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名人霍恂介绍
霍恂(1906~1930),男,又名霍栗如,四川省綦江县(今重庆市綦江区)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烈士。1925年黄埔军校四期学员,同年入党,后参加北伐战争。历任中共彭水特别委员会书记、县委书记、县军委书记等职。1930年3月31日,因叛徒出卖牺牲在四川彭水,年仅二十四岁。
霍恂人物生平
1923年,在重庆治平中学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5年秋,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四期,编在政治大队学习时转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北伐战争。
1927年秋,受中共四川临时省委派遣到彭水负责党的领导工作,历任中共彭水特别委员会书记、县委书记、县军委书记等职。他经常到靛水坝、麻油口、土塘坝、白溪场、郁山镇、普子坝等地秘密发动和组织群众。在彭水许多偏僻山村,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山区穷人的心中他是贴心人。
1928年冬,他担任中共彭水县委书记。组织了保家楼和江口镇(今江口区)两地的团练武装力量,消灭了黔军团长宋醒的驻彭残部两个排。当晚,他又亲自带队攻打县政府,当时的县长周省吾闻迅潜逃。由于土豪宁连域、王祝熙等调集一千多人围攻县城,他令保家楼和江口镇两地的武装撤离。他的行动受到了当局的监视,因此,上级党组织决定他转移到涪陵暂时隐蔽。
1929年夏,党组织又让他到彭水工作。这时,中共四川省委已将向希平、孙瑞华转移到彭水,向任县委书记,孙为县委宣传委员,他就担任县委军委书记。不久,国民党二十五军师长向时俊带队进驻彭水、黔江两县。中共四川省委书记李鸣珂指示彭水党组织与向师部队中地下党军支书记邹隐樵取得联系,要他们里应外合策动向师起义,建立红军队伍,开辟革命根据地。因此,他们已组织了靛水坝、大堰塘、青龙嘴、白溪场、长滩坝、保家楼、郁山镇等地团练武装和一部分农民,准备届时起义。
1930年3月31日上午,由于参加起义的队伍首领之一王卓之叛变,他和主要领导人被敌驻军包围在县城东门馆(今址电影院)。突围受伤后,在城南小学(今址县委)内壮烈牺牲。
霍恂人物简介
与霍步青、霍锟镛二人,曾被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赞誉为“霍氏三杰”。
霍恂补充介绍
霍恂,本名栗如,1906年2月17日出生在四川省綦江县蒲河乡金芝坝一农户人家。他幼年在家塾中就读,为同龄小孩之首。及长,到县立高等小学升造。五四运动爆发后,他接受了进步思想,与同乡霍步青、霍锟镰一道离开家乡,考入重庆治平中学,后转入重庆联合中学。时值恽代英、萧梦女等在重庆活动,他们很快接受了新思想。重庆学生-,掀起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霍恂站在前列成为运动骨干。1923年,他参加中共 组织“学生励进会”,同年底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5年春,他毕业返县,被任为綦江县团练局参事。他有胆有识,精明强干,对人诚恳,交际广泛,又擅谈吐,成为青年团组织先进骨干。同年秋,霍恂与霍步青、霍锟镰同时被中共党组织选派到广州黄埔军校学习。他们同为第四期政治大队第一队学员,直接受到周恩来、叶剑英等共产党人的教育,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校期间,他们十分活跃,被喻为“霍氏三杰”。
霍恂从黄埔军校毕业后,被分派在北伐军政治部工作,1926年7月参加北伐,随国民革命军到了武汉。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他与黄埔同学胡成杰等人奉中共党组织的指示回重庆工作,参加了国民党(左派)四川省代表大会。重庆市各界举行盛大庆祝活动时,他被推举为五个总指挥之一。随后,他被派回綦江,任中共綦江县特别支部宣传委员兼团干校军事训练主任。不久,学校被当局解散,他又回到浦河接任第四区区队长职务,秘密从事革命工作。霍恂掌握的地方武装倾向革命,军政当局视为心腹大患,刘湘急令第二师穆瀛洲部“清剿”。1927年夏天,经时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第五师政治部主任胡成杰的引荐,他被师长郭汝栋任命为第一团中校团副,随军驻涪陵。
