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上名人张星桥介绍
张星桥(1886—1953),字汉秋,颍上县城关镇人。自幼读私塾,聪颖好学,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应童子试,进为县学生员,时年18岁。张星桥同志生平著有《融通山房诗文集》、《燕国遗珠》等(未版)。
张星桥生平
张星桥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9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张星桥同志1929年9月出生于河北省任丘县陈王庄。1947年参加革命工作。
在革命战争年代,张星桥同志先后任冀中八专属粮栈审计、会计。新中国成立后,张星桥同志历任河北省花纱布公司会计,对外贸易部人事局科员、科长,驻苏丹大使馆商务处二秘,对外贸易部交际处副处长,驻挪威使馆商务参赞,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办公厅副主任,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交际司司长,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广告协会会长。1993年8月离休后担任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顾问。
在解放战争中,张星桥同志积极投身于革命工作。解放后,长期从事党的财务、干部人事和外事工作,还两度驻外从事经济外交工作。作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交际司首任司长,他开拓性地工作,为本部外事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党的事业努力工作。他熟悉业务,工作经验丰富,深入细致,扎实认真,任劳任怨,表现出出色的组织领导能力,很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外经贸事业做出了贡献。
张星桥同志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树立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他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服从组织安排。他作风正派,生活朴素,坚持原则,廉洁奉公,为人正直,团结同志。离职休养后,他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外经贸事业的发展,继续发挥余热。
张星桥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体现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张星桥同志是我们党的好干部,他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领导、好同志,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张星桥简介
(1886—1953),字汉秋,颍上县城关镇人。自幼读私塾,聪颖好学,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应童子试,进为县学生员,时年18岁。宣统元年(1909年),人安徽省高等学堂,毕业后,任颍上第一高等小学教员。民国5年(1916年),任颍上劝学所视学。民国20年(1931年),任颍上县教育局局长。当时颍上党派林立,教育界亦陷入漩涡,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他洁身自爱,主动引退,设馆教书,后又在家创办四维学社。民国22年(1933年)夏被聘为《颍上县志》总纂、安徽通志馆颍上采访员,其所修《颍上县志》,沟通古今,融合新旧,提纲挈领,执简驭繁,深受社会贤达赞许。至民国32年(1943年)秋,全部志书方始完成,未及印刷,志稿存放县红十字会内。1952年春,被宵小盗卖予商贩包货,他非常疼心,遂解囊赎回,并赋诗志感。汉秋先生一生从事教育,在抗日战争期间,先后任淮上私立中学、阜阳县中、成达中学、省立九临中、颍上县中等学校语文教师。抗战胜利后,任凤阳师范教员。新中国成立后,被安徽省人民政府聘为文史馆馆员。著有《融通山房诗文集》、《燕国遗珠》等(未版)。
张星桥补充介绍
张星桥(1886-1953),字汉秋,颍上县城关镇人。自幼读私塾,聪颖好学,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应童子试,进为县学生员,时年18岁。宣统元年(1909),入安徽省高等学堂,毕业后,任颍上第一高等小学教员。民国5年(1916),任颍上劝学所视学。民国20年(1931),任颍上县教育局局长。当时颍上党派林立,教育界亦陷入漩涡,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他洁身自爱,主动引退,设馆教书,后又在家创办四维学社。民国22年(1933)夏被聘为《颍上县志》总纂、安徽通志馆颍上采访员,其所修《颍上县志》,沟通古今,融合新旧,提纲挈领,执简驭繁,深受社会贤达赞许。至民国32年(1943)秋,全部志书方始完成,未及印刷,志稿存放县红十字会内。1952年春,被宵小盗卖予商贩包货,他非常疼心,遂解囊赎回,并赋诗志感。汉秋先生一生从事教育,在抗日战争期间,先后任淮上私立中学、阜阳县中、成达中学、省立九临中、颍上县中等学校语文教师。抗战胜利后,任凤阳师范教员。新中国成立后,被安徽省人民政府聘为文史馆馆员。著有《融通山房诗文集》、《燕国遗珠》等(未版)。(颍上县志)
“张星桥”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