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名人文兰介绍
文兰,1946年3月出生于甘肃兰州,籍贯安徽泾县,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1970年文兰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1981年获得北京大学数学系硕士学位;1986年获得美国西北大学数学系博士学位;1988年在北京大学数学学院工作;1997年获得第六届陈省身数学奖;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至2007年担任中国数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长;200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1年获得第十届华罗庚数学奖 。
文兰主要从事微分动力系统领域的研究,并与合作者在微分动力系统领域的研究中做出了具有国际影响的贡献 。
文兰人物经历
1946年3月,文兰出生于甘肃兰州,籍贯安徽泾县。
1970年,文兰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
1981年,文兰从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1986年,文兰从美国西北大学数学系毕业,获得博士学位。
1988年2月,文兰在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0年7月,文兰在北京大学数学学院工作,其间多次前往美国西北大学等院校作学术访问。
1999年,文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
2005年,文兰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
文兰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文兰在微分动力系统领域的若干基本问题上作出了许多工作,例如非扩张吸引子Williams猜测,不可逆系统的C1封闭引理,流的稳定性猜测,C1连接引理,Palis稠密性猜测等。以北京大学动力系统讨论班为依托,与同事和学生一起,把西方的理论与廖山涛院士的理论结合起来,将研究工作推进到国际前沿 。
文兰解决了最高形式的稳定性猜想的这一具有26年历史的无奇星号流问题;解决了远离同宿切系统的特征刻画问题,为越出双曲性的主趋势提供了一个公共的桥梁;给出了远离同宿分支的通有系统的极小歧变集的刻画,为Palis稠密性猜测的最近解决打下了重要的基础;给出了沿轨线C1扰动、控制轨线迁移的一般原理,做出了C1连接引理的不同证明,证明了不可逆系统的C1封闭引理,为不可逆系统的大范围理论提供了一个基石 。
学术论著
Wen, L. The C1 closing lemma for non-singular endomorphisms[J]. Ergodic Theory and Dynamical Systems, 1991, 11(02).
Lan W. The C1 Closing Lemma for Non-Singular Endomorphisms (eng)[J].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Communication of State Key Laboratories of China, 1991, 11(6):393-412.
Wen L. The C1 Closing Lemma for Endomorphisms with Finitely Many Singularities[J].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1992, 114(1):217-223.
Wen L . Anosov endomorphisms on branched surfaces[M]. Academic Press, Inc. 1992.
Wen L. On the C1 Stability Conjecture for Flows[J]. Journal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1996, 129(2):334-357.
Wen L, Xia Z. A BasicC1Perturbation Theorem[J]. Journal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1999, 154(2):267-283.
Wen L, Xia Z.C1 Connecting Lemmas[J]. 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2000, 352(11):5213-5230.
Wen L. Homoclinic tangencies and dominated splittings[J]. Nonlinearity, 2002, 15(5):1445---1469.
Gan S, Wen L. Heteroclinic Cycles and Homoclinic Closures for Generic Diffeomorphisms[J]. Journal of Dynamics & Differential Equations, 2003, 15(2-3):451-471.
Gan S, Wen L. Nonsingular star flows satisfy Axiom A and the no-cycle condition[J]. Inventiones Mathematicae, 2006, 164(2):279-315.
承担项目
项目时间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1990年—1994年
动力系统与哈密顿系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1995年—1999年
动力系统与哈密顿系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000年—2004年
核心数学的前沿课题(动力系统子课题)
科技部973项目
成果奖励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92年
不可逆系统的C1封闭引理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文兰认为:在中国数学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近些年来,中国数学家获得的研究经费迅速增长,但有时候,经费多、条件好、心也浮了,那种沉得下心、耐得寂寞做科研的学者好像少了;这些年普遍根据论文的数量,尤其是SCI论文的数量来考核和评比数学工作,文章的数量的确越来越多,但真正有重大意义的成果却不见得随之而增加,这仍是一道需要克服的难题;还有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问题,数学界这些年来有相当尖锐的争论,由于已经涉及到执行的层面,问题已经有些紧迫,中小学数学教改关系到国家的下一代,事关重大。希望更多人来关心这一问题,争取使中小学数学教育少走弯路 。
时间
荣誉表彰
1997年
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
1997年
第六届陈省身数学奖
1999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理学部)
2005年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11年
第十届华罗庚数学奖
文兰人物评价
文兰是中国动力系统学术带头人,在微分动力系统领域的若干基本问题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例如非扩张吸引子Williams猜测,不可逆系统的C1封闭引理,C1连接引理,流的稳定性猜测,无奇星号流问题,Palis稠密性猜测等,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河北师范大学评)
文兰补充介绍
文兰(1946—),泾县人。1964后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70年毕业。1978年,在廖山涛院士门下攻读硕士学位。1982年,他到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西北大学数学系学习, 1986年获得西北大学博士学位 。
1988年他回国,在北大博士后流动站继续从事研究,把微分动力系统确定为研究方向,并把主要精力投向该领域的核心部分。微分动力系统是一门有关系统演化规律的数学学科,其背景与物理、力学、天文等各学科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这一学科自6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一些重要课题如结构稳定性、分支、混沌、奇异吸引子等,已经受到各个学科的普遍关注。文兰的研究工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非扩张双曲吸引子的Williams猜测;不可逆系统的Cl封闭引理;流(flow )的Cl稳定性猜测;Cl衔接引理(与夏志宏合作)。这些课题处于微分动力系统的核心部分,具有基本的重要性,难度很大。例如Cl封闭引理,一般文献上称之为"极其困难"的定理.由于它的重要,菲尔兹奖获得者S.Smale把Cr (r≥2) 封闭引理列为21世纪的18个数学问题之一。又如稳定性猜测,文献上普遍称之为微分动力系统的"中心问题"。廖山涛院士曾经说过:“文兰同志在微分动力系统领域的研究工作, 多属于根本性的重大意义的课题。”著名动力系统权威C.Robinson也说过:“文兰持续不断地对动力系统理论做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贡献。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他始终在难度很大的问题上工作。”这是对文兰的研究工作的一个中肯评价。文兰为人谦虚厚道,学风严谨踏实。他在教学中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在科研上他始终在该领域最重要、最困难的问题上工作。他不受外界影响,不浮躁,一门心思作学问。他长期下苦 习廖山涛院士在微分动力系统中独创的理论和方法,因而在他的工作中既有西方的理论方法,又有廖山涛先生的理论方法。廖山涛先生去世后,他客观上承担了承上启下的担子。在他的影响下,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科院一些崭露头角的年轻人为主,渐渐形成了一个实力很强的研究小组,产生了一些很好的研究成果。1992年文兰获得了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年获得国氏博士后奖励基金, 1996年获得陈省身数学奖, 1997年获得求是杰出青年奖。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文兰”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