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安徽省名人>六安市名人

张萍生

暂无张萍生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六安名人张萍生介绍

金寨县第二任中学原体育教师

张萍生,(世字辈男行三), 又名张(1911.11.20.-1985.11.6.)。生于六安县(即今六安市)马家庵,卒于金寨县梅山镇。系解放后金寨县第二任中学体育教师,金寨中学(现金寨一中)创始人之一。

张萍生人物生平

幼丧父母,与四岁的弟弟张晓曼,(世字辈男行四)字世,又名张忆灵 (1915年-1974年12月22日)依于兄(张梦霖,又名觉灵)嫂张杨氏经营的江安船运公司、烟草公司经济接济,互相照顾,支持读书。

1918—1931年间寄读于南京中央大学附属实小、实中(即今南京师院附小、附中)。1931年考入上海“江南体育专科学校。”(即今上海体育学院前身)。

学生时代,富爱国精神,洋人呼我为“东亚病夫”,听之脸红,闻之耳赤,乃矢志从事体育,以强我民族之素质,争我民族之尊严。中学时代,倡建“火车头”足球队。同时亦是胡颜立(南京师院教授)老师倡建之网球队队员之一,曾参加上海代表队与法国队抗衡。体专时间,与校友刘长春(我国参加第一届奥运会之唯一代表,国家百米成绩之创纪录者)切磋天田径,相交莫逆,多次合影,均毁于文革。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后,左翼作家,纷纷撰文,拼击南京政府,时有讥体专学生者,谓其“四肢发达,头脑简单。”闻言,乃凝国耻身悔于笔墨,在鲍尔汉,何间朝主编之《边事日报》(报社设南京)上,发表《在轮船上》、《街头巷尾》及中、短篇小说《海魂》、《时代三青年》,揭时弊,洗凌辱,纠世俗之偏见,树体专之威望,“萍生”乃此时所用之笔名。

1933年,体专毕业,执教于上海震德中学;1935年在芜湖与陆剑心结婚(陆于1932年毕业于东南女子体专,当时在芜湖务实女中任教)。

1937年,“七.七事变”,日寇入侵,同胞遭难. 萍生夫妇,辗转武汉、湘西。

1938年,中央教育部组成之“战时教师服务团”派往湖南芷江国立第二十中学任教。

1945年,抗战胜利,萍生夫妇携儿女,乘航船,渡洞庭,过大江,经年许,抵故里,安徽学院。省立中学闻讯来聘,友人鱼雁,相邀殷切。

1946-1949年间,由于萍生之声誉,被体育界同仁选为省体委委员,省城某校列萍生姓名于教职员名册之上。但萍生不求名利,不图安逸,愿服务于桑梓,束聘书于高阁。三年间继续受聘于六安省中、省立七中,六安县中。

1950年,萍生由人民政府分配去六安县新安中学任教;1951年调来金寨。随金寨初中(金寨一中前身)迁移,先后在金寨完小、洪湾、麻埠等地工作。每到一地,都亲率学生,平操场、挖沙池、树球架、埋单杠……满腔热忱,埋头工作。

在金寨初中七年工作期间,为山区人民培养出一批体育新秀,朱XX,张XX,昌XX等。

五十年代,由萍生代队,在地区中学生运动会上,学生程泽伦曾破男子200米纪录,创男子400米及400米中栏纪录。学生王光宇、王维汉、刘光武、汪光洁、李守水、藤茂勋等都获得名次。曾任金寨县中、小学及师范专(兼)职体育教师中,萍生之高足有:程泽伦、张延昌、江广禹、汪光洁、江贤清、许家凯、李仁章、张良润等数十人。

