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名人郭秉宽介绍
郭秉宽(1904年11月20日-1991年9月28日),眼科学家,被誉为“中国眼科之父”。
抗日战争期间发现沙眼和角膜病是当时致盲的重要原因。在对大量沙眼患者普查的基础上首创以早期血管翳为诊断早期沙眼的依据。1940年代在国内开展和推广角膜移植术。
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培养出数以百计的高级专业人才。主编国内第一本中文版眼科学教材,并编写中级眼科学以解决中级教学的需要。
郭秉宽人物经历
郭秉宽,原名奎中,曾用英文名Kuo Ping-Kuan。1904年11月20日出生于福建省龙岩县。父亲体弱多病,经常用无锡丁福保的“家庭药库”为自己和家人治病。郭秉宽从开始懂事之日起,父亲就决心将他培养成一名医生。
14岁那年,郭秉宽读完中学一年级后,父亲就把他送到厦门鼓浪屿教会办的寻源书院,以便打好英语基础。一年后,他转学到上海复旦中学。
20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他在燕京大学医预科的3年和北京协和医学院1年的本科学习期间,北京的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华侨学生黄千驹自动离校,参加北伐军,后来为国捐躯。这消息使郭秉宽的心灵受到很大震动,于是他参加了燕京大学的地下共产主义学习小组,开始接触一些革命理论。
在他感到迷茫之时,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眼科任教的皮乐德(A.Pillat)教授向他伸来支援之手。皮乐德是奥地利维也纳人,身材高大,蓄着唇髭,整天带着微笑。他是当时世界眼科权威Erust(1851~1930)教授的得意门生,为人正直,对中国人民十分友好。他治学严谨,为了搞清营养缺乏与眼病的关系,他深入到难民营中作实地调查研究,肯定了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角膜软化症的三大临床特征。他的研究结果得到公认,一直被沿用。他还发明了一种治疗青光眼的新手术方法,这方法后来以他的姓氏命名。
在他的建议下郭秉宽自费到当时在世界眼科中心维也纳大学医学院留学6年,期间生活极为艰苦。因家道中落,到1929年寄自家庭的经费即告中断,除国内亲友的少量资助外,他主要靠勤工俭学维持学业,他给奥地利学生上中文课,给中国留学生补习德语,又担任中国驻德使馆的抄写员。他于1934年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同年,皮乐德在中国任满回到奥地利。他介绍郭秉宽在维也纳市立总医院担任了2年眼科住院医师。皮乐德不但帮助郭秉宽掌握临床技术,还教他如何撰写论文。皮乐德经常邀请郭秉宽到家中作客,师生间关系极为亲密。在这的两年中,郭秉宽注意到一些眼科患者虽然并无任何症状,但角膜上会出现直径0.5毫米的圆形或卵圆形的小白点,组成不同的轮廓。小白点可连续成线,白线的轮廓不规则,长有断裂。白线也常形成环状,环内有许多同样的小白点。白点病变位于前弹力层水平。角膜上皮光滑,周围角膜组织正常。他运用维也纳当时领先于世界的临床眼科病理技术,查清这些小白点是由脂类物质积聚而成,并称之为角膜白环。他将见到的11个病例总结成论文,刊登在1936年出版的德国眼科杂志上。此发现后被英国S.W.S.Duke-Elder教授主编的《眼科全书》)第二卷2021页所引用。书中说:文献中很少提到这种临床表现,可能是此征象容易被忽视,或病变很小而无症状之故。但郭秉宽两年内就见到11例,可见角膜白环并非十分罕见。
1936年,郭秉宽想念多难的祖国,此时他父亲已去世,老母寡居,祖父年迈,他决心回国。9月抵沪后,在同济大学医学院任教。1937年8月13日,上海遭受日军的轰炸,他与同仁们创办战时的重伤医院,他担任医务长。随后,他带领81名自愿参加救护的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到达杭州笕桥,重建重伤医院。
1938年,同济大学医学院内迁至江西吉安,因陋就简地开展医疗和教学,他担任眼科主任和教授。从此,他的工作重点才真正转移到教学。
