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安徽省名人>宣城市名人>宁国市名人

吴潜

吴潜人物照片

宁国名人吴潜介绍

宋朝宰相,宋朝词人
南宋中晚期名臣

吴潜(1195年—1262年) 字毅夫,号履斋,原籍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出生于浙江德清新市镇。南宋官员,诗人。秘阁修撰吴柔胜第四子,参知政事吴渊之弟。

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年),吴潜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年),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年),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再度被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景定三年(1262年),为贾似道党羽下毒害死,享年六十八岁。德祐元年(1275年),获得平反,次年追赠少师。

吴潜为南宋中晚期名臣,出任地方、朝廷要员时均颇有建树。其亦工词,词风近于辛弃疾,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吴潜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吴潜原籍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于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年)生于德清新市(今属浙江)。他自幼聪慧过人,才华出众,其诗文书法闻名乡里。父亲吴柔胜为当时大儒,但庆元三年(1197年)在韩侂胄的策划下,发生了庆元党禁,朝廷将所谓伪学逆党之人籍记成簿,这其中就有吴柔胜。 加之御史汤硕弹劾他在浙东任官时擅放田租,且主张朱熹理学,于是被罢官。 自此,吴柔胜无心仕途,转而在家升馆授徒,把精力放在儿子的教育上。除了自己的悉心教导,更为儿子遍访名师,当时临川人邹斌负胜名,吴柔胜便让两个儿子吴渊、吴潜前往拜他为师, 邹斌是陆象山的徒弟,博记敏识。吴潜既有家学渊源,又得名师指点,使他很早就有了士大夫所应该具备的文化素养。

平步青云

宋宁宗嘉定九年(1216年),吴潜参加了省试。嘉定十年(1217年)二月,省试结果公布,吴潜榜上有名。按照规定,由礼部奏名朝廷,参加殿试。这一年的殿试于五月在临安的集英殿举行。按照规定,主考官批完试卷,取前十名的卷子,由宰臣复审,最后呈送御前。吴潜的卷子送到宋宁宗手中,宁宗阅后,亲自把吴潜的卷子擢为第一,为状元,旋即被授予承事郎一职,签镇东军节度判官。

嘉定十七年(1224年)五月二十一日,其父吴柔胜逝世。冬十一月,吴潜葬父于长安乡宋山石冈(今为宣州区新田镇境内劳山),居家丁父忧。

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十一月,吴潜丁父忧期满,起任秘书省正字,负责典司图籍。他整日埋头于文山书海之中,忙于整理、校正书籍。吴潜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因此赢得了同僚们的普遍赞誉。他也于绍定元年(1228年)升任校书郎。

绍定二年(1229年),吴潜开始了正式的行政生涯,添差通判嘉兴府,代理嘉兴府事。在嘉兴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关爱百姓,修建养济院以供贫苦流民,政绩斐然。很快,吴潜转任朝散郎。同年,吴潜升任知平江府。

上书直言

绍定四年(1231年),吴潜受召返京任尚右郎官。京城临安(今杭州)发生火灾,大批百姓流离失所。面对此情此景,他并没有一味哀叹,而是很快透过灾患找寻根本的致灾缘由。吴潜上疏,劝理宗要严于律己,亲贤远奸,才能挽回天意,消弭灾祸。 同时上书给当时的丞相史弥远,提出正君心,缩减俸禄,赈灾救民,重用老成廉洁之人,用良将以御外患, 革除吏政弊端等六条建议。 次年,吴潜担任吏部员外郎,后改任太府少卿、淮西总领。

绍定六年(1233年) 初,史弥远病死,理宗亲政。蒙古约南宋联兵夹击金朝,朝臣一致认为应当借机光复故都汴京, 而吴潜上疏劝告当权者不可轻易用事,指出金人一旦灭亡,北方将直接面临蒙古,所以应当保持议和的表象,实际上严防戒备,并随时准备作战。 但朝廷对吴潜的意见不予采纳。 吴潜之后又上疏:“朝廷有四大要务:“拱卫蜀地,加固荆襄,增强江防,预备海军。”因议政卓有见识,吴潜被授予直宝章阁、浙东提举常平,他推辞不赴任,不久改任吏部员外郎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很快又升太府卿兼任沿江制置、建康知府、江东安抚留守。

