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福建省名人>龙岩市名人>永定区名人

张鼎丞

张鼎丞人物照片

永定名人张鼎丞介绍

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

张鼎丞(1898年~1981年)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福建永定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并领导了龙岩、永定、上杭等县的农民武装暴动。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司令员,在山东工作期间,中共中央华东局常委、组织委员会书记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兼省人民政府主席、省军区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东局第四书记,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兼政法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第一副部长、代理部长。1954年至1974年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1975年至1980年9月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1年12月16日病逝于北京。

张鼎丞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张鼎丞人物生平

张鼎丞(1898年~1981年)

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福建永定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并领导了龙岩、永定、上杭等县的农民武装暴动。1928年6月领导永定县农民武装暴动,建立苏维埃政府,进行土地革命,并组成一个营的红军部队,任营长。后历任中共闽西特委委员、中共闽西特委组织部部长、闽西暴动委员会副总指挥、闽西工农红军第七军第19师第57团团长,中共闽西特委军委书记,第四军第4纵队党代表。参加古田会议后,率部转战赣南、粤东北,反击国民党军“会剿”。1930年后,历任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闽粤赣边红军学校政治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兼土地人民委员,任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主席。1934年秋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闽西地区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共中央江西分局委员、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闽粤边省委书记、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员、中共中央党校第二部主任。

张鼎丞人物轶事

张鼎丞(1898—1981年) ,原名福仁,1898年生于永定县金砂乡西湖寨村贫苦农民的家庭。小时曾就读于本村私塾和初级小学,后到邻近的丰稔市作新高级小学读书。校长刘海垣见他品学兼优,特地为他取学名为“鼎丞”。

1924年秋,回乡担任金砂公学校长。

1926年6月,鼎丞到达当时大革命策源地的广州投考黄埔军校,但招生日期已过,只得返回,暂时到大埔县青溪保灵寺小学当教员,在那里他意外地结识了任县教育局督学的共产党员饶龙光。饶把《共产主义ABC》、《向导》等书刊借给他阅读,使他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

1927年夏,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大革命失败,一大批共产党人惨遭屠杀。在这危难之秋,他却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7月,他受党组织的派遣回到金砂,秘密发展党员,不久建立中共溪南支部。同年9月,南昌起义军南下经过闽西,他到上杭城去见周恩来、朱德等起义军领导人,得到周、朱的鼓励。此后,他从外地请来工人,制造单响土枪和子弹,准备组织农民起义。11月当选中共永定县委县委委员。

1928年春天,领导金砂一带群众要求县政府豁免冠婚丧祭屠宰捐,以及向地主借粮度荒。6月,中共永定县委召开党员代表会议,决定领导全县农民武装暴动,推举鼎丞任暴动总指挥。7月他和邓子恢从起义工农中挑选出数百人,建立起闽西第一个工农红军营,他任营长,邓任党代表,在溪南里13个乡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区、乡苏维埃政府,约2万人分得了土地。

1929年5月,毛泽东、朱德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二次入闽,按照中共临时闽西特委的部署,立即带领永定农民武装向国民党驻军和地主武装——民团发起攻击,策应红四军作战。25日协同红四军占领永定城,成立永定县革命委员会,他出任县革委会主席。6月,毛泽东、朱德将闽西各县工农武装合编为红四军第四纵队,他被任命为四纵队党代表。7月下旬,中国共产党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杭蛟洋召开,正式成立中共闽西特委,邓子恢当选为特委书记,当选为军委书记。

1930年6月率领部队回到闽西。

1931年春,闽西苏区发生了“肃清社会民主党”的重大错案。7月15日,闽西苏维埃政府接受中共苏区中央局的指示,撤销了闽西肃反委员会,成立以郭滴人为处长的闽西政治保卫处。同年11月,鼎丞率领闽西代表出席在瑞金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华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和临时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土地委员(即部长)。

1932年3月,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汀州召开,鼎丞当选为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在他主持领导下,制订了各项法令、条例,建立了法制,健全了各级苏维埃政府的工作制度。他身体力行,带动政府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为工农大众办事。但是,王明“左”倾教条、宗派主义的执行者,在排挤打击毛泽东的同时,对拥护毛泽东正确主张的大批干部也进行排挤打击,1933年秋,被撤销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主席职务,调到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任粮食部副部长。

1934年10月,红军长征。12月,被苏区分局派回福建,经省委同意率刘永生、陈茂辉、范乐春等穿过国民党军的层层围堵,回到杭、永边坚持游击斗争。第二年初夏,又和从江西突围出来的邓子恢、谭震林等汇合,共同召开在闽西南地区坚持游击斗争的党政军领导人联席会议,成立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他被推选为主席。面对10多万国民党正规军和民团的残酷“围剿”,他和邓、谭等遵照毛泽东制订的灵活机动的游击战争之战略战术,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了艰苦卓绝的3年游击战争。

1938年春,闽西南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二支队,任支队司令员,率部到皖南军部集中,待命抗日。

1939年5月,与周恩来等经重庆、西安到延安,向中央汇报工作。当毛泽东听了他汇报在闽西南地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情况后,他留在中共中央党校高级班学习,结业后任中央党校二部主任。

1945年4月,鼎丞参加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次年6月,蒋介石发动新的全国内战,华中地区首当其冲,他和邓子恢、粟裕、谭震林等指挥华中军民自卫反击,取得七战七捷的胜利,然后转移山东。

1949年7月,鼎丞与叶飞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南下解放福建,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省军区政委,领导福建军民顺利进行清剿土匪、土地改革、恢复革命老区生产。

1954年初,他调任中共中央组织部代理部长。同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以后,又在第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继续当选此项职务,他为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代表大会上,他都当选为中央委员。在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他连续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1980年8月,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他主动辞去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职务,以实际行动响应中共中央关于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的决定。

张鼎丞由于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迫害,健康受到严重损害,1981年12月16日,在北京逝世。

张鼎丞补充介绍

  张鼎丞(1898年~1981年)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福建永定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并领导了龙岩、永定、上杭等县的农民武装暴-动。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司令员,在山东工作期间,中共中央华东局常委、组织委员会书记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兼省人民政府主席、省军区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东局第四书记,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兼政法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第一副部长、代理部长。1954年至1974年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1975年至1980年9月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1年12月16日病逝于北京。

<p>张鼎丞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张鼎丞”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