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广东省名人>韶关市名人>南雄市名人

梅鋗

梅鋗人物照片

南雄名人梅鋗介绍

秦末将领

梅鋗(前228年—前196年),西汉将领,馀汗人(今江西省余干县梅港乡人),长沙王吴芮部将。

梅鋗简介

梅鋗自小生得虎背熊腰,魁梧英俊,臂力过人。秦统一天下时,梅鋗率一支人马,跟随当时的越王经湖南醴陵至南海(今广东一带),居台岭(今南雄市梅岭一带),梅鋗这支人马是有史可查的早期进入岭南的越人的群体之一。梅鋗这批人马有多少?《南雄府志风俗》载始兴令魏琪文曰:“……越王尝驻台关而六千君子随隶版籍……”谓子弟六千。台岭即今大庾岭,因远望山巅峰平如石台,故称台岭。台岭山下有一条河名叫浈水,南流入广东的南雄,再经韶关汇入北江,流至广州汇入珠江,直泻大海。由于这种地理形势,台岭就成为军事要塞。梅鋗察看了地形,并筑城浈水上,“奉王居之”。拥兵据守,当地百姓称“梅鋗城”。

秦末天下大乱,百姓苦不堪言。陈胜、吴广起义的风暴席卷全国。梅鋗就在台岭地区招募民众,扩大队伍,操演士卒,相机而动。当地有个名叫庾胜的义士,兄弟俩拥众数千人据山为王,仰慕梅鋗之名,情愿引众归属。梅鋗大喜,拜庾胜兄弟为副将,分别据守台岭的两座山岭,后人把这两座山岭分别叫做大庾岭(庾胜据守)和小庾岭(庾胜弟据守)。岭南地区的壮士纷纷投到梅鋗部下,梅鋗声势日趋壮大,威振一方。梅鋗这批越人在台岭休养生息,艰苦创业,屯粮练兵,称雄一方。他们带来的吴越文化、生产技术等,对岭南的开发起到了积极作用。

随着反秦形势的发展,梅鋗也举起了叛秦大旗。据清道光年间《直隶南雄州志》记载,“百粤叛秦,推雄杰为长,众皆贤鋗,乃长之。”梅鋗做了百粤长之后,下达征兵令,每户出壮士一人,平时为民,战时则编为伍,“将士受命,整肃均齐”。梅鋗决定率领部队前去番邑投奔同乡吴芮。在出发之前,留下他的部将庾胜兄弟屯兵台岭。吴芮闻讯,喜出望外,出城十里迎接,当即委任他为部将,与英布一起操练军士。梅鋗力劝吴芮助诸侯伐秦。吴芮随即派遣梅鋗率领百越兵前往南阳,与沛公刘邦合兵一处。《前汉书?荆燕吴传》也有记述:“沛公攻南阳,乃遇芮之将梅鋗,与偕攻析郦,降之。及项王相王,以芮率百越佐诸侯从入关,故立芮为衡山王,都邾。其将梅鋗功多,封十万户,为列侯。”由此可见,梅鋗率领的这支队伍在破秦战斗中的重要作用,是主力之一。梅鋗在破秦中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当时,天下群雄四起,破秦将领何止百千,而破秦后论功行赏,除十八王外,唯有梅鋗一人被项羽封十万户侯。当然,据《史记》载当时“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十万户侯”其实只是个空头衔而已。

不久楚汉相争,梅鋗随吴芮站到刘邦一边,被刘邦封为大将,带兵攻打武关(今陕西省丹凤县东南)。梅鋗身先士卒,亲冒矢石,奋力而战。武关守将自料不是对手,连夜弃城而逃。后来,项羽被刘邦所败,公元前202年,刘邦统一天下,徙封吴芮为长沙王。次年,梅鋗被封为“台侯”,“食台以南诸邑”。台以南即台岭(大庾岭)以南。其实,当时台岭以南已为南越王赵佗所据。故唐代罗隐有诗言:“十万梅鋗空寸土,三分孙策竟荒丘。”因没有地盘,故梅鋗率众西迁到长沙王吴芮长沙郡之益阳县境内的梅山村(今湖南益阳市桃江县板溪梅山村)。