端平元年(1234年)四月,理宗欲进兵中原,收复河南故地,朝臣们为“收复三京,据关守河”的方案争论不休。乔行简认为出师河南“不担忧出师无功,只担忧事力不继”。 吴潜则上书对收复河南的利与弊进行详细分析, 希望理宗量力而行,他认为:“一旦合兵攻金,中原大地又将是生灵涂炭,朝廷得到的不过也只是被战争摧毁过的荒城废墟,而中原的百姓苦不堪言。夺取中原即使容易,固守和管理也很困难。平原易攻难守,驻城军队的粮草和辎重补给随时可能被切断,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民众又饱受折磨,易激起民变,导致盗贼流行。” ,反对轻易用兵。但理宗一意孤行,派兵进入中原故地,史称“端平入洛”,后果如吴潜所料,宋兵溃败。

不久,吴潜又应诏上陈九事:顺应天命,不荒废国政;立太子以永固国本;笃信理学人伦,不付国政于外戚;匡正学术风气,大力扶植理学;广纳人才;体恤民众,减轻赋税,偃息土木;吸收之前边防屡屡失守的教训,重振军威;改革币制,避免通货膨胀;肃清盗贼,保障社会治安。 因直论太过,吴潜得罪了当时的丞相郑清之,所以不久就遭到弹劾,改秘阁修撰并罢奉千秋鸿禧祠。九月,吴潜出任江西转运副使,兼知隆兴府主管,江西安抚使。之后又擢太常少卿,知镇江府事。吴潜奏请减小斛斗的容量,减免租税,让民休生养息等十五事。十月后,吴潜历任右文殿修撰、集英殿修撰、枢密都承旨、督府参谋官、太平州知州等着职。也许是由于之前的直言上谏反而遭贬,让吴潜萌生退隐的念头,他五次上书请辞,都未能得到允许。

端平二年(1235年),丞相郑清之提出用“计亩纳会”的方法回收会子,即凡有田者均按一亩田一贯会的比例交纳。袁甫建议朝廷只向官户和寺观征会。吴潜连奏急疏反对征大户,他说这一方法是“剜心肉以救眼创,拨根本以扶枝叶”, 纵然纸币可以升值,但是大户官家和寺观也会因为经济损失而对朝廷不满,加深了阶级矛盾。同时他还分析仅靠“计亩纳会”无济于事。“朝廷印造不已,奸民伪造不已,铜钱漏泄不已。不过几年,弊将如初”。 端同年,窝阔台汗派三路大军攻宋,对军事重地襄阳形成一个包围圈。吴潜已预到形式的严峻性,他以督府参谋官的身份向理宗写了篇长疏《论和战成败大计,襄宜急救,备不可缺》主要指出襄阳危在旦夕,根据以往的经验,双方和议就指日可待,而求和则遗害无穷,所以他反对议和,建议朝廷大力支持魏了翁督府。

宦海沉浮

端平三年(1236年)正月,吴潜至采石谒见正在督师京湖兵马的签书枢密院事魏了翁。魏了翁有感于吴潜的才能,上奏请求让吴潜暂时留在幕府,协助自己。二月,魏了翁奏请得以通过,吴潜转赴九江,留在魏了翁的幕府参谋军事。三月,吴潜进京面见理宗述职,被任为工部侍郎、江州知州,推辞不赴任,仍回太平州。 又因理宗之子早逝,国无储君,吴潜上奏请理宗养宗室子弟为子,从而稳定人心。