1938年秋,他应贵阳医学院之聘,到该地任教。贵阳医学院是按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模式建立起来的,无论医疗还是教学都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和强大的师资队伍。作为大后方,贵阳也有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此时,郭秉宽才得以同患难与共的同事孙月衔医师结婚。当时正在战争时期,眼外伤患者急剧增加,即使眼科医师对许多眼底外伤也不熟悉。郭秉宽经深入研究,写成论文“关于弹道伤性视网膜脉络膜炎及对战时所习见的眼底外伤”,对及时发现及处理眼底外伤起了很大作用。
1938~1941年是郭秉宽眼科生涯中的一个黄金时期,他在这3年内培养了不少有作为的眼科专家,包括后来任职于天津医学院的袁佳琴、河北医学院的梁树今、湖南医学院的吴振中等。当时的教育部长为了把贵阳医学院当作自己的政治资本,插手医学院的事务,特务的魔爪深入基层,紧张气氛笼罩着整个学校。学生为抗议而举行罢课,进步人士遭到逮捕或监视。郭秉宽和杨济时教授同情和支持进步学生,受到歧视和排斥、监视。为了安全,1941年,他与杨济时一同到桂林市省立医院工作,并担任眼科主任。至到此时他仍未还清留奥期间所借的债务,加上货币贬值,他微薄的薪水入不敷出。一年后,他开业行医。亏得孙月衔有理家的才能,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他们居然还清了大部分债务。但郭秉宽一直将开业行医视为憾事和污点。
1943年4月初,郭秉宽携眷历尽千辛万苦,经贵阳到达重庆,任江北陆军医院眼科主任,兼任已迁往宜宾的同济大学医学院和迁至重庆歌乐山的上海医学院的眼科特约教授。他钻研眼科教学法,在短短1个月内,以每天连续讲课4小时的进度,授完一学期的眼科全部课程。同时他还开展临床研究,决心完成沙眼早期诊断的课题。
1945年抗战胜利后,郭秉宽受陆军医院院长兼国防医学院院长林可胜的指派,随军医考察团,由上海乘船赴美,先后在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眼科学院及纽约市曼哈顿眼库进修角膜移植的技术,在学习结束前,他又发表了有关角膜移植动物实验的论文,该文发表于1948年的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上;他又参加了动物实验照片的展出。1946年秋,他随团回国,在上海江湾国防医学院接受少将军医级教授之职,兼任眼科主任,从事眼科医疗和教学。多位在国外有一定成就的眼科教授都是在这段时期受益于他。改革开放后这些专家曾几次回国探望老师。
郭秉宽从美国归来后,及时将学到的新技术应用于实际,他是中国最早开展和推广角膜移植的专家之一。1948 年底及1949年初,国防医学院奉命迁往台湾,郭秉宽拒绝随往。1949年4月,他设法躲过特务的跟踪,迁入上海市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秉宽担任上海医学院眼科教授和附属中山医院眼科主任。
1949年10月中旬,他与心脏病专家邱锦淇教授、检验科专家余教授接受任务紧急赴北京,对患心脏病的任弼时进行会诊,并为政府高级干部进行体格检查。
当时,国内尚无一本适用的中文眼科学教科书。他在自编的眼科教学讲义的基础上,在1950年出版了一本较系统的《眼科学》,问世不久即告脱销,其后经过多次修订。他还编写了适合中级医务人员用的《眼科学》教材,该书先后出版过2次。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上海医学院改名上海第一医学院,原来附属中山医院和华山医院的眼科和耳鼻喉科被划出,成立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郭秉宽担任副院长兼眼科主任、一级教授。为了更好地致力于眼科的医教研工作,他主动辞去副院长之职。专科医院的建立摆脱了综合医院内大科主宰一切的局面,郭秉宽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他经常深入门诊和病房,制定规章制度。他不但重视课堂教学,还常带领青年医生和学生深入工厂和农村,防治沙眼和眼外伤。
