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福建省名人>福州市名人

林寿煁

暂无林寿煁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福州名人林寿煁介绍

中国美术家协会福建省分会会员

林寿煁(1920—1986),字煁宝,福州市晋安区鼓山后屿村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福建省分会会员、福建省工艺美术会员会员。

林寿煁人物生平

寿煁童年时,就开始受到祖、父辈高超的寿山石雕艺术的薰陶,醉心其中,以至放弃上学的机会。十三岁时就正式跟父亲学艺,二十一岁出师,受聘到一家图章铺当技工,他出手不凡,第一件作品便是以宋代林逋为题材雕成的“梅鹤”,赢得好评。

解放前的旧中国,民生凋敝,经济萧条,靠手艺难求温饱,更谈不上艺术的创作和研究,生活迫使青年时的林寿煁一再改行,他务农、做小买卖,也当过兵。

解放后“土地改革”中寿煁分到了土地,生活有了基本保障。他又开始拿起雕刻刀,从事自己所热爱的这门艺术。1954年林寿煁同郭功森、周宝庭师兄弟三人响应人民政府号召,在后屿乡发起成立了福州第一个寿山石雕合作小组,共十八人组成。同年他雕成“八鹅八燕笔筒”,被选送省里展出后,又被国家选送到苏联和东欧等许多国家巡回展出,为苏联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所收藏,即为祖国争得荣誉。然后他又进而雕出“十三鹅十二燕笔筒”参加本省民间美术观摩展览,被评为一等奖,作品收藏于福建省博物馆。我国著名女画家郁风称赞他为“寿山石刻鹅第一手”,他所刻的鹅,细致、准确、生动,飞、鸣、宿、食,无不惟肖,人们把他雕的鹅、陈敬祥的雕鸡、黄恒颂的雕猪,并称为福州寿山石雕动物“三妙”。1957年他出于对党的文艺方针的深刻体会和深厚感情,雕成了一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盒”,获本市名牌货奖状,并被国家选送埃及展出。同年市人民政府授予他“艺人”称号,并分配他到福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开始从事本门艺术的专业创作。

1958年,他雕的“荷花盂”获得省工艺美术新产品展的个人创作奖。同年,首创了寿山石与漆器结合的镶嵌法,所作镶嵌花鸟挂联,陈设在首都人民大会堂,是我省工艺美术一件有代表性的荣誉作品。

六十年代初期,他还探索了牛角雕。曾作了一件插镜式的牛角透雕“柳蝉”,以其独创的技艺,精美的造型,被福建电影制片厂摄入工艺美术纪录片《艺苑花圃》中。他又进而用牙、木、角、石、漆等不同材料相结合,制成镶嵌博古挂联,这一系列突破性的尝试,获得成功,体现了他勇于创新的精神。从六十年代初期到“文革”前夕的五六年中,是林寿煁创作的高峰期,不断涌现力作,“群仙祝寿”获得了省艺术创作奖;“稻香千里”则富有诗意,他在一块长方形称为

“其艮”的寿山石上,把石头的黄色部分刻成稻谷,白色部分刻成翔鹤与流云,这一巧妙的构图,使一块有限的石头能展现一片无际的稻田,稻穗黄熟,颗粒饱满,远入云间,一派丰收景象。这件作品被省手工业管理局工艺美术品陈列馆作为“镇馆之宝”加以收藏。

在“文革”动乱期间,林寿堪的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失去创作机会,留下一页空白。1975年,福州军区和省委为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四十周年,支持市雕刻厂成立“长征组雕”创作小组,由林寿煁和其他五位作者组成,他们一起到过遵义、泸定桥和延安等地搜集创作素材。中国革命的伟大斗争和中国工农红军的英雄业绩激励着他。《长征组雕》是由七件大块寿山石组成的系列工艺美术作品,其中重要的一件《遵义》就是寿煁的成功之作,他利用一块红、黄、白三色相间的“高山”石料,以高浮雕与圆浮雕相结合的手法,突出地表现了遵义会议会址。他力求将革命政治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结合,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创作实践。寿山石雕《长征组雕》展出后影响很大。一九七六年十月十七日,《人民日报》报导了这条消息,中央各大报和各省报也都转载了。现在,这七件《长征组雕》名作,都收藏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