嘉熙元年(1237年)正月,吴潜代理兵部侍郎并兼检正。 这年夏,吴潜奏请急救襄阳,认为“襄事危则和有兆,和成则国事去矣”,力求抵抗,反对议和。又要求朝廷须大力支持督府,督府无可寄治而设浔阳,浔阳昔重今轻,建议“会兵黄州,开府于鄂,进师江陵,示以形势,压以声威”。 但是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合理建议,致使蒙古军突破京湖防线,攻克襄阳,湖北九郡相继陷落,蒙古军直逼江陵(今湖北沙市) ,饮马长江。 吴潜随之组织义军,夜渡长江,协同攻击蒙古军,蒙古军只得引兵北还。 八月二十九日,试工部侍郎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后改任知平江府,在任平江期间,上奏请兵部调拨粮款,派遣福建民船,招募精兵,防守江海要塞。

嘉熙二年(1238年)正月,与吴文英同游沧浪亭。后因与两浙转运判官王埜争论利害,授宝谟阁待制,提举太平兴国宫,后改任玉隆万寿宫。六月,知太平州、措置采石江防、淮东总领财赋,提出国家财力要“放水养鱼”,反对竭泽而渔。 八月二十四日,代理户部侍郎,知镇江府。任内提出要团结江淮民众就要用知晓地情者,在宋蒙交界,组织民丁壮兵进攻蒙军营寨屡屡获胜;在浙江沿海地区,调度屯边水兵,积极应对倭船行动;在嘉兴,吴潜严禁私铸铜钱流通,并积极以官铸铜钱收兑贬值交子,限制发行额,屡获成效。

嘉熙三年(1239年)春,吴潜渡江与赵葵踏青于瓜洲。三月,改宝谟阁直学士,兼浙西大提点坑治;五月,被任为兵部尚书、浙西制置使,知镇江府。后授敷文阁直学士,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吴潜在该任上,兴办学校,培养人才;开河筑坝,兴修水利;设置“永丰仓”,救济灾民,赡养孤寡老人,改善民众医疗卫生条件;制定“舟戍法”设关御寇。短短几年,政绩斐然,庆元百姓勒碑纪念。

淳祐元年(1241年),吴潜进工部尚书,改吏部尚书兼知临安府事。他再三推辞,理宗不允。这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吴潜作成《论语衍究》,奉旨进献给理宗批阅。

淳祐二年(1242年),吴潜再次建议在皇室近族中慎选太子,及早培养,以安人心。理宗欣然采纳,让吴潜兼侍读经筵,授华文阁学士、知建宁府,吴潜不赴任。台臣言吴潜在建宁府有三罪,于是理宗下诏夺职,发落吴潜为提举南京鸿庆宫,遂请致仕,结果未获准。

淳祐四年(1243年),吴潜再次提举玉隆万寿宫。七月,丁母忧。

淳祐六年(1245年),吴潜服除,转中大夫,任兵部尚书兼侍读。后转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改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进封金陵侯。

拜相掌权

淳祐九年(1249年)十二月,吴潜拜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开始参与朝中最高机务。 理宗召对,吴潜表明了治理国家的殷切希望:“国家不可能无弊,就象人不可能无病一样。现在国家的问题,连庸臣也会被警醒。希望陛下真诚重用元老,视之为医师,集思广益,使我等臣辈能有机会施展牛溲马勃(药名)一样的微薄力量,以此方不辱您的知人之用。”

淳祐十一年(1251年)十一月,郑清之去世后,为防范独相权力过度膨胀导致专政,朝廷任命谢方叔为左相、吴潜为右相,但两个丞相之间权责不明,遇事推诿,为争权夺势往往出现分朋植党的情况。 这都让理宗不得不对谢、吴二人并相有所担心,故而以御笔告诫谢、吴二相:“现在我一起任用你们两个为相,是采纳了士绅的公言,顺应了内外朝的要求,你们二人切勿徇私、枉法,不能因为宾客交斗,遂成党与,不可不戒。” 他告诫谢、吴二人及其他宰执,不要出现朋党交争的情况。时隔不久,在宰执的职责划分上,就透露出了他们之间的裂痕。

淳祐十二年(1252年)正月,仅上任两个月的吴潜推辞整顿楮币的任务,奏请让谢方叔总管此事,徐清叟、董槐协助,而他自己只管跑腿做事,不负其责。在吴潜四次乞解机政而不被允许的情况下,谢、吴二人的矛盾终于因言官弹劾而明朗化。

