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名人古成之介绍
古成之(947-1007),字亚爽【奭shi】,号紫虚,生于世宦之家,祖父古全望任职窦州监,移居增城。其父古延绶任职信安(今广东开平、广宁县一带)县令,致仕来梅州,见梅州风光旖旎,遂居焉,为梅州古氏开基祖。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古成之生于惠州府河源县古岭村。
古成之,字亚奭,人称紫虚先生,河源老回龙古岭人,宋端拱元年(988年)进士,为同科28人之一,时称二十八宿,成为宋朝以来广东第一位中进士者,被誉为“岭南首第”。古成之也是河源唯一被收进《中国名人大辞典》一书的全国知名人物。他勤政爱民,兴教助弱,赢得了当地百姓的好评。古成之还是著名诗人,他的诗作曾获得苏东坡很高的赞誉,苏东坡谪居惠州期间,还曾写过一首古风祭奠他:“越子古成之,……遗像似李白,一奠临江觞。”
古成之人物生平
古成之(947-1007),字亚爽【奭shi】,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古成之生于惠州府河源县古岭村。他曾在罗浮山隐居读书10多年,“力学不怠,淹贯群籍”,文誉传四方。宋太宗雍熙元年(984年),广南东路推荐一人上京考试,他被选中,书面考试,他考第二名,在皇上召见唱名赐策前夕,嫉妒“广南人居其上”的张贺、刘师遒邀成之饮酒。暗中用哑药陷害,致使第二天清早,宋太宗召见唱名赐策时,成之不能说话,无法应试,“帝怒,命扶出之”。成之第一次考试落第。过了三年,即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他再举登第,中进士,同榜28人,他列19,这时他42岁。古成之中进士后,出任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元氏县尉。任职期间,显示出非凡的才能,工作成绩卓著,不久提任青州益都县(今山东益都)知县。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经选拨馆职的考试,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宋至道元年(995年)以朝官身份出任绵州(今四川绵阳)魏城县知县。宋咸平五年(1002年)朝庭又委派他以校书郎身份,任绵州(今四川绵竹)知县。古成之于公元1007年在任上去世,终年60岁,其事迹在《河源县志》、《惠州府志》、《广东通志》都有详细记载,四川、福建、广州、惠州、增城、新丰、梅县、五华、河源等地都有纪念古成之的遗物和遗迹,是本县历史上唯 一被收进《中国名人大辞典》一书的知名人物。
古成之轶事典故
古成之初任河北省真定府元氏县簿尉,以廉洁能干著称。后调任山东省青州府益都县知县,为政以惠爱为本,关心民间疾苦,政简刑清,百废俱兴。淳化三年(992),召试馆职,任秘书省校书郎。古成之广博的学识与卓越的政治才干得到枢密直学士张咏的器重。李顺继王小波之后又起兵反抗朝廷,张咏出任四川益州知府,极力举荐古成之任绵州魏城县令。朝廷命河州团练、使王继恩为西川招安使,领兵前往征讨李顺。王继恩率兵到达绵州时,绵州民众为避兵祸,溺死者甚众,满城上下,积骸如叠,令人心寒。幸免于难的老幼病残之辈,仓皇迁徙至别处,县城成为一片废墟。古成之到任后,安抚难民,招集流民,“运米以济饥,发药疗疾疫,经画有法,活人无数”。待事态稍为平定,即创立学校,动员大家受学;卖剑买牛,恢复耕作农桑。魏城混乱的局面大为改观,面貌焕然一新。
