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安徽省名人>安庆市名人>太湖县名人

叶盛长

叶盛长人物照片

太湖名人叶盛长介绍

富连成科班创始人第五子

叶世长(1922~2001),即叶盛长,原籍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生于北京。为富连成科班创始人叶春善的第五子。兄叶盛章、叶盛兰。年入富连成科班,为世字班学员,初习武生,后改习老生。师从萧长华、雷喜福、张连福、马连良等。出版有口述的《梨园一叶》一书。中国京剧院演员耿其昌、于魁智、陈俊等均受到他的指点。子叶钧、叶金援、女叶红珠为京剧演员。他戏路宽广,文武兼长,擅演剧目有《群英会》《龙凤呈祥》《失印救火》《借赵云》《除三害》等。

叶世长简介

叶世长(1922~2001),即叶盛长,原籍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生于北京。为富连成科班创始人叶春善的第五子。兄叶盛章、叶盛兰。年入富连成科班,为世字班学员,初习武生,后改习老生。师从萧长华、雷喜福、张连福、马连良等。1938年在北京京剧界童伶选举中获亚军。

1940年出科,改艺名为叶盛长,先后加入叶盛章办的金声剧社和叶盛兰办的育化剧社,为其兄配演二路老生。后自组班社挑梁演出,曾与梅兰芳、程砚秋、周信芳、马连良、盖叫天、谭富英等同台。

1980年随中国京剧院三团赴港参加亚洲戏剧节演出。以后主要从事戏曲教学和导演工作,曾为李维康、孙岳等导演过<秦香莲><赵氏孤儿><将相和>等剧。中国京剧院演员耿其昌、于魁智、陈俊等均受到他的指点。

子叶钧、叶金援、女叶红珠为京剧演员。他戏路宽广,文武兼长,擅演剧目有《群英会》《龙凤呈祥》《失印救火》《借赵云》《除三害》等。出版有口述的《梨园一叶》一书。

叶世长经历

学艺 “富连成”科班班主叶春善的妻子怀叶盛长的时候身体很弱,不想再生了。她一边吃中药,一边请按摩师每日做推拿,同时还叫几个女儿给自己捶腰,目的是把胎儿打下来。可是,什么办法都没管用。结果,还是生下来了。落生时又瘦又小,三天没睁眼。 叶盛长七岁进小学,先后上了不到两年的学,倒换了三个学校。梨园世家出身的他也只有唱戏了。

学艺

1931年,叶世长入富连成社科班,为世字班学员,初习武生,后改习老生。进了“富连成”。别看父亲是科班的班主,儿子也得像所有的学员一样“写字儿”(即立契约)。内容大意是:今将叶世长,年九岁,志愿投于“富连成”为徒,习学梨园生计。言明七年为满,凡于限期内所得银钱,俱归社中收入。在科期间,一切食宿衣履均由科班负担。无故禁止回家,亦不准中途退学,否则中保人承管。倘有天灾病疾,各由天命。如遇私逃等情,须两家寻找。年满谢师,但凭天良。空口无凭,立字为证。

叶世长师从萧长华、雷喜福、张连福、马连良等。师父还有王喜秀教他武生戏和老生戏,马连良教他《打渔杀家》、<甘露寺>等拿手戏,王连平教他《武松打虎》《麒麟阁》等剧目,苏连汉教他红生戏(即关公戏),萧长华教他三国戏。此外,还有梅兰芳、盖叫天、尚小云、唐韵笙、李洪春等人,也都在艺术上提携过他。叶盛长的学艺经历,既有名师传授,又有高人指点。几年下来,他已会了200多出戏,而且功夫过硬,演技全面。可是,频繁演出及过度疲劳使他很快“倒仓”(即京剧男演员在青春期产生的变声现象,表现为声音低粗)。在倒仓期间,又没能进行科学地养护和使用嗓子,后虽经治疗,却始终未能完全恢复。这样,叶盛长在舞台上,就成为一个辅助别人的二路老生演员(扮演次要角色的老生)。1938年在北京京剧界童伶选举中获亚军。

出科 1940年出科,改艺名为叶盛长,1940至1948年,叶盛长在上海,许多大角儿都愿意与他合作演出,演出《群英会》时,周信芳演鲁肃,袁世海演曹操,叶盛长演孔明。其间(1947年秋),叶盛长还接受邀请,参加了“恒社”首领杜月笙60大寿的堂会,演的戏是《武松》,李少春演武松,李玉茹演潘金莲,叶盛兰演西门庆,叶盛长演何九叔。那次堂会戏,可谓空前绝后,标志着中国京剧的最高水平。“语其扮相,实觉春容;语其武功,良亦精通。”这是当时上海小报对叶盛长表演的评价。时人尤其欣赏他如此年轻,竟善演衰派老生,所以形容叶盛长是“下台美如冠玉,上台老气横秋”。俗话说:红花还得绿扶持。作为二路文武老生,叶盛长是一片不可多得的绿叶。仅在上海演出的那一段时间里,与他合作的名演员就有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盖叫天、唐韵笙、孟小冬、马连良等。

