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名人徐勍介绍
徐勍,著名评书艺术家,享有“北袁(阔成)南(徐)”的盛誉,现任重庆市曲艺团顾问,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曲协评书艺术委员会委员。
2017年2月16日晨2时58分因病抢救无效在重庆离世,享年81岁。
徐勍简介
10岁出外卖艺,1958年获四川省首届汇演三等奖,《一双绣花鞋》通过他的评书在重庆广为流传。长于说《红岩》等长篇故事,丰富了评书艺术,受到中宣部、文化部好评。
个人专辑《从脚说起》获中国曲艺牡丹奖,曾被中国文联授予“名家金牌”。曾在巴国城开辟《街头书坛》,为群众讲说《重庆漫谈》、《巴渝笑谈》、《今古传奇》、《乾隆戏小岚》等传统经典名段。2008年获中国文联、中国曲协牡丹奖终身成就奖。
徐勍:评书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1936年生于重庆市江津。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重庆市曲艺家协会荣誉理事。原四川省曲协副主席,重庆曲艺团艺术顾问。九岁丧母,父被抓丁,童年无家可归,为谋生计,提篮小卖,出入茶馆,喜听评书。1947年秋,开始跟师学艺,从此走上从艺说书之道。1958年获四川省首届曲艺汇演三等奖,同年到北京参加全国首届曲艺汇演,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周恩来、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61年改编并说《王若飞在狱中》好评如潮。1963年说《红岩》受中宣部、文化部好评。1964年改编《夺印》在《四川文学》连载,后四川出版社出版,《光明日报》专题报道。1975年说《石头后面》获好评,中国唱片社出版发行。1979年出席全国第四届文代会。1980年出版个人专辑《从脚说起》。1995年获全国曲艺牡丹奖,1998年被中国文联授予“名家金牌”。1998年秋出版《口舌人生》,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作了专题报道。曾应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之邀,出演一代伟人邓小平。对自己几十年的“口舌人生”,徐勍曾于1988年作诗自勉。诗曰:少小失慈母,自强一顽童。艺海苦作舟,跟党拜工农。为人民说书,摇唇费心囊。书山勤为径,直身攀高峰。
徐勍个人经历
徐勍,把评书说进了中南海
学艺
出道
徐勍的多重人生,应该是从旁听生开始的。他旁听的不是哪所大学的名师课程,而是解放前被视为“下九流”的说书人的茶馆演绎;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却硬是凭自己的刻苦钻研,把评书讲进了中南海怀仁堂;他上台从不化妆,却演绎出万千人生、世态炎凉……
昨天,坐在重庆晨报记者镜头前的徐勍虽已75岁高龄,但仍精神矍铄、思维敏捷。整个访谈中,这位中国文联、曲协牡丹奖终身成就奖得主不止一次提到,自己仅仅是一个草根艺人,“为人民说书、说好书,我就很满足了。”
学艺
街边茶馆里的“旁听生”
走上说书这条路,在徐勍看来最初根本和艺术无关,完全是迫于生计。徐勍小时候家里很穷,“穷到什么程度?因为养不起,父亲狠心把妹妹送了人。”加上后来母亲辞世,自己只好浪迹街头。喜欢开玩笑的徐勍用颇有些自嘲的口吻说,“如果用现在的说法来看,我差点就成了问题儿童。”这一年,徐勍刚刚10岁。
因为生计所迫,流浪街头的徐勍最初想在茶馆周边卖点烟,以维持最基本的温饱,但“没做多久就因为生意实在惨淡,难以为继了”。喜欢听书的徐勍动起了拜师学艺的脑筋。
“一个小孩子,又没人引荐,说书老师哪可能相信(你的诚意)。”徐勍说,自己只好先硬着头皮上,在鱼洞江边的河坝里扯开圈子讲,“真是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徐勍说,当时上午去茶馆旁听,下午就到河坝里自己开讲。“我至今都记得,我自己扯开场子,第一场讲的是《三侠五义》。”
出道
睡茶馆衣服曾被偷得精光
凭借自己的天赋,徐勍把自己说书的小场子搞得有声有色。年仅10岁的小说书人的名声很快就传到了老师那里,“老师看到都是既成事实了,也就收了我做徒弟。当时吃住都包,我的生计问题才彻底解决了。”
徐勍回忆那段时间,晚上听老师说书,次日早起给老师打好洗脸水,就给老师复述头晚的学习成果,“《幼学琼林》我就是那个时候看的。”
1949年,13岁的徐勍出师了。“为了庆祝,老师专门送给我一套对襟长衫和一双二手店淘来的皮鞋。那双皮鞋擦得锃亮,也像那么回事。”徐勍的说书人生涯也由此正式揭幕。
“我说书的首站是磁器口的茶馆。说是茶馆,其实只有一个顶棚。晚上也住不起客栈,就找茶馆老板租一床铺盖,两张桌子一拼,衣服脱下来当枕头就睡觉。”徐勍说,自己最窘迫时,是当枕头的衣服掉到地上被人偷了,第二天还是靠同行资助衣服才得以见人。“后来,说书赚了钱我才到较场口买了新衣服。”
