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安徽省名人>宣城市名人>泾县名人

汪应洛

汪应洛人物照片

泾名人汪应洛介绍

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管理学部
中国工程院院士、管理科学与管理工程专家

汪应洛,男,汉族,1930年5月21日出生于安徽省泾县,管理科学与管理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2年,汪应洛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52年—1955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企业组织与计划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1955年—1958年,担任交通大学助教;1958年—1978年,担任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副主任;1978年—1984年,担任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工程系主任;1978年—1984年,担任西安交通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副所长;1984年—1996年,担任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1984年—1988年,担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汪应洛长期致力于中国管理工程、系统工程和工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及融会贯通。

汪应洛人物经历

1930年5月21日,汪应洛出生于安徽省泾县。

1948年9月—1952年7月,在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52年9月—1955年7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企业组织与计划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

1955年7月—1958年10月,担任交通大学助教。

1958年10月—1978年9月,担任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副主任。

1978年9月—1984年3月,担任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工程系主任。

1978年9月—1984年3月,担任西安交通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副所长。

1984年1月—1996年12月,担任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1984年3月—1988年3月,担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管理学部)。

汪应洛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80年,汪应洛参加了国务院技术经济中心组织的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发展战略研究工作,首次提出了中国发展战略研究的理论框架,建立了模型体系,在中国国内率先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发展战略的研究,第一次提出了“和谐理论”,建立了系统状态的和谐性诊断模型、系统演变过程中的优化模型等,对系统的特性、机理进行了全新的探讨,并应用于区域、企业发展战略的实际研究。在此基础上,又开展了战略研究方法论和战略决策行为学的研究,参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2000年的中国”和“中国地区协调发展战略与政策综合研究”承担了“城区供配电设计管理系统及决策支持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及信息处理”和“陕西省科技、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

1982年,汪应洛开始受国家科委、水利部、能源部的委托,作为专家组成员,承担三峡工程综合经济评价及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形成了大型工程决策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体系,有关成果在国家科委组织的长江三峡工程综合经济论证中得到实际应用,在中国率先提出了生产率工程的理论体系,在中国国内率先提出应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提高工业生产率的手段和方法,奠定了生产率工程的理论基础,在一些工业企业的应用中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汪应洛提出系统的“核”与“核度”的理论,通过参数核度进一步刻画了系统“核”,弄清了核度及网络顶点数固定条件下系统网络可能具有最优先的网络结构及相应的构造方法,研究在核度意义下的优化理论,为复杂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它可用于可靠通讯网络的优化设计、信息交流网络系统以及人际交流网络等领域。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汪应洛开展了非线性经济学方面的多项研究,把负幂数模型、细胞自动机模型与布朗运动、重整化群方法等非线性工具引人经济学研究中,在中国的收人分配、人口配置等方面得出了一系列比较切合实际的结果,在中国开展先进制造模式及其管理的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先进制造技术的若干基础研究”、国家科委“九五”攻关项目“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战略的研究”,深入研究了先进制造模式的内涵、特征及其演变机理;指出先进制造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和制造资源快速有效集成;首次对国际上最具代表性的63种先进制造模式进行了系统、科学的分析、比较和分类研究。在充分研究中国国外先进制造模式的基础上,先后与一批企业、研究所合作,结合中国制造业现状和国情提出了“精简、灵捷、柔性生产系统”的科学管理,研究了聚合制造、灵捷网络化制造、生态制造和合作制造等几种新型制造模式。对先进制造模式中的科学管理进行了深人系统的研究,如虚拟企业的组织管理、知识供应链及知识管理、战略联盟环境下的业务流程改造等。此外,汪应洛的课题组还对全国企业实施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制造模式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对几个典型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如:广东机械研究所的跨国战略联盟,实施24小时连续不间断研究开发;深圳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模具制造战略联盟等。汪应洛对“863”高技术产业化过程和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通过大量案例的研究,对“863”高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产权关系、利益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和早期吸收产业界参与等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主要论著

据2020年6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汪应洛出版著作23部,发表论文300余篇。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11年6月

《系统工程》

汪应洛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年1月

《工业工程导论》

汪应洛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年8月

《运筹学与系统分析》

汪应洛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年5月

《运筹学与系统工程》

汪应洛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年5月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

汪应洛

蓝色畅想图书发行有限公司

2017年6月

《工程管理案例集(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学位MEM研究生系列教材)》

汪应洛

西安交大出版社

2007年

《工程哲学》

殷瑞钰、汪应洛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2月

《系统工程学》

汪应洛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1月

《清洁生产》

汪应洛

机械工业出版社

科研获奖

据2020年6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汪应洛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

获奖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排名

获奖年份

我国管理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奖

1

1999年

长江三峡工程综合论证及决策分析方法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1

1986年

城区供配电设计管理计算机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2

1997年

全日制教育规划系统方法及应用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1

1986年

和谐理论及战略研究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2

1989年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及信息处理机制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2

