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名人杨锦宗介绍
杨锦宗(1932年8月25日—2008年12月29日),福建省莆田市人,精细化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 ,山东理工大学纺织专用化学品与染整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染料、表面活性剂、精细化工合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杨锦宗于1959年9月就读大连工学院化工系染料专业副博士研究生(四年制),毕业后留校任讲师;197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8月担任大连工学院副教授;1986年5月任大连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年9月至11月赴保加利亚索菲亚高等化工学院做访问学者;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在山东理工大学纺织专用化学品与染整工程技术中心工作,担任主任;2008年12月29日逝世,享年76岁。
杨锦宗长期从事染料、表面活性剂、精细化工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杨锦宗人物生平
1932年8月25日,杨锦宗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常太乡。
1951年9月至1952年9月,就读于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化工系。
1952年9月至1955年9月,就读于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化工系染料专业。
1959年9月,获大连工学院四年制副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讲师。
197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3年7月至1984年8月,赴瑞士联邦高等工业大学做访问学者。
1984年8月,担任大连工学院副教授。
1986年5月,担任大连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1989年9月至11月,赴保加利亚索菲亚高等化工学院做访问学者。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同年在山东理工大学纺织专用化学品与染整工程技术中心工作,担任主任。
2008年12月29日,因病逝世,享年76岁。
杨锦宗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50年代末,杨锦宗成套剖析合成了世界上刚刚出现的活性染料和分散染料,推动了中国染料工业高起点快速发展;开展了创新染料的研究,对“染料—纤维—助剂”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提高了固色率并降低污染;率先研究了可反应性高分子染料,首次把染料在纤维上的固色率提高到99%以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首先发现分散剂分子量分布对分散染料分散性和热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在中国首先开展了新型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的研究和生产。
学术论著
据2008年2月科学网站显示,杨锦宗发表研究论文500多篇,专著2本。
专利
据2002年11月郑州轻工业大学网站显示,杨锦宗有中国国内外发明专利5项。
科研成果奖励
获奖时间
获奖项目
获奖等级
1978年
新类型新品种活性染料的研究
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9年
银漂法彩色电影复制片的研究
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986年
丝绸染料的研究
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987年
丝绸用直接黑染料
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990年
染料的分析与剖析
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二等奖
1996年
活性艳蓝KE-GN的研究
化工部科技成果奖二等奖
2001年
从活性染料到反应性染色的理论与实践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据2008年2月科学网站显示,杨锦宗培养中国国内外访问学者14名,博士后8名,博士和硕士生百余名。
?2001年杨锦宗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锦宗人物评价
杨锦宗是中国著名精细化工专家。(人民网评)
杨锦宗有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平易近人的处世性格、细致求实的工作作风。(光明网评)
杨锦宗补充介绍
杨锦宗(1932.8.25-2008.12.29)精细化工专家。福建省莆田市人。1959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四年制副博士研究生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染料、表面活性剂、精细化工方面的教学和研究。50年代末成套剖析合成了世界上刚刚出现的活性染料和分散染料,推动了我国染料工业高起点快速发展;开展了创新染料的研究,对“染料-纤维-助剂”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提高了固色率并降低污染;率先研究了可反应性高分子染料,首次把染料在纤维上的固色率提高到99%以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首先发现分散剂分子量分布对分散染料分散性和热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在国内首先开展了新型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的研究和生产。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8项,国内外专利5项,“从活性染料到反应性染色的理论与实践”获2000年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局科技进步一等奖;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研究论文400多篇,专著2本。培养国内外访问学者14名,博士后8名,博士和硕士生百余名。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锦宗”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