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福建省名人>龙岩市名人>新罗区名人

张旭高

暂无张旭高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新罗名人张旭高介绍

福建省龙岩县籍烈士

张旭高(1903―1944),又名张昭明,字问鸥,福建省龙岩县曹溪乡人,菲律宾侨领。1924年在集美学校参加学生运动,随后就读于广州中山大学、上海大学。1926年底北伐军入闽后辍学回龙岩参加革命,任岩平宁(龙岩、漳平、宁洋)政治监察署专员,组织国民革命运动。

张旭高生平事迹

张旭高,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生。民国13年(1924),在集美学校参加组织龙岩留学集美学生会和新龙岩季刊社,出版《新龙岩》刊物。在反对学校当局专制的学潮中,被推为学生代表,与学校谈判革新意见。毕业后,就读于广州中山大学、上海大学。

民国15年底,北伐军入闽后辍学回岩,被荐任岩平宁政治监察署专员,组织国民革命运动,团结国民党左派。翌年4月1日在郭滴人等共产党人支持配合下召开各界代表联席会议,经激烈斗争,通过了实行二五减租,对半减息。会后组织实施,一面派员深入基层广泛宣传,一面发榜各县,发动群众申冤上诉,并亲自往漳平、宁洋巡视。在漳平,下令扣押贪赃枉法、民愤极大的收捐员麻皮成,判其二年徒刑。

龙岩“4·15”政变后,遭通缉,转至漳厦,加入共产党,担任平和县委书记。平和暴动失利后,转去上海。民国19年南渡菲律宾,当过工厂秘书、中学训育主任兼史地教师。民国21年后,在菲律宾马尼拉巴西中华中学和南洋中学执教,向学生传播革命思想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介绍不少学生回延安参加革命。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四处奔走,宣传推动抗日。倡导组织华侨文化界抗日救国会(后改称文化救亡协会),设立青年战时服务团,创办抗战图书馆、国难夜校,逐周举行抗日宣传大会,在华侨界掀起抗日高潮。为争取国际支持,举行中外记者座谈会,揭露日本侵略军的罪行,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活动。

民国31年1月,马尼拉沦陷,旭高隐居乡间,仍为抗日游击队递送消息,筹集经费。次年9月,在一次“清乡”中被日军俘获,张秘密托信给夫人说:“情形无可挽回,吾死必矣,幸为转告来年往返各知交,万一吾被指认,唯有一死,决不牵累他人,故各人不必惊慌,也不必迁移住地……”后由于未被指认出而获释。民国33年(1944)1月再次被捕,不屈,同年被日军暗杀。抗战胜利后,华侨和当地人民在马尼拉市单独为他建立纪念碑。

张旭高烈士简介

张旭高(1903―1944),又名张昭明,字问鸥,福建省龙岩县曹溪乡董邦村人。菲律宾侨领。1924年在集美学校参加学生运动,随后就读于广州中山大学、上海大学。1926年底北伐军入闽后辍学回龙岩参加革命,任岩平宁(龙岩、漳平、宁洋)政治监察署专员,组织国民革命运动。在中共龙岩县总支委员会支持下,开办岩平宁宣传人员养成所,培训农民运动骨干,亲任所长兼教员。1927年4月1日在共产党人支持下召开各界代表联席会议,通过了二五减租、对半减息;提高工人地位,保护工人权益;提倡婚姻自主,禁养童养媳,禁止纳妾;破除封建迷信;禁赌、禁娼、禁鸦片等决议,并组织实施。龙岩“4·15”反革命政变后遭到通缉,转至漳州、厦门加入共产党,担任平和县委书记。

1929年组织领导平和暴动。暴动失利后转去上海。1930年南渡菲律宾,当过工厂秘书、中学训育主任兼史地教师。1932年后在马尼拉巴西中华中学和南洋中学执教,向学生传播革命思想和爱国主义教育。抗日战争爆发后,倡导组织华侨文化界抗日救国会(后改称文化救亡协会),设立青年战时服务团,介绍不少学生回延安参加革命;亲率中外记者考察团回国,深入抗战前线,收集大量资料和照片,撰写许多反映中国战地实况的新闻报道。1942年1月马尼拉沦陷后隐居乡间,仍为抗日游击队递送消息,筹集经费。1943年9月曾被日军俘获,因未暴露身份而获释。1944年1月再次被捕,随即被日军暗杀。抗日战争胜利后,华侨和当地人民在马尼拉市单独为他建立纪念碑。

张旭高人生历程

清朝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生。小时曾在私塾和白土桐冈学校读书,后考入集美学校师范部。他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和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经常阅读《新青年》等进步报刊。1924年春夏间,他和40多位同乡同学组织“龙岩留学集美学生会”,出版会刊《到民间去》,批评当局对学生的专制管理并提出革新意见。不久,参与领导集美学潮,被推选为岩籍学生代表,同学校负责人谈判,要求取消禁锢学生思想、限制学生活动的陈规陋章。毕业后,先后进入中山大学、上海大学求学。

