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福建省名人>宁德市名人>霞浦县名人

王积翁

王积翁人物照片

霞浦名人王积翁介绍

宋末元初闽国公

王积翁(1229~1284年,宋末元初),字良存,一字良臣,福建福宁赤岸人(今霞浦)人。原为宋臣,后降元。1312年元仁宗加赠他为荣禄大夫、平章政事、上柱国,追封闽国公,改谥“忠愍”。福州府名宦祠将其与唐常衮、宋蔡襄、元董文炳等共21人并祀。著有《平心录》4卷。

王积翁人物生平

宋绍定二年(1229年)积翁出生,福建劝儒乡(长溪、霞浦)赤岸人;

宋淳祐六年(1246年)就学于国子监。宋朝进士。

宋淳祐七年(1247年)以父荫亲入仕,荫补承务郎,调监严州(今浙江建德)都酒务(从八品)。

宋宝祐四年(1256年),师从马光祖,受聘任奉国军节度使推官(掌管刑事判案),后又改任沿海制置使司干办公事(负责军事务),在庆元(今浙江宁波);

宋景定二年(1261年)十一月,积翁任浙江安抚司干办公事;后历任富阳知县(今浙江杭州)、临安府通判(今浙江杭州)、文思院提辖、太府寺丞、兵部郎官等职。任徽州知事兼都督兵马府参议官时(今安徽黄山),以平息军帅李铨谋变有功,被加封为兵部侍郎(从三品),不久调任江南东路提举常平茶盐。

宋德祐初年(1275年),改任福建路提点刑狱(今福建福州)。

宋德祐二年(1276年)二月初五,在临安府(今浙江杭州)的宋恭帝(年仅五岁)及谢太后向元军投降,并传旨全国停止抵抗。随后宋益王赵昰立于福州,改元景炎。同年八月,积翁被宋端宗任命为福建提刑兼招捕使、知南剑州,加封兵部尚书,负责上三郡防务。十一月,被加封为宝章阁学士、福建路制置使。宋廷撤离福安府(福州)后,元兵大军压境下,积翁留守空城,约以元兵进城不扰民和献八郡图籍为条件降元。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二月,元大军北撤,改福安府为福州,元朝任积翁为福建宣抚副使。后升宣抚使、福州路总管兼提刑按察使;

至元十六年(1279年)陆秀夫背着八岁宋末帝赵昺在崖山(今广东新会)投海身亡,十万军民跳海殉国,南宋残存势力灭亡。十月,元世祖命积翁公带着圣旨去劝降文天祥(已被关押在大都近三年),文天祥不屈后忠贞就义。

至元十七年(1280年)正月,在大都(今北京),积翁公任兵部尚书(正三品),后改任户部尚书(正三品),后因平章政事阿合马政见不一致而托病辞职;

至元十九年(1282年)被重新起用以正奉大夫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从二品),建议朝廷开新河以通漕运,胶莱运河扩大运河的利用率,江南运粮北上。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四月,积翁公和普陀山如智禅师、思溪禅师接到诏书,作为元朝“宣谕使”赴日,劝日本“归附”。从鄞县起航(今宁波),七月十五日凌晨,至日本对马岛使船发生哗变遇害。元世祖追封“敬愍侯”。

王积翁人物评价

个人能力:”性至孝,博学,工为文辞”。有商务、农业、审案、军事多方面执政能力。能文能武、心系百姓、独当一面。不畏强权贵胄。才华和见识在宋末和元初的大臣中都可谓翘楚。

降元评论:作为宋臣降元的官员,他颇具典型,倍受历代争议,时褒时贬。多数华人认为蒙元为北方异族,元代民间疾苦,认同感低。从多角度历史客观评价他降元:从民众角度,地主阶级角度,保境安民角度,中华统一角度,南宋衰败角度,个人进取有为角度,历史发展角度,朝代更迭角度。

出使日本:对日劝降“归附”: 此前蒙元军已两次征战日本,均占领对马岛后遇台风大败,两次使节出使日本皆被斩首。准备第三次武力出征,复调拨粮食、兵员水手、造船等,沿海民不聊生,盗贼窃发。此时他主动请愿出使“劝附”如成可无残民匮财,如败则国力无损、但他个人则凶多吉少。有为民舍生取义之仁。

入祀福州府名宦祠,《浙江通志》在《宋·名宦》中为其立传。

元世祖对其追封“敬愍侯”。元仁宗对其追封“闽国公”,改谥“忠愍”,加赠“荣禄大夫、平章政事、上柱国。

王积翁后世纪念

祠堂

现今有五处:

1.霞浦赤岸“锦祠堂”

2.福州乌山祠堂(于山)

3.宁波祠堂鄞县西湖旁(月湖景区)

4.苏州吴县忠愍王公祠堂 (至德乡白莲桥之西)

