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福建省名人>龙岩市名人>新罗区名人

陈仁麒

陈仁麒人物照片

新罗名人陈仁麒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陈仁麒(1913—1994),原名陈景麟,曾用名陈仁祺,福建省龙岩县(今龙岩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中共七大正式代表,中共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师、纵队、兵团和海南军区、军委炮兵、成都军区政治委员等职。先后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率部参加保卫陕甘宁边区和隆化、辽沈、平津、赣西南等战役战斗。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4年3月2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陈仁麒人物生平

陈仁麒,1913年7月24日生于福建省龙岩县(今为市)小池乡汪洋村一个贫农家庭。7岁入私塾,后入小池区龙池书院读完高小。15岁辍学到本县雁石镇一家伞店当学徒。

1929年夏,毛泽东、朱德率红4军由赣南转战闽西,一举攻占龙岩,使当地革命斗争迅速发展。他被推举为小池区少先队队长、苏维埃政府文化委员、秘书、文化夜校教员。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改名陈仁麒。

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闽西红12军政治部宣传员、军部特务队政治委员,红22军第66师166团连政治委员、第168团政治委员。

1933年调任红11军政治部宣传科长,红7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翌年7月任红军总政治部巡视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直属教导第1团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

长征中,先后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干部团教员、特科营政治委员。到陕北后任红军大学第3科(教导师)特科团政治委员兼政治主任教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调任中共陇东特委委员兼镇原县委书记、陇东特委组织部部长,坚持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发展巩固了辖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40年11月奉调返回部队,任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政治部主任,执行保卫延安和保卫边区的任务。

1942年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改编为八路军警备第3旅,继任政治部主任。为加强部队的政治建设做出了显著成绩,被评为模范党员,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1945年4月至6月作为大后方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

抗战胜利后,先后任冀热辽军区热河纵队政治部主任,冀晋纵队第3旅、冀热辽军区独立第14旅、热河军区第13旅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解放北票、围场等战斗。

1947年8月,第13旅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8纵队22师,任师政治委员。次年3月任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政治委员,5月,与司令员贺晋年指挥所部在独立第6旅配合下解放热河省(今分属河北、辽宁、内蒙古)重镇隆化,作战中第32师96团涌现出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11月任由第11纵队改编而成的人民解放军第48军政治委员,参加了辽沈、平津、赣西南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共赣西南区委第二书记兼第48军政治委员,江西人民政府委员,第21兵团政治委员,海南军区政治委员兼中共海南区委第二书记,中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中共华南局委员。

1959年12月调任军委炮兵政治委员,后任炮兵党委书记。

1970年调任成都军区第二政治委员兼四川省委常委。

1983年离职休养。

1994年3月27日在北京逝世。

陈仁麒是中共七大、九大代表,中共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他戎马一生,屡立战功,严于律己,两袖清风,长期从事军队政治工作,善于发现和培养典型、宣传典型,具有丰富的政治工作领导经验,为中国人民解放和军队建设作出了不懈努力。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陈仁麒个人作品

著有《回忆赣西南战役》 《中共陇东特委工作回忆》等。

陈仁麒补充介绍

  陈仁麒(1913—1994年),又名陈景麟,龙岩县(今新罗区)小池人。民国2年(1913年)7月出生于贫苦农家。初级小学毕业后,当过学徒,种过田。民国18年,参加农民暴-动,任小池区少先队长、文化委员、文化夜校教员。民国19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民国2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21年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乡苏维埃政府秘书,红二十一军宣传员、分队长,红十二军特务队政委,红二十二军六十六师一六八团政委,红十一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红七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军委总政治部巡视员,军委直属教导一团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军委干部团政治教员,红军步兵学校特科团政委等职。先后参加了永定、长汀、朋口、邵武、浒湾、建宁等战斗,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战争和长征。在战斗0生入死,英勇作战,曾在反“围剿”的高虎脑阻击战中,身负重伤。他不仅作战勇敢,而且善于运用“古田会议”精神,做好连队战士的思想政治工作。长征开始时,任中央红军一纵队干部团特科营政委。他能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的威力,团结战士,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红军打下遵义后,部队改善伙食,特科营炊事班在菜中加了辣椒,又引起了不愉快的争议,影响了江西、湖南、福建籍战士之间的团结。陈仁麒知道后,立即找他们谈心。给战士们讲“辣椒”的故事。他引经据典的谈话,给战士很大启发,一场风波平静了,因小事引起的矛盾化解了,战士们乐了,又投入了艰苦的战斗。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镇原县委书记,陇东特委组织部部长,陕甘宁边区保安部队政治部主任,警备第三旅政治部主任。他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方针政策,团结地方干部,深入实际,积极创建、发展和巩固中共地方基层党组织。他为改变部队政治机关的工作作风,密切政治机关与部队的联系,及时发现和推广典型,加强部队的政治建设做出了显着的成绩,被评为模范共产党员,并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热河军区第十四旅政委,十三旅政委,东北军区八纵二十二师政委,东北野战军第十一纵队政委,第四野战军四十八军政委。参加了辽沈、平津战役和热河阻击战,保卫热河围场和石海、平定堡、朝阳、北票、义西、隆化、昌黎、锦西塔山阻击战、赣西南等着名战役战斗。在解放隆化战斗中,他所属部队涌现出战斗英雄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等一大批英雄模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二十兵团政委,海南军区第二政委,中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政委,成都军区第二政委、政委。曾当选中共九大候补中央委员。1983年6月离休。他在晚年还十分关注青少年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1991年,将军为《龙岩革命故事》一书作序,其中写道:“中国革命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在这路上,多少人为争取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献出了生命,多少人默默地做着不为人知的工作,我作为幸存者,为《龙岩革命故事》的出版感到欣慰,特推荐给青少年朋友,期望能起到以史育人的作用”。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4年3月27日,在北京逝世。

  汪洋村 汪洋村位于小池镇镇域的中部,紧邻赣龙铁路,离319国道1公里,汪洋村东与赖邦村交界,南与山美村相连,西与兴贵村毗邻,北和璜溪村接壤,村委会距小池镇政府0.3公里,离龙岩市区18公里。紧挨汪洋村东边有条龙门溪经过,河宽30米,村域内全长1.5公里,龙门溪是福建第二大河九龙江的源流之一。汪洋村土地资源较少,村域面积2200亩,耕地1286亩;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主……

  “陈仁麒”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