1952年,他从上海第一医学院当年招收的一批新生中,挑选出90名成绩优异的学生,组成眼耳鼻喉科专修班,该班于1955年毕业。这批毕业生中无论是留校的,还是分配到全国各地医院的,都成为眼耳鼻喉科的骨干力量。
1954~1956年,郭秉宽先后代表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参加了波兰和巴基斯坦的眼科学会年会。在赴波兰途经莫斯科时,他参观了Helmholtz眼科研究所,那里的眼病病理研究室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联想到维也纳的Fuchs教授本来就是世界眼病病理学的奠基人,自己曾在Fuchs的工作基地维也纳学习多年,有责任在国内推广这项工作。他在第二军医大学林文秉教授的帮助下,于1955年成立了自己的眼病病理研究室,该研究室后成为国内重要的眼病病理研究基地。
1957年,他受到批判,但他仍坚持用科学的态度叙述自己的见解。文化大革命中,郭秉宽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失去从事教学、医疗、科研的权利,遭受批斗,被监督劳动。他一度有轻生的念头,但他还是坚持生活了下来。他的妻子孙月衔也遭到株连,被造反派批斗,健康每况愈下,但她省吃俭用,将每月仅有的15元生活费全部用在郭秉宽身上。
粉碎“四人帮”后,郭秉宽重新投入眼科的教学、医疗、科研工作。他接连撰写多篇论文,如:“色素膜黑色素瘤的临床与病理”、“50例交感性眼炎的组织病理”、“42例Coats氏病的病理观察”等。
郭秉宽多年来兼任《中华眼科杂志》副总编辑。
1978年,卫生部批准成立上海第一医学院眼科研究所,郭秉宽任所长。该所的眼病病理研究室、青光眼研究室、角膜病研究室、中西医结合研究室等均取得多项成果。
1979年,郭秉宽被批准为中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
郭秉宽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1979年他访问美国。1980年应邀出席日本眼科年会。1982年去美国参加第24届世界眼科会议和第二届国际防盲会议。他不断选派眼科医生出国进修。许多出国进修过的医生,如上海医科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的嵇训传、王吉文等,学成回国后在眼科事业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他还担任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眼科学》的主编,该书于1984年出版。
郭秉宽终生烟酒不沾,只好读书。他培养的学生多有作为。他晚年退居二线后仍关心中国的眼科事业,并决定逝世后将遗体捐给医学院校,供教学解剖和角膜移植之用。
郭秉宽从奥地利回国后,皮乐德每年都从维也纳给他寄来贺年片,直到1967年,文化大革命使这种联系中断。尽管处境艰难,郭秉宽仍设法通过各种可用的渠道向老师带去问候。1974年,郭秉宽又接到皮乐德用颤抖的手亲自签名的贺年片,不觉泪下。不久恩师与世长辞。
美国眼科权威Charles L.Schepens在《世界眼科临床》一书的序言中称郭秉宽为“中国眼科之父”。
郭秉宽一生在国内外发表论文80多篇。
1991年9月28日,郭秉宽因前列腺癌广泛肺转移在上海病逝,遵其遗嘱家属捐献了他的眼球。
郭秉宽技术成就
到1950年代,国内尚无一本适用的中文眼科学教科书,于是郭秉宽在自编的眼科教学讲义的基础上,参阅大量国内外资料,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在1950年出版一本较系统的《眼科学》,问世不久即告脱销。其后经过3次修订。1964年该书出第4版。他又编写成中级医务人员用的《眼科学》教材,该书先后出版过2次。
197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计划修订早已脱销的、由他主编的第4版《眼科学》,于是他夜以继日地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后来,这本100万字的著作出版时,虽然前言中并未提到他的名字,但广大眼科医师仍将此书称为《郭氏眼科学》,纷纷呼吁重新修订出版。
