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名人谢凝道介绍
谢凝道(1765—1824),字芝田,福建连城人。清嘉庆元年(1796)恩科进士,历任吏部稽勋司员外郎,钦差宝泉局总监,外放广西梧州知府,调升云南迤西兵备道等职,是当时林则徐敬仰的名宦。
谢凝道生平
谢凝道,字芝田,连城城关人,清嘉庆元年(1796)进士,授吏部稽勋司员外郎。掌管文书、印信。后升考功司郎中,负责督理户部宝泉局总监,掌握货币铸造。嘉庆七年为礼部会试同考官。不久,外放广西任梧州府知府。在知府任内,积极操持维修考棚、创建书院,捐资解决在学生员的灯油费;认真做好鳏、寡、孤、独的赡养工作,设立赈济机构,创建育婴堂,使弃婴和孤儿得到正常收养。当地人民十分感激,故在他调离梧州提升为云南迤西兵备道后,人民为他请祀名宦,载入地方史册。
谢凝道任云南迤西兵备道期间,深入滇西一带边远地区视察,感到地域辽阔,汉人与少数民族杂居其间,容易发生摩擦。为了解决民族之间矛盾,除采取轻赋税,给土司一定的权限外,对赞成祖国统一不闹分裂的,就用安抚办法,如招抚顺宁、腾越等边境上少数民族的土司(首领),讲明政策,在统一于中央政令下,让他们继续当土司;对少数闹分裂的头领,则施加一定压力,直至他们归顺,放弃分裂为止。结果,云南边疆各少数民族都心悦诚服归顺于清廷,对巩固祖国边疆,避免分裂,作出一定的贡献。
谢凝道认识到,为了长远地巩固边陲,必须从发展地方文化教育事业入手,对各族青年灌输一定的文化教育,特别是儒家的大一统思想,以增强民族和睦团结。所以,他在云南期间,为“振士气,创建桂香书院”,并“亲谒讲学”,还“捐置田百亩,以裕膏火,倡捐乡会卷资”,以利各民族贫困士人进取,故“士多奋励”,而风尚为之一转。此外,还重建了云龙,永平两座交通要冲大桥,并捐献自己薪俸银置田,作为永久维修桥梁费用。同时修复楚雄盐井,为大西南各族人民解决食盐的困难。所以离任时,云南人民为之建生祠以示纪念。
归里后,对家乡文化教育亦很热心。除倡修本省贡院扩充号舍九千间外,还重修省、郡、县学宫,提捐连城培元乡会卷资,使“士林得沾其惠”。道光四年(1824)逝世,享年60岁。道光十三年崇祀乡贤。
谢凝道后代
其子谢邦基,于嘉庆十三年与民族英雄林则徐同科上榜进士,铨选为甘肃陇西知县,后调广东海康、海阳、安定等地知县。
谢凝道补充介绍
谢凝道谢邦基
(1765~1824)
谢凝道,字芝田,连城城关人,清嘉庆元年(1796)进士,授吏部稽勋司员外郎。掌管文书、印信。后升考功司郎中,负责督理户部宝泉局总监,掌握货币铸造。嘉庆七年为礼部会试同考官。不久,外放广西任梧州府知府。在知府任内,积极操持维修考棚、创建书院,捐资解决在学生员的灯油费;认真做好鳏、寡、孤、独的赡养工作,设立赈济机构,创建育婴堂,使弃婴和孤儿得到正常收养。当地人民十分感激,故在他调离梧州提升为云南迤西兵备道后,人民为他请祀名宦,载入地方史册。
谢凝道任云南迤西兵备道期间,深入滇西一带边远地区视察,感到地域辽阔,汉人与少数民族杂居其间,容易发生磨擦。为了解决民族之间矛盾,除采取轻赋税,给土司一定的权限外,对赞成祖国统一不闹0的,就用安抚办法,如招抚顺宁、腾越等边境上少数民族的土司(首领),讲明政策,在统一于中央政令下,让他们继续当土司;对少数闹0的头领,则施加一定压力,直至他们归顺,放弃0为止。结果,云南边疆各少数民族都心悦诚服归顺于清廷,对巩固祖国边疆,避免0,作出一定的贡献。
谢凝道认识到,为了长远地巩固边陲,必须从发展地方文化教育事业入手,对各族青年灌输一定的文化教育,特别是儒家的大一统思想,以增强民族和睦团结。所以,他在云南期间,为“振士气,创建桂香书院”,并“亲谒讲学”,还“捐置田百亩,以裕膏火,倡捐乡会卷资”,以利各民族贫困士人进取,故“士多奋励”,而风尚为之一转。此外,还重建了云龙,永平两座交通要冲大桥,并捐献自己薪俸银置田,作为永久维修桥梁费用。同时修复楚雄盐井,为大西南各族人民解决食盐的困难。所以离任时,云南人民为之建生祠以示纪念。
归里后,对家乡文化教育亦很热心。除倡修本省贡院扩充号舍九千间外,还重修省、郡、县学宫,提捐连城培元乡会卷资,使“士林得沾其惠”。道光四年(1824)逝世,享年60岁。道光十三年崇祀乡贤。
谢邦基,字路初,凝道之子。幼聪颖俊逸,更兼凝道管教严格,督导有方,文章道德迥异同辈。嘉庆十五年(1810)举乡试,翌年中进士,铨选为甘肃陇西知县,后调广东海康、海阳、安定等地知县。嘉庆二十三年~三十四年,任乡试同考官。在海康三年,修湖堤,筑口岸,建书院,修考棚,人民安居乐业。在海阳任内,除-,诛掳掠,清积案,设义学,恤孤寡,兴利除弊,潮俗为之一变。调署安定,行保甲,息械斗,缉强盗,诛奸宄,免赋税,群丑敛迹,所历诸县,政简刑清,廉洁秉公。离任后,海康县人民筑亭于湖心,题书“谢公亭”以为纪念。
“谢凝道”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