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广东省名人>广州市名人>荔湾区名人

郎筠玉

郎筠玉人物照片

荔湾名人郎筠玉介绍

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
中国粤剧表演艺术家

郎筠玉(1919年~2010年8月12日),一级演员。童年时曾跟有“大喉泰斗”之称的熊飞影学唱大喉。 13岁便到广州先施公司天台全女班(剧团)演戏。抗战爆发后,到香港加入了“镜花艳影” 全女班,和任剑辉、陈皮鸭等名演员同台演戏。1939年在广州等地演出后,加入了下四府班(下四府班是指在海南、合浦、高州、雷州半岛等地活动的小型戏班),并由二小跃升为文武生。她多才多艺,戏路很广,唱功造诣很深,子喉、平喉,大喉的运用均有独到之处。历演《白毛女》《平贵别窑》、《花木兰》、《仕林祭塔》、《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名剧。

郎筠玉人物生平

在广州出生于粤剧世家。她父亲在广州曲艺界当掌板师傅,且是二胡高手;母亲是双目失明瞽师,以唱《小青吊影》、《仕林祭塔》成名。郎筠玉自幼喜爱戏曲,师从“大喉泰斗”熊飞影学唱大喉。年稍长,随父到广州各大公司天台演出场所跟全女班演戏,最初演男角,唱平喉。取艺名“新俏仔”。后来粤剧同行因此尊称她为“仔姐”。接着加入镜花艳影全女班,与任剑辉、小飞红等同台演出,反串男角担第二小生,以郎紫峰名演出。

1938年广州沦陷,避走香港。因香港粤剧市场不喜欢女扮男装演出,她改演花旦。此时开戏师爷因敬重此前一名在香港戏台宣传抗日而被驱逐出境的名叫冯君玉的男花旦,帮她改艺名为“郎君玉”,不巧排字工人错排为“郎筠玉”,她没计较,此名便将错就错使用下去了。她经常到粤西、广西等地下乡演出。她不向恶势力低头,有一次,不肯陪宴,险被“浸猪笼”。后来她与靓少佳同在胜寿年剧团。郎筠玉的潜质引起靓少佳注意,他为郎筠玉“度身”选演名旦千里驹《舍子奉姑》、《烈女报父仇》等首本戏,自己甘愿为其配戏。艺术上配合默契,生活上互相关心,使他们结为夫妇。

1951年后她在珠江剧团、广东粤剧院与罗品超、文觉非等长期合作,演出《花木兰》、《仕林祭塔》等剧,她并演出《白毛女》、《祥林嫂》、《小二黑结婚》、《母亲》、《槐树庄》等现代戏,以粤剧艺术丰富了社会文化舞台,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她功底深厚,戏路很广,青衣、花旦、反串皆能,文武双全,台风大方。享誉羊城的首本戏是《花木兰》。抗美援朝,她带头捐献2000元人民币,是粤剧界捐款最多者。

1952年,她荣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演员一等奖。1958年后任广东粤剧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副主任等职兼艺术指导。曾任华南文联委员、中南文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广东剧协理事。曾当选广州市人大代表、广东省妇联执委、省政协委员、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名誉主席。

1988年1月2日,在广东省第一届民间艺术欢乐节上,广东粤剧一团助兴演出《六国大封相》,郎筠玉是压轴推车出场的正印花旦。锣鼓声中,郎筠玉推车上场,突感右手发麻,不听使唤,“车把”掉地,俯身数次均无法捡拾起,最后晕倒被送医院,证实因突发性脑溢血而致丧失语言能力和右半身偏瘫。从此她在家养病,息演粤剧舞台。

2002年,广东省政府授予她“粤剧艺术突出成就奖”,褒扬她几十年对粤剧艺术作出的贡献.

2010年8月12日晚20时45分,粤剧界“花木兰”郎筠玉在广州仙逝,享年91岁.