1940年代,中国沙眼流行,而早期发现病理对沙眼的防治意义极大。但是按照当时的眼科教科书和杂志,早期诊断沙眼的体征为:在睑结膜上发现滤泡和乳头样病变,或在睑结膜涂片上发现包涵体。郭秉宽为找到一种更为简便而又准确的诊断方法,他遇到沙眼病理,即用20倍的放大镜,在手电筒照射下,仔细观察。最后终于发现:在早期沙眼病例,甚至在某些仅有极轻微临床症状的病例中,均可在上方角膜缘处发现早期角膜血管翳。他将8年的研究心得写成论文“初期角膜血管翳——沙眼原发性角膜感染早期诊断的重要体征”。该文后来发表在1942年的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美国眼科杂志》)上。这个发现使许多沙眼病理得以早期发现。
郭秉宽是中国眼遗传学工作的开拓者之一。他在所著《眼科学》中明确提出了用优生学预防进行性高度近视眼的可能性。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中华眼科杂志》围绕这个论点展开一场震动中国眼科学界的争鸣。他被批判为“科学的绊脚石”、“马尔萨斯反动人口论的宣传者”。1979年,全国眼遗传学组成立,他被聘为顾问。1980年6月,在江西省吉安市召开了第一届全国眼遗传学术会议,他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对我国眼科遗传学发展的一些看法”的报告,阐述了眼遗传学的重要性;指出人体遗传病已发现3000多种,到1960年发现的眼遗传病就达246种。他还对如何在我国开展眼遗传病研究提出了十分重要的建议。1980年,他招收中国第一批眼遗传学硕士研究生。他指导研究生完成了“双生子中近视眼的发病率及遗传规律”和“双生子视网膜母细胞病”的研究。研究论文被第24届世界眼科会议选为大会宣读论文。
郭秉宽主要贡献
开拓中国的眼遗传学研究
郭秉宽是中国眼遗传学工作的开拓者之一。他在所著《眼科学》中明确提出了用优生学预防进行性高度近视眼的可能性。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中华眼科杂志》围绕这个论点展开一场震动中国眼科学界的争鸣。他被批判为“科学的绊脚石”、“马尔萨斯反动人口论的宣传者”。1979年,全国眼遗传学组成立,他被聘为顾问。1980年6月,在江西省吉安市召开了第一届全国眼遗传学术会议,他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对我国眼科遗传学发展的一些看法”的报告,阐述了眼遗传学的重要性;指出人体遗传病已发现3000多种,到1960年发现的眼遗传病就达246种。他还对如何在我国开展眼遗传病研究提出了十分重要的建议。1980年,他招收中国第一批眼遗传学硕士研究生。他指导研究生完成了“双生子中近视眼的发病率及遗传规律”和“双生子视网膜母细胞病”的研究。研究论文被第24届世界眼科会议选为大会宣读论文。
发现沙眼早期诊断的体征
1940年,中国沙眼流行,而早期发现病理对沙眼的防治意义极大。但是按照当时的眼科教科书和杂志,早期诊断沙眼的体征为:在睑结膜上发现滤泡和乳头样病变,或在睑结膜涂片上发现包涵体。郭秉宽为找到一种更为简便而又准确的诊断方法,他遇到沙眼病理,即用20倍的放大镜,在手电筒照射下,仔细观察。最后终于发现:在早期沙眼病例,甚至在某些仅有极轻微临床症状的病例中,均可在上方角膜缘处发现早期角膜血管翳。他将8年的研究心得写成论文“初期角膜血管翳——沙眼原发性角膜感染早期诊断的重要体征”。该文后来发表在1942年的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美国眼科杂志》)上。这个发现使许多沙眼病理得以早期发现。
郭秉宽主要论著
1 郭秉宽.主编.眼科学.第一版.1950.
2 郭秉宽.主编.眼科学.
3 郭秉宽.现阶段的我国沙眼问题.中华眼科杂志,1954,4(3):163~169.
4 郭秉宽.对于赵雁冬同志“踢开向科学进军的绊脚石”的答复.中华眼科杂志,1957,7(1):81~82.
5 郭秉宽,倪逴,吴本茀.原发性视乳头色素瘤(一个病例的临床与病理报告).中华眼科杂志,1958,8(10):614~617.