1926年冬,国民革命军东路军北阀入闽,赶走北洋军阀周荫人部。次年1月,旭高经国民党福建省党部主任委员詹调元委派,离沪返岩,出任(龙)岩(漳)平宁(洋)政治监察专员。他取得中共龙岩县支部的支持,团结国民党左派力量,在龙岩州所属三县范围内轰轰烈烈开展国民革命运动,举办了“岩平宁宣传人员养成所”,培训农民运动骨干,召开工、农、商、学、妇女代表联席会议,通过限制封建剥削,实行“二五”减租,对半减息,废除不合理的学徙制度,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主,禁止纳妾,禁赌禁娼禁吸鸦片等决议,向土豪劣绅开展斗争,下令拘押曾得曹锟贿选总统款5000大洋的龙岩籍国会议员连贤基;缉捕贪赃枉法的税捐员麻皮成并判处其两年半徒刑。不久,龙岩国民党右派勾结封建势力,步蒋介石上海“四一二”政变后尘,发动反革命政变,岩平宁政治监察署遭捣毁,一批共产党员和工农运动领导人被残杀,旭高被迫逃离龙岩到漳州、厦门,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去上海,1930年秋赴菲律宾。

到菲律宾之后,旭高曾任宿务中学训育主任、巴西中学校长;后与杨静桐等创办南洋中学,在校内设成人夜校,吸收店员入夜校学习。1936年组织“华侨文化界抗日救国会”。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在华侨社会中推动抗日救国运动,创办抗战图书馆和国难夜校,组织青年战时服务团,率领中外记者战地考察团回国考察,为菲岛报刊提供大量中国抗日战争新闻。1942年1月,日本侵略军攻占菲律宾马尼拉,他与家人避居六干省竹乡一个做银匠的菲律宾共产党员家中;4月,迁居黎刹省吗拉闷社。他不断筹集经费,提供情报,支持游击队抗日。1944年1月12日晚上,日本宪兵队突然包围他的住所,将他捕去,囚于福山地也哥宪兵司令部,施以酷型。1944年,同盟国军队节节反攻,日军在菲岛作垂死挣扎,大批抗日志士惨遭杀害,抛尸灭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菲律宾华侨和菲国人民,遍找旭高,不知下落,断定他已被日军杀害,便在马尼拉市为他建立纪念碑,尊他为华侨抗日烈士。

张旭高补充介绍

  张旭高(1903~1944年),又名昭明,字问鸥,曹溪乡董邦村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生。民国13年(1924),在集美学校参加组织龙岩留学集美学生会和新龙岩季刊社,出版《新龙岩》刊物。在反对学校当局-的-中,被推为学生代表,与学校谈判革新意见。毕业后,就读于广州中山大学、上海大学。民国15年底,北伐军入闽后辍学回岩,被荐任岩平宁政治监察署专员,组织国民革命运动,团结国民党左派,在中共龙岩县总支委员会支持下,开办岩平宁宣传人员养成所,培训农-动骨干,亲任所长兼教员。翌年4月1日在郭滴人等共产党人支持配合下召开各界代表联席会议,经激烈斗争,通过了实行二五减租,对半减息;提高工人地位,保护工-益;提倡婚姻自主,禁养童养媳,禁止纳妾;破除封建迷信;禁, 、禁娼、禁鸦片等决议。会后组织实施,一面派员深入基层广泛宣传,一面发榜各县,发动群众-上诉,并亲自往漳平、宁洋巡视。在漳平,下令扣押贪赃枉法、民愤极大的收捐员麻皮成,判其二年徒刑。

  龙岩“4·15”政变后,遭通缉,转至漳厦,加入共产党,担任平和县委书记。平和-失利后,转去上海。民国19年南渡菲律宾,当过工厂秘书、中学训育主任兼史地教师。民国21年后,在菲律宾马尼拉巴西中华中学和南洋中学执教,向学生传播革命思想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介绍不少学生回延安参加革命。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四处奔走,宣传推动抗日。倡导组织华侨文化界抗日救国会(后改称文化救亡协会),设立青年战时服务团,创办抗战图书馆、国难夜校,逐周举行抗日宣传大会,在华侨界掀起抗日0。为争取国际支持,举行中外记者座谈会,揭露日本侵略军的罪行,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活动;亲率中外记者考察团回国,深入抗战前线,收集大量资料和照片,撰写许多反映中国战地实况的新闻报道。

  民国31年1月,马尼拉沦陷,旭高隐居乡间,仍为抗日游击队递送消息,筹集经费。次年9月,在一次“清乡”中被日军俘获,张秘密托信给夫人说:“情形无可挽回,吾死必矣,幸为转告来年往返各知交,万一吾被指认,唯有一死,决不牵累他人,故各人不必惊慌,也不必迁移住地……”后由于未被指认出而获释。民国33年(1944)1月再次被捕,不屈,同年被日军暗杀。抗战胜利后,华侨和当地人民在马尼拉市单独为他建立纪念碑。

  董邦村 董邦村位于曹溪镇东南部,距集镇中心3公里,属龙岩中心城市规划区内的平原村,是革命基点村。全村188户,567人,1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党员29人,其中女党员5人。全村总面积3100亩,其中耕地440亩,林地1285亩,人均耕地0.9亩。董邦村按照建核心、抓中心、聚民心的工作思路,群策群力,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农民开始走上小康之路。2003年,村……

  “张旭高”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