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重庆市名人>合川区名人

张森楷

暂无张森楷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合川名人张森楷介绍

清代历史学家

张森楷 ,重庆市合川区人,字元翰,号式卿,清代历史学家,晚清举人,曾入成都尊经书院学习,后在合州、成都、雅州、邻水等地讲学,曾为成都大学国史教授。

张森楷人生履历

张森楷曾参加保路运动,并任川汉铁路公司成都局总理。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创办四川蚕桑公社,10年间,对川东地区蚕桑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张森楷是实业家、史学家。字元翰,号式卿,晚年号端叟。重庆市合川区人。清光绪二年(1876),因才华出众,学业优异,为四川学使张之洞重视,特手谕遴选入州学,定为秀才,一年后又特选入成都尊经书院深造。因好发疑古言论,被院方以“离经叛道”名义削籍除名。后转入锦江书院就读,弃经攻史。撰成《通史人表》269卷。另撰《读史质疑》300多卷,该著后来几经修订,成为当时史学巨著《二十四史校勘记》。

光绪十二年(1886)结束书院学习,受聘为合州振东乡学主讲。光绪十八(1892),受川东道观察使黎庶昌礼聘,专门从事历史研究工作。次年,赴省城参加乡试,中举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入尊经书院为襄校,着手编写《通史六鉴》,特意发出“求友引”觅人合作,但无人响应,遂改择“实业救国”的道路。光绪二十七年(1901),在合州大河坝场(现合川县太和镇)创办“四川省蚕桑公社”,自任社长。次年,为蚕桑公社立案,作为"四川民主实业中学堂"。他亲自前往江浙延聘师资和技术人员,又东渡日本考察蚕桑事业的新技术和新成果,全力在合州境内推广引进良桑种植和新法养蚕缫丝技术,并以新知识教育学生。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良桑年植7万株,养蚕由一季改为两季。光绪三十四年(1908),蚕种增至5000余张,并将缫丝厂扩建为“四川第一轻纬丝厂”,年产“英雄牌”生丝200余担。合州桑种蚕种遍布巴蜀,生丝行销海外,为此清政府授予"三等商勋"奖励。但合州知州陈世虞却诬告他强夺了合州蚕桑事业,使其"实业救国"的尝试失败。宣统元年(1909),应聘任成都府中学堂历史教员,郭沫若就是他的学生。

1911年,四川爆发了震惊全国的“保路运动”,四川总督赵尔丰悍然下令以武力镇压,并逮捕进步爱国人士,他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多方奔走呼吁,全力营救被捕人士。辛亥革命后,川汉铁路公司在成都召开股东大会,选举他为川汉铁路公司成都局总理。上任后,大力改革陈规陋习,整顿路政,触及到凭借铁路谋私利的少数弄权人的利益,因而被免去总理职务,并以所谓“亏挪路款,献款熊逆(指革命党人熊克武)”的罪行,被四川省政府通缉。被迫离开四川,只身去北京总检察厅讼冤。1915年,该通缉令被撤销。1917年,合川县知事郑贤书礼聘他主持编修《合川县志》,历时5年余,完成了《合川县志》,共83卷,200余万字。1924年,应四川通志局宋育仁聘请,以不足一年的时间撰写成《四川通志》中的《历代地理沿革表》和《历代职官沿革表》。1925年,成都大学成立,受聘任国史教授。1927年,辞教授职,携所著《史记新校注》手稿本北上,就读天津罗振玉家藏书。次年,又至北平傅增湘家,参阅古本《史记》精校所著。5月,重订《史记新校注》133卷。同年6月23日,病逝北平。一生著作27种,共1134卷。后墓地迁至合川八角亭之下。

张森楷社会评价

四川自古出历史学家,但绝少今重庆籍史学家,张森楷可称在重庆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历史学家。

张森楷主要著作

张森楷在历史学方面贡献最大,著述48部,1300多卷,共约一千多万字。主要著作有《史记新校注》、《通史人表》、《二十四史校勘记》、《华夏史要》、《历代舆地沿革表》、《形胜险要图》、《四川历代地理沿革表》、《四川历代职官沿革表》等。民国初年主修《合川县志》,多有创见。

