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广东省名人>湛江市名人>雷州市名人

陈文玉

陈文玉人物照片

雷州名人陈文玉介绍

南粤先贤
唐代雷州刺史

陈文玉(即雷祖,也称雷王、雷神),雷州人,唐贞观五年出任雷州首任刺史。任职期间,励精图治,使雷州半岛人民安居乐业,对唐王朝亦有“立我边疆,宁找黎庶”之汗马功劳。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他上奏请求改合州为雷州并沿用,十六年(公元642年)陈文玉谢世第四年,唐太宗李世民下令于雷州城西六里锋为陈文玉立庙,并特降诏敕,大加褒奖:一褒“养晦数十年,恶事非君”;二奖,“受父母邦,德政彰明”。

陈文玉个人简介

陈文玉(570 -638),广东雷州市人。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为合州(今雷州)刺史。在职八年,奏准改“合州”为“雷州”,课人民间,安抚黎苗谣寮诸族与汉族人民和睦相处,推行善政、方便人民,使老百姓安居乐业,对雷川半岛的开发有所贡献,对唐王朝有“立我边疆,宁找黎庶”之汗马功劳。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陈文玉谢世第四年,唐太宗于郡西六里锋为陈文玉立庙,并特降诏敕,大加褒奖:一褒“养晦数十年,恶事非君”;二奖,‘受父母邦,德政彰明”。

陈文玉民间传说

民间传说陈文玉是一位半神半人式的充满神奇色彩的英雄人物——陈太建年间,古台州城西南五里白皖村有一村民,名日陈鉷,以捕猎为生,家中养有一只九耳异犬,每次出猎皆卜犬耳,所捕猎物与犬耳所动相应。一日九耳齐动,陈氏日:“今必大获矣!”便邀其邻居十余人,同往州北之乌仑山。山中荆丛密绕,犬自早晨吠至太阳落山,无一兽出。猎人奇之,伐木而视,见猎犬从地里挖出一大卵,陈氏不知为何物,便抱回家中。次早,乌云密布,雷电交加。陈氏大恐,便置卵于庭中,忽然卵为霹雳所开,跳出一男孩,两掌有文,左曰“雷”,右曰“州”。陈氏将男孩禀明州官,官收卵壳寄库,男孩交陈氏养育,取名陈文玉。文玉聪颖过人,勤学不辍。长大后,功力绝伦,武艺盖世,文武兼备,屡受荐举,文玉却以双亲年老为辞,拒不当官。曾自谓曰:“‘侍君不能侍亲’,愿问寝视善,以乐父母余年。”陈氏夫妇享年百十有三,相继殁于唐贞观二年。文玉为之守墓三载。

唐贞观年间,南合州境内居有黎、瑶、壮、察、侗、苗等少数民族。唐王朝为了稳定边疆,便启用土著陈文玉出任本州刺史。

陈文玉任职期间,精察吏治,巡访境内,消民疾苦,政教并行,使人民安居乐业,民皆富庶,风俗大变。在施行德政之余,文玉深感本州乃天南重地,四海有事,兵家必争,为使黎庶安宁,便大修城池,公款不足则自捐薪俸,不费民财,并具疏把古合州改名雷州。雷州之名乃始于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而沿用。

唐贞观十二年正月十五日,正当城工告竣,文武僚属欢欣巡城之际,文玉却生两翅,白日升天。百官见状,伏地而拜,文玉终年68岁。为了纪念这一个德政昭彰的地方官,郡民于州城西南五里英榜山立祠以祀,尊陈文玉为雷祖,称为“雷祖祠”。

陈文玉补充介绍

  陈文玉(570~638),齐康县(今海康县)榜山村人。雷州首任刺史,被尊为“雷祖”。

  文玉于南北朝陈太建二年(570年)出生在一个狩猎之家,少时生得貌相超群,明敏而健壮;年长又涉猎书传,具有过人的才智和武功,在“土著”人中享有崇高威望。陈、隋之世,他屡被荐举,都以双亲年老为由拒不出仕。

  隋末,天下大乱,地处天南海角的雷州半岛寇盗蜂起,生灵涂炭。加之境内黎、瑶、僮、苗、侗、僚各族,又时起生事,地方的-严重。隋亡唐兴,举国祗定,而雷州半岛依然动荡不安,民不聊生。唐王朝不断遣派州县之官前来,但都举步维艰,难施其政。唐贞观五年(631年)唐王朝荐辟熟谙地方情况又素孚众望的陈文玉为本州刺史。陈文玉考虑到地方安宁和人民疾苦,出任东合州的刺史。在职期间,为政清明,精察吏治,经常巡视境内,了解民情,关心庶民疾苦,调解民族之间矛盾,使州内各族和睦相处。不久,寇盗远遁,峒落心归,境内“民皆富庶”,“风俗丕变”。唐贞观八年(634年),陈文玉疏请唐王朝改东合州为雷州,建造郡城。从此结束自南北朝以来州名屡变的状况,“雷州”之名代代相因,沿用至今。

  贞观十二年(638年),州城竣工之时,陈文玉与僚属登城视察,不幸溘然与世长辞,享年69岁。雷州人民为纪念他安定地方、团结各族、开发雷州半岛的丰功伟绩,建祠以祀,称“雷祖祠”。历代王朝也一再加官封衔,表彰其功德。贞观十六年,唐太宗李世民曾特降诏书加以褒奖,并徙其祠于城西南。后梁乾化二年(912年)郡人再度改建其祠于城南八里之英山(今白院村)。今该祠已开辟为雷祖祠旅游风景区。

  “陈文玉”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