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名人朱子帆介绍
朱子帆(1898~1967),原名朱国华,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仓头乡一个地主家庭。6岁随祖父破蒙,此后就读于无为师资养成所和县立高级小学。1918年,考入安庆安徽省立第一中学,从此,开始了追求真理的道路。
朱子帆(1898~1967),曾用名朱源、朱国华,无为县六锦疃乡人,6 岁时随祖父读书,民国5 年(1916 年)考取无为县师范讲习所,民国2 年考入安徽省立第一中学。
“五四”运动中,朱子帆联合各校进步青年学生,发起成立安徽学生联合会,声援“五四”运动,反对倪嗣冲、马联甲、倪道烺等军阀统治,反对“盐斤加价”、“二五附加”,拒绝“李兆珍长皖”,要求“教育经费独立”与反对“二届省议员为倪嗣冲建立生祠”,“三届省议员以金钱贿买选举”等。民国10 年至芜湖,受刘希平、高语罕邀请,主持工读学校教务,收容贫寒学生半工半读。同年东渡日本,入日本明治大学学习政治经济。民国12 年日本发生大地震,朱子帆回国,要求安徽省当局拨款救济留日贫苦学生,而省当局派他回原籍无为县清理凝洲官产,于此同时,他又在法院控告省议员贿选丑事,无为县法院叛决选举无效。因此,遭到安徽督办的忌恨,以“过激派”之莫须有罪名,把朱子帆扣压3 个月之久。获释后仍回日本,继续完成明治大学的学业。其间,于民国13年参加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
民国5 年春,朱子帆应安徽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校长光明甫之邀回国教书,策划国民党安徽党务工作。时北伐军声势浩大,安徽法政专门学校倾向于革命,军阀王普要光明甫解聘周新民、朱子帆,曾数次检查该校,皆因该校有准备而未获证据,军阀当局硬将法政专门学校解散。学校解散后,朱子帆便同周新民赴汉口参加北伐,并经高语罕、周新民介绍,于这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仍担任国民党安徽省党部组织部秘书工作,曾被派赴湖南考察农-动,经常与周新民、柯庆施联系。高语罕出任北伐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的秘书长,朱子帆随同前往,任秘书处秘书兼机要科科长。“八·一”南昌起义后,张发奎宣布:C ·P 分子3 天内予以保护,3 天以后不负责任。朱子帆便离开指挥部到上海暂住。后由中共组织决定潜回安徽工作,船过九江,从报纸上得知光明甫、沈子修、朱蕴山、周松圃、周新民及他本人均在被通缉之列,因携带重要文件无法在安庆下船,便随船到芜湖,改乘民船到枞阳,步行至安庆辗转入赣。民国16 年7 月15 日宁汉合流之后,国民党 势力嚣张,形势险恶,朱子帆经中共负责人尹宽决定,应无为县立中学校长吕惠生之邀,在该校教书。国民党 获悉后,秘密派1 连人至无为拘捕,幸事先有人报信,才得以出走到寿县,在军长柏文蔚创办的“北路宣慰使署”学兵团任教。不久,该团解散,他又到上海。
这时,朱子帆同各方面失去了联系,仍与常恒芳等人一同参加反蒋活动,并参加改组同志会(即改组派),先后在中山大学训政学院、第一高级中学以及上海法政大学等校教书。以后转到北京,在河北军事政治学校任总教官,嗣后又赴张家口任察哈尔省立农业专科学校教务主任。“九·一八”事变前夕,奉军刘翼飞以思想左倾的罪名将朱子帆逮捕入狱,数百名学生联名保释。民国21 年秋,朱子帆回南京任铁道部职工教育委员会委员,经周新民介绍多次与董必武见面,得到董的教诲。
“七·七”事变后,朱子帆回皖参加安徽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工作,任后勤部副部长,对推动民众抗日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民国34 年,国民党召开六全大会,朱子帆被选为代表,经在重庆的朱蕴山介绍,向王若飞报告了安徽的工作情况,王若飞要他仍回安徽坚持斗争。抗战胜利后,担任九区专员。他利用桂系和CC 的矛盾,联络安徽进步人士陶若存、程中一、陈天任等,组织“安徽建设研究会”,提出“争取民主,反对统治,提倡生产,肃清-”的口号,对打击CC 特务力量起了一定作用。他秘密搜集情报送交中共地下工作人员陈良(白沙)。
淮海战役后,朱子帆积极联络安徽各地的开明人士、进步青年,做国民党军队的策反工作,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安徽。在争取部分保安团队和国民党九十六军起义,动员国民政府县长掩护中共地下工作人员、保护物资、迎接解放军,以及协助在芜湖建立秘密电台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民国38 年3 月,安徽省国民政府改组,任命朱子帆为省府秘书长,经请示中共陈良及方向明等人后,朱子帆上任。4 月初,到达屯溪。同月解放军渡江,省保安第五旅旅长王汉昭起义,朱子帆因与王的关系密切而受到国民党当局的怀疑,被张义纯派军队挟持南撤,至浙江淳安脱险,回屯溪协助办理省国民政府的移交接收工作。
解放后,朱子帆曾任芜湖德安中学校长,皖南行署委员,皖南政治协0议副主席,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人民委员,民革安徽省分部筹委会委员兼秘书主任,第一、二届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交通厅长,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安徽省委员会副主任,省二届政协常委、副主席等职。
“朱子帆”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