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重庆市名人>长寿区名人

陈铭德

陈铭德人物照片

长寿名人陈铭德介绍

《新民报》的创始人之一

陈铭德(1897年3月20日—1989年2月11日),男,出生于四川省长寿县(今属重庆市),毕业于北京法政大学,中国报业发行人。

陈铭德被誉为“中国报业巨子”,是《新民报》的创始人之一。建国后,担任过上海《新民报晚刊》副社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全国政协常委。

陈铭德人物生平

1897年3月20日,陈铭德出生于重庆市长寿区新市镇。青年时期的陈铭德,受到“五·四”爱国、民主精神的影响,立志追求民主、自由、解放。

1922年,陈铭德考入北京法政大学,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

1923年,陈铭德应约到北平《国民日报》当编辑。

1924年,陈铭德从北京法政大学毕业后回到四川。

1925年,陈铭德在成都法政学校任教,讲授新闻学,同时担任成都《新川报》编辑。

1926年,陈铭德回到重庆,担任《大中华日报》主笔。

1928年,陈铭德赴南京任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编辑。在此期间,陈铭德对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的言论专制深感愤怒,萌发创办民间报纸、让民众自由抒发心声的想法。

1929年9月9日,陈铭德与吴竹似、刘正华等人在南京创立《新民报》,其宗旨为“作育新民”,陈铭德任《新民报》社长。

1933年1月,陈铭德与邓季惺在北平结婚。

1937年,南京《新民报》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陈铭德任董事兼总经理。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铭德前往重庆,并于1938年1月将《新民报》在重庆复刊。

1947年7月,国民党反动当局将《新民报》在南京的日报和商报查封,陈铭德被迫逃往香港。

1949年4月,陈铭德秘密从香港回到上海。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陈铭德任上海《新民报晚刊》副社长、顾问,他还是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担任过北京市社会福利局副局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上海《新民晚报》顾问、民革中央常委、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会主任委员、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1989年2月11日,陈铭德在北京病逝,终年92岁。

陈铭德重要事迹

创办《新民报》

1929年,追求民主、自由、解放的陈铭德,虽身为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的编辑,但对中央通讯社压制民主、自由的言论专制十分不满。于是,陈铭德与部分同仁辞去了中央通讯社的职务,在南京发起创办了民间报纸《新民报》。陈铭德任《新民报》社社长,后改任总经理。

《新民报》创刊后,坚持面向读者,坚持真实原则,坚持艰苦创业,成立了《新民报》股份公司,创办了为其服务的明明印刷所,在读者中树立了良好的印象。后因抗日战争爆发,南京沦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新民报》也随之迁往重庆,并创办了成都版晚刊。1943年,陈铭德所办的《新民报》规模得到大的发展。为适应发展的需要,他在重庆成立了《新民报》总管理处。除在重庆、成都两地继续出版、发行外,还复刊了南京版,新办了上海、北京两分社。这样,陈铭德创办的《新民报》,由原来的一张民间报纸,发展成为地垮渝、蓉、宁、沪、京“五社八版”,同时出版日报或晚报的大型报业集团。这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的一大盛事。陈铭德亦因此有了“中国老一辈报业巨子”的美称。

抗战胜利后,陈铭德积极扩展报业,在重庆、成都、南京、上海、北平五地出版了8种《新民报》,成为拥有“五报八版(或称5社8刊)”的大报业系统,陈铭德任总经理,陈铭德因此被誉为中国报业巨子。

国民党统治后期,《新民报》停办,衍生出《新民晚报》等报系。新民报的坎坷经历为主线,勾勒了在旧中国惊涛骇浪中新民报筚路蓝缕,从一家地方报纸脱颖而出,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报纸之创业过程。如今,《新民晚报》已成为中国三大晚报之一,陈铭德开启的办报事业随着社会进步迈进了新时代。

舆论救国

抗日战争爆发后,《新民报》的经济压力很大,内迁四川重庆,荟萃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和著名的作家,使该报影响颇大。对于如何处理好争取上流社会支持和充分表达民意之间,陈铭德和其夫人邓季惺女士曾经深情地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要给股东的事业以及当时的社会关系以鼓吹,但同时,也要懂得报纸要在社会上站住脚,不替人民群众说话是不行的!”

正是因为这深刻的亲民爱民思想,不论是抗战时期,还是国民党统治时期,《新民报》总能以切中时弊,以能说真话、言真事而深受各个层次人群的欢迎,成为老百姓的一味“心药”,故当时社会上曾流传一句话叫“要纾解苦闷,看新民报”。周总理曾为《新民报》题词:“全民团结,持久斗争。抗战必胜,建国必成。”夏衍在评价《新民报》时说:“抗日时期在打后方的《新民报》,像一笼篝火,团结了许多进步作家,其功绩是不容低估的”。

抗战胜利后,《新民报》反对内战,要求和平民主,对国共两党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作了大量客观的报导。1947年国共谈判破裂后,《新民报》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坚持出版。

用才惜才

除了亲民情结,陈铭德身上还有最难能可贵的一个品质:有用人之心,也有容人之量。“文化相轻”的事从未在他身上发生过,很年轻的时候他就被人们称作“刘备”,赞誉他有容人、惜才之雅量。所以,在为中国报业发展奠基的同时,陈铭德还团结和激励了一大批进步作家、报人和青年革命知识分子。夏衍曾亲自主编过《新民报》晚刊《西乡夜潭》。后来,吴祖光、孙伏园、施白芜、陈白尘等都曾担任过《新民报》副刊主编,在抗战八年中,《新民报》所拥有的作者群,几乎把先后来川的文化界各方知名人士罗致无遗。

陈铭德人物评价

《新民报》既开启了中国民间报业、文化人士办大报的先河,也记录了中国一个时代的变迁,更反映了包括张恨水、张友鸾、张慧剑、赵超构等一代优秀知识分子,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争取民主进步,言论自由的沧桑经历,从而呈现出一幅既鲜明又熟悉的历史文化图像。而陈铭德,就是这幅“历史文化图像”的主笔。

陈铭德之所以被誉为“中国报业巨子”,其伟大就在于他对于中国民主和自由、对振兴中华锲而不舍的追求,在于他根深蒂固的“民本思想”。

陈铭德补充介绍

  陈铭德,男,汉族,1897年3月20日生,重庆长寿人。1949年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青年时代深受“五四”思想影响,后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党。1923年应约到北平《国民日报》当,1924年毕业于北京国立法政大学。1925年在成都法政专科学校讲授新闻学,并任《新川报》总。1927年任重庆大中华日报主笔。1928年年后到南京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任。1929年9月在南京《新民报》创刊。1930年后任国民会议代表,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国大代表。1937年南京新民报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兼总经理。抗日战争爆发后,《新民报》内迁四川重庆。1938年1月在重庆复刊。抗战胜利后,在重庆、成都、南京、上海、北平五地出版了8种《新民报》,成为拥有“五报八版(或称5社8刊)”的大报业系统,任总经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上海《新民报晚刊》副社长、顾问,北京市社会福利局副局长。是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市政治协商会议副秘书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团结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上海《新民晚报》顾问等职。1989年2月11日因病于北京逝世。

  “陈铭德”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