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福建省名人>福州市名人>平潭县名人

杨昌栋

杨昌栋人物照片

平潭名人杨昌栋介绍

福州市原政协委员

杨昌栋(1897年—1983年),福建平潭县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生于梧井村(今苏沃镇)。

曾任福建协和大学代理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被选为福州市政协委员、福州市人民代表、福建省文史馆馆员。1983年病逝,享年86岁。

杨昌栋事迹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生于梧井村(今苏沃镇)。杨家世代务农,一家人均为基督徒。昌栋兄弟4人,家境贫寒,父母见昌栋自幼聪明,就节衣缩食供他读书。昌栋5岁起在私塾读书,课余从事割草、放牛等农活。14岁到福清融美学校就读,17岁入福州格致书院,学费由学校补助解决。

民国8年(1919)“五四运动”期间,昌栋积极参加爱国运动,回平潭联合进步青年上街游行,宣传抵制日货。民国10年秋,格致书院并入福建协和大学,民国14年初毕业,获文学士学位,回平潭开宗中学(后改为岚华中学)任校长。同年秋,入燕京大学攻读神学,民国17年获神学硕士学位。他的论文《基督教对中古欧洲的贡献》获得教会人士的好评。后该文经补充、修改成书,约40万字,由上海光学会书局出版。

昌栋毕业后在平潭基督教苏沃教堂任牧师,并在梧井村、钟门下村、大练岛等地建立支堂。民国19年,昌栋应聘到福清龙田的融美中学任校长。民国22年秋赴美国新泽西州耶鲁大学留学,仅用一年时间就修完全部课程,获社会学博士学位。

民国23年,杨昌栋学成回国,任福州协和农业职业学校校长。他到任后大力发展该校勤工俭学的传统,使许多贫苦学生得到就学的机会。民国27年,昌栋兼任福建协和道学院院长,遂定居福州仓前山。他把道学院的学制改为5年,第一年在道学院学圣经,第二、三年到协和农业职业学校学农业课程,第四、五年再回道学院学神学课程。这样使道学院的学生适应农村的传教活动。

民国30年,日军进攻福建沿海地区,美国卫理公会在福建及附近沿海各县所办的10所中学联合组成卫理联中,昌栋为校长,先迁闽清再迁顺昌办学。他率领师生,勤俭办学,发展生产,克服种种困难,使学校得以在顺昌继续办学。民国31年秋,昌栋专任道学院院长,民国34年秋,道学院迁回福州成立福建协和神学院,昌栋任院长。他一面与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合作,使福建协和神学院的学生读完两年课程后,可以去金陵协和神学院再念两年后毕业;一面与福建协和大学以及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合作,凡是正式高中毕业后入协和神学院者,念完两年之后,男生可到协和大学再读两年,女生可到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再读两年后毕业。

民国36年夏,昌栋受聘为福建协和大学代理校长,他努力团结全校师生员工,协调学校同政府、教会各方面的关系,以发展教育事业。他聘请郑作新、严叔夏等著名教授加强师资力量,还派遣林兰英、赵修复、林一等优秀青年教师到美国深造,并积极从事改造农村工作,提出:“学校要联系农民,教育服务农村。”但由于国民党政府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校内不断爆发学生革命运动,遭到反动当局变本加厉的镇压。昌栋感到国事日非,学校已无法正常办学,于民国37年10月7日向校董会请求辞职。未准,不久又再次坚辞。校董会不得已于12月4日决定,准他请假休息。

民国38年5月,昌栋再次赴美进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决意回国参加建设,于1950年秋同300多位旅美中国学者及留学生一道回国,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欢迎,任卫理公会福州年议会主席;福州天安堂主任牧师,并积极参加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1954年3月,他作为福州基督教代表之一参加全国的基督教代表会议。1956年6月,福州市第一届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杨昌栋任副主席。其后连任市第二届、第三届副主席,并担任省第一、二、三届基督教三自爱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基督教协会委员。1981年担任市基督教教务委员会总干事,为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开展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作出贡献。

昌栋还先后被选为福州市政协委员、福州市人民代表、省文史馆馆员。他虽然在社会上有相当的地位,但始终保持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喜欢种植蔬菜,饲养良种禽畜,自食其力。1983年,杨昌栋病逝,享年86岁。

杨昌栋补充介绍

  杨昌栋,平潭县苏澳梧井村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出生。祖辈务农,家境贫困。昌栋5岁起在村私塾读书,14岁时进福清县龙田融美中学读书,17岁时进福州格致书院就学。由于他勤奋读书,获得学校资助,得以完成学业。

  民国8年(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后,昌栋回平潭联合一些进步青年学生-宣传,-,揭露-污吏、土豪劣绅与奸商的卑劣行径。

  民国10年秋,昌栋从格致书院毕业后,考上协和大学。民国14年初大学毕业,以优异成绩获得文学士学位,即回平潭开宗中学任校长。同年秋,他进燕京大学宗教学院深造,并获神学硕士学位。

  民国17年,昌栋回平潭从事教会工作,担任平潭县苏澳教堂牧师,并在梧井村、钟门下村、大练岛建立支堂,传播基督教。民国19年到福清县龙田融美中学担任校长。

  民国22年,昌栋赴美国新泽西州耶鲁大学留学。用一年时间完成《美国农村社会的社会调查》博士论文,并通过英、法两门外语的测验,获社会学博士学位。

  民国23年,昌栋学成归国,任福州协和农业职业中学校长。民国27年兼任福州道学院院长后,仍念念不忘培养农业人才,规定“凡道学院学生必须到协和农业职业中学学习两年,接受农业职业教育”。

  民国30年,日本侵略军侵犯福建沿海各地,沿海县份的10所私立中学迁往顺昌县,成立卫理联合中学,昌栋任校长。因经费拮据,他带领全校师生开荒种粮,勤俭办学。民国31年回福州任道学院院长。他先后从台湾、北京引进良种羊,并亲自饲养,成为福州最优良的品种。

  民国36年,昌栋转任协和大学代理校长,同时协助当地农村推广农业科技知识,兴办农村合作社,为农村妇女办缝纫训练班,得到农民的好评。

  民国38年5月,他以大学校长的身份,第二次赴美进修。于1950年秋,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毅然回到祖国的怀抱,受到党和政府的热烈欢迎。定居福州后,先后当选市政协委员、市人民代表和文史馆馆员,还担任市卫理公会主席、福州基督教协进会总干事、福建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委员、福州“天安堂”主任等职。

  “文革”开始后,他被扣上“反动学术权威”、“反动教头”的帽子,受到不应有的待遇。粉碎“-”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昌栋获得解放,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他的生活给予极大的关照。1983年10月病逝,享年86岁。

  “杨昌栋”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