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名人吴半农介绍
吴半农(1905年-1978年) 原名吴祖光,号曲林,安徽泾县人。清华大学经济系毕业。曾赴美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硕士学位。中国现代经济学家,著有《工资指数论》、《我国对外贸易分析》、《当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形势》等。
吴半农个人经历
吴半农(1905年-1978年) 原名吴祖光,号曲林,别号伯龙。安徽泾县茂林人。吴庆余子。1919年秋赴宣城考入安徽省立第八中学。两年后转读芜湖圣雅备中学。曾在校同学中开展中英文辩论会,出版名为《狮声》的进步刊物,成立进步团体——“协社”。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他以学生会主席的身份召开追悼大会,并在会上发表演讲。同年秋,考入清华大学经济系。1929年毕业,参加由陶孟和主持的北平社会调查所,从事调研工作,并任副研究员。1934年夏,北平社会调查所与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合并,吴半农被派赴美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硕士学位。1936年12月取道苏联西伯利亚回国至南京,任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研究员。国民政府经济部秘书。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研究所迁往湖南长沙。途经芜湖时曾顺便回泾县茂林探亲。1940年12月改任经济部统计长、资源委员会驻美国技术委员会专门委员,再度赴美。1944年任太平洋国际学会美国分会客座研究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国政府驻日本代表团第三组(经济)组长和中国驻盟军总部赔偿归还代表团首席代表。1949年在日本脱离国民党政府,决定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但受阻未果,被迫侨居日本东京经商。1956年8月2日,冲破阻力,获得机遇携全家离开日本返回祖国,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重用,先后任外交部国际关系研究所日本组与世界经济组组长、研究员、顾问等职。 1956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三、四、五届委员。“文化大革命”时下放五七干校劳动。1972年被调回外交部国际问题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78年病逝于北京。
吴半农主要成就
吴半农一生著述、译文很多,大都是哲学、经济方面的,有《工资指数论》、《我国对外贸易分析》、《当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形势》等。早年留美归来,曾翻译马克思《资本论》的部分章节和爱德华·艾威林的《学生底马克思》,宣传马克思主义。
吴半农补充介绍
吴半农(1905-1978),号曲林,原名祖光,泾县茂林人。著名文学家吴组湘胞兄。1919年考入宣城省立第八中学,两年后转读芜湖圣雅各中学。在校时曾组织开展中英文辩论会,出版《狮声》进步刊物,成立进步团体——“协社”。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逝世,他以学生会主席的身份召开追悼会,并在会上发表演讲。同年秋,考入北京清华大学经济系。1929年毕业,参加陶孟和主持的社会调查所,从事调研工作。1934年夏,他被派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36年12月取道苏联西伯利亚回到南京,任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研究员和国民政府秘书,1944年任太平洋学会美国客座研究员。
日本投降后,吴半农任中国驻盟军总部赔偿归还代表团首席代表。1945年,中国作为战胜国,派出了一个颇为庞大的驻日代表团。该团主要有四个组:军事组、政治组、经济组和教育组。经济组负责赔偿及归还工作,国内许多部会派员来日,进行调查研究,为申请赔偿归还作准备。1947年成立赔偿归还物资接收委员会,仍属驻日代表团,但在业务上受行政院赔偿委员会领导。当时赔偿委员会的主任委员为吴半农,委员有交通部的王树芳(时任铁路总机厂厂长)、资源委员会的周茂柏,后改为邵逸周(时任鞍山钢铁公司总经理)、兵工署的李待琛(时任兵工署副署长)、经济部的唐崇礼(时任中央大学教授)。工作人员中列入编制者称为技术专员,临时人员分专门委员和专员两种,他们因工作需要到日本,任务完毕后回国,前后超过100人。另外,赔偿委员会当时还在日本留学生中雇用了若干人从事翻译等工作。
赔偿归还物资接收委员会里绝大多数是专家和技术人员,到日本后,一面按本部会需要选择赔偿设备或调查被劫物资,一面替接委会办事。当时他们有一个共同心愿,就是拆取日本用以从事侵略战争的工业设备,供我国恢复受侵略损失的工厂用,大家都表现出了振兴我国工业的爱国之心。为此,团结一致,工作积极努力,仅参观临时赔偿方案中被列入的工厂就在100次以上,加上调查、申请、检验、签收和交运赔偿归还物资等,大家工作繁忙劳累而无怨言。因美国政府和美军总部采取袒护日本的政策,对赔偿归还工作拖延阻碍,所以,要费很多精力(包括准备材料)与盟总交涉。为了充实论据,他们对日本工业与经济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编写出了一套叙述日本各种工业概况的材料。当美方斯瑞克报告发表后,接委会曾根据有关数据,编制各种赔偿方案与美国历次调查的建议作比较,撰文批驳。
日本归还的被劫物资,多数都运回国内,其中有一小部分存放日本,日渐腐烂,有的原系我国出口物资,因国内并不需要,运回来很不划算,故决定在日本就地出售。共计售出六批,包括羊皮、羊毛、棉布、棉纱等纤维品,铅、锡、锑、铜等矿产品,以及鸦片、 等,共售得4500万日元。
1949年国民党政府逃亡台湾,吴半农所在的接收委员会暂时还留在日本。1950年,居住在京都光华寮(原名洛东公寓)的中国留日学生因经济困难请求中国驻日代表团资助购买这座宿舍楼。接收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半农非常同情留学生,征得代表团团长的同意,在变卖归还物资价款中,拨出约250万日元买下了光华寮。
吴半农于1949年后在日本与国民政府脱离关系。1956年8月携全家离开日本返回祖国,先后在外交部任国际关系研究所日本组与世界经济组组长、研究员、顾问等职。1956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是全国政协第三、四、五届委员。他一生翻译著作甚丰,多为哲学、经济学论著。
“吴半农”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