咸平五年(1002),四川叛乱又起,朝廷再次派刑部侍郎、枢密直学士张咏出任益州知府。张咏以古成之善于抚恤,勤政爱民,举荐他任汉州绵竹县令,协助治蜀。古成之在绵竹县任上,政绩如在魏城时。真宗皇帝曾谕张咏说:“得卿在蜀,联无西顾之忧。”而张咏治蜀的业绩,亦多得古成之之力。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九月十七日,古成之卒于四川绵竹县任所。
广东自唐朝以后,人文蔚起,堪称极盛。但历经五代十国之乱,南汉刘氏统治,文凤几绝。古成之矫矫出群,文章盖世,一鸣惊人。
古成之逝世后,祠祀于广州学宫,羊城(广州)、河源、惠州一带, 均建有倡南书院,以资纪念。今广州市中山四路有一古旧建筑,原为“古氏书院”,设有试馆,书院内悬清同治十年(1871)状元梁耀枢撰的“岭南首第”横匾,足见古成之首倡岭南文化的影响。
古成之史料记载
古成之自幼聪慧,苦读不倦。“时或吟咏以自适,出语惊人,文誉动四方。” “宋初干戈甫息,岭峤文风未振,每取士合一路以一人荐。”(光绪《嘉应州志》)“岭峤即指五岭。宋《选举志》规定:参加考试的学生,必先经过当地州府的考试,合格后始由州府送至京师,参加礼部考试,称为“发解”;待礼部考试合格,再参加皇帝亲试之殿试,合格方为及第。增城、河源均属于广南东路,群籍博览、文才震远近的古成之自然成了州府推荐的最佳人选。宋太宗雍熙元年(984),秋试开始,督府劝驾诗中有“寰中有道逢千载,岭外观光只一人”之句(光绪《嘉应州志》),足见古成之的荣耀。次年二月春试,古成之一举成名,有司(宋代行政组织名)奏以梁颖第一、古成之第二。岂料,以张贺、刘师道为首的北方学子嫉妒南方人的才华超越北人,便在传胪(即皇帝按甲第唱名传呼召见)前夜,邀成之夜饮以贺,暗地里将哑药置于酒食中。第二天胪唱开始,古成之却在皇帝面前口不能言,皇上怒其不恭,令人将他逐出殿外,然而又爱惜其才,便宣谕曰:“卿宜勉学,以图后举”。
端拱初(988年),古成之再次参试,朝廷放榜以程宿等二十八人为进士,所谓上应二十八宿。古成之排在十九。“宋兴,广州举进士者自成之始『志初”(光绪《嘉应州志》),成为宋朝以来广东第一位中进士者,被誉为附“岭南首第”。
古成之个人作品
古成之为官善治,其文章诗词亦堪称一枝独秀,为南粤首倡。著有《古成之文集》三卷;其精于易学,著有《删易注疏》十卷。清代吴檐庵编《广东文征》,宋代文章首列古成之的《汤泉记》。文曰:
过水北十余里,得白水山。 山行一里,得佛迹院,中涌二泉,其东,将所谓汤泉,其西,雪悦。二泉相去步武间,而创甚,殆不可酬。以西泉解之,然后调适可浴,意山之出二泉,专为浴者计坎?!或说炎州地酷热,故山谷多汤泉。或说地中出硫磺,水性即温。彼不闻南北临潼汤泉,乃在其西,炎州余水,未必皆然,即地性之说,固为失之。叫直且,水中,水不能温,则硫磺之论亦未为得。吾意温泉在天地间,自为一类,'受性本然,不必有物然后温也。凡物各求其类,而水性尤耿介,得其类,虽千里而伏流相通;非其类,则经过十字旁午而不相入。故二泉之 间,不能容寻丈,而炎凉特异,盖亦无足怪者。吹气为寒,吁气为温.而同出于一口,此其证也。临潼之水,在开元、天宝时最为知名,恩幸宠遇,震耀一时,然自是以来,是非口语亦纷纷矣。此泉出 自东南万里外,非山僧野叟支之所游息,则骚人迁客之所啸咏,宠辱何自而至矣。
这篇不过400字的不朽之作,将自己的性格溶入水性而自表,“得其类,虽千里而伏流相通;非其类,则经过十字旁午而不相入”。
除《汤泉记》外,广州五仙观内至今仍保留有古成之手书真迹草书宋碑《游羊城五仙观》诗两首。其他诗文散见于《粤诗搜逸》、 《岭南诗存》、 《粤东诗海》、《粤东文海》、《广东文征》、《古氏史志》等典籍中。其中《游天通真身塔》、《咏贪泉》、《怀石楼》、《思罗浮》、《闲咏》、《失题》、《七律》各一首。现录《思罗浮》一首:忆昔罗浮最上峰,当年曾此寄游踪。凭栏月色生沧海,散枕秋声入古松。采药静临幽涧洗,修书闲向白云封。红尘一下羁名利,不听山间午夜钟。
罗可群教授在《广东客家文学史》中评说粤东诗人时,首举古成之。在古成之仅存的诗词中,《咏贪泉》最具代表性。诗云:贤良知足辱,惟尔识贪名。一酌不惑性,千年依旧清。深涵秋汉色,冷浸古松声。珍重芳碑在,何人曾泪倾。
