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广东省名人>江门市名人>开平市名人

邓荫南

邓荫南人物照片

开平名人邓荫南介绍

中华民国总统府参议、内政部农务局局长

邓荫南(1846-1923),原名松盛,字有相、荫南,排行三,又称邓三,广东省开平县人。平公学堂及檀香山华文学院开肄业。早年到檀香山谋生,后经营农场和蔗园,成为当地的富商。性情慷慨,乐于助人,深得华侨和当地土人敬重,与孙眉交往甚密。1894年与孙中山见面。加入兴中会。次年变卖家财充革命经费,回国参与筹划广州起义,失败后避居澳门。1898年与宫崎寅藏等在广州设东亚同文会,以为继续开展革命活动的掩护。同年协助陈少白在香港创办《中国日报》。

邓荫南人物生平

1900年在广州策应惠州起义,委为民军总司令。后协助史坚如刺谋两广总督德寿,失败后隐居新界。1902年与洪全福谋广州起义,事泄失败后隐居。同盟会成立后,按孙中山嘱咐,在香港发展组织,筹款支援西南边境和黄花岗起义。1911年在新安(今宝安)组织民军响应武昌起义,任新安民军监督、开平民团总长。1912年底任稽勋局名誉审议。后参加讨袁、护法、逐莫(莫荣新)诸役军事活动。1917年任海陆军大元帅府参议。1917年9月任陆海军大元帅府军事委员会委员。1921年任中华民国总统府参议、内政部农务局局长、东莞县县长、开平县县长。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曾举兵开平声援,筹款资助孙中山讨伐陈炯明。1923年2月5日在澳门病逝。孙追授为陆军上将,给银1000元治丧;为遗像题词:“爱国以命,爱党以诚。家不惶顾,老而弥贞。”并下令在广州东郊大宝岗(今先烈南路)青龙坊安葬遗体,亲题“陆军上将邓荫南之墓”。 1929年1月,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上将。遗著编入《荫南文存》。

邓荫南补充介绍

  邓荫南(1846~1923),名松盛,字荫南、有相。广东开平县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早年赴檀香山经营农场,后又开办糖厂。由于经营得法,成为当地著名富商。

  光绪二十年(1894),孙中山赴檀香山成立兴中会。邓荫南被选为8 个值理之一。他曾对孙中山说:“我生平喜猎,枪法甚准,能以身后射击飞鸟,百无一失,又有自制0、 ,大可以回国参加革命工作,一显身手。”又说:“本人愿以全部资产赞助革命事业,作为倡导。”并立即将垦殖场、糖厂等变卖,所得款项全部捐赠。之后檀香山侨胞捐

  赠热情迅速增长,会员人数也大大增加。

  光绪二十一年,邓荫南随孙中山去香港,筹建兴中会总部。同年二月二十一日兴中会总部成立,会址设在香港中环士丹顿路13 号,取名“乾亨行”。总部成立后,邓荫南又协助孙中山在广州等地建立分会。十月二十六日(乙未年重阳节),在孙中山领导下发动武装起义,邓荫南是起义指挥部的主要骨干。起义失败后,邓荫南-秘密离穗,匿居澳门。

  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上旬,邓荫南得知惠州起义告捷,欲举义旗响应,奈 未到,无法实现。惠州起义失败,史坚如等人激于义愤,决定暗杀清督德寿。邓荫南与史坚如从香港将0运回广州,在巡抚衙门附近居室掘地道直达德寿居室下方,用大铁桶将0装好,点燃引线后出室外,听到巨响,德寿却没死,史坚如则被捕杀。在清廷悬赏追捕下,邓荫南匿居于香港九龙青山,以经营农场作为革命活动基地,并与孙中山保持密切联系,农场成了革命同志的接待站。光绪三十一年同盟会成立,邓荫南即与兴中会骨干一起加入同盟会。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辛亥革命胜利。邓荫南不顾年高体弱,积极投入光复广东的斗争。他召集黄大汉等人,组织民军向新安县城进军,并亲临指挥,几经交锋,终于光复了新安县城。广东光复后,军政府任命邓荫南为新安民军监督。后回到家乡开平县任民团总长。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但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去,邓荫南愤而辞去所任职务。

  民国2年(1913),孙中山起兵讨袁,邓荫南在广东直接参予讨龙济光的军事活动。1921年孙中山当选非常大总统,邓荫南被委任为石龙厘厂总办、-咨议、内政部农场局局长、开平县县长等职。

  1922年,陈炯明叛变,孙中山-登上永丰舰。邓荫南立即在开平举兵讨伐陈炯明,并以个人所有,凑成万元送到舰上,供孙中山讨逆。孙中山离粤赴沪,邓荫南赶到上海谒见孙中山,受到孙中山的极大称赞。为了革命事业,邓荫南又受孙中山之命避居澳门,以图将来。然而由于忧愤过度,终于一病不起,于1923 年2 月5 日在澳门逝世。

  孙中山在上海闻噩耗后,面对邓荫南遗像,亲笔题词:“爱国以命,爱党以诚,家不迢顾,老而弥贞,戴瞻遗像,犹怀友声。”第二年,国民政府将邓荫南的遗体由澳门运回广州安葬。1929 年6 月,檀香山华侨发起募捐,重修墓园。1981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又对墓园进行了修葺。

  “邓荫南”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