一九七七年为了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五十周年,他又专程来到江西南昌,瞻仰了“八一”起义纪念馆,随后立即创作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巨制。作品呈插屏式,在一大块厚度不到五厘米的石材上,用散点透视法构图布局,以高浮雕手法刻成,有纪念馆主体建筑,天空及云彩,并用传统透雕手法来表现地面花木,画面上再现了纪念馆的巍峨雄姿,红旗招展,彩云飘浮,一派庄严肃穆的气象。使观者肃然起敬。此后他又参加了《红色闽西》的组雕创作

1978年他完成一套“巧色”文具(十件)。由《杏花笔筒》、《荷花端砚》、《竹鸡镇纸》、《蟹篓水盂》、《芦蟹印泥盒》、《荷叶金鱼笔洗》、《博古墨床》、《寿带菊花笔架》和一对“薄意”石章组成。古雅而精美,巧借天然石彩,肖形象物,生动逼真,雕技精湛。其中的“荷叶金鱼笔洗”注入清水后,所刻两尾红色金鱼倏然欲动,妙不可言。全套作品获“省第二届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作品观摩展览创新奖”。省人民政府为表彰他的杰出贡献,于1979年4月,荣授他以工艺美术师(工艺师)称号

1982年他创作了“九龙石章”,每个章上刻一种龙,种类形态各异,获“福州市工艺美术作品赴北京团城展览“创新奖”。此外,他还有一件构思奇绝的巧色的“蚕纽石章”,因石章上部浅含一片黑色薄层,黑色层上又罩有一片白色。他竟将表层的白色雕成玲珑剔透的五条春蚕,再把剥露出来的黑色薄层处理成桑叶一片。这枚石章和他的另一件作品田黄石雕“三仙舟”,在1983年参加北京故宫“寿山石展”时,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赞赏。

1982年冬,他应邀到香港,在商务印书馆邮票艺术中心作寿山石雕现场表演,观者如潮。香港好几家报纸竟相报导,还刊登了介绍林寿煁寿山石雕技艺的文章。这是寿山石雕史上从未有过的,让一位寿山石雕工艺师以其精湛绝伦的技艺向海外三胞献演,表示祖国和家乡的深情慰问。

1984年春,他又应邀赴新加坡,在文华酒店作石雕现场表演,技惊四座,受到热烈欢迎。新加坡《联合晚报》等几家报纸,都作了报导。同年他创作田黄薄意《柳鹅》、《岁寒三友》和《秋山行旅》等三件一套的作品,荣获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的最高奖——《金杯奖》。

1985年,北京荣宝斋在香港举办《中国书画印石展览》其中有一块七两重田黄石,上雕薄意的寿仙、鹿、鹤和梅花,香港名流出巨资求售。这原来就是林寿煁所作的精品。浙江著名画家周昌谷先生素慕寿堪的艺术,虽未识面,一九七八年却托人带来一块重一斤多的高级鸡血石,请他雕刻。林寿煁以浮雕、薄意并结合“巧色”技法,雕刻成《红梅颂》。周先生一见,叹为“鬼斧神工”。1983年著名国画大师黄胄来闽,求得寿煁雕刻的二枚“薄意”石章后,即以自己最拿手的佳作《七驴图》回赠。足见其石雕艺术之见重于艺坛。

1986年9月17月,林寿堪病逝于后屿乡,终年67岁。他的去世,是艺林一大损失,但他的子女和学生中间,已经有了能传继他的“构图繁茂、刀法清美”的艺术风格的新人在成长着。可以想见,在林寿煁为代表的技艺高峰之后,将会涌现新一代的更高峰。

林寿煁简介

林寿煁为寿山石雕“东门流派”的正宗传人,自幼受祖父林元珠、父亲林友清的熏陶,热爱寿山石雕,1932年,林寿煁随父学习寿山石雕的工艺,1940年出师,在一家图章店当技工,曾雕成一件《梅鹤》,被认为“出手不凡”。长成后又吸取“西门流派”的“薄意技艺”,融“东”、“西”流派于一炉,自创一格。

