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福建省名人>福州市名人>仓山区名人

张经

张经人物照片

仓山名人张经介绍

明朝中期抗倭将领民族英雄。
明朝兵部尚书

张经(1492年—1555年10月29日),字廷彝,号半洲,福建候官县(今福建福州)洪塘乡人。明朝中期抗倭将领、民族英雄。

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授嘉兴知县。嘉靖十六年(1537年)进授为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以镇压广西大藤峡瑶民起义有功,进兵部左侍郎。不久与毛伯温定计抚定安南国,进右都御史。之后平息思恩九土司及琼州黎民起义,再进为兵部尚书。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起为南京户部尚书,后改任兵部。次年五月,明廷以东南倭寇猖獗,命张经总督江南、江北、浙江、山东、福建、湖广诸军,专办讨倭,便宜行事。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五月初一日,张经获王江泾大捷,杀敌一千九百八十多人,为抗倭以来第一战功。而严嵩的亲信赵文华,为攘夺其功,竟在张经报捷之前秘密上疏,说王江泾之战是他督师出战的结果,同时诬陷张经。首辅严嵩即禀报嘉靖帝,嘉靖帝大怒。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五月十六日,嘉靖帝下诏逮捕张经。同年十月二十九日,与李天宠、杨继盛一起被斩于西市。隆庆初年复官,追谥襄敏,著有《张半斋稿》。

张经人物生平

早年官途

弘治五年(1492年),张经出生,父亲张海,家贫而孤,随母蔡氏回外家;外家无后,张海和张经都袭用蔡姓,张经及第成名后,才恢复张姓。 张经自幼勤读经史,长大后体貌魁伟,具文才武略。正德十二年(1517年)进士,任浙江嘉兴知县。

嘉靖四年(1525年),入京任吏科给事中,后升太仆寺卿、右副都御史、协办都察院事。张经秉性刚直,不畏权贵。兵部尚书金献民接受宁夏总兵种放的贿赂,张经带领同官提出弹劾,金献民因而告病辞职;河南巡抚潘埙匿灾情不报,也被张经弹劾去职。明代锦衣卫和东、西厂是专门侦察官民言行的特务机构,官校们挟势勒索,大为民害。张经上疏指出他们的所作所为十分猖獗,建议予以撤除,为世宗嘉靖帝所采纳 。

安定两广

嘉靖十六年(1537年),由于徭役的频繁和汉官的勒索,以侯公丁为首的瑶族武装占据罗滩,攻城杀官。朝廷命张经任两广总督,总督两广军务。

张经与御史邹尧臣等筹划前去围剿叛乱,把军事全都派给副使翁万达,诱使侯公丁中计被抓。参议田汝成请求乘势进讨叛匪。命副总兵张经率领三万五千人为左军,翁万达为监军,指挥王良辅等六员大将分六道进军会师南宁;都指挥高乾率领一万六千人为右军,副使梁廷振为监军,指挥马文杰等四员大将分四道进军会师宾州,抵达叛匪巢穴之后夹击。叛匪被击败之后向东逃奔林峒去了。王良辅等率兵出击阻拦,叛匪被破中断,再次向西回奔,明军趁势斩首一千二百余级。叛逃到东面的叛匪躲进了罗运山,翁万达等人率军前去攻打。又传书右军沿江东进,绕到叛匪的背面。叛匪用巨大的树木砍下阻塞关隘入口,在地下布满了蒺藜,埋伏起来射出毒镖,并且把石块放在树上,遇到紧急情况就撼动大树,石块全都会掉下来,明军破解了叛匪的这些计策。右军延误了日程,导致田州的土酋卢受放了叛匪离开。

明军在此战中俘获叛匪四百五十人,招降的人有二千九百多人。当地的土人说,祖祖辈辈在这里居住已经八世了,从来没听说官军有到这里剿匪的。向朝廷奏捷之后,张经被进为左侍郎,加秩一级。