1998年

提高生产率的现代化管理方法与手段的系统化研究

陕西省科技进步奖

1

1994年

‘863’高技术产业化过程和机制研究及对策分析

陕西省科技进步奖

1

1996年

企业发展和应用先进制造技术的途径研究

国家机械工业局科技进步奖

2

1999年

人才培养

指导学生

据2020年6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汪应洛是中国第一位管理工程学科的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流动站导师,已培养硕士、博士120余名及一批博士后学生。

编写教材

据2020年6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汪应洛编写教材21部。

讲座报告

2008年9月21日上午,汪应洛应邀到郑州大学新校区,在第一报告厅为在校师生做了题为《服务型制造业发展战略的思考》专题讲座。

创建学院&学科建设

1982年,汪应洛在西安交通大学先后创建了管理工程系和管理学院,在担任教育部管理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期间,推动中国管理工程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率先建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立管理工程学科博士点、管理工程学科评审组,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和管理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教学成果奖

获奖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获奖年份

工业工程专业课程结构、主干课程及其主要教学内容研究与实践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1年

21世纪工业工程学科体系及内容改革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2000年

适应我国改革与发展需要,培养MBA

陕西省教育成果奖

1995年

开展中外联合办学促进研究生教育发展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1993年

荣誉表彰

年份

荣誉称号

2001年

科技成就奖

2002年

西安交通大学“伯乐奖”

2003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8年6月

中国第七届光华工程奖

2012年

系统工程终身成就奖

2015年

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

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

汪应洛人物评价

汪应洛出生于江东名邑,成长于乱世烽火,求学于渝沪冰城,立志于共产理想,扎根于西北沃土,报国于碧血丹心,仰之一生,他一路坎坷却愈久弥坚,博学笃行更虚怀若谷,致力于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等研究和教育,始终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开展了大量系统的、开创性的工作,为中国管理工程、系统工程和工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及相互融合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管理工程教育与研究的开拓者,是成就卓越的管理工程专家和教育家,他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淡泊名利的崇高品德,是中国工程科技界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 。(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评)

汪应洛富有献身和开拓精神,勇于创新,严谨治学,学风正派,淡泊名利,善于团结同志,注重培养人才,从教70年来,艰苦创业,不断探索,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与实践之先河;呕心沥血,培育英才,桃李芬芳,誉满天下。他对管理科学事业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为中国管理人才培养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改革开放40年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管理学科建设和交大管理学院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网评)

汪先生温文尔雅,有传统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采 。(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庄德评)

汪应洛为培养英才和科技创新呕心沥血,特别是他为人谦虚正直,对人热情公正,做事求真务实,正因为他的无私奉献和辛勤付出,推动形成了中国独具特色的系统管理学派,促进了中国管理工程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时任陕西省政府副省长魏增军评)

汪应洛是被公认的为中国工程哲学理论体系作出突出贡献的代表性人物 。(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文瑞评)

汪应洛几十年来推动了中国工程管理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管理工程哲学理论体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令人钦佩 。(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评)

汪应洛高举系统工程的旗帜,把它运用到系统管理工程和工程管理的理论建设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评)

汪应洛补充介绍

  汪应洛(1930—),泾县人。1949年进入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1952年毕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企业组织与计划专业研究生毕业。1958年,响应中央支援西部的号召,他和交通大学几千名师生员工,离开黄浦江畔,告别故乡亲友,浩浩荡荡地登上西行的专列,来到位于黄河之滨的古城西安,48年来,一直生活在陕西这片黄土地上。历任西安交通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管理学院院长、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高等学校管理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汪应洛一直从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教学、科研和应用,作为学科带头人作了大量开拓性工作。他应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参与完成了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战略规划”研究,较早地将战略理论和战略决策研究应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型。曾参与研究“陕西经济发展战略”和“关中高新技术开发带的发展战略”,长期致力于我国管理工程、系统工程和工业工程学科的发展与融会贯通。1984年,汪应洛作为长江三峡重大科学技术研究专家组成员,负责研究长江三峡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理论和方法、长江三峡决策和分析支持系统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汪应洛受国家科委、水利部和能源部的委托,对当时尚有争论的三峡大坝坝高及工程投资等进行系统分析和科学论证,并在实际中应用。1995年,他提出基于计算机智能化的战略决策方法和支持工具,完成了宜昌地区城区供配电设计管理计算机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及信息处理研究,这两项研究成果分别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他在国内最早提出从有工程实践的人员中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培养了一批双学士学位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等高级管理人才。曾担任中国-加拿大管理教育合作项目校际项目负责人,并主持中加联合培养博士生中心,为全国培养博士生近百名。为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主持了十余项国家重大课题的研究,创建了崭新的方-和模型体系,是国内综合应用系统工程和现代管理理论、方法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一位开拓者,取得多项开拓性成果。他是我国管理工程学科第一位博士生导师,已培养了博士后9名、博士52名、博士生40余名和一批硕士;出版著作22部、教材8本,发表了学术论文300余篇;科研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8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二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获“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汪应洛”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