郎筠玉人物简介

郎筠玉,一级演员。童年时曾跟有“大喉泰斗”之称的熊飞影学唱大喉。13岁便到广州先施公司天台全女班(剧团)演戏。抗战爆发后,到香港加入了“镜花艳影”全女班,和任剑辉、陈皮鸭等名演员同台演戏。

1939年在广州等地演出后,加入了下四府班(下四府班是指在海南、合浦、高州、雷州半岛等地活动的小型戏班),并由二小跃升为文武生。她多才多艺,戏路很广,唱功造诣很深,子喉、平喉,大喉的运用均有独到之处。历演《平贵别窑》、《花木兰》、《仕林祭塔》、《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名剧。

粤剧艺术家“仔姐”郎筠玉(1919-2010.08.12)

粤剧众多花旦中,郎筠玉是最有巾帼气的。当年,郎筠玉以反串小生入戏行,艺名就叫“新俏仔”。那时,国民还未“开化”,男女授受不亲,戏班盛行全男班全女班,反串花旦反串小生大行其道。

郎筠玉第一个艺名叫“新俏仔”,戏行中人都叫她“仔姐”。

郎筠玉他人评价

粤剧名演员、广州粤剧院院长倪惠英,听说郎筠玉去世很惊讶:“我们这代人刚进来时就听她的戏,从她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副秘书长丁纪光也表示:“郎筠玉一生投身粤剧,对后辈影响很大。”

广东粤剧院评价郎筠玉 「多才多艺,戏路宽广,唱功造诣深厚,子喉、平喉、大喉的运用均有独到之处」。

年轻时与郎筠玉一起住在广州西关的广东粤剧院老编剧潘邦榛与她十分相熟,潘老评价郎筠玉德艺双馨,事业心很强。与她聊天总是「三句不离本行」,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粤剧。潘老赞郎筠玉戏路很广,不论是做「花木兰」还是「白素贞」都塑造得很好,能演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角色。他说郎筠玉是一个非常和蔼,愿意助人、对同行非常关怀的前辈。

郎筠玉补充介绍

  郎筠玉:(1919年-2010年8月12日)女,广州人。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粤剧名伶。

  出生于广州粤剧世家。她父亲在广州曲艺界当掌板师傅,且是二胡高手;母亲是双目失明瞽师,以唱《小青吊影》、《仕林祭塔》成名。郎筠玉自幼喜爱戏曲,师从“大喉泰斗”熊飞影学唱大喉。年稍长,随父到广州各大公司天台演出场所跟全女班演戏,最初演男角,唱平喉。取艺名“新俏仔”。后来粤剧同行因此尊称她为“仔姐”。接着加入镜花艳影全女班,与任剑辉、小飞红等同台演出,反串男角担第二小生,以郎紫峰名演出。

  1938年广州沦陷,避走香港。因香港粤剧市场不喜欢女扮男装演出,她改演花旦。此时开戏师爷因敬重此前一名在香港戏台宣传抗日而被驱逐出境的名叫冯君玉的男花旦,帮她改艺名为“郎君玉”,不巧排字工人错排为“郎筠玉”,她没计较,此名便将错就错使用下去了。她经常到粤西、广西等地下乡演出。她不向恶势力低头,有一次,不肯陪宴,险被“浸猪笼”。后来她与靓少佳同在胜寿年剧团。郎筠玉的潜质引起靓少佳注意,他为郎筠玉“度身”选演名旦千里驹《舍子奉姑》、《烈女报父仇》等首本戏,自己甘愿为其配戏。艺术上配合默契,生活上互相关心,使他们结为夫妇。

  1951年后她在珠江剧团、广东粤剧院与罗品超、文觉非等长期合作,演出《花木兰》、《仕林祭塔》等剧,她并演出《白毛女》、《祥林嫂》、《小二黑结婚》、《母亲》、《槐树庄》等现代戏,以粤剧艺术丰富了社会文化舞台,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她功底深厚,戏路很广,青衣、花旦、反串皆能,文武双全,台风大方。享誉羊城的首本戏是《花木兰》。抗美援朝,她带头捐献2000元人民币,是粤剧界捐款最多者。

  1952年,她荣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演员一等奖。1958年后任广东粤剧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副主任等职兼艺术指导。曾任华南文联委员、中南文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广东剧协理事。曾当选广州市人大代表、广东省妇联执委、省政协委员、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名誉主席。

  1988年1月2日,在广东省第一届民间艺术欢乐节上,广东粤剧一团助兴演出《六国大封相》,郎筠玉是压轴推车出场的正印花旦。锣鼓声中,郎筠玉推车上场,突感右手发麻,不听使唤,“车把”掉地,俯身数次均无法捡拾起,最后晕倒被送医院,证实因突发性脑溢血而致丧失语言能力和右半身偏瘫。从此她在家养病,息演粤剧舞台。

  2002年,广东省政府授予她“粤剧艺术突出成就奖”,褒扬她几十年对粤剧艺术作出的贡献.

  2010年8月12日晚20时45分,粤剧界“花木兰”郎筠玉在广州仙逝,享年91岁.

  “郎筠玉”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