累有军功

在镇压了两广的瑶族叛匪之后不久,安南国相莫登庸杀其王自立,致使内乱不息,长期不向明政府进贡,且又侵占明朝边境土地。明政府决定兴师问罪,派原总督宣大、山西军务的毛伯温到广西,与张经会商进兵。廉州知府张岳和广西副使翁万达相继进言,认为安南正忙于战事,没有工夫前来请贡,并不是有意怠慢明朝上国的;况且远征安南劳师糜饷,这不是一条上策,应该想法子震慑他们让他们不敢不听从号令。张经和毛伯温采纳他们的建议,一面用重兵压境威慑,一面派张岳入安南,晓以利害。最终,莫登庸权衡利害关系,向明朝谢罪,避免了一场战祸。

副使张瑶等讨伐马平瑶族的叛乱屡屡失败,于是嘉靖帝怪罪张瑶而起用张经。给事中周怡弹劾张经,张经于是乞求免职,嘉靖帝不准许。后来因为丁忧而罢官归乡,丁忧完成之后起用他为三边总督。此时,给事中刘起宗上书弹劾张经在两广的时候参见克扣官兵的饷银,所以明廷取消了之前的任命。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张经又被起用为南京户部尚书,之后改为兵部。

大败倭寇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五月,朝议以倭寇猖獗,应要设总督大臣,命张经解除之前的职务,总督江南、江北、浙江、山东、福建、湖广各省的兵马,便宜行事。于是张经征召了两广的狼土兵为之听用。同年十一月,明廷听用兵科所言讲张经改任为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专办讨贼的事务。

张经初到任时,因各将位崇气骄,与倭寇作战屡次失败。世宗下令罢免屠大山应天巡抚职,张经因负连带责任,改为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代替屠大山负责当地防务。当时,倭寇两万多人盘踞浙江柘林川沙堡,且人数愈聚愈多。张经每日选将练兵,准备等俍兵齐集,一举尽歼倭寇。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春,倭寇进犯乍浦、海宁,攻破崇德,转掠浙西。江南百姓长期受倭寇侵犯,纷纷责怪张经按兵不动,纵容倭寇。世宗闻知,大为恼怒,限期要张经进剿。这时,权相严嵩的干儿子、兵部侍郎赵文华巡海督师到浙江,催促张经进兵。赵文华自恃与严嵩关系特殊,对张经颐指气使,又向张经索贿白银两万两,张经以自己位望在赵文华之上,不买其账,因而激怒赵文华。适值倭寇四出劫掠,赵文华督战更急。张经回复他说:“倭寇十分狡猾而且人数众多,等到援兵到达之后再进击倭寇,才能保证万全。”但是赵文华认为张经瞧不起自己,极为恼怒,便伙同浙江按察使胡宗宪上疏弹劾张经糜饷殃民,并且害怕敌人贻误战机。

赵文华刚上疏不久,永顺、保靖的狼兵即开到,在石塘湾打一胜仗。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五月初一日,倭寇数千人突然从水陆两途进犯嘉兴。张经分遣参将卢镗带领保靖俍兵、总兵俞大猷带领永顺狼兵由泖湖向平望急进,参将汤克宽带领水师从中路楔入,合战于王江泾。激战数日,倭寇大败,被杀死1900多人,烧死和堕水溺毙者不计其数,取得东南抗倭以来最辉煌的胜利。

冤屈被杀

浙江取得大捷同时,嘉靖帝看到赵文华的奏疏却下诏逮捕张经。浙江捷报传到北京,给事中李用敬、闻望云陈奏:“军队取得大捷,倭寇的嚣张气焰被遏制住,此时不宜更换主帅。请召回锦衣使者。”嘉靖帝认为李用敬、闻望云与张经结党回护,将二人施以廷杖后削职为民,仍把张经逮捕到京下狱。

嘉靖帝想弄清浙江大捷的真相,于是问到严嵩。严嵩却颠倒黑白,称:“徐阶、李本浙江人,都说张经养寇不战,完全是赵文华、胡宗宪在一起谋划进剿,张经是冒功请赏。”廷讯时,张经向嘉靖帝陈述这次歼灭倭寇的经过,并指出:自任总督以来,先后斩杀和生俘倭寇共达5000人之多。但嘉靖帝还是听信严嵩的谗言,于当年十月冤杀张经。张经有功反遭诛戮,天下人都为其鸣不平。

隆庆初年,张经之孙张懋爵上疏鸣冤,朝廷乃恢复张经官职,赐祭葬,追谥“襄敏”,并给予后代袭封官职的恩典。

张经史籍记载

《明史·卷二百五·列传第九十三》

张经人物评价

《明史》:张经功不赏,而以冤戮,稔倭毒而助之攻,东南涂炭数十年。谗贼之罪,可胜诛哉!

