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名人张酺介绍
张酺(pú)(?—104年9月28日 ),字孟侯。汝南细阳(今安徽太和)人。东汉大臣、学者。其先祖为赵王张敖,张敖子张寿受封于细阳之池阳乡,后封国废除,便定居于此。
张酺少时从祖父张充习《尚书》,师事名儒桓荣,锐意进取,毫不松懈。永平九年(66年),奉命教授四姓小侯《尚书》,又多次在御前讲授。后被任为郎,入宫教授皇太子刘炟(即汉章帝)。刘炟即位后,升任侍中、虎贲中郎将,旋即任东郡太守。任职十五年后,升任魏郡太守,调任河南尹。
永元五年(93年),升任太仆。数月后,接替尹睦担任太尉。张酺多次请辞未果。后因小事被策免,归乡后,闭门不通宾客。永元十六年(104年),复任光禄勋,同年七月,接替鲁恭任司徒。任职一月多后逝世,和帝亲着丧服前往送葬。其奏疏收录于严可均《全后汉文》。
张酺人物生平
张酺年轻时跟随祖父张充学习《尚书》,并能继承张充的学业,后来又拜当时名儒、太常桓荣为师。他勤恳学习、不懈怠,教授有上百的学生。
公元66年(永平九年),汉明帝刘庄在南宫为四姓小侯(樊、郭、阴、马四家外戚)开设学堂,并设分别教授《五经》的师傅。张酺用《尚书》教授,并数次在御前讲学。因他的论难符合明帝的想法,于是被授职为郎,并赐车马衣裳,让张酺入宫教授皇太子刘炟(即后来的汉章帝)。张酺为人质朴正直,遵守经义,每次侍讲之余,都有匡正过失的言辞,因他过于严肃而让人害怕,也深得太子敬重。
公元75年(永平十八年),明帝驾崩,章帝刘炟即位,提升张酺任侍中兼虎贲中郎将。数月后,出任东郡太守,张酺自认为曾与章帝亲近,却没有领会章帝的意思,便有些不高兴。于是上疏推辞。章帝没有同意,赐他行装钱三十万,命张酺立即赴任。
张酺虽然是儒生,但性格刚断。到任后便提拔义勇,搏击豪强。长吏有杀盗徒的,张酺就将他们查处,因为他认为县令、县长受赃,尚且不至死罪,盗徒都是饥寒佣保的人,怎能对他们极尽处置。东郡郡吏王青的祖父王翁,曾与前任东郡太守翟义起兵攻打王莽,等到翟义失败后,剩下的人全部投降,王翁独自守节力战,王莽就将他烧死。王青的父亲王隆,在光武帝建武(25年—56年)初年担任郡都尉的功曹,王青任小吏。与父亲都跟随都尉巡行县里,路上遇到盗贼,王隆用身体保全都尉,自己便遇害;王青也被箭射中咽喉,导致声音嘶哑。前郡守认为王青身上有伤口,竟然不举荐他。张酺见到王青后,叹息道:“难道一家的忠义反而得不到爵赏吗?”便提拔王青为极右曹,还上疏荐王青家三代死节之事,认为应该给王青特别的赏赐。奏文下达给三公,王青由此被司空征辟。
自从张酺外放后,章帝每次见到诸王侯的师傅,常说:“张酺从前侍讲时,多次有谏言匡正,言语忠正恳切,出于一片诚心。可以说有史鱼的风度了。”
公元85年(元和二年),章帝向东巡狩,途中巡幸东郡,在庭中引见张酺和他的门生及郡县的掾史集会,章帝先准备弟子对老师的礼仪,让张酺讲授《尚书》一篇,当时又让尚书令王鲔与张酺相互辩难,章帝甚为喜悦, 然后才修君臣之礼。对他赏赐特殊,所有人也都沾了光。
