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福建省名人>三明市名人>清流县名人

萧瑀

萧瑀人物照片

清流名人萧瑀介绍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唐朝宰相

  萧瑀,(公元575年—648年),萧皇后的弟弟。萧瑀自幼以孝行闻名天下,且善学能书,骨鲠正直,并深精佛理。被隋炀帝疏斥,唐朝时深得李渊信任。

  萧瑀,字时文,祖藉黄连(今福建省清流县)其祖父是后梁宣帝萧詧,曾祖父是昭明太子萧统。与唐朝争地的萧铣还属他的子侄辈亲族。隋炀帝皇后萧氏是他亲姐姐。萧瑀自幼以孝行闻名天下,且善学能书,骨鲠正直,并深精佛理。以皇后亲弟之重,萧瑀在隋朝年纪轻轻就已做到银青光禄大夫的官,参决要务,后来由于屡屡上谏忤旨,渐为隋炀帝疏斥。特别是萧瑀谏炀帝应该舍高丽而防突厥,引起杨广震怒,贬放为河池郡守。

  唐高祖很器重萧瑀,刚刚进京定位,就遣书招致,授光禄大夫,封宋国公,拜民部尚书。李渊所以这么亲重他,一则萧瑀为人正直,二则累世金枝金叶,三则他又是皇后独孤家族的女婿。因此,李渊以心腹视之,每次临朝听政,都赐萧瑀升于御榻而立,亲切地呼之为"萧郎"。唐朝革创,以萧瑀最熟识国典朝仪,他又孜孜自勉,留心政事,故而深得李渊信任。

  唐太宗继位,拜为尚书左仆射,当时房玄龄、杜如晦新朝臣子正在风头上,萧瑀深感不快,-时辞旨寥落,殊有怏怏之意,被废于家。不久太宗念其旧情,恢复了他的官爵。由于性情骨鲠,有一次又与大臣在太宗面前厉声愤争,因不敬罪又被免官,而后很少再能进入太宗政事裁决的核心班子。

  即便如此,太宗仍常回忆他当秦王时恐惧畏祸,萧瑀在李渊面前公正持平为自己讲好话的旧事,说:"此人不可以厚利诱之,不可以刑戮惧之,真社稷臣也。"并赐诗曰:"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此诗为古诗,非李世民创作。当年杨素替刚即位的隋炀帝平皇弟杨谅造反,炀帝致杨素的"感谢信"里也引用这两句诗。)

  贞观二十一年,萧瑀病死,年七十四。宫廷太常上谥曰"肃",太宗认为萧瑀性多猜贰,刚忌太过,最后谥曰"贞褊公",册赠司空,陪葬献陵(唐高祖陵)。由此,可见一个人再忠厚梗直,毕竟逆触龙鳞,使人耿耿于怀。

  人物生平

  萧瑀乃后梁明帝萧岿之子。 天保二十二年(583年)。因其姐被隋晋王杨广纳为妃,随同姐入居长安,被任为右千牛(禁卫军官职)。杨广即位后,升任尚衣奉御、检校左翊卫、鹰扬郎将,后拜内史侍郎、河池郡守。因反对出征高丽,被贬为河池郡守,到任后受薛举进攻,奋力抵御。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李渊称帝,萧瑀升为内史令,主管内史省,为宰相职。武德九年(626年)任尚书左仆射。李渊对他委以枢机,内外百务均由其处理,有时还引他入卧室同榻而坐,议论国事,并呼他为“萧郎”。

  萧瑀办事认真,不惜顶撞李渊。一次,李渊发了一道政令交与萧瑀办。萧阅后,发现政令中有不周之处,即压下不发。李知后责之。萧述其由,李赞他:“尽心尽职”。 终生为李渊重用。

  武德九年(626年),诸皇子间明争暗斗,李渊偏向于长子李建成,对次子李世民心存疑忌,想除去他。萧瑀不顾个人得失,坚决支持李世民继位。李世民即位后,敬佩萧瑀之忠诚与胆识,曾赐他诗一首,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贞观初年,萧瑀任尚书左仆射,仍为宰相。李世民同时又起用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等人为相,分理国事。电视剧《开创盛世》中的萧瑀

  萧瑀出身显贵,曾与李渊同为隋朝大臣。他看不起出身低微的杜如晦、房玄龄、温彦博、魏徵等人,在论政事时常与他们发生争执,即使在太宗面前也常对他们出言不恭。萧瑀秉性鲠直狷介,难以容人之短,一见房玄龄等人有过失,就痛加-,并常贬低他们。李世民曾多次劝告,他则不以为然。李世民对他产生不满,其相职时而罢免,时而复职,先后曾被授予太子少师、太子太保、太子少傅、太常卿、晋州都督、河南道巡省大使等职。太宗尊重他的行政经验,以及廉洁耿直的品质,数次被启用。他的性格好斗,经常和同僚门争吵,多次触怒太宗,数次被罢免或降职。

  萧瑀在太宗期间为宰相时,曾以历史上分封子弟贵戚为藩屏的得失,建议太宗分封子弟为王而被采纳。

  萧瑀不贪财好利。他为隋臣时,田宅很多,后这些田宅被唐高祖李渊分赐给功臣。萧瑀归唐后,李渊将田宅归还给他,他却将其全部分给宗族,自己只留下宗庙一座,以作祭祀。

  贞观二十年(646年)十月,萧瑀因见李世民宠信房玄龄等人,心中不快,请求辞去太子太保、同中书门下三品职,出家为僧。后又上奏说,自己衡量难以为僧,不想出家。李世民见他如此反复无常,免其官爵,贬为商州刺史。不久,李世民又恢复了他宋国公的封号。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五月,萧瑀病死,终年74岁。临终前遗命以单衣简朴安葬。死后被追赠为司空、荆州都督,初谥肃,后改谥贞褊。

  “萧瑀”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