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福建省名人>三明市名人>沙县区名人

黄可英

暂无黄可英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沙县名人黄可英介绍

黄可英 (1909一1934年),原名考英,化名黄英,沙县夏茂镇人。民国15年(1926年)毕业于沙县县立茂溪小学,翌年秋,升入福州第二初级中学读书。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共青团福州市委领导工作。1929年1月,受中共福州市委派遣,转学建瓯乡村师范学校读书,以学生身份为掩护,开展地下工作,建立了互济会,并恢复了中共建瓯县委,黄可英任书记。同年9月被捕,民国福建省高等法院,以“扰乱学校秩序,危害社会,危害民国”罪名,判处黄可英有期徒刑一年。刑满释放后,留在福州从事工人运动,负责领导人力车工会、锯木工会和电力工会。1932年7月,受中共福州中心市委派遣,与庄又陵再次到建瓯恢复党组织,成立中共建瓯中心县委(领导建阳、政和、松溪3个县的特别支部及建瓯西区区委和东区党组),黄可英任委员,在上范、吉阳、坑头一带组织地下农会、贫农团。同年12月,组建“闽北工农游击队第一支队”,黄可英任政治委员。1933年10月,转到政和风池—带工作,参与组建政和武装游击队。1934年初,在茶筒岭遭到龙安民团和瓯南大刀会的伏击,黄可英为掩护战友安全撤离,英勇牺牲,年仅25岁。

  黄可英(1909~1934)沙县夏茂镇人。中共党员。历任共青团福州市委领导,中共建瓯县委书记。

  黄可英曾两度受中共福州市委的派遣,到建瓯加强党的领导工作。1932年7月,他再次到建瓯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认识到以往仅开展城镇工作是不够的,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农民群众起来革命,建立革命武装,抵御 派镇压,造成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他深入到建瓯、政和、松溪三县边界农村,组织农会,置办武器。1932年12月闽北游击队第一支队成立,黄可英任游击队政治委员。1933年9月,因叛徒出卖,游击队被国民党军56师围歼,黄可英转赴政和东平一带与杨则仕汇合,加强了政和支部的领导力量。

  黄可英到东平之后,根据群众高涨的斗争情绪,进一步引导开展武装斗争。1933年10月,黄可英、杨则仕在农协会中挑选出立场坚定、勇敢精悍的20几个会员,组成政和第一支半公开的赤色农会游击队。队伍在黄可英、杨则仕的领导下,日臻活跃。

  1934年初,农会为筹备革命经费和武器,开展规模更大的斗争,游击队在黄可英、杨则仕的带领下,携带仅有的一支手 以及 、梭标、大刀到瓯南水吉龙安一带,抓获豪绅地主多名,筹到一笔经费。返回路经茶筒岭时,遭遇瓯南 民团的伏击,黄可英阵亡。

  夏茂镇 沙县辖镇。1958年建夏茂公社,1984年改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39公里。面积210.6平方公里,人口3.2万。205国道过境。辖东街、中街、西街、俞邦、松林、倪居山、乐厝、李窠、洋元、大布、水头、儒元、上碓、岩坑、罗坑、车溪、岩观、后垅、洋邦、长阜、溪口、新建、瓦溪23个村委会和夏茂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晒烟、蔬菜、茶叶、水果。境内有文昌宫、罗帮塔、……

  “黄可英”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