信仰
跟党走就是我一生的信仰
“我纯属草根艺人。”在我们的访问中,徐勍至少把这句话重复了三遍。只读到小学三年级的他接受更多的教育,全都是在解放以后。“1952年到1956年,我在邻水话剧团时才读了一些莫泊桑、杰克伦敦等名家的文学作品。”
但对徐勍来说,解放给自己带来的更大的转变是找到了信仰。“我知道了我要做什么样的人。”徐勍坦言,“说书的在解放前就是下九流、跑江湖的,但解放后我们是文艺工作者了。”徐勍说,自己对文艺工作者的理解就是“跟着党走,为人民说新书、说好书。”徐勍已经记不清自己究竟创作了多少故事,但1970年代就已享誉西南的他说,“我的想法始终是,愿意做一块发动群众讲故事的垫脚石。”
除了在艺术方面,当上重庆曲艺团副团长的徐勍对团里的演职人员也非常关心。巡回演出中,有了一点积余,就千方百计为团里的同志送回当地的特产,以期改善一下生活。
1981年,川渝多地遭遇洪灾,徐勍率团到广汉义演。不仅收入全部都捐了,就连对方送来犒劳他们的35斤白糖,徐勍也仅留下一斤给团里的病号。“当时好多演员都是拔掉吊针就上台表演。”
为人
不虚浮、不夸张、要真实
关于徐勍的“嘴上人生”,早在多年前就有朋友为他写过书,但“我看过后觉得还是有点过了”。徐勍说,“关于自己的书,我一直都有一个要求,一定不要发(同领导的)合影。我不希望站在他人的肩上出名。”徐勍表示,如果要别人评价自己,自己的要求一定是不虚浮、不夸张。
正是这种脚踏实地的精神,成就了徐勍艺术上的成就。“其实我就是一个人不化妆,演很多人的故事。”徐勍说,在自己看来评书是一项易学难精的艺术。“我徒弟很多,但说书成才的很少。”
徐勍多少有些感慨地说,“现在年轻人接触的不是上网就是电视,艺术氛围远不比当年了。”在徐勍看来,一个好的说书人博闻强记只能算是基本功,故事里要能提纲挈领才是真功夫。徐勍坦言,在继承人方面,自己确实有些担忧。“我有一个现在读高三的徒弟,各方面来看都还不错,但谁能预言他今后作何选择。”
虽已75岁高龄,但徐勍的精神和思维敏捷程度仍令人叹服。“近年很火的《百家讲坛》主要就是评嘛,如果从我们说书的角度讲,它的演绎太少了。还有一些人是只有对新世界横向的认识,缺少对历史的纵向认识。”
徐勍坦言,自己现在偶尔写写字,看看关于革命抗战的电视剧和新闻。虽然很少再说书,但公益和培训活动自己还是尽量都去。
徐勍补充介绍
徐勍,著名评书艺术家,享有“北袁(阔成)南(徐)”的盛誉,现任重庆市曲艺团顾问,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曲协评书艺术委员会委员。
徐勍1936年生于重庆市江津。10岁出外卖艺,1958年获四川省首届汇演三等奖,《一双绣花鞋》通过他的评书在重庆广为流传。长于说《红岩》等长篇故事,丰富了评书艺术,受到中宣部、文化部好评。
个人专辑《从脚说起》获中国曲艺牡丹奖,曾被中国文联授予“名家金牌”。曾在巴国城开辟《街头书坛》,为群众讲说《重庆漫谈》、《巴渝笑谈》、《今古传奇》、《乾隆戏小岚》等传统经典名段。2008年获中国文联、中国曲协牡丹奖终身成就奖。
徐勍:评书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1936年生于重庆市江津。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重庆市曲艺家协会荣誉理事。原四川省曲协副主席,重庆曲艺团艺术顾问。九岁丧母,父被抓丁,童年无家可归,为谋生计,提篮小卖,出入茶馆,喜听评书。1947年秋,开始跟师学艺,从此走上从艺说书之道。1958年获四川省首届曲艺汇演三等奖,同年到北京参加全国首届曲艺汇演,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周恩来、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61年改编并说《王若飞在狱中》好评如潮。1963年说《红岩》受中宣部、文化部
好评。1964年改编《夺印》在《四川文学》连载,后四川出版社出版,《光明日报》专题报道。1975年说《石头后面》获好评,中国唱片社出版发行。1979年出席全国第四届文代会。1980年出版个人专辑《从脚说起》。1995年获全国曲艺牡丹奖,1998年被中国文联授予“名家金牌”。1998年秋出版《口舌人生》,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作了专题报道。曾应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之邀,出演一代伟人邓小平。对自己几十年的“口舌人生”,徐勍曾于1988年作诗自勉。诗曰:少小失慈母,自强一顽童。艺海苦作舟,跟党拜工农。为人民说书,摇唇费心囊。书山勤为径,直身攀高峰。
“徐勍”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