川东南要冲彭水,历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地方势力强大,匪势尤炽,自1925年开始有中共组织活动以来,至此时仍未打开局面。中共四川省临委为了夺取这个要地,建立川东南革命根据地,于1927年冬将霍恂、王映秋、刘骅等10名同志派到彭水工作。中共党组织通过胡成杰等人的关系,将他们安排到彭水县团务局工作。霍恂以政治部特派员身份担任县团练干部学校军政教官,很快与地方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彭济民等取得了联系。他以谙熟的军事理论和过硬的本领,取得了青年学员的信赖。他借此机会,经常向进步学员宣传革命思想,介绍积极分子入党,建立起中共彭水团练局支部。团干校停办后,他受聘到城南小学教书。他在学生中传播共产主义思想,教唱《国际歌》。青年学生都敬佩他,纷纷向他靠拢,经他介绍有70余人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培养教师陈信知、学生张耀光等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中共彭水县特别支部委员会成立,他任为书记。
1929年初,中共彭水县第一次代表会议在县城秘密召开,霍恂在会上报告了全国、全省的斗争形势,并指出党在彭水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发动群众,积极准备武装斗争。鉴于霍恂的行动已引起当局注意,特支决定让他暂回涪陵隐蔽。3月,霍恂再返城南校师范班任教,继续开展工作。5月,他受组织指派,以个人身份参与重组国民党彭水县党部的工作,被选为常委兼任宣传委员。他以这个公开身份为掩护,经常到城南、靛水坝、土塘坝、麻油口、白溪场等地发展中共党员,发动农民抗捐抗税。在他的宣传鼓动下,长滩一地就有200余人加入“农民协会”。
同年秋,中共特支书记彭济民在率队除掉“八人团”首领熊寿征后,不幸被捕入狱。“八人团”不惜用重金和鸦片收买黔军驻彭团长宋醒,于9月23日凌晨将彭济民枪杀。
彭济民牺牲后,第三届特支成立,霍恂接替了书记职务。同年冬,党组织决定趁黔军驻县力量单薄之机,调集武装消灭这支与民众为敌的反动军队。霍恂任指挥,带领民团武装与县城守军激战一小时,黔军遗尸五具,有的投降,余下的仓惶逃窜。随后,霍恂带队攻占了县政府,知事闻风而逃。两天后,得知“八人团”正勾结地主武装准备-县城,为保存力量,他又指令攻城武装撤离县城。第二年春,他再度返回涪陵。
1929年3月26日,中共四川省临委指使发动以涪陵、南川为中心的武装暴-动,建立苏区。同月底,霍恂以国民革命军二十军郭汝栋部一团少校团副的身份,再度随军返回彭水,任一团中共党支部书记。不久,按党组织指示,他辞去军队职务,受聘于城南校任教,与刘伯容共同开展党组织工作。
1930年初,中共彭水县委建立,他被选为县委军委书记。随后,他与“军支”的吴敌和县委委员冉隆华一道前往重庆向省委、省军委汇报起义方案,得到省军委书记李鸣珂的明确指示。他们回县后,召开了军、地双方的联席会,会议决定霍恂为起义总指挥,并与刘伯容负责地方民团和工农武装的组织发动工作。会后,他一面制订详细的起义方案,一面做团务委员负责人童雨时的工作,争取民团支援攻打向时俊这股“滥军”;同时还集训党组织负责人,向他们传授军事知识。各项起义准备基本就绪后,于2月29日上午,彭水县党组织在绿荫轩秘密举行联席会议,霍恂主持会议,主要研究起义的时间、地点、方法及具体行动部署等。由党组织策动并已进驻县城的营长王卓之,突然提出问题,对起义表现出毫无诚意和信心。霍恂、向希平、刘伯容等人,见王举止可疑,深感问题的严重性。便草草结束会议。当晚,县委和军支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推迟起义时间,采取紧急措施稳住王卓之并将他调回万足防地。
当晚,王卓之在营部坐卧不安,心情沉重,一反常态,被同住一院的彭翌堂发现。彭原在某军任职,因简编而被放回家正在想方设法接近向时俊。彭见王如此,便穷追逼问,王全盘托出,彭即力劝王主动告密,并一同前往向的师部。向时俊即令王卓之诱杀共产党人,并指示“要死的,不要活的!如放一个,军-处!”王、彭二人连夜计谋。第二天早晨,王卓之故作镇静地来到城南校,向霍恂等承认了会议上的错误行为,并称上他家仔细研究部署,恭恭敬敬地请指挥部的负责人前去吃早饭。霍恂等人都认为王的思想有了转变,同时想探个究竟,便同意了。
霍恂稍后尾随王卓之、孙瑞华、向希平前往王的营部。突然听到童家院子枪声四起,霍恂情知不妙,迅速撤离,敌人穷追不舍,他大腿负伤,艰难地跑回城南校内。这时,正值学生早餐,他吃力地跑进厨房,速将身上的密件交给工人,以急促而微弱的声音说“赶快烧掉!快——转——移!快……!”此时,他已神志不清,站立不稳,学生王洁绳、苏大林、袁能贤等箭步上前,将他扶进米仓内掩藏起来,一群匪兵沿着血迹,冲进厨房保管室,对准米仓疯狂扫射,霍恂壮烈牺牲。
霍恂牺牲的消息传到綦江后,家属派人秘密地将遗体起运回蒲河安葬。1952年,綦江县人民政府将烈士遗骸迁葬到南坪烈士陵园。1984年,彭水县人民政府,在汉葭镇烈士陵园为他立碑造墓,让全县人民永远记住这位为彭水人民求解放付出生命的英雄。
“霍恂”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