5.苏州敬愍侯祠 妙湛寺内(十梓街东)

墓地

积翁公的衣冠冢建在今霞浦建善寺后面半山。墓地建在今吴川塘缀镇麻文山。倍受后代拜祭。

墓地上民国时的墓碑记载:妮严氏夫人护积翁府君,是夫妻合葬墓。妮为小妾婢女。

墓地为什么在吴川呢,积翁公及随从遇害后尸首船只随飓风南下,于当年秋漂到化州路海域(今吴川海),当地渔民发现并上报朝廷,儿子永益、永镇、永显闻讯前往(名字号琦中、权中、升中)。因时元军攻打占城(今越南)封锁海道,陆路坎坷,无法返乡。唯有将积翁公安葬于当地,三人不忍离去,在鉴水上岸隐姓定居守护。

王积翁亲属和后代

父母

生父:王方大。生母:张普贵。嗣父:王伯大(为宋参知政事)。

配偶

陈氏、林氏、叶氏、张氏 、严氏(妮)等多位夫人妾氏。张普贵于京城净垢寺为尼后迁平江(苏州)妙湛寺,为王都中生母,在平江抚养王都中长大。叶氏在杭州明慧寺出家。

严氏与积翁公合葬在吴川麻文山。

子女

共七个儿子,时中、琦中、权中、升中、建中、端中和 都中。共六个女儿, 四位嫁给名门, 两个为尼。

后代

因积翁公葬于化州路沿海(今吴川塘缀镇麻文山),其三个儿子王琦中、王权中、王升中从祖籍搬迁到化州盈河定居(今化州市杨梅镇芬坡),随后分别迁往东埇村潦口村莞塘村等地繁衍,今有数十万后裔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

其第七子王都中在平江(今苏州、无锡),后代众多,集中分布在今江苏苏州、无锡、福建霞浦。

后代官职

琦中(明威将军、同知肇庆路总管府事)

权中(从仕郎、同知循州事)

升中(从仕郎、宁海县尹)

建中(从仕郎、建安县尹)

端中(从仕郎、尤溪县尹)

王都中(正奉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

王积翁补充介绍

  王积翁(1229~1284年),字良存,自号存耕,劝儒乡赤岸(今州洋乡赤岸村)人,宋绍定二年(1229年)生,淳祐七年(1247年)以嗣父、参知政事王伯大荫,补承务郎,调监严州(今浙江建德县)都酒务。

  宝祐四年(1256年),任奉国军节度使推官,后改任沿海制置大使司干办公事,期间查办积压数十年悬案300多宗,将典型案例和办案经验写成《平心录》4卷,后调任户部犒赏所检察官。

  景定二年(1261年)十一月,任浙西安抚司干办公事,奉旨终审所属6县案件,他秉公审理,使众多无辜平民逢凶化吉。后历任富阳知县、临安府通判、文思院提辖、太府寺丞、兵部郎官等职。任徽州知事兼都督兵马府参议官时,以平息军帅李铨谋变有功,被加封为兵部侍郎,不久调任江南东路提举常平茶盐。德祐初年(1275年),改任福建路提点刑狱。

  德祐二年初,益王赵昰立于福州,改元景炎。同年八月,积翁被端宗任命为福建提刑兼招捕使、知南剑州,加封兵部尚书,负责上三郡防务。十一月,被加封为宝章阁学士、福建路制置使。

  宋廷撤离福安府(福州)后,元兵大军压境,积翁单骑至唆都军营,约定以献八郡图籍和元兵进城不扰民为交换条件降元,被委为建宁知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二月,改任福建道宣抚司副使。不久,以平息淮兵作乱有功,被升为宣抚使兼福州路总管、福州府尹、提刑按察使。

  至元十五年七月,进京觐见元世祖,提出对日本国采取“招徕”的对策,得到世祖赞赏,被任命为中奉大夫、刑部尚书、福建道宣慰使兼提刑按察使,佩金虎符。至元十七年正月,任兵部尚书,获赐坐殊遇。三月,改任户部尚书,旋因廷辩得罪平章政事阿哈马,怕被报复,托病辞职未准。

  至元十九年二月,改任正奉大夫、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将赴任时,在政事堂分条陈述二十四事,得左丞相耶律铸器重留京。至元二十年,元世祖准备武力征服日本国。翌年正月,积翁再次上疏,重申“招徕”主张,自告奋勇,出使日本,被委为国信使。四月,从庆元(今浙江宁波市)乘船出发,七月至日本国对马岛,十五日夜,使船人员哗变,积翁与随从50余人同时遇害,年56岁。至元二十二年,追封“敬愍侯”,并给其未成年的儿子录荫。皇庆元年(1312年)三月,仁宗加赠积翁为荣禄大夫、平章政事、上柱国,追封闽国公,改谥“忠愍”。

  “王积翁”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