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安徽省名人>安庆市名人>怀宁县名人

张一清

暂无张一清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怀宁名人张一清介绍

  张一清(1911-1946),原名张力勋,曾用名毛哲,斋人铺(今万桥乡范塘村)中塝人。出身于贫苦农家,少时只读3年多私塾即到安庆谋生。先在豆腐店推磨,后在米店帮工。不久失业,靠打零工糊口。24岁时,经友人保荐,到《皖报》馆学做排字工、印刷工。由于勤学苦练,技术、文化提高很快。后到芜湖《大江日报》当印刷工。工人生活,使他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在争取复业和索薪的两次 中,成为带头人。 后不久,被报馆开除。1937年6月,经报馆好友关墨藏介绍,去山西太原,参加“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群众抗日团体,负责人薄一波)举办的军政干部训练班,从此踏上革命征途。10月,自山西新军——青年抗敌决死队(中共山西工委组建和领导)第一纵队实习结业,即被派往介休县担任人民武装自卫总队队长兼游击大队长。不久,调任霍县游击大队政治部主任,后代理大队长。1938年5月,经洪赵地委书记刘文珍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1月,调到中共晋西区委工作。12月,阎锡山发动“晋西事变”,重兵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张一清在掩护区党委机关转移的战斗中立功,两次受到区党委的表扬。1940年后,相继担任晋西区“抗日拥阎讨逆总指挥部”警卫营教导员、新军第二纵队党委委员、组织科副科长。1942年5月赴延安党校学习,参加了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1945年9月,被编入“华中干部队”,开赴华东。行军途中,奉中央“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的电令,又改赴东北。途中,先后任四队、一队队长,历时两月余,徒步数千里,于11月底到达东北。稍事休整,即被派到辽宁省辉南县(今属吉林省)担任第一任县委副书记(无正职)兼武装大队政委,负责辉南县的全面工作。

  曾被日本、伪满统治10余年的辉南县,汉奸、地主、土匪盘根错节,横行乡里,人民受欺压,社会不安宁。面对险恶形势,张一清沉着冷静,奋勇开拓,团结县委成员坚决贯彻中共“七大”路线,周密组织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工作。首先,普遍组建起区、乡、村人民政权及农民协会组织,并两次培训农村工作骨干400名,使基层政权得以巩固;第二、解决人民生活迫切困难,全县时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饥寒交迫、挣扎在死亡线上,他开仓发放粮、物(敌伪遗留),使党的政策深入民心;第三、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和对汉奸清算斗争,处决了朝阳镇(县城)一个大汉奸,震慑反动势力。以上举措,很快打开辉南局面,并为后来形势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正当东北形势蓬勃发展之际,国民党当局则更加惶恐不安,于1946年5月调遣军队大举进犯东北根据地。当时张一清以辉南县人民代表的身份率该县代表去长春某地参加东北地区人民代表大会,途中接上级通知:因时局突变,会议改期,代表各回原地。返回的火车已遭国民党飞机轰炸,只好弃车步行。4个县的代表一行20余人,编成一队,成立临时党支部,一清为书记。当他们到达吉林省磐石县马达沟时,突遭数股匪徒(有国民党保安队残余分子)堵截。5月26日,匪徒送出“劝降书”,自称是“中央工作团先遣队”,声言:“识时务者为俊杰,投降过来有官做”。张一清看后,气得目眦欲裂,把它撕得粉碎,说道:“真是有眼不识泰山,我们共产党人根本不知道‘投降’二字是什么意思”,随即组织武装突围。可他们冲出屯子(村庄)300多米、快要脱离危险地带时,一清不幸中弹,肠子涌出。他竭尽全力高喊:“快撤,不要管我!”代表队安全突围,而他却流尽最后一滴血。东北解放后,磐石县人民政府从马达沟取回他的遗骨,安葬在烈士陵园。1952年决定将马达沟上、腰(中)、下三个村命名为“一清村”,以作永远纪念。辉南县烈士纪念馆的前排首位陈列着张一清生平事迹。纪念馆《前言》说:“张一清等同志就是无数烈士中的光辉典型!”(怀宁县志)

  “张一清”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