邵谒不服,奋然拔刀截其发悬于县门,并发誓曰:“学苛不成有于发”,之后匆匆离去。邵后来到罗江水(即今翁江)河心小岛上隐居攻读,苦读三年,学业大进,于唐咸通七年(公元866年)赴长安入国子监,得诗人温庭筠赏识并力举,诗名大振,后登进士第。邵谒有诗32首选入《全唐诗》。温庭筠称其诗“识略精微,堪裨教化,声词激切,曲备风谣,标题命篇,时所难著”。明代进士黄佐赞邵谒曰:“五岭以南,当开元盛时,以诗文鸣者,独谒与曲江公(张九龄)巍然并存。”后来为何邵谒默默无闻?想必是其诗多抨击时事,敢为被压迫者鸣不平,故不得当政者的赏识。如邵谒诗《岁丰》曰:“皇天降丰年,本忧贫士食,贫士无粮畴,安能得稼穑。工佣输富家,日落长太息。为供豪者粮,设尽匹夫力。天地莫施恩,施恩强者得。”另有《自叹》、《寒女行》等篇,都反映了他的疾世的思想。
邵谒久居长安,诗名熠熠,世称岭南五才子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有诗十集,今不存,唯《全唐诗》存其诗32首,编为一卷。
“邵谒”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