张酺任职十五年后,于汉和帝刘肇初年,升任魏郡太守,他要去魏郡赴任时,百姓都流泪送他离开,挤满了道路。 郡人郑据时任司隶校尉,奏免外戚、执金吾窦景的职务。窦景后来复职,派掾属夏猛私下告诉张酺说:“郑据是小人,我被他所诬陷而受冤。听说他的儿子为官,放纵狼藉。取这人的儿子一个,足以杀一儆百。”张酺听后大怒,立即将夏猛下狱,并故意檄言执金吾府,称怀疑夏猛与郑据的儿子不和,矫称是窦景的意思,来报自己的私仇。碰上有赎罪的赦令,夏猛才得以出狱。
不久,张酺被征召入朝任河南尹,他到任后,京师雒阳安定平静,秩序良好 。此时窦景家人又击伤市卒,官吏将他捕得,窦景大怒,派缇骑侯海等五百人殴伤市丞。张酺的部吏杨章等彻底追查侯海的罪行,将他充军朔方。窦景忿怒之下,便移书提拔杨章等六人为执金吾吏,想借此报复他们。杨章等害怕,报告张酺,愿意自引贪污的罪名,来推辞窦景的辟命。张酺立即上书说明情况,窦太后下诏回报说:“从今后执金吾辟吏,都不要派遣过去。”
公元92年(永元四年),大将军窦宪等被迫令回到封国,被逼自杀。张酺便上疏道:“臣实在愚钝,不懂得大体,认为窦氏虽然伏了罪,而罪行没有揭露,后世人没有看见他们的罪行,只听说他们被杀了,不是垂示国家章法,留给将来的好办法。应该下达给理官,让天下人共同评论。当窦宪等宠贵时,群臣讨好他们还怕来不及,都说窦宪受顾命之托,怀着伊尹、吕尚的忠心,甚至把邓夫人比作文王的妻子。现在严威开始施行,却都说窦宪等该当死罪,不再顾其前后,考析他们的初衷。臣认为夏阳侯窦瑰,每每存忠善之心,前次与臣谈论时,言辞中常有尽节之心,又检查敕令宾客,因此不曾犯法。臣听说骨肉之刑,尚且有三次赦免的道义,过厚不过薄。现在议论的人认为,应该为窦瑰选严能之相,恐他太过迫切,必不完免,应该裁加宽贷,以崇厚德。”和帝感悟张酺之言,便改变初衷,只是徙封窦瑰为罗侯,让他免官返回封地而已。
公元93年(永元五年),张酺升任太仆。同年十一月乙丑,张酺接替已于一月前逝世的尹睦担任太尉。 张酺多次上疏以疾病为由请求辞职,又推荐魏郡太守徐防代替自己。和帝不同意,让中黄门询问病情,加赐他珍馐,另赐钱三十万,张酺的病更重。当时其子张蕃以郎的职位侍讲,和帝于是派小黄门让张蕃传话给张酺:“如今阴阳不和,许多人流离失所,朝廷希望您考虑得失,能与国家同心,如果托病以自洁,请求辞去重任,那谁和朕共同忧责呢?不是有望于同心同德。司徒刘方身患固疾,司空张奋年岁已大,希望您佝偻从命,不要有所束力。”张酺于是害怕到朝廷谢罪,回到原职视事。
张酺虽然身在公位,但他的父亲却常居田里,张酺每有职务变动,他父亲就到京师一次。一次他来看张酺时,适逢节岁,公卿罢朝之后,都到张酺的府上捧酒祝寿,尽欢饮宴终日,众人对此都很羡慕。等到他的父亲去世,既将下葬时,和帝下诏派使者带着牛酒替他解除丧服。
射声校尉曹褒受章帝命制定汉礼,但是张酺却与尚书张敏等上书指责曹褒擅作《汉礼》,破坏圣术,类似异端之术,应该对他处以刑罚。虽然和帝没有同意,但此举也导致曹褒的汉礼无法施行。 张酺此举被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所抨击。
公元100年(永元十二年),张酺与司隶校尉晏称会于朝堂上,张酺从容对晏称说道:“三府征召的掾属,多数都用人不当。”晏称回去后,立即严令三府查实其掾属,并以此上奏。张酺本是私自交谈,没想到晏称会上奏,因此怀恨在心。碰上又与他在宫阙下道别,张酺于是责怪晏称。晏称说话不太符合张酺的心意,张酺更加生气,就在宫廷上大声呵斥他,晏称便劾奏张酺有怨言。和帝因为张酺是先帝的老师,就召集公卿、博士及朝臣商议。司徒吕盖劾奏张酺位居三司,知道公门有仪节,不屏气鞠躬以待诏命,反而作色大言,怨恨责备司隶校尉,不可以做给四方边远之人看的榜样。同年九月戊午,将张酺免职。