林寿煁工薄意、浮雕,善刻松竹、花鸟等石雕作品善作多层次布局,意境纵深。1954年,林寿煁同郭功森等人在后屿成立“寿山石雕合作小组”,他用虎岗石雕刻《鹅燕薄意笔筒》【又称为《八鹅八燕笔筒》】,春柳叶绿,群燕飞逐,八鹅戏水,生动活泼,参加“省展”后被选送苏联巡回展览,后为莫斯科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收藏。他还雕有《二十三鹅十二燕笔筒》参加省民间美术观摩展览,获一等奖,被誉称为“寿山石雕雕鹅第一手”,为福州寿山石雕的“三绝”。1956年他又创作《松鹤》参加福建省民间艺术展览会,获二等奖。1957年,他又雕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获福州市名牌奖,送埃及展出。同年,被福州市人民政府授予“艺人”称号,并受聘在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专业创作。

1958年,林寿煁首创寿山石与漆品结合镶嵌法,镶嵌花鸟挂屏。他的《茶花盆》获省工艺美术新产品展的个人创作奖,《荷花盂》获省个人创作奖,1959年获全省工艺美术展览新产品创作奖。1960年他探索牛角雕,创作插镜式的牛角透雕《柳蝉》,成为工艺美术电影纪录片《艺苑花圃》中重要的内容。不久他又有寿山石雕《稻香千里》被省手工业管理局工艺学美术馆收藏为“镇馆之宝”。

1961年《群仙祝寿》获省艺术创作奖。1962年,他曾用寿山石、象牙、牛角等材料,雕制成《喜上眉梢》的喜鹊和梅花等,惟妙惟肖,之后他又创造“镶嵌法”,以各色寿山石片分别“浮雕”,然后镶嵌在漆器的围屏上,特别惊凡超众,光彩夺目,为寿山石雕开拓一条崭新的途径。1975年,林寿煁等5人组成《长征组雕》创作小组。他用高浮雕与圆雕相结合的手法,负责创雕《遵义》,于同年“八·一”节展出,后收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此外他还有《九龙石章》、《巧色文具》、《杏花笔筒》、《茶花端砚》、《竹鸡镇纸》、《蟹篓水盂》、《芦蟹印泥》、《茶叶金鱼笔洗》、《博古墨床》、《寿带菊花笔架》、《蚕钮石章》、《云仙舟》等作品,皆巧借天然石相,生动逼真,有的获省“创新奖”,有的参加北京故宫的“寿山石展”,都有极高的评价。

1979年被评为“工艺美术师”。1982年、1984年,先后应邀到香港、新加坡等地现场献技。1984年,他利用3块田黄石分别刻成“田黄石薄意”作品《秋山行旅》、《岁寒三友》、《柳鹅》,获全国第四届工艺美术百花奖最高奖-金杯奖。林寿煁的寿山石雕工艺,不但师承传统技法,而且还作大胆创作。林寿煁还有许多寿山石雕作品,诸如《稻香千里》、《鹅杏柳燕》、《天堑变通途》、《成昆铁路过彝家》、《南昌起义纪念馆》等,皆有现代新鲜的生活气息,享誉国内外。因此他曾多次被邀赴香港、新加坡等地,作雕刻技艺的表演。

1986年9月,林寿煁逝世,年66岁。

林寿煁补充介绍

  林寿煁(1920~1986年),闽侯县(今福州市区)人,出身于雕刻寿山石的艺人世家。1954年,发起成立福州市第一个寿山石雕合作小组。同年,雕成《八鹅八燕笔筒》,在苏联、东欧各国巡展后,作品被苏联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收藏。石雕《十三鹅十二燕笔筒》参加省民间美术观摩展览,获一等奖,作品由省博物馆收藏。1957年,雕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花盆送埃及展出。同年,福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名艺人称号,调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专业创作。1958年,创作的《荷花盂》获得省工艺美术新产品展个人创作奖。同年,首创寿山石与漆品结合的镶嵌法,所作镶嵌花鸟挂联陈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为福建工艺美术品的代表作之一。60年代,寿煁创作的牛角透雕《柳蝉》被拍摄成艺术纪录片。石雕《群仙祝寿》获省艺术创作奖。《稻香千里》被省手工业管理局工艺美术馆收藏,视为“镇馆之宝”。1975年,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寿煁参加《长征组雕》5人创作小组。所创作的《遵义》,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1978年,由《荷叶金鱼笔洗》等10件作品组成的文房用具,古雅精美,获省第二届工艺美术艺人作品观摩展览“创新奖”。次年4月,获工艺美术师称号。1982年,创作“九龙石章”,得“创新奖”。1984年,创作“田黄”薄意《柳鹅》、《岁寒三友》和《秋山行旅》三件套作品,获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的最高奖“金杯奖”。

  “林寿煁”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