蔡东藩:至张经继任,虽傲然自大,不无可訾,然王江泾一役,斩馘至二千级,当时推为第一胜仗,要不得谓非经之功。

谷应泰:倭患愈剧,张经再出。经以功在铜柱,因而偃蹇凌轹,度亦自大匹夫耳。然视事一月,指挥群帅。王江泾之捷,贼兵宵遁。史称其兵骄将悍,或亦谗人之蜚语,狱吏之深文也。

梅毅《大明朝的另类历史》:张经所指挥的王江泾大捷,其实给予了倭寇沉重打击。正是由于严嵩、赵文华一伙人的背后拆台,加上张经死后入江、浙一带的狼兵、土兵不听调遣,倭患逐渐转剧。

张经个人作品

著作

今存《半洲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诗词

福州于山下报恩定光多宝塔,俗称白塔。在青砖矗立的墙壁上,留下张经一首七律诗:

燕王本意筑金台, 只谓能收济世才。

何事荆轲终远去, 空怜乐毅不归来。

平沙古嶂河山在, 落日鸣琴草木哀。

三辅云晴瞻北极, 九重宫阙自天开。

在福州守孝期间,张经还热心教育事业,撰写了《四门学碑记》。此书现今碑存于于山碑廊。

张经后世纪念

故居

张经故居里面是左右对称的花厅和主房,再到后花园,整体结构是一个三进左右花厅的深宅大院。初建时的张经故居的面积约在4000平方米。故居内的房子都已年久失修,一些板屋发生倾斜,还有一些板屋用木板支撑着。这处如今已有400至500年历史的名人故居,曾在1991年1月20日被福州市政府挂牌保护。

地名纪念

福州人民为纪念张经抗倭功绩,将其寓宅所在处改称“半洲街”,又在洪塘山麓建祠纪念。

张经墓

张经墓在鼓楼区洪山镇洪塘芋坑山,墓前旧有“东南战功第一”石碑。

张经补充介绍

  张经,字廷彝,号半洲,福建侯官(今福州市)洪塘乡人,明朝中期抗倭将领、民族英雄。明弘治五年(1492年)出生。父亲张海,家贫而孤,随母蔡氏回外家;外家无后,张海和张经都袭用蔡姓。张经及第成名后,才恢复张姓。

  张经自幼勤读经史,长大后体貌魁伟,具文才武略。正德十二年(1517年),进士及第,任浙江嘉兴知县。嘉靖四年(1525年),入京任吏科给事中,后升太仆寺卿、右副都御史、协办都察院事。张经秉性刚直,不畏权贵。兵部尚书金献民接受宁夏总兵种放的贿赂,张经带领同官提出弹劾,金献民因而告病辞职;河南巡抚潘埙匿灾情不报,也被张经弹劾去职。明代锦衣卫和东、西厂是专门侦察官民言行的-,官校们挟势0,大为民害。张经上疏指出,此辈“譬则虎狼蛇虺,遇者无不毒噬”,建议予以撤除,为世宗所采纳。

  西南地区苗、瑶、壮等众多少数民族聚居,明政府采取“改土归流”政策,逐步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由于汉官0,徭役频繁,常常引起少数民族武装反抗。特别是广西大藤峡地区(今桂平县东北)的瑶族,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就爆发反对“衣食租税”和反抗汉族地主、卫所军官的武装-。明政府屡次派兵镇压,还是此伏彼起。嘉靖十六年(1537年),以侯公丁为首的瑶族武装占据罗滩,攻城杀官。世宗见事态严重,任命张经总督两广军务。张经一到广西,即与御史邹尧臣定计,诱擒侯公丁,并乘胜分兵两路,直趋罗滩,摧毁其根据地,继而尾追瑶族队伍到林峒以东,把他们从中截断。向西逃遁的瑶兵被杀1300人;大部分向东逃避,进入罗运山,拒险继续抵抗。张经又派翁万达移师攻打,生擒400多人,投降者2900多人。世宗以张经镇压瑶民反抗有功,升之为兵部左侍郎,进秩一级。