张酺被罢免回乡后,辞谢并遣散了他的学生,闭门不与宾客朋友交往。左中郎将何敞以及那些向和帝进谏的人,大多为张酺的公正忠诚争辩,和帝也很尊重他。
公元104年(永元十六年),又拜张酺为光禄勋。同年七月庚午,接替鲁恭任司徒。 任职仅一月余,于八月己酉(9月28日)去世 。和帝身着丧服,乘车前往凭吊,下诏赐其墓地,助办丧事而赏赐的财物不同于其他宰相。张酺病危时,要求其子张蕃薄葬自己,死后不必建祠堂,用草盖屋,施祭其下即可。
张酺史书记载
《东观汉记·卷十六·传十二》
《后汉书·卷四十五·袁张韩周列传第三十五》
《资治通鉴》
张酺历史评价
刘炟:“张酺前入侍讲,屡有谏正,訚訚恻恻,出于诚心,可谓有史鱼之风矣。”
范晔《后汉书》:“孟侯经博,侍言帝幙。”
王夫之:“张酺以迂执之说致其淹没,是亦古今之大缺陷矣。”
张酺个人作品
《全后汉文》收录有《上疏荐太子侍从》、《上疏辞典郡》、《上书荐王青》、《上疏平窦氏罪刑》、《上言宜令刺史奏事如旧典》、《奏劾曹褒》、《敕子蕃》
张酺补充介绍
张酺(?-104),字孟候,东汉汝南细阳(今安徽太和)人。东汉和帝永元五年(93)拜相,任太尉,十二年罢相,十六年再次拜相,任司徒。
张酺少时从祖父张充受《尚书》,又师事太常桓荣,学习勤奋,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渐负盛名。永平九年(66),明帝为四姓(指樊、郭、阴、马四家外戚)小侯在南宫开学,设置《五经》师傅,张酺于此教授《尚书》,授徒百数。后奉召入南宫,向汉明帝刘庄讲授《尚书》,甚受称赏,召为郎,赐车马衣服,令入宫教授太子刘,深得太子敬重。
章帝即位,提升张酺为侍中、虎贲中郎将。元和二年(85),出任东郡太守。任职十五年,到和帝即位不久,升任魏郡太守。永元五年(93),升任太仆。数月之后,代尹睦为太尉。多次上 书请求退职,皇帝不许。后因细故策免。张酺归乡后,闭门不通宾客,永元十六年(104),复出任光禄勋,数月后,代鲁恭为司徒,月余病卒。
为政刚正不阿,抑制豪强。任魏郡太守时,不畏权势,敢同皇亲国戚窦景相斗争。司隶校尉郑据的几个儿子在酺手下做小隶,窦景与郑据结怨,私派夏猛去见张酺,要他设法把郑据的儿子除掉。张酺对这种借刀杀人的行为非常愤怒,立即把夏猛关进监狱。后来,张酺改任河南尹,又遇窦景的缇骑侯海仗势殴伤市丞、市卒,张酺下令治罪,将侯海充军发配。
张酺历行节俭。病危临终时嘱咐儿子:“显节陵扫地露祭(明帝葬显节陵,遣诏无起寝庙,故称扫地露祭),以节俭率天下。我位列三公,即不能宣扬德化,使臣民遵循制度,岂可不务节俭!”张酺为一代帝王师,历官明帝、章帝、和帝三朝,深为朝廷倚重。其任东郡太守时,章帝刘到东郡巡视,召张及其门生、官吏晋见,刘当众先行学生之礼,请张讲《尚书》一篇,然后再行君臣之礼。卒时,皇帝亲临丧礼,赐以墓地,礼遇恩宠异于他相。(阜阳地区志、太和县志)
“张酺”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