宝祐元年(1253年)正月,萧泰来上疏论吴潜十罪,比王安石有过之而不及,于是吴潜罢相。 不久,“李伯玉劾萧泰来附谢方叔伤残善类”。但李伯玉弹劾萧、谢非但没有成功,反倒使自己和吴潜被罢免。

治理庆元

宝祐元年到三年(1253年-1255年),吴潜居宣城响山,种竹筑堂,吟咏自适,与词人刘震孙相唱和。

宝祐四年(1256年)春,吴潜以观文殿大学士授沿海制置大使、知庆元府。吴潜在庆元(今浙江宁波)三年,勤政爱民,兴修水利。在担任沿江制置时,订立了《义船法》,广征民间船舶充作战船。在担任浙东制置使时修洪水湾塘三坝,外泄江潮,内增官池蓄水,为阻隔江河之巨防,成为它山堰的重要配套工程。另修“吴公塘”、大西坝、北郭碶、澄浪堰等水利工程,惠泽万民。 同时吴潜采取措施,使地方财政大幅增加,对贫苦百姓,吴潜为之输纳赋税,“又积钱百四十七万三千八百有奇,代民输帛,前后所蠲五百四十九万一千七百有奇” ,减轻人民的痛苦。他还保障军队供给、百姓生活,使军民团结一心,地方风气趋于稳定,使原本民生凋弊的庆元府从府政捉襟见肘的落后面貌中走出,并纠正了乡民哄抢的风气,鼓励游手好闲者改业务农, 这段时间的政绩大体被记载于《宝庆四明续志》。吴潜在庆元为政期间,除大力修路建桥、兴修水利外,还创建或修复了老香堂、苍云堂、生明轩、占春亭、逸老堂等以供闲暇观景、修养身心。吴潜日坐其间静观万物,俯仰夷犹。

临危受命

开庆元年(1259年)十月,蒙古军进攻武汉,京师震动,丁大全罢相。危难之际,宋理宗起用吴潜为左丞相兼枢密使,进封庆国公。面对摇摇欲坠的南宋王朝,吴潜忧心如焚,再次陈述“畏天命,结民心,进贤才,通下情”之必要,言:“臣年将七十,捐躯致命,所不敢辞。” 吴潜上任后对蒙古主张加强战备。其时蒙古军兵分三路进犯京城临安(今杭州),朝中一片惊慌失措,而右丞相兼枢密使贾似道向理宗奏本,荒唐地主张迁都四明(今浙江宁海)。在此紧急关头,吴潜面见理宗,极力谏阻:銮舆一出,民心将失,国家亦无望,臣恐生灵将遭涂炭。理宗权衡利弊,总算听从吴潜谏言,暂时保存了南宋半壁江山。 十一月,理宗以蒙古军大举入侵为由下令在朝文武官各陈所见,以决处置之宜。该月,根据当前的紧张局势,吴潜命贾似道移军于黄州。黄州正当军事要冲,直接经常与蒙古军正面接触,这本来是为了加强防务,贾似道却认为是吴潜排挤他,心中怨恨吴潜,伺机报复。

景定元年(1260年)三月十四日,吴潜具奏四事,慷慨陈词,论国家安危理乱之原与君子小人之界限: “近年公道暗淡,私意横流,天下缺少仁德贤士,世人节操败坏,忠嘉绝响,谀佞成风,上天震怒而陛下却不知道,人民愤怒而陛下却不能察觉,如果事情继续发展终将酿成战争,成为社稷的忧患。” 敦促帝王“垂青日月之明,不让小人汇聚,从而祸害善类”, 并且认为高铸等人与丁大全朋比为奸,萧泰来、沈炎等结党营私、攻讦诋毁使得国事日非,上书乞求丁大全致仕,沈炎等与祠,高铸羁管州军,“遂挽救天下颓势,使大乱渐定,小祸向安”。 却没能得到理宗的重视, 反而受到在御史台还有相当势力的丁大全同党的忌恨。