梅鋗在他一生漫长的征途中,所到之处,当地的人们都敬慕他的英名,把他的名字铭记在城池和山水之中,与之共存。梅城(梅鋗城)、梅山(梅岭)、梅水(梅港、梅溪)、梅乡(梅村)的名称流落在安徽、江西、广东和湖南等地。公元前196年,梅鋗去世。传说,逝世前,他留下遗嘱,一定要将他的遗体运回家乡安葬。梅鋗的部属及其家人历时数月,才把他的灵柩运回到余干县梅港。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一代英雄,在他墓地建造了一座寺庙,名曰应天寺,塑像供奉。当地传言,梅鋗英魂时显神灵。百姓禳灾祛祸,求嗣祈福,顶礼膜拜,无不灵验,因此香火不断。梅鋗子孙后来蕃衍于湖南、河南、安徽、江西、广东等地。

1300多年后,南宋诗人杨万里踏着当年梅鋗率六千子弟进入岭南的足迹,沿途所见处处都是梅花,留下了不少诗句:“我行梅花始,我归柳应丝。”“虚过一冬妨底事,不曾款曲是梅花。”“疏梅照清浅,作意为谁容。”到梅州时,又作了五首梅花诗,其中有一句“一路谁栽十里梅”为天下人最为熟知。越族人对居住地的梅花的喜爱,寄托了对开发岭南的先驱梅鋗无限的崇敬。清屈大均《广东新语》中谓:“越人以文事知名自高固始,以武事知名自梅鋗始。”把梅鋗与公元前355楚威王灭越后起用的国相、原南越人高固相提并论,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梅鋗记载

"越故重梅,向以梅花一枝遗梁王,谓珍于白璧也。”(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自古以来,越人喜爱梅花,和梅花有着不解之缘。那么,越人与梅有何渊源?这就要从越王勾践的后人梅鋗说起。

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述:公元前355年,越王无疆兵败被杀,“越以此散,诸侯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公元前281年,越国终于灭亡了。从此,越王后裔散退在浙、闽、粤山区,并各自分立。有一支越族人为躲避楚人,走到江苏无锡的皋乡,更姓为梅,成为这支梅氏的始祖。到战国末年,这部分人之中一支形成梅蛮(梅山蛮),活动在祁门(今安徽黄山市祁门县)、古干越一带的皖赣地区。后来,梅鋗的父亲迁居余干安乐乡(今余干梅港乡)定居,梅鋗就出生在梅港乡梅港村。

梅鋗补充介绍

  梅鋗

  鋗之先为越王勾践子孙。楚灭越,越人避楚走丹阳皋乡,更姓梅。秦灭楚,越人又自立为王,自皋乡逾零陵往南海。梅鋗随越王至台岭(即今梅岭),筑城浈水之上(即今之中站,古称梅鋗城),奉王居之,聚众垦殖,积粮练兵。

  秦末,百越叛秦,推举梅鋗为首领。梅鋗下令每户出一壮丁,编成一支军队,往投番阳(即今波阳)令吴芮。吴芮即遣梅鋗为将,率师伐秦。秦二世三年(前207年),梅鋗率部到了南阳,遇刘邦,并肩攻下析、郦两城,乃乘胜大举西进,终于破武关,入咸阳,秦子婴降。于是,项羽入咸阳,分封天下,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吴芮为衡山王。梅鋗破秦功多,封10万户,为列侯。不久,刘项争霸,吴芮、梅鋗都没有从刘邦击项羽。公元前206年,刘邦击败项羽登基为汉皇帝,大封功臣。吴芮、梅鋗因没有从刘邦击项羽,都无功封。吴芮由衡山王徙为长沙王,封地大大缩小。梅鋗原封地岭南已为赵佗所据,乃随吴芮到长沙,以益阳梅林为家(即今湖南安化梅山),子孙繁衍于湖南、河南、安徽、江西、广东等地。在广东则多聚居于曲江、翁源、英德。其后有宋庆历殿中丞梅鼎臣和藤州知府梅佐,以“父子进士”名。

  “梅鋗”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