6 郭秉宽.我的一点看法.青少年近视眼防治.1980,2∶1.
7 郭秉宽,褚仁远.青少年近视眼纵横谈(1)近视的成因和预防.大众医学,1983,2∶23~24.
8 郭秉宽,褚仁远.青少年近视眼纵横谈(2)正确对待治疗近视眼的各种方法.大众医学,1983,23~24.
9 郭秉宽,褚仁远.青少年近视眼纵横谈(3)怎样选配近视眼眼镜.大众 医学,1983,3∶30~32.
10 郭秉宽,褚仁远.青少年近视眼纵横谈(4)青少年近视眼者的学习和生活.大众医学,1983,4∶8~10.
11 郭秉宽.全国第二届遗传学会议开幕式上的书面讲话.见:中国遗传学会第二届眼科遗传学会议论文汇编,1983,1~3.
12 殷汝桂,胡士荣,吴本茀,郭秉宽.眼部横纹肌肉瘤.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1983,10(2):148~150.
13 郭秉宽,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眼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郭秉宽补充介绍
郭秉宽(1904—1991年),原名郭奎中,龙岩县(今新罗区)龙门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十一月二十日生。14岁入福建省立龙岩第九中学(今龙岩一中)就读。后其父送他往厦门鼓浪屿寻源书院学习,次年转学上海复旦中学。20岁考入北京私立协和医学院本科,同时还考取燕京大学医学预科,在两校同时学习两科。学习成绩优异,出类拔萃,受到来华任教的世界著名眼科专家、奥地利籍皮乐德(pillat)教授的赞赏。就学期间,适逢北平(即北京)的-风起云涌,在强烈的爱国心驱动下,郭秉宽参加了燕京大学的地下共产主义学习小组,受到革命理论熏陶。民国17年(1928年)在皮乐德教授建议和支持下,自费赴奥地利留学,就读于维也纳大学医学院。依靠勤工俭学,刻苦攻读。民国23年秋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维也纳市立总医院任眼科住院医生。“九一八”事变后,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震撼着他的心灵,毅然决定放弃奥国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踏上回国征途。民国25年9月,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回到阔别八年的祖国大地。历任同济大学医学院、贵阳医学院、国防医学院、上海医学院等院校的眼科教授、主任。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参与“第五重伤医院”,为抗日将士伤病员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国民党有关方面软硬兼施,胁迫其去台湾工作,他避开特务跟踪,断然拒绝,仍然留在大陆。
1949年10月,郭秉宽和其他三位医学专家应召北上赴北京,为任弼时紧急会诊,参与中央领导人的体格检查,受到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的多次接见。其后30多年,先后担任上海第一医学院(1952年调整前为上海医学院)一级教授、眼科主任、博士生导师,眼耳鼻喉科医院副院长,眼科研究所所长,医学院副院长,全国眼病理协作组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卫生部医学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眼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眼科杂志》副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员会常委,上海市第八届参议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协第二、三、四、五、六届委员。
郭秉宽是国家杰出的眼科专家。知识渊博,坚持临床经验与基础理论并重,善于吸取总结和推广国内外学术成就。指导沙眼防治、角膜移植、眼病理、眼遗传学及眼病的中西医结合等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发表主要论文39篇。1950年,编写出版的第一本《眼科学》,成为国内眼科医生的主要参考书和医学院教材。主编或主译了《中级眼科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眼科分卷》、《军队外科学眼科分册》等书。他对祖国眼科事业的贡献,受到国内外眼科学界一致好评。世界著名的眼科学者、美国波士顿眼科研究院院长称誉郭秉宽为“中国的眼科之父”。郭秉宽曾先后代表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参加了在波兰、巴基斯坦、日本、美国等国举行的国际眼科学术会议。1983年4月,他作为亚太地区的代表(中国第一位)参加了在华盛顿举行的全美眼病理年会。他的严谨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刚正不阿的性格,受到国内外眼科学界的普遍赞誉。
1991年9月28日,在上海逝世。
来源:龙岩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郭秉宽”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