此时在立太子的问题上,吴潜又得罪了理宗。理宗欲立忠王赵禥为太子。赵禥先天发育不良,生来手脚软弱。吴潜对理宗的这一举措持反对意见,上密奏说“臣无弥远之材,忠王无陛下之福”, 明确的反对立赵禥为皇太子。此举既违背了皇帝的意志,又触痛了当年理宗靠史弥远被选入宫、矫诏废掉太子赵竑而嗣皇位的伤疤。因此,理宗对吴潜非常气恼。再加上“开庆之役”中,由于军情紧急,吴潜自知责任重大,遇事往往先斩后奏。理宗已有大权旁落的不快之感。尤其蒙军渡过长江时,理宗向吴潜问策,吴潜认为理宗应暂离临安,自己“死守于此”。可是理宗却误认为他想当张邦昌,有同张邦昌僭越皇权、做傀儡的不轨之心。 等蒙军北撤以后,理宗对群臣说:“吴潜几次误朕”。

三月底,贾似道在黄州相持已久,既不布防,也不出战,私下向蒙古人屈膝求和,使其退兵。在鄂州失守的情况下,贾似道谎称鄂州解围,并向理宗邀功请赏。骗取了理宗的信任后,贾似道献策理宗让吴潜赴黄州作战。吴潜明知败局已定,仍临危受命,并对手下说:“我年近七十,鬓发如霜,让我上前线捐躯致命,也在所不辞,感到痛心的是元兵压境,宋朝危在旦夕!”

谗死循州

自吴潜拜相后,贾似道便屡进谗言加害吴潜,他借机向理宗献谗言说:有童谣云“大蜈蚣、小蜈蚣,尽是人间业毒虫。夤缘攀附有百足,若使飞天能食龙”。 理宗听信传言,心存忌惮,贾似道迎合帝意,又令侍御史沈炎以“忠王之立,人心所属,潜独不然,章汝钧对馆职策,乞为济邸立后,潜乐闻其论,授汝钧正字,奸谋叵测。请速召贾似道正位鼎轴” 为由弹劾吴潜,沈炎正因遭吴潜的论劾而心怀不满,所以借机大肆报复,罗织罪状,并重提吴潜想立济王的陈年旧事,惹怒理宗。景定元年(1260年),在权相和台谏的共同攻击下,再相半年的吴潜被贬谪到循州(今广东省惠阳县)。

吴潜被贬,贾似道仍不解恨,必欲置其于死地。第二年,贾似道派心腹刘宗申为循州知州,并遣命杀死吴潜。景定三年(1262年)正月,理宗下诏吴潜党人,永不录用。 五月,刘宗申假意设宴为吴潜庆生。吴潜不知是计,喝了刘宗申的毒酒,肝胆欲碎,痛苦万分,最终强忍病痛,端坐而死。

德祐元年(1275年),宋恭帝赵显为吴潜昭雪,追复原官。次年,太府卿柳岳请赐谥吴潜,恭帝特赐谥为“少师”。

吴潜轶事典故

预言夺魁

吴潜幼时和哥哥吴渊一起读书,一天突然有一个云游道士来访,称他能够画写意画。他便用扫帚浸染墨汁刷满了一面小木板,用古代妇女的铜钗在上面刻划,将兄弟二人带去观看。画里有五颜六色的祥云笼罩着宝殿,殿前匾额上装裱着几个镶金大字“状元吴潜”。随后道士将木板丢弃离开,不知所踪。

孝母至善

吴潜的哥哥吴渊读书做官,官至副宰相之职,荣华富贵到了极点,老了却整日里思念着故乡、惦记着将自己抚育成人的后母。后母病重,他毅然辞官,特地从宣城赶回休宁玉堂巷侍奉汤药。后母离世后,厚加安葬,并庐墓守孝。孝满,自号退庵,整日吟诗作画于玉堂巷故居,直至葬身于休宁故园。人们感其节孝,特立“画锦坊”以示纪念。