  这时,安南国相莫登庸杀其王自立,致使内乱不息,长期不向明政府进贡,且又侵占中国边境土地。明政府决定兴师问罪,派原总督宣大、山西军务的毛伯温到广西,与张经会商进兵。廉州知府张岳和广西副使翁万达相继进言,认为安南“日事干戈,无暇请贡,非胆敢阻兵拒险抗上国”;远征安南则劳师糜饷,实非上策,应该“慑之使不敢不从”。张经和毛伯温采纳他们的建议,一面用重兵压境威慑,一面派张岳入安南,晓以利害。最终,莫登庸权衡利害关系,向明朝谢罪,避免了一场战祸。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由日本浪人、武士及不法商人纠合而成的倭寇,因有内奸汪直、徐海等的0,在中国沿海地区大肆杀掠。明政府为抵御倭寇,特在沿海设置总督大臣,并征召广西僮人俍兵前来参战。朝廷以张经“曾平瑶乱”,在少数民族中有威望,特调派其总督江南、江北、浙江、山东、福建、湖广诸军。张经初到任时,因各将位崇气骄,与倭寇作战屡次失败。世宗下令罢免屠大山应天巡抚职,张经因负连带责任,改为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代替屠大山负责当地防务。当时,倭寇两万多人盘踞浙江柘林川沙堡,且人数愈聚愈多。张经每日选将练兵,准备等俍兵齐集,一举尽歼倭寇。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春,倭寇进犯乍浦、海宁,攻破崇德,转掠浙西。江南百姓长期受倭寇侵犯,纷纷责怪张经按兵不动,纵容倭寇。世宗闻知,大为恼怒,限期要张经进剿。这时,权相严嵩的干儿子、兵部侍郎赵文华巡海督师到浙江,催促张经进兵。赵文华自恃与严嵩关系特殊,对张经颐指气使,又向张经索贿白银2万两,张经以自己位望在赵文华之上,不买其账,因而激怒赵文华。适值倭寇四出劫掠,赵文华督战更急。张经答以:“贼狡且众,待永、保兵至来攻,庶万全。”赵文华认为张经瞧不起自己,极为恼怒,便伙同浙江按察使胡宗宪疏劾张经:“糜饷殃民,畏贼失机。”

  赵文华刚上疏,永顺、保靖的俍兵即开到,在石塘湾打一胜仗。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五月初一日,倭寇数千人突然从水陆两途进犯嘉兴。张经分遣参将卢镗带领保靖俍兵、总兵俞大猷带领永顺俍兵由泖湖向平望急进,参将汤克宽带领水师从中路楔入,合战于王江泾。激战数日,倭寇大败,被杀死1900多人,烧死和堕水溺毙者不计其数,取得东南抗倭以来最辉煌的胜利。

  浙江取得大捷同时,世宗看到赵文华的奏疏却下诏逮捕张经。浙江捷报传到北京,给事中李用敬、闻望云陈奏:“王师大捷,倭气夺,不宜易帅。请召回锦衣使者。”世宗认为李用敬、闻望云与张经结党回护,将2人廷杖后削职为民,仍把张经逮捕到京下狱。

  世宗想弄清浙江大捷的-,问到严嵩,严嵩却颠倒黑白,称:“徐阶、李本浙江人,皆言张经养寇不战,文华、宗宪会谋进剿,经冒以为功。”廷讯时,张经向世宗陈述这次歼灭倭寇的经过,并指出:自任总督以来,先后斩杀和生俘倭寇共达5000人之多。但世宗还是听信严嵩的谗言,于当年十月冤杀张经。张经有功反遭诛戮,天下人都为其鸣不平。

  穆宗隆庆(1567~1572年)初年,张经的孙子懋爵上京申诉,冤情才得申雪。诏令恢复原官,赐谥襄愍,移葬于侯官县祭酒岭。

  张经善为诗,有《半洲诗集》7卷传世。

  “张经”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