1957年,萍生被错划为右派,1961年摘帽,旋又被诬陷为“阶级异己分子”而遣送回乡。萍生身处逆境,心犹向党。数十年中国之现实,使他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提出“拨乱反正”、“彻底否定文革”。省委赵守一同志于1978年初在一次教育大会上曾明确指出:六安地区有一位体育教师,二十年代发表过进步作品,三十年代领导过学潮,四十年代回省,选为省体育委员,五十年代因对党员校长提过几条意见被划为右派,脱帽后又不明不白地被遣送回乡,至今二十多年,应尽快查明,给予平反。1978年11月,在各级党委关怀下,首批为萍生先生沉冤昭雪,作出“撤消处分,恢复名誉,恢复职务,恢复级别”之决定。从此重归金寨。

复职后,由于健康原因,未能执教,于1979年9月退休。他身卧病榻,心在操场,关心我国体育事业之发展。他曾多年连续订阅体育杂志,收看电视之体育节目,为我国在奥运会上取得金牌之多而高兴,为我国大批体育新星之成长而欢呼;他曾为国家女排荣获三连冠而赋诗:“女排健将实堪夸,拼搏精神犹可嘉,‘东亚病夫’成历史,排坛新秀在中华”。他曾手扶拐杖去县体育运动场看竞赛;他曾为1985年金寨县地区三运会上取得之成绩而高兴;他曾报病接待县体委领导同志之采访;他曾渴望活到奥运会在我国伟大首都北京举行之日,观其盛况,以慰平生。他对体育事业,竟如此终生迷恋。

萍生之十六个子、女、婿、媳中,有共产党员五名,荣获各种职称(工程师、农艺师、会计师、医师及享受讲师级待遇之中教)者五名,从事教育工作者七名。1985年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金寨县人民政府授予萍生先生一家以“教师之家”称号。

张萍生不幸逝世,噩耗传开,在肥学生安农园艺主任解厚德,省人大常委会秘书冯伦定等二十人,发来慰问电;梅山学生徐书礼等送来挽联:“勤耕耘,育英才,风骨犹在;悼良师,学人品,桃李花开。”萍生之丧葬事宜,由其生前所在单位---金寨一中主持,有关单位大力支持。追悼会上庄严肃穆,哀乐哀乐低徊;遗像面前,亲属饮泣,吊者垂首,学生数以百计,为萍生送葬,教育局等各科局级领导干部数十名,为萍生护送灵柩,肩扛手托,越沟上岭,直至墓地。

萍生先生虽死犹生,人们永远怀念,吊者赋诗到:

八年烽火二十年霜,历尽炎凉花更香,

坦白襟怀陈己见,忠诚教育赴山乡。

笑貌音容依旧在,高风亮节又重光,

传记何能写万一心碑建树永留芳。

在追悼大会上,萍生先生治丧委员会主任,县委宣传部负责同志号召:“要学习他热爱党,热爱人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崇高精神;要学习他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要学习他襟怀坦白,严于律己,待人诚恳的思想作风”。言者情深意切,听者颇受启发。

张萍生补充介绍

  张萍生(1911~1985)原名张世谨,六安县马家庵人。民国19年(1930)在南京中央大学读书时,曾倡建“火车头”足球队,并参加网球队,选入上海代表队与法国队角逐。翌年入上海江南体育专科学校深造,曾参加全国运动会。民国21年,上海“一·二八”事变后,在《边事日报》上,发表《在轮船上》、《街头巷尾》等中短篇小说和杂文,抨击时弊。体专毕业后,执教于上海震德中学。抗日战争开始,随中央教育部“战时教师服务团”去湖南,后在藏江第二十中学任教,抗日战争胜利后归里,被选为安徽省体育运动委员会委员,先后在六安省中、六安县中任教。

  1951年,张萍生调来本县,先后在金寨完小、金寨中学工作。他教学认真,一丝不苟。在他的精心培养下,许多学生爱上体育运动,有的成为优秀运动员,本县的体育教师不少出自他的门下。他的子女中有7人从事教育工作。1985年,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县人民政府授予“教师之家”的光荣称号。

  “张萍生”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