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名人林楚君介绍
林楚君(1905~1986),原名长兴,又名思达。祖籍惠阳马安,生于惠州桥东下塘街。
林楚君个人简介
林楚君 (1905——1986),原名长兴,又名恩达,惠阳县马安镇人,出生于惠州。民国14年(1925)入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民国15年(1926)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中山大学第一届党支部委员,中山大学学生会演讲部部长。民国16年(1927),到顺德办农村师范,到惠阳协助组织平山起义。秋,到惠阳秋长筹办象山师范学校,任教务主任、党支部书记。民国17年至民国22年(1928—1933)在上海复旦大学教书,参加中共的外围组织“社科联”,组织学生开展革命活动。民国23年至民国26年(1934—1937)留学日本,任早稻田大学中华留日学生会主席,中华留日学生联合会常委。民国26年(1937)回国,历任第四战区政治部政工大队副、十二集团军政工大队长,广东国民大学、法商学院、广州法学院、珠海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教授,中山大学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经济系主任、校工会副主席等职。1985年离休。
林从教40余年,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深受学生爱戴。生平淡泊名利,从不向组织提个人要求。晚年撰写了一些回忆录。
林楚君人物经历
1925年考入广东大学(现中山大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中共中山大学第一届党支部委员、中大学生会演讲部部长、济难会书记,经常组织学生上街宣传革命。1927年到顺德县办农村师范,至惠阳协助组织平山起义。此后担任中共惠、紫、河、博特区委员会委员,组织农民武装,策动旧粤军暴动。1927年秋,在惠阳秋长筹办象山师范学校,并任教务主任和党支部书记。努力发展党组织,筹措党的活动经费,扩大党的影响,把象山师范办成“革命小摇篮”,吸引了大批进步青年。
1928年9月至1933年,在上海复旦大学教书,兼任正风文学院和崇德女中教师,参加党的外围组织——“社科联”,并任闸北区宣委,组织学生开展革命活动。1934年至1937年,留学日本,任早稻田大学中华留日学生会主席和中华留日学生联合会常委,组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习小组,与CC派作斗争,打击汉奸,营救被捕爱国学生。1937年抗战爆发后回国,历任第四战区政治部政工大队大队副、十二集团军政工大队大队长,在部队中积极宣传抗日救亡,支持军队的革命活动。
1943年任广东国民大学教授,此后历任法商学院、广州法学院、珠海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教授,中山大学政治经济学教研室副主任、经济系主任、校工会副主席,直至1985年离休。40余年来,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辛勤耕耘,孜孜不倦地为国家培育了大批人才,深受学生爱戴。对个人的名利地位和物质待遇,一向淡然处之,从不向组织提个人要求。生前曾为惠州市党史办撰写回忆录,并编写东江地区党史资料提纲100多题。
林楚君补充介绍
林楚君(1905——1986),原名长兴,又名恩达,惠阳县马安镇人,出生于惠州。民国14年(1925)入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民国15年(1926)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中山大学第一届党支部委员,中山大学学生会演讲部部长。民国16年(1927),到顺德办农村师范,到惠阳协助组织平山起义。秋,到惠阳秋长筹办象山师范学校,任教务主任、党支部书记。民国17年至民国22年(1928—1933)在上海复旦大学教书,参加中共的 组织“社科联”,组织学生开展革命活动。民国23年至民国26年(1934—1937)留学日本,任早稻田大学中华留日学生会主席,中华留日学生联合会常委。民国26年(1937)回国,历任第四战区政治部政工大队副、十二集团军政工大队长,广东国民大学、法商学院、广州法学院、珠海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教授,中山大学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经济系主任、校工会副主席等职。1985年离休。
林从教40余年,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深受学生爱戴。生平淡泊名利,从不向组织提个人要求。晚年撰写了一些回忆录。
来源:惠州市惠阳区地方志办公室
“林楚君”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