预知生死

吴潜被贬到广东后,看到南宋王朝日衰一日,奸臣当道,民不聊生,内心悲愤,常常独自望着夜空,久久默然无语。一日,吴潜好像知死期不远,突然对身边人说:“我将死之夜,必定雷风大作。”被下毒后,吴潜“双足先浮,两髀继肿,渐浸淫于手臂,遂侵犯于心脾,气喘而夜卧惟艰,胃衰而昼餐尽绝,呕哕大作,脏腑不舒。” 几天后的一个夜里,果然风大雷响,四鼓开霁。他挥笔撰作遗表,作诗诵颂,端端正正地坐在那儿,闭上眼睛,带着浑身的病痛,便无声无息地离开了人世。

吴潜历史评价

宋代

宋理宗:①备竭勤劳,高节可尚。 ②天资忠亮、问学渊深,负经方致远之才,抱博古通今之蕴。指陈谠论,既有批鳞补衮之风;措置时宜,尤著沥胆洗心之策,如兹贤哲泽被苍生。

谢枋得:履斋强为善,有大庇天下寒士心,固无愧家学出正肃之门如徐意一者。好贤乐善,慈惠恢廓之风,犹有传也,恃此有祷。寒饥之不恤,时时抽先朝知名士诗卷示仆,蕲一辞湔濯尾鬣,或可增价于唐肆。嗟乎!东门种瓜,南山射虎,涂人皆得以躏跞,岂能为其先容哉!士穷易为德,斗升水亦可活涸辙,惟仁贤念之!(《谢叠山文集》)

胡用存:履斋先生,绍家学之亲传,续考亭之正脉。载道而来,师表东海。乃者阳复之旦,从诸生请,下临泮宫讲《孟子·士尚志》一章,以恵后学,推本仁义,理明意彻,环堂而聴者以千计,前乎未有之盛事也。履斋所以推原孟子之奥,旨圣贤先后,卫道之心,千载犹一日也。(《宝庆四明志》)

元代

脱脱:①理宗四十年之间,若李宗勉、崔与之、吴潜之贤,皆弗究于用;而史弥远、丁大全、贾似道窃弄威福,与相始终。 (宋史)②理宗在位长久,命相实多其人,若吴潜之忠亮刚直,财数人焉。潜论事虽近于讦,度宗之立,谋议及之,潜以正对,人臣怀顾望为子孙地者能为斯言哉? (《宋史》

明代

陈霆:其满江红一词,全篇云……史称履斋为人豪迈,不肯附权要,然则固刚肠者。而抖擞悲凉等句,似亦类其为人。

清代

纪昀等:其诗余激昂凄劲,兼而有之,在南宋不失为佳手。(四库总目提要

近代

薛砺若:履斋词学稼轩,颇能得其是处。他与姜白石曾相从游,姜死西湖,他曾为助殡。故其词亦颇受白石影响。 (宋词通论

陶尔夫:吴潜继承苏、辛开创的豪放词风,激昂凄劲,感慨时事。 (南宋词史

现代

吴承林皖西学院教授):吴潜虽是一个官员,但他却从不把自己局限在衙门的日常争讼中,而是保持着广泛的兴趣。在政治技巧方面,吴潜善于改善行政,但在处理微妙事件和探究新转变方面却不够随机应变。他毫无偏私进行人事选拔,但却没有留心寻找盟友、培养支持者,以保护自己的地位。秉性耿直的性格,使他在国家的大政方针上,表现出坚强的品质,总是坚决果敢,不为皇帝的权威而折腰。在南宋末年官僚日渐平庸的趋势下,吴潜显得颇为特立独行,很具典型色彩。

吴潜主要作品

嘉庆《宁国府志》卷二十《艺文志·书目》载,吴潜著有《履斋诗馀》《论语士说》《许国公奏稿》《鸦涂集》。现存明梅鼎祚编校《履斋先生遗集》,4卷,辑诗1卷,词1卷,杂文2卷。《村丛书》有《履斋先生诗余》1卷,续集1卷,别集2卷,收词250余首。