原四川省副省长张秀熟为张森楷遗著出版题引

张森楷补充介绍

  张森楷(1858-1928),字元翰,号式卿,晚年号端叟。四川省合川县(重庆合川市)太和镇人。清末民初史学家、实业家。

  清咸丰八年(1858)生。自幼天资聪慧,勤奋好学,过目不忘,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称。10岁时,一日乌云密布,山雨欲来,其曾祖父张庭宣随口吟道“雨罩群山小”;不一会儿,云飞雾散,丽日当空,张森楷见此情景对曰“日出村树高”,曾祖赞道:“孺子可教”。

  光绪二年(1876),因才华出众,学业优异,为四川学使张之洞重视,特手谕遴选入州学,定为秀才。

  光绪三年(1877),特选入成都尊经书院深造。因好发疑古言论,被院方以“离经叛道”名义削籍除名。后转入锦江书院就读,弃经攻史。撰成《通史人表》269卷。另撰《读史质疑》300多卷,该著后来几经修订,成为当时史学巨著《二十四史校勘记》。

  光绪十二年(1886),结束书院学习,受聘为合州振东乡学主讲。

  光绪十八(1892),受川东道观察使黎庶昌礼聘,专门从事历史研究工作。次年(1893),赴省城参加乡试,中举人。

  光绪二十一年(1895),入尊经书院为襄校,着手编写《通史六鉴》,特意发出“求友引”觅人合作,但无人响应,遂改择“实业救国”的道路。

  光绪二十七年(1901),在合州大河坝场(现合川县太和镇)创办“四川省蚕桑公社”,自任社长。

  光绪二十八年(1902),为蚕桑公社立案,作为"四川民主实业中学堂"。他亲自前往江浙延聘师资和技术人员,又东渡日本考察蚕桑事业的新技术和新成果,全力在合州境内推广引进良桑种植和新法养蚕缫丝技术,并以新知识教育学生。

  光绪三十一年(1905),良桑年植7万株,养蚕由一季改为两季。

  光绪三十四年(1908),蚕种增至5000余张,并将缫丝厂扩建为“四川第一轻纬丝厂”,年产“英雄牌”生丝200余担。合州桑种蚕种遍布巴蜀,生丝行销海外,为此清政府授予“三等商勋”奖励。但合州知州陈世虞却诬告其强夺合州蚕桑事业,使其“实业救国”的尝试失败。

  宣统元年(1909),应聘任成都府中学堂历史教员,郭沫若为其学生。

  宣统三年(1911),四川爆发震惊全国的“保路运动”,四川总督赵尔丰悍然下令以武力镇压,并逮捕进步爱国人士,张森楷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多方奔走呼吁,全力营救被捕人士。

  辛亥革命后,川汉铁路公司在成都召开股东大会,选举其为川汉铁路公司成都局总理。上任后,大力改革陈规陋习,整顿路政,触及到凭借铁路谋私利的少数弄权人的利益,因而被免去总理职务,并以所谓“亏挪路款,献款熊逆(指革命党人熊克武)”的罪行,被四川省政府通缉。被迫离开四川,只身去北京总检察厅讼冤。至1915年,该通缉令被撤销。

  1917年,合川县知事郑贤书礼聘其主持编修《合川县志》,历时5年余编竣,共83卷,200余万字。

  1924年,应四川通志局宋育仁聘请,以不足一年的时间撰写成《四川通志》中的《历代地理沿革表》和《历代职官沿革表》。

  1925年,成都大学成立,受聘任国史教授。1927年,辞去教授职务,携所著《史记新校注》手稿本北上,就读天津罗振玉家藏书。

  1928年,又至北平傅增湘家,参阅古本《史记》精校所著。5月,重订《史记新校注》133卷。至此张森楷一生著书《通史人表》、《二十四史校勘记》、《史记新校注》等共27种,计1134卷。

  同年6月23日,在北平病逝,享年70岁。墓在合川市区嘉陵江东岸学士山,建有墓表纪念亭。四川省文史馆副馆长、著名诗人林山腴先生所撰挽联云:坎坷生与俱来,凭古伤今,人过麦秀殷墟地;著述老而未已,精思极虑,命断阊门匹练时。

  “张森楷”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