出科

挑班 1944年夏天,在岳父谭小培在主持下,叶盛长开始挂头牌。冲着谭家、叶家的人情和面子,谁都答应帮忙。叶盛兰当即表示心甘情愿为弟弟挂二牌。

挑班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在阴历初七,北京前门外的中和戏院贴出了以叶盛长为头牌老生的广告。戏码是《群英会》,“富连成”的师兄都来帮衬,凑成一个强大的阵容,戏院也卖了个满座。所有的演员都使劲儿,要把这个新主演托起来。

演了几场,觉得姑爷的嗓子毕竟不是挑大梁的人,聪明机灵的谭小培当机立断,就此打住。叶盛长挑班挂头牌的演艺生涯,搞了一个多星期便“歇菜”了。

新生 1949年7月2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叶盛长出席了会议,见到了毛泽东。不久,他经过田汉的考核,加入了中国戏曲研究院京剧实验工作团。从此,他结束了旧艺人的生涯,成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当时,为了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中央派以沈钧儒为团长的“中央赴西北访问团”,代表中央去和当地各界人士接触。访问团的成员,有政界人士,也有文艺界人士。叶盛长作为文艺演出团体的成员,也去了西北。他和同志们到达西安,受到彭德怀的接见。

新生

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中国戏曲研究院京剧实验工作团,1950年入中国戏曲研究院,曾在新编剧目《渔夫恨》《浔阳楼》《十五贯》《三打祝家庄》《猎虎记》中扮演主角和重要配角,受到观众好评。他文武皆能,表演细腻潇洒,唱腔醇厚圆润。1955年随中国京剧团参加在波兰举办的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演出了《除三害》等剧目,后又多次随团出访过北欧及澳门等地。

冤案 1957年,叶盛长参加了中国农工民主党。春季,他响应号召积极参加大鸣大放,常陪着张伯驹参加各种类型的座谈会、鸣放会,并在会上畅抒己见。但这次的政治行动却给他带来了灭顶之灾。一夜之间,他被清除出革命队伍,沦为“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不仅他是,四哥是,三哥也是个内定中右。好端端的梨园世家,一下子变成了右派窝子。

冤案

到了1958年,在战战兢兢的日子里,他终于熬到了接受处分的那一天。领导依据政策,给叶盛长的处分是“保留公职,劳动教养”。叶盛长饱含着恐惧、凄惶,抛下一家妻儿老小,离开了生他养他的北京城,踏上这条“改过自新”的“教养”之路,被押送到150公里以外的茶淀。那里有个由北京市公安局管辖、专门改造犯人和劳教人员的清河农场。

平反 1978年,叶盛长的右派问题获得改正。他以清白之身开始了新的演艺生涯。叶盛长他又开始了新的演艺生涯。过了几年,他因身体不好,告别舞台。最后一次的演出是在天津,由他和陈永玲合演《乌龙院》,虽年事已高,但风采依旧,博得看戏一向挑剔的天津观众的阵阵掌声。

平反

晚年 1980年,叶盛长随中国京剧院赴香港,回到广州做汇报演出的时候,他在舞台上翻了一个“抢背”,当时就深感不适。待演出完毕,便突发了脑血栓。幸亏治疗及时,更多亏妻子照料,妥帖安排起居,规律又合理,精心安排伙食,吃着顺口,又于病有益。每日到时候催他起床,催他散步,催他吃药,催他午觉。叶盛长也有毅力,就是躺床上,也坚持练功。经过两年多的治疗和锻炼,他的左臂和左腿居然恢复了大部分功能,原来的糖尿病也大为好转。

晚年

1980年以后,叶盛长主要从事戏曲教学和导演工作,曾为李维康、孙岳、李欣、耿其昌等排演了《赵氏孤儿》《秦香莲》和《将相和》《浔阳楼》等剧。后担任中国京剧院艺术室顾问。中国京剧院演员耿其昌、于魁智、陈俊等均受到他的指点。子叶钧、叶金援、女叶红珠为京剧演员。他戏路宽广,文武兼长,擅演剧目有《群英会》《龙凤呈祥》《失印救火》《借赵云》《除三害》等。

叶盛长补充介绍

  叶盛长(1922—2001)老生演员。原名叶世长。安徽太湖人。为富连成科班创始人叶春善的第五子。1931年入富连成科班,为世字班学员,初习武生,后改习老生。师从萧长华、雷喜福、张连福、马连良等。1938年在北京京剧界童伶选举中获亚军。1940年出科,改艺名为叶盛长,先后加入叶盛章办的金声剧社和叶盛兰办的育化剧社,为其兄配演二路老生。后自组班社挑梁演出,曾与梅兰芳、程砚秋、周信芳、马连良、盖叫天、谭富英等同台。1950年入中国戏曲研究院,曾在新编剧目《渔夫恨》、《浔阳楼》、《十五贯》、《三打祝家庄》、《猎虎记》中扮演主角和重要配角。1955年随中国京剧院到波兰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除三害》等剧,获好评,后又多次随团出访过北欧及澳门等地。1980年随中国京剧院三团赴港参加亚洲戏剧节演出。以后主要从事戏曲教学和导演工作,曾为李维康、孙岳等导演过《秦香莲》、《赵氏孤儿》、《将相和》等剧。中国京剧院演员耿其昌、于魁智、陈俊等均受到他的指点。子叶钧、叶金援、女叶红珠为京剧演员。他戏路宽广,文武兼长,擅演剧目有《群英会》、《龙凤呈祥》、《失印救火》、《借赵云》、《除三害》等。(摘自《京剧文化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叶盛长”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