明代香山(今广东中山)黄文裕(正德庚辰科进士)读了古成之的诗后,盛赞“有凤骞霞举、脱略尘土之态,置诸唐律中,殆不可辨”。
威平元年(998),古成之与中书令吕蒙正同舟十余日,给吕蒙正留下“交好情笃、斯文重义”的深刻印象。
苏东坡谪居惠州期间,因钦慕古成之,曾到其出生地河源县城访贤揽胜,游览了河源乡人为纪念古成之登进士而修建的象宿楼,写下《咏象宿楼》诗:天高环列宿,地胜耸层楼。共羡凌云客,齐看折伎侍。姓名题雁塔,气象在瀛洲。故址徘徊处,萧萧碧玉秋。
诗人在诗中通过写景,抒发了对古成之的仰慕之情,如“共羡凌云客,齐看折伎俦。姓名题雁塔,气象在瀛洲”(唐李世民为网罗人才,作文学馆,以杜如晦、房玄龄等十八人为学士,号十八学士。在选中者,为天下所向慕,谓之“登瀛洲”)。“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黄庭坚句),他在《和陶杂诗》第八首中这样写道:南宋晚闻道,未肯化庚桑。陶顽铸强矿, 枉费尘与糠。越子古成之,韩生教休粮。参同得天钥,九锁启伯阳。鹅城见诸孙,贫苦我为伤。空余焦先室,不传元化方。遗像似李白,一奠临江筋。并撰赞语:如日月之绚彩,若美玉之无瑕,登宋进士,文藻联酶,一朝忽逢韩子,丹炉共养朱砂,竟飞升于蓬岛,乐逍遥于仙家,令望犹存,今古颂嘉。(《惠州府志》载:韩泳曾以仙术邀请古成之出道。)可见,苏轼对古成之文学才华名望有很高的评价。
古成之补充介绍
古成之(947-1007),字亚爽,原籍河源县回龙古岭人。后迁居增城县。他曾在罗浮山隐居读书10多年,“力学不怠,淹贯群籍”,文誉传四方。宋太宗雍熙元年(984年),广南东路推荐一人上京考试,他被选中,书面考试,他考第二名,在皇上召见唱名赐策前夕,嫉妒“广南人居其上”的张贺、刘师遒邀成之饮酒。暗中用哑药陷害,致使第二天清早,宋太宗召见唱名赐策时,成之不能说话,无法应试,“帝怒,命扶出之”。成之第一次考试落第。过了三年,即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他再举登第,中进士,同榜28人,他列19,这时他42岁。
古成之中进士后,出任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元氏县尉。任职期间,显示出非凡的才能,工作成绩卓著,不久提任青州益都县(今山东益都)知县。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经选拨馆职的考试,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宋至道元年(995年)以朝官身份出任绵州(今四川绵阳)魏城县知县。宋咸平五年(1002年)朝庭又委派他以较书郎身份,任绵州(今四川绵竹)知县。
古成之于公元1007年在任上去世,终年60岁,其事迹在河源县志、惠州府志、广东通志都有详细记载,四川、福建、广州、惠州、增城、新丰、梅县、五华、河源等地都有纪念古成之的遗物和遗迹,是本县历史上唯一被收进《中国名人大辞典》一书的知名人物。
新回龙镇 新回龙镇位于东源县西境,新丰江水库西南边陲,东经114°32’,北纬23°42’,东与新港毗邻,南与龙门、博罗交界,西连新丰,北接锡场,距市区18.2公里;区域总面积38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36万亩,水域面积21.2万亩,耕地面积4623亩;下辖13个村民委员会,1996户10169人;墟镇面积0.3平方公里;建有文化活动中心1个和文化广场1个,初级中学……
“古成之”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