吴潜后世纪念

墓地

吴潜墓位于南安东田镇湖尾山坡谷。墓丘坐北向南,前面对仙洞山。墓区有三个平台,最上面的是墓冢。墓前无碑,只有一香炉,上有“吴”字。底下一级平台上有左右对称的两块石碑,正面书“吴府”,反面“宋状元宰相”。原墓文革时被毁,1985年,吴氏后人在原址上重修此墓。

故里

吴潜祖籍宣城,吴氏家族多聚集在宣城休宁县城东南隅后街处的玉堂巷(今陪廓头县糖烟公司、土产公司至万秀巷一带)。巷北侧依次为坊表林立的东街、瞻云书院、县前街、休宁县衙等。

后吴潜之父吴柔胜在德清任官,嘉定年间在新市镇建吴家园,吴潜即生于此。淳祐十一年(1251年),主体建筑衷绣堂落成,宋理宗手书匾额。景定元年(1260年)吴潜被贬循州,吴家园衰微。现据德清地方史料显示,新市镇的状元坊、东岳祠、吴家园、吴丞相祠、三贤祠等古迹尚可辨认,状元桥依然完好。

新市三贤祠曾位于新市东南处果山头南面,明正德间,由学者陈霆发起而建,两任知县谢九仪、冯焕成为纪念南宋新市三位先贤(左丞相吴潜、右丞相游似、显谟阁学士刘光祖)而建。“三贤祠”在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

吴潜补充介绍

  吴潜(1195?~1262) 南宋词人。字毅夫,一作毅甫,号履斋居士。号履斋,德清新市人。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淳□十一年(1251)参知政事,授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围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复职调集诸军击退元兵。他痛感南宋国势衰微,认为推原祸根,良由近年□臣□士设为虚议,迷国误军所致,极力抨击丁大全、高铸、萧泰来、沈炎等佞臣,反遭-落职,贬谪建昌军。后徙潮州,责授化州团练使、循州安置。吴潜是南宋词坛的重要词人。词风激昂凄劲,题材广泛,主要是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也常吐露个人理想受压抑的悲愤。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满江红〕《送李御带珙》)是他壮志未酬的自我写照。吴潜也能诗,多为纪游、即事之作,有的也抒发丈夫勋业在安边(《送曾阿宜往戍》的抗敌抱负。诗较平衍,佳作不多。嘉庆《宁国府志》卷二十《艺文志·书目》载,吴潜著有《履斋诗馀》、《论语士说》、《许国公奏稿》、《鸦涂集》。现存明末梅鼎祚编校《履斋先生遗集》,4卷,辑诗1卷,词1卷,杂文 2卷。《□村丛书》有《履斋先生诗余》1卷,续集1卷,别集2卷,收词250余首。

  家庭成员

  宁国吴氏三杰:吴柔胜(父)、吴渊(三子)、吴潜(四子)。父子三人均进士及第,其中吴潜为嘉定十年(1217年)状元。吴氏三杰同为台阁重臣,吴渊、吴潜兄弟先后入相,显赫一时。吴氏三杰为官廉洁清正,勤政爱民,为国家民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南宋历史上最显贵兴盛的家族之一。

  吴仁寿,吴潜先祖,北宋熙宁至元符年间(1068~1100年)任南容州水陆转运使,辗转来到宣州、宁国一带,宦游至皖浙交界处的宁国东乡,卜居于此,世代繁衍。

  吴柔立,吴潜伯父,解元,太师,魏国公。

  吴柔胜,字胜之,吴潜之父。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进士及第。历任国子正、太学博士、工部郎中、秘阁修撰,燕国公等职。任职期间,守边镇,择将才,训练忠勇军,颇有政声。去世后谥正肃。

  吴渊,字道父、潜之三兄。嘉定七年(1214年)中进士。历任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后拜资政殿大学士、封金陵侯,御赐“锦绣堂”、“忠勤楼”大字、进爵为公,并于宝祐五年(1257年)以功拜为参知政事(副相)。去世后,追赠少保、太师,封显应威严大王。

  吴璞,潜长子,淳祐四年甲辰科进士,累仕至吏部尚书。

  “吴潜”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